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我心中的球王——齐达内》-- by hqqkq
作者:hqqkq 提交日期:2006-7-18 3:14:00
足球在他脚下成为了优雅的艺术,球场就是他的舞台,上演着光荣、梦想,还有凄凉……他就是我心中的——
球王齐达内
单凭这个题目,估计就会有些争议,不过以齐达内的球技,以他得到的荣誉,以及其他方面综合来看,齐达内就是这个时代球场上的王者,在我的眼中,他就是一代球王,毫无争议,至于其他人怎么看,见仁见智了,谁都会有更喜欢的球员。所以我的题目是“我心中的球王”。毕竟喜欢这么多年,早就想写一写,如今齐达内退役了,怎么也得总结一下……
历代球王
足球运动源起于中国的蹴鞠,可惜我们的现代足球却怎一个惨字了得,甚至笑话里的上帝都哀叹他不会看到中国拿大力神杯……这个笑话很搞笑,也很讽刺,不过事实如此,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尽管中国足球水平很差,但最初令我喜欢上足球这项运动的,恰恰是国内的联赛,因为在以前的甲A和现在中超中,有一支天津队。作为天津人,自然要关注一下自己的家乡队伍,不过——嘿嘿(先冷笑一声)——不多说了,相对于一直苦苦保级的过去,现在的天津队已经很让我安慰了。但我还是要时不时的报怨一下,为什么我们中国足球这么差,又为什么我们天津足球也这么差?连个让我为自己队伍喝采的机会都不给?
不过这话也不是绝对的。偶尔天津队“抽风”,还是有一两场踢的像点样的,而为国家队喝彩,虽然貌似机会要少一些,但也不是没有——2001年我们在分组形势大好的情况下,终于破天荒的进了世界杯;2004亚洲杯我们固然有着主场之利,但能进入决赛总是件好事。可是总体来讲,估计我们大家有生之年,或许的确看不到中国拿冠军了……
虽说烂,但看联赛的好处就是让我能够看懂足球,至少是足球场上的各种名词、规则。有了这个基础,再回去看几大联赛,才可以看懂精彩之处,否则,即使是精彩的丰田杯,对于当时四五岁、相当于足球白痴的我来说,那九十分钟实在是受罪。印象中,父亲总守在电视机前,任谁也无法调换频道,于是只好看着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一群人围着一个球跑来跑去……
小时候看球的经历给了我两个启示,一是懂得了什么叫“无聊(看不懂硬要看,是这个世界上最无聊的一件事)”,一是明白了看足球需要有“立场”,起码就我自己而言,看着看着总会有倾向性。同时,小时候看球的经历对我喜爱足球也打下了一个基础,还有就是,因为父亲很喜欢意甲,这也深深的影响了我,即使现在西甲是公认的最好联赛,我也仍然习惯性的最喜欢意甲。
足球场是一个盛产英雄的世界,这个世界从来就不乏人才,即使完全不懂足球的人,也都至少能说出一两个名字来,比如贝利,比如马拉多纳。贝、马二人都是世界公认的球王,不过前几年曾经评论过究竟谁才是真正的球王,我比较同意一种说法,就是马拉多纳更有资格。这倒不是因为我没看过贝利踢球而看过马拉多纳的缘故,事实上,两个人当时踢球的时候我都没怎么看过。贝利就不说了,他踢球时可是连我爹都没赶上看的,因为那时没有电视机;而马拉多纳的鼎盛时期,那个时候的我,相对于足球还是更喜欢动画片——即使现在也仍然童心未泯的喜欢动画片,可足球在我心中的地位却已大大提升。但后来都是有视频片段可以看的,还是觉得年代越近球踢的越好看(不过这两年大家都踢的更保守一些,不知是不是物极必反),马拉多纳带球过人进的那个球,真的堪称经典中的经典,即使马拉多纳球场外的作为再怎么有问题,也丝毫不影响他在球场上的地位。本人还是很认同这句话的:没有贝利的巴西依然很强,而阿根廷当时几乎是靠着马拉多纳一个人……马拉多纳几乎就是阿根廷的神。而其他人,比如贝肯鲍尔、克鲁伊夫、普拉蒂尼,不好意思,我很清楚他们曾经很辉煌,但是了解并不是很多,不过其中倒是满喜欢足球皇帝贝肯鲍尔这老头的。要说是我真正自己看到的非常喜欢的,最早是“三剑客”,可能后来大家对巴斯藤评价更高一些,不过我却更喜欢满头小辫的古力特。啊对了,巴乔,那个带着人一起忧郁的巴乔……
