ADVERTISEMENT
返回
  • 浏览过的版块

1
ADVERTISEMENT
Huaren
等级管理员
威望29
贴子5920
魅力27644
注册时间2002-06-03

ddy

只看楼主

《现代启示录》22年之新与旧-->cattywh转移

4839

0

2002-09-11 04:37:00

哥普拉的力作

哥普拉早在越战进行正酣的六十年代就计划要拍摄《现代启示录》,不过,只是在《教父》一、二集名震天下后,已经跻身世界名导行列的他被制片公司和投资方认可,他才有机会执导此片。影片于1976年的三月开始拍摄,原定六周时间拍竣,但影片最后耗时16个月才算完工。另外,拍摄当时预算为3100万美元的《现代启示录》,哥普拉搭上了自己的全副身家才勉力完成,他自己的制片公司也因此而倒闭。之后的很多年,他一直在为这部影片还债。


但是在奥斯卡上,哥普拉的呕心之作却遭遇了一种暧昧的态度。影片入围最佳影片、导演等八个奖项,最后获得仅了最佳音响和最佳摄影两项奥斯卡奖。不过这似乎不是重点,因为这只是某时某地某些人对某部影片的一时评价而已。现在,《现代启示录》的影像摄制和音效编辑早被列入教学范本;上映时间刚过资格要求的十年,它马上就被美国国家电影保护局列为政府收藏作品;而哥普拉也能用更平静的语调说:"《现代启示录》不是部电影,也不是讲的越战,它就是越战!"


制作全新版


从2000年的春天开始,法兰西斯.福特.哥普拉(Francis Ford Coppola)就开始默默地召集人手,都是当年跟他一起拍摄《现代启示录》的原班人马,其中包括当年的音响师和剪辑师华特.麦殊(Walter Murch)等。20年过去了,这个团队又重新回到一起,面对的还是当年那堆胶片,只是现在,那部叫《现代启示录》的影片已经成为影片制作史上的一个神话,而且还被看作是美国潜意识里的一个组成部份。他们的工作是将当年的毛片以新科技和完整的意念要求重新编整出一个全新的版本,这不仅仅是对“经典”的重新包装,他们必须小心对待。因为,《现代启示录》已经是公共财富了。


最后出炉的《现代启示录》全新版(Apocalypse Now Redux)采用了先进的染印着色处理胶片,并以杜比数字技术重新灌录了音轨,增加的几个场景使片长达到196分钟,比当年版本多出了近一个小时。79年版经常被人指称太过阴郁沉闷,全新版的《现代启示录》由于新增不少素材及场景之间的串连戏,使得影片添了几分幽默感和流畅性。美军乘坐巡逻艇漂流是片中的主线,在全新版中,队员们和他们的所见所闻结合更紧密,他们对自身所处环境的反应也更强烈:他们不只是听听Kilgore上校(罗拔.杜华饰)的长篇大论,还私下里议论和嘲笑他,甚至于偷走上校视若珍宝的冲浪板。当年上映时由于片长的时间限制,很多过渡戏都被删减,这次得以重见天日,影片也变得更丰满和深入。


《现代启示录》全新版中最重要的场景,是哥普拉和麦殊把当年被弃用的三段戏重新加入影片:救伤直升机上与花花公子的劳军女郎厮混;幽灵法国橡胶种植园里的葬礼、晚餐和做爱;还有就是在叛逃者Kurtz(马龙·白兰度饰)上校老巢里的一段戏。麦殊说:“这些素材没能搬上银幕,是当年经常发生在剪辑室里的悲剧之一:我们总是被要求要把影片尽量减到最短。”


有争议的表现手法


插叙是《现在启示录》的一个重要表现手法,而这也是为一般观众很难接受的地方,频繁的场景情节转换并不合大众胃口。全新版依然会沿用这一手法。不过麦殊指导大家这样观看:“插叙是影片的重要特征。但是衡量一下大纲,你会发现那条河在片中的重要性。尽管不断有插叙,但是这一切都发生在河流的不同进程中,它是这个故事进行下去的轨道。” 演员的主次作用和表现也是研究《现代启示录》的一个话题。马田.辛(Martin Sheen)扮演Willard上尉,他接受了刺杀叛逃者Kurtz上校的秘密任务。但他在影片的主角地位并不明显,一路他都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经历着一切。在79年版中,他真正做的只有两件事:一是在小舢板上枪杀受伤的越南妇女,还有就是最后杀死Kurtz上校。在全新版中,他的活跃程度稍有增加。而他的低调表现正是哥普拉的刻意安排。当年这一角色的原任扮演者是性格演员夏菲.基图(Harvey Keitel),但在开拍一个月后,哥普拉让马田.辛来替演Willard上尉。因为就长相来看,基图比辛看起来更像杀手,而且辛的表情比较平和。影片以他的视角来观察这场荒谬的战争,观众会觉得更有说服力和容易接受。这个更换直接影响了《现代启示录》的拍摄方向,如果沿用基图的话,我们看到的《现代启示录》将会完全是另一部影片。


