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返回
  • 浏览过的版块

12345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10
贴子6293
魅力9839
注册时间2007-12-06

琬九

只看楼主

2008-04-12 14:28:00

解决之道:打破封锁,尽早抵抗
    仅从Rose的信上看,她丈夫除了拼命压制妻子这一点,其他还算正常。但前面提到的那个男孩,显然已达到心理疾病的诊断标准了。
    那个女孩,和这个男孩谈了6年的恋爱,因为被洗脑了,所以尽管和Rose一样压抑,一样想到了死,但却一直认为,男孩爱她,正是因为爱,所以他才做了那些不可思议的事情。
    但就在两人筹划结婚时,男孩告诉她,他的妈妈和一个舅舅患过精神分裂症,据说都是偏执型精神分裂症。那个女孩查看了相关的知识后,一下子明白了,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于是坚决地离开了这个男孩。
    这6年是地道的噩梦,现在她说,她实在想不明白,当时她为什么会承认那些本来根本就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很多陷入这种关系的人都不明白,自己很聪明,人格也够健康,但却为什么会鬼使神差地承认错误。这是因为,作为正常人,我们知道自己有对有错,我们会反省。 那些偏执狂,他们百分百地认为自己绝对正确,所以在坚持这一点时态度极其坚决,而且他们还天然从父母那里学会了一些洗脑的手腕,所以运用起来也尤其娴熟而 坚决。
    Rose说,丈夫不让她见朋友,也试图斩断她与父母的关系。他已经快获得成功了,Rose已经一年多不敢见父母了。
    这正是洗脑的最常用手段“关系封锁”,因为任何一个重要关系都可能会颠覆他的洗脑。譬如,如果朋友们常说:“天啊,你怎么和那么变态的人在一起生活。”那么这会帮助她们早点醒悟。
    假若她们能经常和亲朋好友来往,她们会很轻松地发现,她们的生活很不正常。这样一来,丈夫或男友对她们的控制就会失败。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Rose的丈夫与那个男孩不同,尚无迹象表明他达到病态的地步。但和那个男孩相似的是,他可能真的认为,他爱Rose。
    但是,他建立这个亲密关系,主要可能并不是为了爱,不是为了与Rose享受亲密关系,而是满足他的“我永远正确,你永远错误”的需要。
    这是一种恶性循环,自从认识Rose以来,其实他一直都在重复使用同一种程序,侵占Rose的意志和自由空间,以求彻底控制她。Rose的让步只会促使这 一恶性循环的进展。她如果想得到解脱,就必须斩断这个恶性循环,拒绝继续玩这种“我永远错误,你永远正确”的游戏。
    她以为,这是游戏,玩过了,就安宁了,丈夫就不纠缠了。但殊不知,这加重了丈夫的自恋,让他真以为自己的确永远正确。
    她必须打破丈夫的幻想。但她这样做,可能会有危险,因为如此偏执的人,特别不能接受最亲密的人的挑战,他可能会用暴力来捍卫自己的“永远正确”,如果意识到有这种危险,她一定要先躲到安全地方,在有安全保证的条件下,再去抵抗丈夫,或结束这一场噩梦般的亲密关系。

——————————
小知识:偏执型精神病和偏执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的集中表现是,对他人普遍的不信任和猜疑,把他们的动机解释为恶意,这种猜疑起自早期成年,前后过程多种多样,表现为以下4种以上:
    1)没有证据地猜疑别人伤害或欺骗他;
    2)沉湎于不公正地怀疑朋友或同事对他的忠诚和信任;
    3)担心一些信息会被恶意地用来对付自己;
    4)对常见的记号或事件会认为有贬低或威胁自己的危险;
    5)持久地认为他人对自己有恶意,对他人的侮辱或伤害一直耿耿于怀,不予宽容;
    6)感到自己的人格或名誉受到打击,并且迅速做出愤怒反应或做出反击;
    7)对配偶或恋人的忠贞反复地表示猜疑,虽然没有证据。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除了具备以上特点外,还伴随有妄想和幻觉。此外,因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具备言语紊乱、行为紊乱、情感平淡等明显的症状,所以很容易被认为是正常人。就是说,除了对一点或几点问题的极其固执外,他们其他方面与正常人没有什么两样。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和偏执型人格障碍,都是一种极端,但还有大量的人群远达不到这一诊断,但却具备其中的一个特点。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10
贴子6293
魅力9839
注册时间2007-12-06