不过,我最喜欢的球员,却是后来的齐达内。
作者:hqqkq 回复日期:2006-7-18 3:14:58
初识齐达内
想来,用“初识”好像有点不太恰当,因为我根本不认识齐达内,只是通过电视看他踢球罢了。
1998年的世界杯,我毫不怀疑巴西会夺冠,此前的外星人是多么令人看好。半决赛巴西点球大战取胜,不管怎么说,总算进了决赛,以当时那样的舆论倾向,巴西似乎是赢定了。也是,法国足球纵然不弱,可当时也没怎么听说他们很强,尤其我刚能看懂足球的那几年,基本没怎么看见法国队,所以对他们的了解几乎为零。
可是决赛的结果出乎意料的意料的意料,原想着:巴西就是九十分钟解决不了战斗,加时赛大概也可以了;如果加时赛还不行,点球大战或许还是有把握的;即使都没胜,最多输一个球就挺不简单了。结果下来居然是三比零,让法国痛痛快快的捧得了大力神杯。——其实当时还是满郁闷的。但是看过决赛的录像后(决赛的直播是没看,那时很贪睡,基本上不会熬夜,半夜也爬不起来),觉得巴西也不太冤,但当时对那个进了两个头球的留着地中海式头型的人,并没有过多注意,只是知道齐达内确实踢的不错而已,有点惊讶的是他居然就是小组赛中吃了红牌而被停赛的那个人。
不过此前对齐达内也是稍有印象的,只是最多也只限于名字,甚至名字还没记全(汗颜)。要说这届世界杯最后的结果对我有什么影响,估计最大的就是后来再吃干脆面时,里面吃出来的球星卡几乎都是齐达内……
经典的欧锦赛
2000年的欧锦赛,我觉得是我看的最经典的一届欧锦赛,因为几乎场场都是那么精彩,尤其到了淘汰赛的时候。当然,也有不太精彩的,个人认为荷兰对南斯拉夫那一场就有点暴力,而且南斯拉夫一下子被灌了六个球,似乎有点……
我也是通过这届欧锦赛才真正喜欢看齐达内踢球。其实此前在同学的怂恿下,曾去仔细看了看那时人气很旺的贝克汉姆,不过有点失望的是,当时觉得贝克汉姆似乎言过其实了,再加上英国早早出局,多少也影响了我的看法。
而看法国队比赛的时候,却发现齐达内堪称真正的核心。他动作做的那么漂亮,足球居然就那么听他的话,真是把我看呆了。更重要的是,他不是独舞者,当他完成舞步的时候,他会把足球完美的交给他的队友,而且往往那便是一次绝妙的进攻机会。他并非为了表演而表演,他完成动作的目的是为了最后的进攻,因此他的动作实用且美妙,却不会过于华丽,一个很好的形容词就是“优雅”。在他的带领下,法国队踢的很漂亮,自然这少不了那条坚固的后卫线的功劳,也少不了其他球员的功劳,但必须承认,齐达内是真正的核心。
和西班牙踢的那一场,齐达内不但组织进攻出色,还有一粒任意球入账;而西班牙的金童劳尔则比较不走运,点球没有进——印象中,那天还是他的生日,据说西班牙媒体就说劳尔度过了一个糟糕的生日。事实上,法国踢的比西班牙要出色,他们当得起那一场胜利。