受欢迎的画外音


作为一个大工程,《现代启示录》的拍摄工作可谓是旷日持久,从计划的六周到完工所需的16个月,剧组创作人员在其间对具体表现手法有过许多的摇摆不定。在尊·米留斯 (John Milius)最开始写的剧本中,曾写过Willard上尉画外音的对白,但在77年8月的时候,哥普拉和剧组讨论决定影片不用画外音。制片方为赶圣诞档期,把影片上映日定在了12月,因为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没人有耐心再等下去了。剪辑师华特.麦殊到现在都认为那并不是一个很现实的日程表。为了兼顾档期和保持影片的艺术完整性,影片最后加上了Willard上尉画外音,不过对白换成由另一位著名编剧Michael Herr来编写。而最后的效果看来,画外音对Willard上尉的性格描绘起了更深入的作用,和影片的风格也更吻合。因为Willard上尉性格内向,不擅言辞,画外音能使观众更了解他的内心想法。 《现代启示录》中的画外音处理后来很为大家喜欢,不止是对白精彩,而且整个说话的方式和听感都为许多人津津乐道。 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录音师Les Hodgson,他在尊.侯斯顿导演的经典冒险片《无比敌》(Moby Dick)的音响处理上有过杰出的表现。他和麦殊为画外音设计了语音低沉但又细密温柔的基调。在让马田.辛为画外音录对白的时候,他们告诉他要“把麦克风想像成为你的枕边人,你应该用那种耳鬓厮磨的语气讲话”。为这次的全新版混音时,画外音又受到了特别的处理。单个音轨被平均录入银幕后的三个扬声器,放映时三处扬音器同时发声形成一堵声墙,而不是像普通的对白那样只从中置扬声器出声,这无疑更能震憾观众的耳膜。 难缠的白兰度


马龙·白兰度可说是《现代启示录》中真正的主角和灵魂人物。不过,和这位在好莱坞以桀骜不驯闻名的大牌共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当年马龙·白兰度初到菲律宾的拍摄地,就直言对剧本不满意。而剧组对他的体重超重也很不高兴。当时一时还出现了小小的僵局,哥普拉叫他看一下原著小说:英国小说家Joseph Conrad写的《黑暗之心》(Heart of Darkness),白兰度马上回嘴说他看过,而且觉得写得太烂了。影片的拍摄因此停工一星期,两人在白兰度住的船上不停讨价还价。后来有天不知是有意还是无心,一本《黑暗之心》留在了船上。第二天一早白兰度剃了个光头出现了,他说:“我现在完全明白了。”原来他把尊·米留斯写的初稿当成了《黑暗之心》。 在这之前,白兰度还对Kurtz上校的名字表达了不满,他说:“我不喜欢Kurtz这个名。美国军官不会有这种名字的。他们通常都有些来自南方的华丽名字,我想角色名应该叫Leighley上校。”面对当时如日中天的白兰度,哥普拉忍气吞声答应了要求。在读了真正的原著后,白兰度又要求换回原来的Kurtz上校名。但许多镜头都已经是用Leighley上校的名字拍了,比如Willard上尉接受任务那场戏。最后剧组不得不又重新录制了对白。


疯狂滑水戏


Willard上尉悄悄偷拿了Kilgore中校最珍爱的滑水板,他上到船上,像个孩子似地大笑起来,这一刻他表现得像恶作剧得逞的少年,也是他在这部影片中最快乐的时候。在79年版的《现在启示录》中,滑水一场院戏早在Kilgore中校出场前就出现了,在介绍完了船上的成员后,Lance就开始滑水。在全新版中,这场戏被放到它在剧本中原来的位置:在花花公子女郎劳军表演之后。由于细节的加入,使队员们的情感变化自然而有说服力。他们刚刚被狂暴的Kilgore中校痛骂,从丛林中的虎口逃生,还看了场火辣刺激的性感女郎秀,整个人的情绪已经被调动起来,再投入一场生猛的滑水是最合理不过的了。原剧本是这样写这场戏的:“这艘船,还有这些队员们是,已经而且总是表现出疯狂和放纵了。”


花花公子女郎


在旧版中,当Willard上尉在读Kurtz上校写给儿子的信时,看到岸边有一架燃烧的直升飞机,旁边的树上挂着尸体,队长正用无线电呼叫救伤直升机。新版中这段戏被重新改过。队长呼叫的是救伤直升机在河上游驻扎的营地,当他们到达营地时,发现这里的指挥官几周前踩中地雷身亡,但无人接任工作,结果士兵们势如散沙,整个营地乱成一团,如同一个失去蜂后的蜂巢一样。同时,接送劳军女郎的直升机也在这里,它已被征用来运送伤员和死者。但是油料却又用光了,带队的Bill Graham和女郎们也被困在此地。Willard上尉和求助的Bill Graham达成一个荒唐的协议,两桶油料换来与女郎们温存的机会。接下来主要出现了两场戏:费度域.科华士(Frederic Forrest)饰演的厨师与他的梦中情人“12月小姐”春风共度;还有Lance与“年度玩伴小姐”的一场戏。这段戏非常好笑,当然也很性味十足,在战争中出现这种事显得非常的特别和荒谬。