琬九

只看楼主

2008-04-12 14:29:00

[IMG]http://i27.tinypic.com/2ekn7zo.gif[/IMG]


非黑即白:三月婴儿的游戏

2007-12-23 20:55

  本科时,有一段时间,我对人际关系比较困惑,读了不少相关的书,它们差不多都谈到了一个原则:
  对事不对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一个关系中,如果对方做错了一件事,你可以坦然指出对方做错了这件事,但不要因为这件事而否定这个人。
  听起来,这是多么简单的原则啊!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人性的了解越来越深,我越来越明白,这是很难做到的一点,太多的人会因为一件“坏事”的发生而全然地否定一个人。
   并且,最难以做到对事不对人的,是一些特别理想主义的人。你和他们相识的一开始,他们对你特别好,只看到你的优点,还会把你本不具有的一些优点加在你身 上,将你形容为天下少有地上无双,如白玉般无瑕。然而,一旦发现你的一个缺点,他会对你全盘否定,激烈地攻击你,仿佛你这个人立即便成了一无是处的家伙。
  这种非黑即白的绝对是非分明的状态,其实是最幼稚的状态,是婴儿在3个月之前所必然处于的状态。

 

同时容纳好与坏=成熟
  我们习惯上认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的面子越来越重要,大人应给予尊重,而一个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他的面子是不必太尊重的。
  然而,现代心理学认为,一个孩子还小,我们越要耐心地呵护他,因为越小的时候遭遇的伤害越难修复。
  按照现代客体关系理论,一个孩子在1岁前有两个发展阶段:
  从出生到3个月大,这时的婴儿处于“偏执-分裂状态”。幼小的他无法处理妈妈既好又坏的事实,于是他使用了分裂的心理机制,将他心里的妈妈分成两个部分:绝对的“好妈妈”和绝对的“坏妈妈”。相应地,他也将自己分成两部分:绝对的“好我”和绝对的“坏我”。
   从4个月大到1岁,这时的婴儿处于“抑郁状态”。他越来越明白,妈妈的身上同时具有好与坏的部分,而他自己也是既好又坏。这个发现会令他感到一些悲伤, 但在这种悲伤中他有了一个巨大的进步——原来的强烈的要么爱要么恨的单一情感被更丰富更细腻的情感所替代,并因而具备了整合能力,能接受自己既好又坏的事 实,也能接受妈妈既好又坏的事实,这是宽容的最初来源。
  一个正常的妈妈,她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于自己的孩子而言是“好的”,能满足婴儿的需要,帮婴儿达成他的愿望。但在少数情形下,她对于自己的孩子而言是“坏的”,会忽略婴儿,拒绝婴儿的亲近,阻挠婴儿的愿望实现,甚至会主动攻击婴儿。
  完美的妈妈不存在,关键是“好的”部分要足够多,能做到这一点的妈妈便是“足够好的妈妈”,她能给予孩子“足够好的养育”。在生命最初的3个月得到了足够好的养育的婴儿,会顺利地从偏执-分裂状态发展到抑郁状态,从而具备最基本的宽容。
  然而,假若婴儿在生命最初的这三个月没有得到“足够好的养育”,或者说妈妈做得不好的地方太多,那么这个孩子就会停留在偏执-分裂状态,他会一直使用分裂的心理机制,容易偏执地看待事物,要么将其视为理想的好,没有一点缺点,要么将其视为绝对的坏,没有一点优点。
  这也是一些人特别怕鬼、特别怕黑的关键原因。
  “好妈妈”会让婴儿感到快乐而温暖,并且因婴儿持有“别人爱我,是因为我好”的天然自恋,所以“好妈妈”还势必会令婴儿自信,因为他认为是他令妈妈爱自己的。但“坏妈妈”会令婴儿陷入一个两难境地:这时他想离开妈妈,但他做不到这一点,因为这意味着死亡。
   分裂的心理机制可以帮婴儿一时脱离这个两难境地。当使用分裂机制将妈妈分成“好妈妈”和“坏妈妈”后,婴儿会将“好妈妈”投射到妈妈身上,而将“坏妈 妈”投射到鬼和黑暗上。于是,婴儿对妈妈反而更依赖,但对鬼和黑暗极其惧怕。由此,通过将对“坏妈妈”的负性情感转嫁到鬼和黑暗上,婴儿避免了和妈妈疏远 的危险,可继续保持对妈妈的依赖。