而对葡萄牙那一场半决赛,则更是经典大战。有了菲戈这样一个对手,中场的较量显得格外扣人心弦,场面上也异常精彩。虽说最后那个点球有些争议,可以说也是可判可不判的,但那确实是个手球,既然判了也不算冤枉,假如不判也没什么大不了。抛开这个结果不说,就球赛本身来讲,虽然时隔这么多年,但很多精彩场面我现在依然记得很清楚,比如在法国前半场的右路,齐达内接高空球后胸部一停,球很听话的就到了他的脚上,而后被传了出去——可惜的是接球的亨利没有将球打进,否则这是一个多么漂亮的配合啊。那一场,可以说齐达内完全压过了菲戈,无论是技术,还是组织能力,无疑他都处于绝对的上风。我的意思并不是说菲戈不好,要知道,小组赛后我关注的人中,除了齐达内就是菲戈。在看半决赛之前,我在二人之间只是稍倾向于前者,但半决赛之后,我则成了完全的法迷,或者说齐迷——尽管我仍然喜欢菲戈,不过感觉已经不一样了,就好像我可以同时喜欢其他球员一样,但最关注的,无疑是法国队和齐达内。
然而当我满怀希望看决赛的时候,意大利再次给了我一个惊喜。场面上一向以防守反击见长的意大利却打起了攻势足球,法国队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甚至意大利一直以一球领先。齐达内那一场的表现比较一般,或许是我的期望太高了,但齐达内没有发挥像他前几场那样几乎是一脚定乾坤的作用。最后,或许谁都不指望法国能进球了,补时阶段维尔托德却进了救命的一个球,而后,在加时赛中特雷泽盖攻入一粒金球,决赛到此结束。
法国队就这样胜利了,他们开创了拿完世界杯又接着拿欧洲杯的先河,以他们当时的实力,足以够得上世界冠军。而齐达内,似乎决赛的功劳与他无关,的确令人小小的失望了一下,但前面的比赛他踢的相当精彩,何况既然法国赢了,这足以扫除一切阴云。
意大利虽然输了,但我仍然很喜欢他们,不单单是因为一场漂亮的决赛,还有前面那场颇富戏剧性的半决赛——那一场最重要的一个人就是门将托尔多。
两支我喜爱的球队,都是穿着蓝色的队服,而我没有想到的是,时隔六年,他们居然再一次在决赛中相遇,只是这一次给我的感觉却大大不同……这是后话了。
2000年的欧锦赛,齐达内是法国队的上帝,他比98年更具备球场王者的资格。
剧变前夕的2001
2000年欧锦赛过后,菲戈以当时的天价转会到了皇马,但这个纪录很快就被打破了,因为第二年齐达内离开了意甲,离开了尤文图斯,也转会到了皇马。那一年他的转会费,到现在仍然没有人打破。但以后肯定会有,只是近几年,至少一两年内还不太可能。不管怎么说,这个纪录保持了这么久,从侧面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齐达内是这一代的王者。
忘了在欧锦赛过后,是齐达内的哪位前辈,不无酸意的说属于齐达内的时代才两年而已。这话其实也对也不对。在欧锦赛之前,人们或许还不看好法国队会夺冠——固然齐达内当时已经如日中天,但是赛场上变数太多,又没有“双冠王”的先例,所以谁也没指望“暴发户”似的他们能够开创历史。然而夺冠之后,出色的法国队再也没有人质疑,而作为“灵魂”的齐达内更是第二次获得“世界足球先生”的称号,从而追平了当时罗纳尔多的两次世界足球先生的纪录。这样看来,齐达内似乎的确是“大器晚成”,但是也应该想到,球员的荣誉往往是与国家队的成绩挂钩的,以巴西的实力,要想获得好成绩并不难,而法国队却不一样。齐达内的球技当然是越来越成熟,但是如果看他以前踢球的录像,可以发现那时他的技术就已经很出色了——可是一个人强不等于一个队强,那时的齐达内不可能一个人挽救一支队伍。事实上齐达内入选国家队时是22岁,这个年龄可不算晚,然而那一年齐达内入选国家队不是为了当年的世界杯(因为世界杯已经过去了),而是为了法国队的改造。
在雅凯手中,法国队改变了许多。然而雅凯的改革是需要资源的,齐达内正是他手上一张很好的牌,就有如54张扑克当中的大王,但是他“一人定乾坤”的能力还是需要时间的验证。一脚世界波,奠定了齐达内在雅凯心中的位置,也奠定了他在法国队的位置。96年的欧锦赛法国固然离决赛只差一步,但齐达内已经引起了人们相当的关注。这说明雅凯的改造已经初见成效。我不知道假如没有齐达内,雅凯还能不能在98世界杯过后,理直气壮、扬眉吐气的指着一个一直骂他的记者说“永不原谅”,但是有了齐达内,这一切都成为了现实。从某种意义上讲,雅凯改变了法国队,也是齐达内改变了法国队。
