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返回
  • 浏览过的版块

1
ADVERTISEMENT
Huaren
等级少尉
威望24
贴子1961
魅力3189
注册时间2003-04-10

lip

只看楼主

咸水中生活淡水里产卵——青海湖湟鱼[转帖]

3467

0

2003-10-29 04:44:00



(有些鱼从未离开过它们的出生地,有些鱼却总是在它们的出生地和生活地之间做着旅行,这些鱼总是令我们对它们的旅行充满好奇,青海湖的湟鱼就是这样的鱼。它们在咸水中生活,却要到淡水里产卵。可是近年来,越来越少的湟鱼能够真正完成它们的旅行,那么究竟是什么阻碍了湟鱼的旅行,它们的旅行能够恢复吗?)

  湟鱼减少导致藻类大量繁殖,相反地,鸟因为无处觅食而飞走,青海湖变成了死气沉沉的荒湖

  布哈河,青海湖最大的入湖河流,也是湟鱼去往产卵地的必经之路。在上个世纪60年代产卵旺季到来时,这里就是湟鱼的世界。每一个看过湟鱼从这里经过的人都难以忘怀。

  布哈河就像一个传送带两边都是这么宽的鱼群,那个是非常壮观的,不过现在再也看不见了。马在布哈河喝水都能踏死一片湟鱼,是当时鱼丁兴旺的写照,但大规模捕捞之后,人们再难看到这种景象。在1994年的统计中,青海湖里的湟鱼是7500吨。这个数字对于青海湖来说,就意味着渔业资源面临枯竭。

  青海湖不仅盐度高,碱度也很高,很少有生命能适应这样的环境,留下来的湟鱼与这里的其他生命保持着脆弱而微妙的平衡关系。青海湖里呢,由于现在鱼量减少,它的湖体藻类数量很大,我们一般叫它海菜,拉网的时候,整个网兜起来以后,根本船都走不动,这种东西呢在温度高的时候,它一发酵,整个水都臭掉了。

  与藻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青海湖的鸟越来越少了。这些变化引发了人们对青海湖生态系统的了解。在这个并不复杂的系统中,鸟类是顶层捕食者,它们以湟鱼为食。藻类和浮游动物处在生态系统的最底层,湟鱼以它们为食。湟鱼的减少打破了青海湖生态系统的平衡,危机随之而来。鱼没有了,那么它这个鸟就没东西吃了,它有可能要走了,鸟飞走了,这个鱼没有了,所以这个湖呢就成一个死气沉沉的荒湖了。

  正当人们焦急地寻找湟鱼数量骤减的原因时,在湟鱼的产卵季节里,布哈河展现了另一番景象:赶往产卵地的湟鱼身体里的卵都已成熟,但因为断流,在河道里搁浅而死,整个河道白花花的全是湟鱼。大量湟鱼死在产卵路上意味着繁殖后代的中断,以湟鱼现有的数量已无法实现自然增殖,恢复湟鱼资源,就要保证它们繁衍生息的旅程。

  1998年在国家的投资下,一座不大的人工放流站在青海湖北岸建立起来,科研人员开始对青海湖湟鱼之旅进行全程监护。

  被困的湟鱼被请进了一个安全通道,这里的水温和水流尽可能地和天然河道保持一致,有了新鲜的鸡蛋黄和豆浆,新生的小鱼苗不必再为食物伤神,生长速度比在河道里快得多

  湟鱼,学名裸鲤,因为它们的身体裸露没有鳞片,这样,多余的盐和碱才能不受阻挡更好地排出体外。这是它为适应盐涩的湖水而做出的选择。每年小湟鱼在淡水中出生,然后到青海湖中长大,成年后湟鱼再溯河洄游重返故乡,生殖后代。

  虽然湟鱼是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的最耐盐和碱的鱼,但它们却是淡水鱼。

  每年小湟鱼在淡水中出生,然后到青海湖中长大,成年后湟鱼再溯河洄游重返故乡,生殖后代。这是因为青海湖的含盐量太高,它的含盐量达到12.49‰到15.5‰,而且碱度太高,PH值目前已经达到9.2了,平均都达到9.2以上了,有的高的地方已经超过10了,高盐度和高碱性,对于湟鱼的性腺发育,成熟是致命的。为了生殖后代,湟鱼只有逆流而上,选择合适的入湖河流作为它们产卵的地方,行程达数百公里。这无疑是一趟艰苦的跋涉。

  湟鱼每年的产卵洄游都会给青海湖补充新生的湟鱼资源。但并不是每一条湟鱼都能进行这样的旅行。对湟鱼进行一系列生理分析之后,科研人员注意到150克以上的湟鱼才具有洄游繁殖的能力,而在食物稀少的青海湖,它们要长到这个重量大概需要4年的时间。

  特殊的繁殖方式加上缓慢的生长速度使湟鱼一旦减少就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这些都是人们在30年前没有想到的,那时正是青海湖湟鱼最辉煌的时候。最近的一次封湖令一直到2010年,这保证了越来越多的湟鱼能从这里出发,去往产卵地。