 

如果妈妈变成了鬼……
  当然,如果“坏妈妈”的部分实在太重,“好”妈妈的部分实在太轻,那么孩子很小就会表现出对妈妈的敌意来。
   一个单亲家庭的小男孩强仔,在他约1岁刚学会走路时,就常“走丢”——他会主动乘妈妈不注意的时候连走带爬地远离妈妈,总是被邻居给发现,然后被他们送 回到妈妈身边。上学后,这个孩子会很早就离开家,因为他总是绕很远的路去学校,放学时,他同样会绕很远的路回家,这样可以很晚回家。
  他的妈妈对此百思不得其解,因而来找心理医生。当被问到她是怎样对待孩子时,她的回答是,她每天都会频繁地骂他打他,有时还会把他绑在家里。
  这个妈妈做得如此糟糕,以至于强仔都不必太使用分裂机制将“坏妈妈”投射到鬼上了,而是一有能力就不断地试图逃离妈妈。
  除了把内心中的“坏妈妈”的形象投射到鬼上,一个孩子还会将“坏我”投射到鬼上。一个人很怕鬼,往往意味着这种投射很强烈,也即他心中的“坏妈妈”和“坏我”的部分就越多。
  所有人的养育都不是完美的,所以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分裂,所以大多数人都怕黑和怕鬼的一面。不过,如果意识到自己究竟怕的是什么,这种惧怕就会减轻很多。
  我一个朋友X,刚认识我的时候,一直极力向我强调,她的家多么团结,而她父母是何等完美,尤其是她的妈妈,实在是太理想了。不过,她特别怕黑、怕鬼、怕孤独。
  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在我介绍她去看了几个月的心理医生后,她开始直视她家庭的真相:父母不和,妈妈对她控制欲望太强,而且妈妈脾气很不好,她小时候常常被妈妈丢给邻居带……
  做到了这一点后,有一天她忽然间想起,小时候,和妈妈睡在一张床上的时候,她会忍不住地想:如果妈妈突然变成鬼了,那该多可怕。
  想起这一点后,她对鬼的惧怕突然消失了大半。不仅如此,她还一下子明白了自己另一个问题:她对高领的衣服过敏,尽管她的脖子很长,但一穿上高领的衣服,她就有强烈的焦虑,有时会有窒息感,就好像有什么力量在掐着她纤细的脖子。
  现在,她明白,令她有窒息感的不是别人,而是有强烈控制欲望的妈妈。其实,当和妈妈睡在一张床上时,有时她会幻想:妈妈忽然变成了鬼,过来掐她的脖子。
  想起这种幻想后,她对高领衣服的过敏也消失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12 14:49:24编辑过]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10
贴子6293
魅力9839
注册时间2007-12-06