不过,法国队02年悲剧的种子也就此埋下。只是此时法国人(包括法国队的球迷)完全活在他们的强大当中,对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毫无察觉。2001年的联合会杯,造就法国成为了世界足坛的“三冠王”,也同时使辉煌表面下的危机隐藏的更深。2001年,当各国都忙于争夺02世界杯的入场券时,卫冕冠军法国队却难得悠闲,这样,没有经过锻炼的他们更难发现问题。
不过要说2001有什么大事,除了我们中国队终于在各方面条件的配合下冲进了世界杯之外,就是我们申奥成功了——或许还有“911”?不过那是美国人的事,与我们无关,嘿嘿。投票的那天晚上,从陈述到最后投票的整个过程,我一直在看,一心只盼着我们能够胜出,事后隔了好久(不是去年就是前年),偶然看到一张齐达内的图片才突然间“知道”当时齐达内作为巴黎的申奥大使,也是出席并做了陈述的,据说不太爱露面且不善言谈的齐达内当时是说了半个小时——真是怪哉,我咋就半点印象都没有了呢……不过也是,毕竟当时齐达内是我们的“敌人”,我自然没心思注意他。
可是有时我倒希望齐达内能够做我们的“敌人”——那一年年底世界杯分组抽签,我就希望中国能够和法国分到一组。不知为什么,反正就是这么希望——大概是因为中国队和法国队都是我最喜欢且最关心的两支球队吧,所以才要看他们之间的PK大战?……结果中国是和巴西分在了一起,心里固然也高兴,毕竟能够和高手过招也是不错的事,尤其又是巴西,然而却终究有些遗憾。所幸的是,这个遗憾在齐祖离去之前被填补上了——不过这又是后话了。
作者:hqqkq 回复日期:2006-7-18 21:33:37
韩日世界杯,齐达内不是上帝
2002年,我们终于可以不用熬夜看世界杯了,可是,怎么感觉更不方便了呢……
那一年我高考。六、七月正是最后的关头(我们是最后一届七月高考的学生),在学校里要一直呆到八点(最后一个月是十点)才可以回家。其实这段时间也没老师来讲课,都是我们自习罢了。所以,不管是下午的球赛还是晚上的球赛,一样都看不了——还不如半夜爬起来看呢。
我最关心的两支队伍,自然一是我们的国家队,二是法国队了。其次关心的就是意大利,再次就是阿根廷、葡萄牙这些。
记得很清楚,法国队的揭幕战,我在那里根本无心自习,而是拿个小收音机,听现场直播。加上中场休息,我苦苦等了一百多分钟,随着时间的逝去,我知道这场球肯定是输了——甚至连平局都不可能。一下子很失望,可是也没办法,因为几天前法国队和韩国队的热身赛中,齐达内受伤了,这一场比赛他根本无法上场。
我在世界杯之前,看着三十二强的分组形势,进行一轮轮预测,怎么看都觉得最后到决赛的应该是法国和阿根廷。可是法国队小组赛第一场就令我那么失望。然而这个时候,相信谁也无法想到法国队最后的结果,因为毕竟还有两场没有踢。但是有消息说齐达内第二场仍然上不了,甚至第三场也不太可能。但齐达内没有上场却也给了法国球迷另一种希望,那就是一旦他上场,法国还是会赢的……
法国需要一场胜利,至少有一场胜利才有可能出线。结果第二轮法国平了乌拉圭,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战绩,但总比输掉要强,因为输了的话,就提前宣判了法国队的死刑。但这又是一个弄人的结果,因为如果法国队下一轮大比分取胜,他们理论上依然存在着出线的希望。于是,法国队只有拼了。
