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热门

深色模式

字体大小|

搜索
ADVERTISEMENT
返回
  • 浏览过的版块

1234567
Huaren
等级等待验证会员
威望--
贴子158
魅力659
注册时间2007-05-02

huangxiaoxie

只看楼主

2007-05-08 00:41:00

本科学电视编导,研究生以后就一直混在电影这块了
Huaren
等级贵宾大校
威望42
贴子16980
魅力25900
注册时间2005-05-20

spaday

只看他

2007-05-08 02:14:00

以下是引用huangxiaoxie在2007-5-6 2:05:00的发言:

只是国内读本科和研究生时必修音乐史和音乐赏析课,自己也颇爱古典音乐和部分比较安静的流行音乐。但不敢说有什么研究。Virgin Suicides看过,音乐印象不是很深了。如今很多电影导演排斥过度应用电影音乐,因为一,容易指导观众情绪,使得画面本身的nuance失掉;二,distracting。

呵呵,古典音乐,看用在哪类电影里,我发现很多1960年代之前的法国电影选用比如巴赫、海顿的音乐非常贴合。比如“enfant terrible”。但比如说纪录片风格的中国独立电埃梦鞣焦诺湟衾只蛲跫椅赖缬爸兴靡衾郑胂裰芯突峋醯谩案簟保胛幕常壅呱竺篮陀捌沼泄亍?lt;/p>

我觉得王家卫在花样年华里的电影音乐用得过多,而且不太合适。不过他的阿飞正传最后一首歌曲给人印象太深了。个人认为音乐用得好,它就是电影的一部分,但不会跟电影本身抢风头。

现如今商业电影用很多音乐/歌曲,我觉得还有商业考虑,就是卖ost。这等于是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

我很喜欢Ennio Morricone,Nino Rota,都是意大利的,还有Bernard Herrmann也不错。

除此之外,不得不说john williams。记忆里最深刻的就是小时候看的电影《简爱》,英国人小制作的版本,应该是1970年的。里面最让人动心的就是那段钢琴曲了。应该就是当年john williams谱写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8 2:17:34编辑过]

Huaren
等级等待验证会员
威望--
贴子158
魅力659
注册时间2007-05-02

huangxiaoxie

只看楼主

2007-05-08 02:47:00

王家卫每部电影里音乐都用得不少,形同一个大MTV。后来多次看《春光乍泄》也觉如此。《2046》就更惨了,“神秘园”都出现了。不过王的电影有种东西方混杂的都市感,故用南美音乐或NAT KING COLE也不会觉得突兀。《阿飞正传》是我比较喜欢的他的作品,看过几次,歌曲却印象不深了……

关于音乐运用,不同导演有不同见解。个人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节制。如今好莱坞电影里千篇一律大而无当的音乐一听就头疼。

贾樟柯电影里用口水歌呢,又有别样考虑了。与社会文化背景有关,与底层人物的精神生活相关,或偶有戏谑意味。

我对作曲家不是很上心,印象最深的是Kieslowski的御用作曲家Zbigniew Preisner,喜欢他为“The Double Life of Veronique” (1991)做的曲子。

Bernard Herrmann,只听过他为希区柯克做的曲子。有才华,可惜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大型交响乐队的轰鸣,不够subtle……

John Williams后来为好莱坞写太多曲子了,成万金油了,可惜……

Huaren
等级贵宾大校
威望42
贴子16980
魅力25900
注册时间2005-05-20

spaday

只看他

2007-05-08 15:51:00

My favorite John William's composition pieces are in Jane Eyre, Fiddler on the Roof, Memoirs of a Geisha and Schindler's List.

Huaren
等级等待验证会员
威望--
贴子158
魅力659
注册时间2007-05-02

huangxiaoxie

只看楼主

2007-05-09 03:09:00

他给希区柯克最后一部电影“Family Plot”(1976)作曲的,那时还未成名吧。

Jane Eyre查的的结果是电视短剧?