琬九

只看楼主

2008-04-12 14:30:00

鬼故事是父母和儿童的成长需要
  作为一个成年人,懂得怕鬼和窒息感的真实含义至关重要,因为只有懂得这一点,她才能从这种惧怕中解脱出来。
  但作为一个孩子,直面“坏妈妈”存在的真相就有很大的危险,因为这会导致和妈妈对立,从而令自己获得的爱更少。譬如强仔,妈妈为了管教他,对他的打骂更厉害,她之所以常常把强仔绑在椅子上,是因为强仔的逃离努力深深地刺伤了她。
  由此,可以说,鬼故事是父母和儿童的共同需要。通过鬼故事,父母和儿童共同将“坏”的东西投射到鬼故事上,于是他们之间的分裂变弱了,这个最重要的关系得以保护。
  童话故事也有同样的作用。如白雪公主、狼外婆和灰姑娘等童话故事,多有这样一些共同特征:亲母已经去世,但很少具体交代是怎么去世的;后母绝对邪恶;父亲懦弱无能,或在故事中一点重要性都没有……
  这是处于偏执-分裂状态的婴儿的幻想世界:好的——如亲生妈妈——绝对好,坏的——如后母——绝对坏。并且,对于这一阶段的婴儿来讲,父亲的确是没有什么重要性的。
  所以,童话故事对儿童的重要性并不是“教育”,而是通过这种绝对化的世界来转移他们内心的强烈冲突。鬼故事也不是根本不该存在的糟糕事物,其实也起到了保护母子关系的作用。
   不过,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绝对化的童话故事的魅力越来越弱,而更为复杂的童话故事开始更加吸引他们。譬如日本“动画之王”宫崎骏的《龙猫》、《千与千 寻》、《猫的感恩》、《风之谷》和《空中之城》等作品,就是比较复杂的童话故事。在白雪公主等绝对化的童话故事中,善良势必战胜邪恶,邪恶的后母一定会死 去,但在《风之谷》这样比较复杂的童话故事中,出现了善与恶同时具备的人物,而在《千与千寻》的故事中,最善良的巫婆和最邪恶的巫婆原来是一对双胞胎,而 且最邪恶的巫婆也有内心柔软的一面,最后她也不必死去。
  这就是4个月到1岁大的健康婴儿的内心世界了,他 们开始意识到,妈妈和自己的身上都是兼备好与坏,“好妈妈”和“坏妈妈”原来是一个人,于是他们不会再幻想着必须消灭“坏”,因为那一定意味着同时消灭 “好”。他们开始懂得必须尊重“坏”的正常存在,因为允许“坏”的正常存在,“好”的东西才能得以保留。
   尽管婴儿的抑郁状态会一直持续到1岁左右,但许多心理学家发现,最初六个月的母子关系的质量是决定性的,堪称一个人生命中最重要的六个月。如果这六个月的 母子关系是足够好的,那么一个婴儿便会发展出基本的宽容和信任,有了这个基础,以后他起码会是一个善良的、有同情心的人,而没有这个基础,他就会一直在极 端的“好”和极端的“坏”之间挣扎。
  所以,对于越小的孩子,需要的爱和耐心更多,而不是相反。

 