果然,第三场齐达内拖着伤腿上阵了。那天下午是数学课,我穿着秋冬季的长袖校服,把耳塞从袖子穿过塞到耳朵里,整整一节课我都是右手拄着脑袋的姿势(妨碍上课,请勿模仿),眼睛空洞的看着黑板,最后终于绝望了。2:0,法国彻底的告别了那届世界杯。在开创了双冠王(联合会杯,有谁关注这个赛事?)的先例之后,法国人再次创造了历史——他们是有史以来最差的卫冕冠军,连小组赛都没有出线。
其实齐达内的上场使法国队多少还是有些起色的,但拖着伤腿的齐达内并不能有太大的作为。事后我看了那场比赛的重播,齐达内的“步履蹒跚”很令人心痛——我是晓得肌肉拉伤的痛苦的,严重时甭说快跑,就是慢跑也受不了。有一个镜头,齐达内带球到了对方的禁区,却蹒跚着倒在了地上——那其实就是肌肉拉伤在作怪。法国人输了,齐达内没有成为拯救他们的上帝,也许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齐达内当然也不是。可是,如果他没有受伤的话,三场都能表现正常的齐达内带给法国队的一定不是遗憾的心痛,即使不再有上一届夺冠的光辉,他们也本应该走的更远……
事实上,法国队太依赖齐达内了,2001年没有齐达内的法国夺得联合会杯的冠军,把这个问题隐藏了起来。人们都以为法国队真的很强大,没有齐达内也依然是王者,也许他们自己也这么以为。的确,法国队的其他队员并不弱,何况亨利一直在崛起着,怎么看都不该这样黯淡的收场。但他们的世界杯旅途也就此为止。从表面上看,似乎法国队缺少的是一点点运气,因为在场上连门梁、门柱都可以帮助对方躲过劫难;但是更重要的是,法国缺少了他们的核心,打的很急躁,凌乱而没有章法。球队的实力并不是每个人简单的加和,没有灵魂的贯通,散沙是成不了长城的。这对于齐达内来说,既是他个人的成功,也是法国队的“失败”。但不能因此而埋怨齐达内。因为如果从来就没有齐达内,也许法国也并不会崛起的这样快。
那天下午我一直无精打采,上课也麻木,下课也麻木,直到麻木的回到家里。我知道报纸上肯定要连篇累牍的写这一场失败——果然,整整一个版面上写的都是法国队回家了,忘了确切的题目是什么,好像是“送别齐达内”,因为当时谁也不能保证,30岁的齐达内四年后是否还会卷土重来。球员三十左右退役是很正常的事情。对我来说,那一天,世界杯已经结束了。
那一届世界杯,连个让我看下去的理由都不给我。法国第一个回家了,没想到第二天,第二被我看好的阿根廷也走了——于是我们也永别了世界杯赛场上的巴蒂。再然后,我们的国家队也回来了——对我们来说,出线不出线并不难猜测,惟一的悬念是我们究竟能否进球。插一句,好像那年有个笑话,贝利出于恭维,说我们会和法国的一样,不知道是真事还是事后人们瞎编的,结果我们当真与法国一样,一球未进。之后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凡是我喜欢、关注的球队,纷纷被踢走了,尤其令我郁闷的是,意大利和西班牙都是被同一支球队韩国队踢走的——或者说,是被裁判踢走了。副作用就是令我当时很烦韩国队。但这样的结果,不能不说对我也是有利的,因为我可以安心高考了……
02世界杯,就这样结束了。而围绕着法国队依赖齐达内这个命题衍生的其他小命题,也从此埋下了伏笔。
作者:hqqkq 回复日期:2006-7-18 23:49:01
04欧锦赛,齐达内最后时刻不是上帝
02年世界杯法国的失利,令我这个法迷大受打击,差点再也不想看球了。03年的情况依然没有多大好转,尽管齐达内第三次获得世界足球先生的称号,尽管他在联赛中的表现可圈可点,可毕竟皇马失去了西甲联赛的冠军,也没有再次获得欧洲冠军杯。但无论如何,齐达内又成为了世界足球先生,总是个好消息。