  湟鱼的身体状况是它们是否开始旅行的标志,为了了解这一信息,放流站的工作人员不时对湟鱼的体格进行观察,当湟鱼腹部的鳍变硬时,它们就具有逆水而上的能力了。由于封湖育鱼,青海湖里大部分的湟鱼都具有了这种能力,湟鱼就要开始它们的旅行了。

  春夏之交是青海湖一年当中最好的季节,不同生活方式的人千里迢迢来到青海湖,但湖里的湟鱼却蕴藏着一种力量,在这个季节离开青海湖,开始它们最重要的旅行。从4月上旬它们就开始集结在青海湖的入湖河口。

  如果天气好的话,就是消冰消得早,洪水来得早,很快就可以顶水上去,最旺的产卵季节在5月上旬,到6月下旬,一般60天左右,就在河流里面产卵。

  逆水而上是湟鱼遇到的最重要的考验。只有身体强壮的湟鱼才能从入湖河口进入淡水河。一旦离开它们所熟悉的家园,意想不到的考验就会随之而来。

  整个产卵季节,放流站的工作人员都在各条入湖河流边忙碌,他们随时准备解决湟鱼有可能面对的危险。

  再老练的湟鱼也会遇到麻烦。第一年产卵的湟鱼有时会辨不清方向。旅途是否顺利就得看水势的情况。体格健壮的湟鱼甚至能跳过1米高的水浪。但有时情况完全相反。每年的旅行都是一次体力加技巧的大比拼。只有优胜者才有权力繁殖后代。在上百公里的跋涉中它们的性腺最终发育成熟。可当它们精疲力竭地到达目的地时,繁衍生息并不一定像意料的那样开始。

  由于地球的气候变暖以后,整个青藏高原暖干化趋势加剧,湟鱼产卵的季节往往容易出现干旱,而且水位骤降骤落,骤涨骤落以后,一涨水,湟鱼就上去了,但是不到两个小时,它还没来得及产卵呢,一下水位又降了,所以很多鱼困到一个一个的小河湾里面。

  由于干旱不断加剧,入湖河流逐年减少,湟鱼的产卵地已为数不多了。像沙柳河是青海湖入湖的第二大河流,先前这个水位非常大,人们根本无法渡过,现在到了枯水的时候,小孩卷着裤腿就能过去,原来青海湖有入湖河流108条,现在缩减到只有8条。

  将要产卵的湟鱼被称为亲鱼。它们的数量决定着新生小湟鱼的数量,保证亲鱼的安全至关重要。河水一旦断流,它们就被请进了精心设计的新站点。经过反复调试后,这里的水温和水流尽可能和天然河道保持一致,这样湟鱼才能顺利产卵。等危险一过,科研人员会把湟鱼和它们的卵重新送回河道。可是问题随之而来。

  一条母鱼它的怀卵量一般是16000个左右,理论上讲,这16000粒卵在条件适应的时候,都能产出来,不管是一次还是两次,它是分批产的,产出来以后,它受精了以后都可以孵化出来,我们曾经观察过,湟鱼受精卵的孵化率不超过21%。只有从鱼卵变成小湟鱼,它们才能顺利地从出生地回到青海湖,但在河道里孵化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像青海湖湟鱼它的鱼卵排出来的时候,它的水体是流动的水体,它的受精率肯定不会太高,再加上它要孵化,像这样的水体基本上需要9天左右,如果赶上阴雨天,水温变化很大,造成这一批鱼卵很大一部分就会死亡。它也孵不出鱼苗来。

  比较幸运的鱼卵会慢慢孵化。几天以后新的生命破膜而出。它们的肚子里装着母体里带来的营养物质。新生的小湟鱼完全靠它们来维持生命。当营养物质吸收完了以后,它们就面临生存的考验。小湟鱼把卵黄囊吸收完了以后,就必须靠外界营养提供,这个时候只有通过外界摄入饵料,各条小溪把高原上的雨水汇入河道,这为小湟鱼带来了丰富的食物。可是刚孵化的小湟鱼游动能力十分有限,它们大都等着水流能把食物送到嘴边。如果第一口食物吃着了,它们就有可能活下来。从鱼卵成长为自食其力的小湟鱼,是万分之一的比率。按照这样的繁殖速度增长,湟鱼资源的恢复很难实现。

  即使湟鱼能顺利重返故乡,繁殖后代,但要想让它们的旅行带来鱼丁兴旺,就得让更多的鱼卵变成自食其力的小湟鱼。

  为了应对湟鱼被困,科研人员经过反复实验,为湟鱼修了一个安全通道。这里的水温和水流尽可能地和天然河道保持一致,被困的湟鱼被请到了这里,等危险一过,科研人员会把湟鱼和它们的卵重新送回河道。

  河道里总是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在几次失败之后,科研人员为鱼卵的孵化换了新地点。所有水池的水都经过消毒处理,这样可以保证鱼卵的健康,水温也保持在最适宜孵化的温度。借鉴有关鱼类养殖的知识,工作人员尽可能地为鱼卵孵化创造最好的条件。