她为什么会幻想自己住在黑石头里?
  对于很多孩子,内心中“好妈妈”与“坏妈妈”的分裂会一直持续下去,并且会以看似很荒诞的方式表达出来。
  今年31岁的茜茜对我说,在小学1年级到4年级期间,她经常做一个白日梦:她进入一个黑色的石头,里面是空的,像一个房间,有一张桌子和六七张椅子,有一扇小小的窗户,但没有灯光,也没有其他光线,非常黯淡,但她在里面却有家的感觉。
  这个白日梦非常简单,但茜茜却说,假若没有这个白日梦,她认为自己会熬不过那几年。
  茜茜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上面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然而,在四个兄弟姐妹中,她却是最不受宠的。原来,妈妈怀孕的时候,很想要个儿子,而且怀孕的迹象也让妈妈和爸爸以为这次是个儿子,等出生的时候才发现是个女儿,这令他们大失所望。
   在这种情况下,最坦然的父母会接受事实,比较执著的父母则会继续执著在自己的愿望上,因为他们想要儿子,便将女儿当儿子养。相比之下,茜茜是最惨的,她 感觉,父母大失所望之下,一直忽视她的真实存在,就好像他们没有这个女儿一样。结果,他们给足了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的爱,却对这个最小的女儿非常忽略。既 然父母忽略她,她的姐姐和哥哥也一样忽略她,而且全家人都爱指使她做事。譬如,从小学起,生炉子、买菜、摘菜、做饭和打扫卫生等家务便成了她的例行工作, 而哥哥和两个姐姐都不需要做,并且一旦做不好,她还会常被爸妈打骂。
  不仅如此,她的爸妈常给她开玩笑说:“你是从垃圾桶里捡来的。”
  对此,茜茜小时候一度信以为真,她真觉得,她不是爸妈亲生的,她真是从垃圾桶里捡来的,她还去看了家附近的所有垃圾桶,试图弄明白,自己究竟是从哪个垃圾桶里捡来的。
  “垃圾桶是什么颜色的?”我问她。
  “好像是黑色的吧。”茜茜回忆说。
  “这就是你的白日梦中的黑石头了。”
  听到这句话,茜茜泪如雨下,拼命点头。她说,既然父母不要她,哥哥姐姐也不爱她,那么这个家根本不属于她,她想象自己应该还有一个家。垃圾桶又怎么了,那个孤独的垃圾桶,也比这个家更令她温暖。
  家,可以说是妈妈的进一步的扩展。对茜茜来说,那个真实的家是一个“坏家”。这个事实令她陷入分裂,心中有了一个“好家”和“坏家”,“坏家”即真实的家,而“好家”则被投射给了垃圾桶。
  一个真实的家,给一个孩子的温暖连一个垃圾桶都不如,那该是什么样的一种滋味儿?
   这种分裂继续发展下去,给茜茜这种在糟糕家庭长大的孩子制造了许多麻烦。譬如,她会对“好家”无比渴望,一旦有男子爱她,她便很容易投入很多热情,将这 种爱严重理想化。然而,一旦这个男子有令她不满的地方,她便很容易唤起对“坏家”的恐惧,于是对他变得过于挑剔,或者想逃避。

 

男孩分手的理由:美女也大便
   这是对爱情过于理想化的人的通病。他说自己在追求一种完美的爱情,这其实就是在寻找一个“完美妈妈”。然而,过于渴求“完美妈妈”,那一定意味着他还在 使用分裂机制,也即他心中还藏着一个比较绝对化的“坏妈妈”。于是,他既容易理想化,也容易变得很挑剔,理想化是将“完美妈妈”投射给对方。
  读大学本科时,我通过电话心理热线接到一个男孩的电话。他说刚和一个美女分手,他很痛苦。
  但怎么分手的呢?原来,两人去逛街,女孩说,等一等,我去趟卫生间。他等了一会儿,女孩迟迟不来,他想到,女孩正在大便。这样的美女也要大便,他很受不了,转身就走了。
  当时听到这个故事,我觉得实在是匪夷所思,不可理喻。但最近在读一本名为《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的书,看到了一个叫雷切尔的女子的案例,于是一下子理解了这个男孩的内心冲突。
  25岁的雷切尔是一个女招待,她对心理医生说,自从记事以来,她脑海中就总是闪现两个意象:一朵美丽而柔弱的玫瑰花,一个用大便堆成的粪人。这两个意象总是同时出现,这时她既担心粪人会淹没玫瑰花,但好像又渴望它们两个融合在一起。
  类似的想象,极可能也常常闪现在那个男孩的脑海中,这两个意象分裂得太严重,男孩没有办法将它们整合在一起,对此极度焦虑。于是,当发现美女也要大便时,柔弱的玫瑰花和粪人一下子合二为一,这会严重地刺激他的内心。
  在自传《生命的不可思议》中,胡因梦讲到,李敖对她的特大号且有异味的排泄物耿耿于怀,如果这一点属实,那也反映了李敖的内心的严重的分裂。