2004年很快就到来了——这个可以被4整除的数字,意味着新一届奥运会、亚洲杯、美洲杯就要开始了,当然,也有欧锦赛。此时已经是大二的我,无论熬夜或者半夜爬起来,都不再是难题,困难的反倒是睡觉——每周二十节大课使我的大脑极度兴奋,连睡觉都在做着数字电路的梦。
法国小组赛上的第一场是对阵英国队。我独自一人坐在宿舍单元的厅里——那个时候我好希望自己是个男生,因为男生那边一定坐了满满一厅的人看球,而女生这边就只有我自己,一点氛围也没有。于是我时刻提醒着自己不要欢呼,不要跳跃,不要……总之,不要打扰人家休息。但89分钟的时间,半死不活的看着比赛的我根本不用考虑这个问题,因为我根本欢呼不起来——法国队一球落后。在我看来场面上法国并不处于劣势,至少平均年龄大于英国的他们直到最后也没人抽筋,尤其下半场法国的攻势还是很可观的。可是,球荒啊,这才是致命的问题。02年可怕的阴影再次笼罩在我心头,如果法国再一次重复他们的02世界杯战绩,我就发誓再也不看他们踢球。漫长的时间里,我已经在物色下一支让我最喜欢的队伍了,我想到了意大利,想到了葡萄牙,想到了……就在我胡思乱想之际,被称为五十年不遇的奇迹发生了:一分钟,仅有一分钟,法国队不但扳平了比分,而且还以一球胜出!这一场法国赢了!奇迹!事后我就想,如果这样的时刻经历多了,我一定会得心脏病。
创造这个奇迹的是同一个人,如果借用今年世界杯一句很出名的话,那就是“齐达内上帝附体”。在那一分钟的时间里,上帝的名字就叫齐达内,或者说,上帝就是齐达内:先是一个任意球直接破门得分,之后是顶住了压力,射入一粒点球。齐达内完全凭着一己之力,拯救了法国队,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完成了一次由“灵魂”到“神”的跨越。那场比赛齐达内完胜贝克汉姆——我不是贬低贝克汉姆,毕竟在那场比赛中罚丢了点球的贝克汉姆是人,而进了两个定位球的齐达内是神。至今想起那场比赛,我仍然激动莫名……
这场胜利一下子扫除了两年的阴影。第二场比赛对阵克罗地亚,我带了十足的劲头,尽管法国是和克罗地亚踢平了,但齐达内除了一个破门的任意球,还有一个被称为“脚后跟魔技”的动作——如果说这个动作还有什么不完美,就是最后得到齐达内传球的人没有把它踢进。第三场对瑞士的比赛,齐达内又进球了,这次是头球。三场比赛四个入球,齐达内大概想要做射手了。
法国队三战两胜一平积七分小组出线。与此同时,我看好的意大利却悲情的出局了。我从没见过那样悲惨的进球,从没见过那样的“惨胜”:他们胜了,却无法出线。我永远记得卡萨诺进球后由天堂的笑跌落到人间的无尽泪水,那一刻我跟着他一起哭泣——然而现在,我对那个记忆却是麻木了。
但法国的命运也不好,他们碰上了那届欧锦赛最大的黑马希腊。我坚持了88分钟,法国始终是一球落后。我再也坚持不下去了,不是困,而是受不了刺激——万一再出现对英格兰那场球的结果呢?又万一不会出现那个结果呢?不过当时两种可能我都受不了,只好寄希望于第二天一觉醒来,能够得到消息:法国在最后一分钟逆转。然而没有。我没有看到最后一分钟的比赛,没有看到赛后的情况。我想法国队员一定相当失望,他们场面上并不很艰难,但是他们输了。记得决赛之后葡萄牙很不客气的批评希腊的死守战术,而法国人却客气的多,他们没有批评希腊,而是几乎把所有的指责都抛向了法国队。于是此前的一片叫好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批评。其实这又何苦呢?虽然这一次法国依然没有再现辉煌,可是他们此前踢的还是不错的啊,何况希腊最后是夺冠了,输给他们也不太冤,尽管法国的排名要比他们高很多……
04年欧锦赛固然郁闷,但我并不很失望。三场比赛中的上帝齐达内,在最后没有再次成为一人拯救球队的救世主,这当然不是他的错——如果不能成为神也是罪过的话,那么又有几个球员无罪呢?