Huaren
等级贵宾大校
威望42
贴子16980
魅力25900
注册时间2005-05-20

spaday

只看他

2007-05-09 17:23:00

this one. British version. Love 邱岳峰's voice so much.

http://www.imdb.com/title/tt0065911/

主  演 乔治·C·斯科特——爱德华·罗切斯特(邱岳峰配音)
      苏珊娜·约克——简·爱(李梓配音)
下载链接
http://www.uploading.com/files/TFM7VISE/JianAi.part1.rar.html
http://www.uploading.com/files/78DRPVOP/JianAi.part2.rar.html
http://www.uploading.com/files/47GV8X1H/JianAi.part3.rar.html
http://www.uploading.com/files/W22TPFHZ/JianAi.part4.rar.htm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9 17:24:11编辑过]

Huaren
等级等待验证会员
威望--
贴子158
魅力659
注册时间2007-05-02

huangxiaoxie

只看楼主

2007-05-10 01:44:00

多谢MM提供资料,原来是这个曾经在国内很流行的版本……看过太久了,看来需要重温
Huaren
等级等待验证会员
威望--
贴子158
魅力659
注册时间2007-05-02

huangxiaoxie

只看楼主

2007-05-19 01:46:00

苏格兰桃源


歌舞片“Brigadoon”(1954)。有曼妙中文译名:蓬岛仙舞。由百老汇歌舞剧改编。导演,文森特·明奈利(Vincente Minnelli,1903-1986)。主演及舞蹈设计,吉恩·凯利(Gene Kelly,1912-1996)。

如电影“Sideways”中设置,两性情迥异男结伴而行,分别有浪漫遭遇,但一为逢场作戏,另一打算终身相许。两纽约客去苏格兰打猎迷路,远方隐现地图上不曾出现的村庄。两人饥渴疲困,进村寻安身之处。过着18世纪田园生活的村人正在准备一场婚礼,好奇打量天外来客。Gene Kelly演的Tommy与新娘的姐姐Fiona暗生情愫,在石南花海大跳双人舞。

如所有电影中的爱情,这一段也面临危机、矛盾和抉择:村人若越界出逃,此村立刻化为乌有。而村人每过一夜,就是世上百年。Tommy要么放弃纽约生活,携妻归隐,每一百年存在一次;要么放弃Fiona,有生之年再无法相见……若爱可使奇迹发生,又是哪般奇迹?……

故事前提为神话传说和禁忌,后者之体现为“桥”象征的“边界”(boundary),如法国电影“King of Hearts”中,故事中人物突破精神病院边界,但城墙于他们,则是这个孤绝城市的绝对禁忌。

Tommy如《桃花源》中渔人奇遇,“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然后见“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其清新恬淡,与嘈杂都市纽约相比,如纯真Fiona与都市未婚妻Jane相比,皆有“世外桃源”感。1950年代,好莱坞已在表达逃避污浊吵闹工业社会回归安逸农业社会的理想。(此类故事也易让人联想到《聊斋志异》,书生被一班美女热情款待,醒来发现自己躺在旷野坟畔,等等)。

片中有你可漠视的宗教说教内容,更醒目的为颇具奇观性与民族性的舞蹈场景。Gene Kelly心血体现,结合古典芭蕾与苏格兰民间舞蹈,单人、双人及群舞,利用空间及道具,如树,岩石,桌子……因资金限制,影片非在苏格兰而是在摄影棚拍摄,背景的缺乏层次感使之更像百老汇歌舞剧的舞台纪录,幸好导演文森特•明奈利运用丰富场面调度和鲜明色彩弥补一二。片中平均每个镜头长度32秒,是经典好莱坞电影平均镜头长度的三倍,也缺乏一般歌舞片中常见的喜剧元素,故有时略显沉闷。

擅长歌舞片的文森特·明奈利曾拍过如下经典:喜剧“Father of the Bride”(1950),歌舞片“Meet Me in St. Louis” (1944)、“An American in Paris” (1951)、“Gi Gi” (1958),“The Reluctant Debutante” (1958)……有些格调平平。但舞台艺术指导出身的明奈利创造的鲜明绚丽视觉风格显赫一时,并发明“Crab Dolly”——可向任何方向移动的摄影车。他与Judy Garland的女儿Liza Minnelli因主演歌舞片“Cabaret”获1973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因《雨中曲》(Singin' in the Rain,1952)著名的Gene Kelly,也曾出现在雅克·德米歌舞片“The Young Girls of Rochefort”(1967)中,健康活力,有创造性,为美国电影史上舞蹈天才之一。另一著名演员为Fred Astaire(1899-1987),主演过经典作品如“Top Hat” (1935),“Shall We Dance” (1937)及“Funny Face” (1957),斯文优雅。Gene Kelly曾玩笑说,“如果说Fred Astaire是会跳舞的加里·格兰特,我就是马龙·白兰度……Fred Astaire象征贵族,我则代表无产阶级”。