  几天后,在静静的水池底部小鱼卵终于有了动静。绝大多数鱼卵都孵化成了小鱼苗。在这里,新生的小鱼苗不必再为食物伤神,工作人员早就为它们准备了新鲜的鸡蛋黄和豆浆,这些食物为它们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有了食物的保证,娇弱的鱼苗很快提高了游动能力,它们的生长速度比在河道里快得多。小小的孵化池已经容纳不下它们了,青海湖正召唤着它们踏上回家的路途。

  细如发丝的小湟鱼在回家路上遇到的危险是显而易见的。有时危险就在身边,产完卵的湟鱼急需要补充体力,它们会捕食自己的后代。此外,还有等候在河边的小鸟。面临这么多的危险,小湟鱼该如何应付呢?把小湟鱼直接送回青海湖是不是会更好一些呢。

  通过一些鱼类生理学的研究,青海湖湟鱼它要在淡水里有个适应的过程逐步地适应盐度。慢慢慢慢地进入青海湖,你要是直接去放下去,可能成活率会降低,甚至可能全军覆没。

  经过反复验证后,科研人员把送小湟鱼回家的地点选在沙柳河段。除了水流缓慢,食物丰富外,从这里到青海湖只有15公里,这个距离既能让小湟鱼逐步适应从淡水到咸水的过渡,还不至于遇到太多的捕食者。

  小湟鱼回家的日子终于到了,科研人员忙碌着把它们送往选定的河道。充满氧气的袋子能避免它们在转运过程中受到意外的伤害。回家旅程中,小湟鱼得学会觅食的本领和躲避敌害的能力,并不是每一尾小湟鱼都能回到青海湖,但只有自己经历回家的路途,才能保证它们在青海湖里生存。

  在科研人员的帮助下,小湟鱼起程了,它们从这里出发,一个月后游到青海湖,而青海湖正等待着小湟鱼的到来。

  从1998年湟鱼的旅行受到监护以来,每年数以千万的湟鱼回到青海湖。湟鱼的到来使鸟类重新回归,荒芜的草场也唤发了昔日的生机。湖里的藻类开始恢复正常的状态。

  科研人员介绍,每年如果放到2千万以上,那么十年以后,青海湖裸鲤的鱼群,加上封湖育鱼,基本上恢复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那样的水平。

  我们希望青海湖恢复原来的样子,最起码是30年前的样子。那时候,青海湖的天比现在更蓝,水面大,天是什么颜色,水就是什么颜色,天水一色,真美,草长得没膝。

  到了那时,湟鱼真正意义上的旅行将会重新开始,那是不需要人为监护的旅行。

  为了更好地了解湟鱼在咸水湖和淡水河之间的旅行。明年青海湖人工放流站将和国际鱼类专家合作,对放流的湟鱼进行标识,追踪它们产卵旅程的各个细节,揭开它们在高原湖泊里生活的秘密。在科技人员的努力下,青海湖的湟鱼将得到更好的保护,青海湖能够变得更美。(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栏目供稿)

  相关连接

  湟鱼三大危境

  中国科学院盐湖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马海州说,作为青海湖中惟一具有利用价值的鱼类,青海湖湟鱼(学名裸鲤)正面临产卵河道来水量减少、湖水变咸变碱、人为偷捕三大困扰,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马海州说,由于湟鱼必须到淡水中产卵繁殖,春旱和灌溉造成的产卵河道水量减少、产卵环境恶化,是湟鱼面临的突出问题。目前青海湖周围85%的河流已经干涸,其中较大的布哈河、沙柳河、泉吉河、哈尔盖河、黑马河也时常断流。由于这几条河流的主要河道多数修建了用于灌溉农田的河坝,致使一批批顺河而上的湟鱼无法到淡水中产卵,大量湟鱼在河口地带死亡。产卵河道水量锐减还使性成熟个体进入河道产卵时间推迟,造成幼鱼生长季节缩短,越冬成活率下降。

  其次,青海湖水含盐量和碱度不断上升影响湟鱼的生存。青海湖水含盐量已由1956年的12.49克/升上升到目前的16克/升,平均pH值由9.0上升到9.2以上。含盐量和碱度的升高一方面造成饵料生物种类少,影响鱼类的生长速度和繁殖能力。同时,含盐量的增加,特别是碱度的增加,会对青海湖湟鱼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此外,湟鱼生长速度十分缓慢,每生长500克需要近10年。长期的捕捞特别是对产卵场的过度捕捞,造成目前青海湖湟鱼资源量仅占20世纪60年代开发初期的10%。特别是对产卵亲鱼的滥捕滥捞,造成湟鱼自然繁殖力下降,资源严重衰退。

  马海州说,作为我国稀有水生动物和名贵鱼种,湟鱼是青海湖生态链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湟鱼资源的衰竭不仅对鸟类生存造成了威胁,还将影响整个青海湖地区的生态。
初始化编辑器...

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