一年前后
04年欧锦赛四分之一决赛出局的恶果,是远出乎我的意料的。很多大炮轰向了法国队,也不可避免的轰向了齐达内。最主要的是说“后防线老化,德塞利该休息了”,那时法国后防的确差点;但更重要的话题,是终于把从02年来就时隐时现的问题摆上了明面:齐达内拖累了整个球队;齐达内该把地位让给亨利了。
我是齐达内的球迷不假,但我也是法国队的球迷,法国队踢的如何,我是会用自己的眼睛看的——我对于上面的说法感到有些惊讶:32岁的齐达内真的拖累了法国队吗?英超王亨利真的超越了齐达内吗?
其实,32岁的齐达内,戴上了队长袖标的齐达内,并没有拖累任何一个人。如果批评齐达内的速度,那也不该从这个时候开始批评,因为即使他年轻时也并不是以速度著称,这不是他的强项。球员不是田径运动员,齐达内也不是依靠速度的前锋,而是有技术、有智慧的中场组织者。何况,齐达内从来不会粘球,他的出脚都是很快的。当然了,如果硬要说速度问题,也不是不行,毕竟齐达内每次把球传给前面的队员后,他自己都是在后面的(似乎是废话?),而无法一下子跑到前面再次接应他的队友。——这样的话,速度的确是成问题啊,嘿嘿。
而作为队长的齐达内,犯规次数却似乎增多了,这是因为他有着很强的责任心,否则他大可以不必回防,由后卫来尽职就已经够了,他又何必满场跑呢?齐达内真的很尽力,甚至有时我看到法国队的其他球员都近似原地不动,而齐达内却依然左右突击——那个时候他几乎是一人应战对方十人,难道这是齐达内拖累了谁吗?我并没有夸张什么,如果谁有兴趣,大可以下载法国对希腊那一场比赛,这样就可以知道为什么那一次齐达内不是上帝了。要知道,就算真的上帝,带着八、九个钉子也是无法取胜的。而说齐达内影响了法国队的节奏,我只能冷笑一声——或许是吧,但与其这么说,还不如干脆说法国太依赖齐达内了。就以英法大战来说,在最后的进球前几分钟,解说员还在感慨:场上球员太依赖齐达内,只要看他在跑动,就要把脚下的球传给他,事实上他们完全可以自己去带球。很多时候是这样,似乎这已经成为了习惯,成了潜意识,即使法国队员喊着不要再想着齐达内,可往往在传球的一瞬间,潜意识占据了主要地位——就这样,齐达内不自觉的影响了法国队的节奏。
医治这一毛病的办法,看来只有齐达内离开国家队了,这样连后一个问题也可以迎刃而解——齐达内离开,亨利自然可以成为理所当然的领军人物。关于亨利,有些话我后面再说。
于是,齐达内不再犹豫,宣布离开国家队。似乎法国人应该高兴了,可是为什么还会有批评声?雅凯愤怒的说齐达内会后悔,而居鲁伊则说齐达内作为一个球员在国家队需要的时候不应放弃。法国队中,虽然是有传闻亨利与齐达内不和,但我并不愿意相信阿森纳帮想要挤走齐达内,我更愿意把他说的“忘记齐达内”看作是进取。
不过,我当时对于齐达内退出国家队的声明一直不太相信,即使他真的退出了也没当回事。我总有种强烈的预感,他迟早还会回到法国队,迟早还会穿起他的十号球衣。