Huaren
等级等待验证会员
威望--
贴子158
魅力659
注册时间2007-05-02

huangxiaoxie

只看楼主

2007-05-19 01:48:00

简说《图雅的婚事》

多年前在北影厂某小厅看到一部令人惊异的中文电影,后来知道是王全安的《月蚀》。后来知道如今圆脸的王全安演张暖忻电影《北京你早》中的公共汽车司机时曾很清秀。王全安曾带《月蚀》去电影学院交流。后来从摄影系同学邵丹那里得知王的御用女演员余男是电影学院表演系95(或94?)级的……大约一年后,为中央六套一个电影节目采访王全安,那时北京要搞“艺术院线”,选放《月蚀》。王全安不忸怩作态,不故作清高,电影观念很得我心。开一辆越野吉普。后来偶打电话,只记得他说自己听安哲罗普洛斯电影音乐写剧本。再后来我去国离京,他电话号码也换,便失去联系。

 

 

      之后辗转听说《惊蛰》,却无机会看。好在最近有机会看到他的新片,《图雅的婚事》。对王全安还抱有希望,对他的作品还有些期待。观后的感觉大约是,沉稳冷静,果不浮躁,只是他应该抛却其他导演和作品对他自己的影响和遮蔽,更勇敢和果断地。

 

 

《月蚀》有欧洲艺术电影的痕迹(如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维罗妮卡的双重生命》),但在当时的中文语境下有探索、诗意和幽默,从故事结构和镜头语言来说,都颇具新意。《图雅的婚事》则更拘谨些。关于一女二夫的故事,早有凌子风导演、刘晓庆和姜文演的《春桃》;关于艳光四射的职业女演员化妆为偏远地区农村妇女,与非职业演员在纪录片风格的剧情片中合作,令人想起张艺谋和巩俐的《秋菊打官司》;关于“井”的意象与井底的私情,又难免想到吴天明导演、张艺谋主演的《老井》……大约也与屡与“第四代”和“第五代”导演合作的编剧之一芦苇有关。芦苇参与编剧的作品有周晓文的《疯狂的代价》(1988),滕文骥的《黄河谣》(1989),陈凯歌的《霸王别姬》(1993),张艺谋的《活着》(1994),叶大鹰的《红樱桃》(1995),及周晓文的《秦颂》(1996),并执导过《西夏路迢迢》(1997)。使得《图雅的婚事》在剧作手法和细节处理上显然偶有以往中国电影的传承,有危机、矛盾冲突与戏剧性,与坚持抹去戏剧冲突痕迹的贾樟柯作品不同,是为“fictional realism”。


      在当下的社会文化潮流中,《图雅的婚事》这一影片和图雅这一人物以“反主流”的姿态出现,这大约是其受西方电影节评委和评论者钟情的原因之一。说“反主流”,是因为影片坚持以高尚纯洁的传统道义(图雅所置身的原始落后的农业文明)抵抗唯利是图的商业潮流(宝力尔所代表的现代化城市化进程)的污染,尽管这种二元对立难免显得有些简单,但在物欲横流道德混乱的当今中国显然发出了另类声音。

 

 

      第二,图雅这一人物,与张扬“自我”的当代都市女性迥异,是传统观念中的“模范女性”形象。在与物欲熏心弃夫而去的森格和宝力尔的老婆之类“反面典型”的映衬下,愈发是被理想化的几近完美的传统女性。倔强执着,任劳任怨,压抑身体欲望,将其与对丈夫的情感依恋(及家庭责任感)有效分离。女人的全部中心便是丈夫和家庭/孩子,以及传统道义,她可以牺牲和妥协,嫁给任何可以保障丈夫与他们共同生存的男人,无论美丑善恶,无论新婚姻是否有感情。如此无私而圣洁,如封建社会中的贞洁烈女。那么女性的主体性和个体性何在?可有女权主义者敢冒险质疑?(你难道是在质疑我们社会中日渐丧失的传统美德么?提倡人人都要自私么?)