这些戏在当年都曾拍过,所以补进影片并不费事。只是Willard上尉和Bill Graham之间讨价还价的戏并未拍过,所以剧组就玩起场景切换的把戏来。在新版中的这场戏,我们看到Willard上尉先是走进帐篷,接着画面切到巡逻艇队员的一场争斗上来,观众正看他们打闹得厉害时,Willard上尉走出来制止了他们,并宣布了这个交易。


战地春梦


一般认为,《现代启示录》全新版里最重要的新增内容是法国种植园一场戏,它深化了影片的政治意味,而且幽浮鬼魅的气氛也经营得十分成功。不过在编排时,要不着痕迹地加入这场戏并不容易,另外,这场戏结束后,如何再与其它情节相串连更是个大问题。78年拍摄时这些问题就一直困扰着哥普拉他们。 从结构上来说,这场戏发生时间太迟,发挥不了最大的感染力。尤其是在种植园餐桌上的一场戏,人们在一起很理性地讨论法国介入越南的事情。这场戏似乎应在影片三分之一处就该出现,而不是放在影片的后半段,因为后面已经越来越疯狂了。


这段戏的脚本是从一个台风过境后满目疮痍的码头开始的,Willard上尉看到了一个种植园,在种植园中他遇到了这些种植橡胶的原法国殖民者,还一起在晚餐桌上大谈法国与越南之渊源;他和Aurore Clément饰演的法国女人在蚊帐中还有一场激情戏。这段饱含政治隐喻与象征的戏很为哥普拉看重,但凭空加入却十分困难。在烽火连天的战场怎么还有个法国遗老的橡胶园?这些人如何生活?或者简单一点说:他们的橡胶能卖给谁? 最后是那场激情戏带给了剪辑师灵感。那场戏中,Aurore Clément饰演的法国女人在蚊帐脱衣,并和Willard上尉交谈,画面明暗不定,烟灰色的色调使Aurore Clément的身形看起来有如鬼魅。麦殊想到可以把种植园这场戏放在Clean(罗伦士.费舒班饰)身亡之后,小艇在前行中遇到浓雾,而这些鬼魂们从荒城中现身,而后浓雾散去,鬼魂自然就可消失。这样处理的话,哥普拉念念不忘的餐桌议事一场戏也可以自然加入而不会被看作是荒谬了。最后的处理就是这样,餐会后,Willard上尉遇到法国女人,两人正极尽缠绵时,浓雾散去,镜头转到了小艇上。那么,这一切倒底有没有发生过呢?这只是一个梦吗?或是他们刚才经过了一个所谓的“力场”吗?那些法国人都活在哪里呢,25年前?别忘了Clean刚死不久,他的尸体还在等待掩埋…整个队伍都为眼前的死忘所晕眩和迷茫,而鬼魂的悄然而至似乎就顺理成章了。


Kurtz上校的理论


影片结尾增加马兰·白兰度的一场戏被认为阴诲而深奥。在Conrad的原著里,提到Kurtz发表过一番有关道德问题的高论,但是没有具体的文字记录,影片中这一段的对白是由哥普拉和白兰度共同完成的。对白兰度来讲这实在是很罕有的事,平常他是连对白都懒得记的。这段对白的效果还不错,诸如“像蜗牛在剃刀锋上爬行”之类的话很是为人津津乐道。 为了给Kurtz上校的这番演讲作铺垫,还特意添加了另一场戏。Willard上尉被制服,丢在一个集中箱里在太阳下暴晒。Kurtz上校则在一个阴暗处如弥勒佛般端坐,四周围满了越南小童。Kurtz上校拿着本67年的《时代》杂志,把上面一篇讲越战形势大好的文章读给Willard上尉听,不时用两句尖辣的讽刺加以评点。他让Willard上尉在他的营地自由参观但不准逃跑,接着就离开了。Willard上尉挣扎着起来,但力不从心地倒下了,而Kurtz上校在光线的映衬下,身形高大,带着冷嘲的神情,至高地位显露无遗。


震撼的音乐


《现代启示录》全新版仍然会有直升飞机编队在瓦格纳的雄浑的交响乐中轰炸的场面,不过在用新技术重新着色和混音后,这段戏从画面到音响会更有冲击力。另外摇滚传奇人物Jim Morrison的《The End》依然是片尾曲。Jim Morrison是六十年代著名的“电子诗人”,他的舞台表演肢体动作诡异,录音时经常会做些祈灵式的蜡烛、薰香等形式,但却是与卜·迪伦、披头士齐名的摇滚殿堂级人物。奥利弗·史东曾为他拍过纪念片《火乐焚城》(The Doors)。这首长达11分钟的音乐主题是“恋母情结”,用它来与《现代启示录》怵目惊心的画面相应和,其震憾性不言自明。


文章来源:汉电影
初始化编辑器...

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