没有了齐达内的法国队,并不像新任主帅多梅内克想象的那样,由新鲜血液补充进来就可以焕然一新,也不像亨利想的那样属于他自己的时代已经开始。事实是,这个新的法国队第一场比赛就在主场被以色列这样的对手逼平。一场比赛,法国队几乎一下子被打成了欧洲的二流球队。那一场比赛,看台上有一面旗帜写着:“齐达内,我们想念你”。据说,亨利那句话就是在这场比赛过后说的,有的新闻标题是“老将人走茶不凉新领袖妒火中烧”。我说过我不愿意把亨利想的很不好,毕竟此时气可鼓而不可泄,作为他来讲,当时又能说什么呢?
2005年新一轮世界杯预选赛开始了,中国连十强赛也没有进,和原先相比是更加退步了。法国队的情况也堪忧,不错,是没有输过,可是胜利也总是与法国队擦肩而过,高卢鸡就像得了禽流感,五场预选赛仅进四球,比齐达内时期可糟糕多了,显得多少有些平凡。因此法国队的国际排名降到了悲惨的第九。但这还不要紧,要紧的是如果小组排名第四的法国队无法冲出预选赛,那么其成绩就是再创新低了。
这时,就和一些肥皂剧的情节类似:原先被排挤打击出去的那个人不计前嫌回来帮忙了。这种已经不太新鲜的桥段在影视剧中常见,但是在生活中好像还没有多少实例,不过,以后我们大可以拿齐达内来举例……
这里有两个小插曲,先说第一个吧,在2005年的愚人节那一天,一向严谨的队报煞有介事的说齐达内会回归,这个消息引起了一阵小小的轰动,这从侧面也反映出,法国人确实想念齐达内了。第二天齐达内亲自出来辟谣,使这股浪潮没有持续多久。而当时法国队是积十分,暂排第一位,四个月后,他们的积分丝毫没变。
第二个插曲,是关于齐达内回归的原因——这个差不多可以当成笑话了。据齐达内自己说是在一个夜晚他迷迷糊糊的和一个“奇怪的东西”说话,之后就决定重返国家队。他还说他要保守这个秘密,直到他死也不会说出来那个神秘人是谁。于是,这番话开始流传,人们纷纷猜测那个神秘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搞笑的是,西方人得出的结论,居然是齐达内遇到鬼了……这个消息比愚人节玩笑流传的更久一些,到最后齐达内忍无可忍,只好又站出来辟谣,令媒体大跌眼镜的是,那个神秘人根本不是什么鬼,更不可能是外星人,他只是齐达内的哥哥而已。其实这也怪齐达内,无非是在半夜接到哥哥的一个电话而已,还搞的神秘兮兮的……
不管怎样,尽管前途一片狼藉,但33岁的齐达内还是回到了法国队,再次穿起了陈封一年的十号球衣,从维埃拉手中取回队长袖标,承担起他必须却不必要承担的责任。有人说,他这是在用自己的一世英名做赌注,进行最大的冒险。不错,以法国队当时的表现,谁也不敢说他们真就能出线,齐达内也说自己不是救世主,他当然了解前方的困难,他当然也了解一旦失败他要为此付出的代价——那势必是前所未有的铺天盖地的批评,也许他的一世英名真就因此而破产。但齐达内还是自己走到了“火山口”。此时的齐达内可爱,但更可敬。
到底了
Hot Deals
All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