 

 

      当然,对于图雅这一人物的细微内心体验,影片传达得不错,大部分得益于余男的丰富眼神和看似不动声色的面部表情,的确训练有素。结尾处理(图雅在帐篷中哭泣)使得影片远离廉价情节剧,消解了之前出现的大团圆结局(婚礼)。没有人可以真正体验和关注女性内心,即使两个都喜欢她的男人。图雅将自己独自关在帐篷中,不回应森格的焦急喊叫,似乎关上内心世界的一扇门,拒绝外界探入,自己在黑暗的孤独中咀嚼生存的苦楚。如此说来,影片对女性角色的处理又多了一个微妙的维度。

 

 

      《图雅的婚事》有一定奇观性,包括内蒙古——这一经济、文化、民族边缘地域,的影像(德国摄影指导和灯光师,色彩饱和,构图和光影对比美妙),生存艰辛,婚礼仪式,蒙古族民间音乐……对于这种“奇观”是否指向中国都市和西方观众群,我并无反感。人们对周遭世界日渐麻木,不时被提醒还有人如图雅和家庭、邻居,如此艰苦卓绝地与生活抗争,全部生存目的仅为生存,也会促观者自省吧,即使是片刻的、伪善的自省。

 

 

ADVERTISEMENT
Huaren
等级等待验证会员
威望--
贴子158
魅力659
注册时间2007-05-02

huangxiaoxie

只看楼主

2007-05-19 01:49:00

遗失在布鲁克林的童年
——关于电影《鱿鱼和鲸》(The Squid and The Whale)


16岁的纽约少年沃尔特(Walt)疲倦迷茫,跑进童年时随母亲去的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站在巨大的鱿鱼和鲸争斗的立体模型面前。肩膀微耸的瘦削少年在巨物下显得渺小无助,但似乎瞬间长大成人,将背负创伤记忆前行……这是美国导演诺亚·鲍姆巴赫(Noah Baumbach)独立电影《鱿鱼和鲸》的结尾。若可有恰切的词直观形容我的观感,那是:诚恳,直透肺腑。影片极端个人化,却有非同寻常的普遍意义,是2005年度最好的美国电影之一。

一, 球网分割的家庭

故事开始时,沃尔特的家庭成员集体亮相,在网球场。父亲,处于创作低谷的作家、大学教授伯纳德(Bernard);母亲,有婚外情的、冉冉升起的文学新星琼(Joan);哥哥,青春期敏感少年沃尔特(Walt);弟弟,乳臭未干但将作出惊世骇俗之事的12岁的弗兰克(Frank)。游戏开始,父亲与哥哥一边,对打母亲和弟弟。不良征兆,暗示婚姻解体,核心家庭分裂,并按网球阵形分成两派。哥哥是父亲的忠实崇拜者,弟弟是母亲的贴心小棉袄。

这是1986年的纽约布鲁克林。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家庭危机四伏。尽管伯纳德和琼再无法律关系,却无法割断联系,治愈旧伤。怨恨,嫉妒和自私使二人一时难以接受“已离婚的父母”新角色。穿梭于父亲新近租的简陋房子和母亲的舒适住所,轮流被父母监护,兄弟俩饱受精神折磨。尖酸刻薄和污言秽语在知识家庭成为武器,孩子参与战斗。

论及起因,父亲伯纳德被推到显著地位。他有19世纪风格的浓密胡子,因挫败感而燃着愤怒和悲哀的眼睛。暴躁,强硬,自我中心,刚愎自用,不甘失去家庭中“唯一作家”及家长的权威地位,却失去家庭、妻子及创作才情,痛苦绝望,如失去王冠的国王,左顾右盼,只见一个忠心臣子——他的儿子。作家、教授、男人、丈夫、父亲——多重社会角色面具下形容枯槁心力交瘁,仍奢望维系知识分子的清高、傲慢和尊严。有知识分子的势利和华而不实,但罩有不幸的理想主义者的光环,成为有缺点的悲剧英雄。终于有一刻不堪重负,颓然倒地。

母亲琼,不及伯纳德性格鲜明,面目有些模糊,但颇有以柔克刚、绵里藏针的素质。不堪忍受丈夫的盛气凌人颐指气使,寻找婚外安慰,先与某邻居,离婚后与弗兰克的网球教练相处甚欢。除了嫉妒和不服气琼的写作才能,伯纳德还对琼除他之外的择侣目光颇为不屑,大约就像布鲁斯·威利斯对黛米·摩尔与阿什顿·库奇的姐弟恋一样大摇其头。归根结底,琼是坚韧的、脚踏实地的现实主义者,当伯纳德放下自尊表达重修旧好之意,琼发出不可遏止的大笑。这不啻是天大侮辱。伯纳德在急痛攻心倒在街心之际,学戈达尔电影《精疲力竭》结尾那样,骂琼“*****”。

沃尔特死心塌地追随父亲,也曾愤怒地骂母亲“婊/子”,后来重掘对母亲的爱。家庭内部彼此残忍伤害,兄弟俩成为父母自私行为的牺牲品。沃尔特是16岁版本的华而不实的伯纳德,自父亲那里学来目空一切的伪知识分子习气,未读过就轻视狄更斯的《双城记》为“二流作品”,称《变形记》是“卡夫卡风格的”。他获得尊重、寻求承认的热望强烈,在学校才艺表演活动唱Pink Floyd的歌“Hey, You”,声称是自己写的。情窦初开的沃尔特,与父亲一同爱上他轻浮的女学生……荷尔蒙作用下,青春期少年沃尔特敏感到略微扭曲和尴尬。沃尔特对父亲的感情,由崇拜、认同到幻灭。看似伟大的父亲非神也非怪物,只是受挫的愚蠢的成人。由此,站在鱿鱼和鲸面前那一刻,他决定接受现实,以自己的方式走向成年仪式。

而大家以为尚不谙世事的弗兰克,有女性化的水汪汪大眼睛,容易哭哭啼啼,早早学会了独自在家喝威士忌,赤/裸上身凝视镜中自己,在图书馆自/慰,将精/液涂在图书馆书上和门上……他以这样的方式表达不满,吸引失职的父母注意,如塞林格小说中那些叛逆的孩子。

二, 摄影机,回忆之笔

两兄弟中,导演诺亚·鲍姆巴赫投注在沃尔特身上的感情更强烈,从某个角度说,影片通过沃尔特视点展开,或者说,沃尔特就是导演自己。饰演沃尔特的杰西·艾森伯格(Jesse Eisenberg)说,“演导演我的人,感觉很奇特”。以孩子视角展开叙述的灵感,来自路易·马勒电影《心之呢喃》(Murmur of the Heart,1971)。

鲍姆巴赫从不讳言《鱿鱼和鲸》的自传色彩,取材自他的破碎家庭,他的少年回忆。鲍姆巴赫成长于1980年代的布鲁克林,父亲是作家乔纳森·鲍姆巴赫(Jonathan Baumbach),母亲为《村声》(Village Voice)杂志影评人乔治娅·布朗(Georgia Brown),弟弟尼克(Nico)在影片中客串了伯纳德的学生。人近中年的诺亚不再惧怕回顾创痛记忆,以原生态方式写自己熟悉的事物,没有压抑克制自己,勇敢而坦率地描述这个不幸家庭独特的、也是普遍的不幸,自然,也有重新创造过程,使之成为“小说化的回忆录”。

诺亚借用童年密友的房子拍摄——离自己童年住处不远,用自己父母的书、祖父的画装饰背景,给饰演伯纳德的杰夫·丹尼尔斯(Jeff Daniels)穿自己父亲的衣服——杰夫因此在诺亚面前获得古怪的权威光环,几乎使诺亚重新成为敬畏父亲的少年……因了种种力求写实的细节,诺亚感受与回忆有情绪上的连接。而父母不但未被冒犯,反倒喜欢此电影的结果,让诺亚如释重负,“人们易将电影与我的家庭作种种联想。于我,这部电影是一种保护——一个完全再创造的电影。”

鲍姆巴赫6个月写出剧本,两年加工,四年寻找足够资金。拍摄23天,以150万美元预算完成《鱿鱼和鲸》。2005年一月,圣丹斯电影节。鲍姆巴赫获最佳编剧、导演奖,提名评审团大奖。不少美国独立电影探索痛苦的青春期。少年的创伤来自学校、异性和父母。成长的烦恼,也是圣丹斯电影节钟爱的类型。贾斯廷·林(Justin Lin)导演的《明日走好运》(Better Luck Tomorrow)也属此类,不同在于导演与题材的距离感。因关于自己的切肤之痛,鲍姆巴赫没有与影片保持足够清醒距离,也因此促成了强烈的感染力。

“我在1970年代后现代小说和后戈达尔电影中长大,电影更情绪化,表达一种叛逆”,鲍姆巴赫如是说。《鱿鱼和鲸》兼具1960年代法国新浪潮和1980年代美国独立电影的敏锐精神。影片以价格相对低廉的16毫米摄影机拍摄,灵活易接近和跟随人物,力求接近1980年代独立电影的粗糙的、手提摄影风格,向他喜爱的独立导演致敬,如科恩兄弟,吉姆·贾穆什和斯派克·李。布鲁克林街道拍摄,手提摄影和纪录风格,也自戈达尔和特吕弗处获益不少。鲍姆巴赫与摄影师研究埃里克·罗麦尔影片《慕德家的一夜》(My Night at Maud’s)内景中人们的坐位设置,及美国纪录片《推销员》(Salesman)中如何拍摄人在车中,并钻研了些1970年的“直接电影”,如怀斯曼的纪录片。朴实饱和色彩,风格化摄影剪接,揭示令人无可奈何的粗糙丑陋现实,如《靠近》(Closer)中那般千疮百孔的生活,《蒂梵内的早餐》中那样有隐喻意义的猫。同样有隐喻色彩的是伯纳德墙上的电影海报,让·厄斯塔什(Jean Eustache)的《母亲与娼妓》(The Mother and the Whore),而片中伯纳德在读索尔·贝娄小说(Saul Bellow)《受害者》(The Victim)……无尽的潜台词,暗示导演的纽约知识阶层出身背景,也许令人联想起纽约精英阶层独立电影代言人伍迪•艾伦。鲍姆巴赫的电影,尚有在老奸巨猾作品中找寻不到的、质朴本真的烙印。

《鱿鱼和鲸》中,有教养的父母将自恋与事业焦虑投射在教育孩子方式上。视孩子为平等,一方面值得钦敬,另一方面暗示深层自私。伯纳德以自己与妻子都是文学博士而自傲,对不重视精神追求的“俗人”(philistine)嗤之以鼻。但他自己的虚弱和失控并非孩子的积极榜样。对父母行为方式的模仿、价值观的采用,产生如沃尔特和弗兰克这般苦闷迷失的问题少年。沃尔特象征性“弑父”才可继续前行。暗藏对知识阶层沾沾自喜教育方式的反讽和深思,但还算宽容,批评而非尖刻指责。

鲍姆巴赫称自己拍摄的每部电影都体现对变化的恐惧,如家庭,青春期,婚姻危机——一切变化。《鱿鱼和鲸》为自少年向成年迈进的恐惧。一点童年依恋,一点对未知的茫然。

婚姻变化,作为社会基本单元的家庭解体给每个成员带来的不稳定因素,给观众强烈认同感——通过以私密方式窥视一个破损不安家庭的分崩离析过程。似曾相识的题材,却不曾流于陈腐,皆因其机智,谦逊,不造作的真实情绪。反抗陈词滥调,还原生活本真色彩。鲍姆巴赫不是从大而无当主题入手,只是将感情丰富的细节串联起来,简单直接,敌意和伤害的突然爆发,人物心理状态的复杂性,结合以紧凑节奏和内在张力,敏锐洞察力,苦涩幽默、荒谬感和悲剧感。

自然历史博物馆,巨大鱿鱼和鲸的战斗映照伯纳德和琼的关系。戛然而止。一个抑郁的、象征性的暧昧结尾,对生活荒谬、不可预知一面的洞见。主流好莱坞电影以喜剧结局化解一切矛盾的脆弱幻想破碎。
(《看电影》)
初始化编辑器...

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