  过于偏执的理想化背后藏着的都是严重的分裂,一个人如此,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国家几乎所有英雄都是“高大全”,只有优点没有缺点,而所有的坏蛋都是坏到底,只有缺点没有优点。
  当我们这样做时,可以说,我们整个民族都处于一种集体幼稚状态,只相当于不足3个月大的婴儿。
  当然,我们整个民族如此,可能也恰恰反映出,我们整个民族的一个又一个的家庭,和一个又一个的人存在着同样的问题。

 

解决之道:通过宽容整合“好”与“坏”
  要化解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更新对婴儿的养育观,懂得越小的孩子越要细致地呵护这个最基本的问题,并起码保证在婴儿6个月前提供“足够好的养育”。
  假若一个成年人内心中有了严重的分裂,总是持有着非黑即白的观念,该如何改变这一点呢?
  首先是要认识到自己内心的分裂。
  例如X,当她意识到怕鬼是怎么回事,她的惧怕就减轻大半了,当她意识到对高领衣服的过敏是怎么回事,这种过敏就可以基本消失了。
  其次是接受。
  当意识到问题的本质后,X对妈妈会有强烈的愤怒。要接受这种愤怒,允许愤怒在心中升起,但不必将它宣泄在妈妈身上,这种宣泄没有价值。
  最后则是宽容。
  宽容既是对养育者的宽容,也是对自己的宽容。如果内心的妈妈是严重分裂的,那么,一个孩子的人格也是严重分裂的。这两者差不多总是如影相随的。
   譬如X,意识到真相后,她会先有愤怒产生,这很正常。但当她去认识母亲的人生时,她发现,母亲已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了她尽可能好的照料了,母亲没法给 她更好的照料,这既有时代的原因,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妈妈自己的童年也很不幸。发现这一层的真相后,X原谅了妈妈。
  当她原谅妈妈“坏”的部分后,她内心中的“好妈妈”和“坏妈妈”便出现了融合,她婴儿时没有完成的工作,终于可以在现在完成了,当她能够如实地接受妈妈既有优点又有缺点的事实后,她与妈妈会相处得更加融洽。
   再如雷切尔,她的童年非常悲惨,她1岁时父亲去世,母亲不能照顾她,将她托付给养父母,而养母患有精神分裂症,养父则是一个酒鬼,于是养育者们的糟糕养 育,被她内化为粪人的意象,而养育者们的如游丝般脆弱的爱,则被她内化成柔弱的玫瑰花的意象。她要切实地意识到她的养育者们很糟糕的事实,同时也要看到, 她的养育者们因为自身的不幸,没有能力给她更好的照料,这时她也会实现“好的养育者”与“坏的养育者”的融合,那时,粪人的意象或许就会发生改变。
  不过,相比对养育者的宽容,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坏我”的宽容,这是一个尤其难以实现的工作,在未来的几期文章中,我将更细致地讨论这个工作。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10
贴子6293
魅力9839
注册时间2007-12-06

琬九

只看楼主

2008-04-12 14:34:00

[IMG]http://i27.tinypic.com/2ekn7zo.gif[/IMG]

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     
2007-12-15 11:02     

    爱与分离,是生命中两个永恒的主题。健康的家庭,充盈着爱,也懂得分离。
    健康家庭的父母,深爱孩子,将他养大,不是为了自己分享这一结果,不是为了永远与孩子粘在一起,而是要将他推出家门,推到一个更宽广的世界,让他去过独立而自主的生活。
    而他,则势必会找一个伴侣,也会有自己的孩子。
    等他的孩子长大后,他也会向父母学习,把他的孩子推向更宽广的世界。
    爱,就在这样的循环中不断地传递,从我们的原生家庭传递到我们的新生家庭。

              夫妻关系是家中的No.1这是健康家庭的第一定律
            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
   
    家庭是传递爱的载体,从父母传给孩子,再由孩子向下传递。不过,家庭中居第一位的,不应是亲子关系,而是夫妻关系。对此,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家曾奇峰形容说,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在有公婆、夫妻和孩子的“三世同堂”的家庭中,如果夫妻关系是家庭核心,拥有第一发言权,那么这个家庭就会稳如磐石。
    相反,如果亲子关系(包括公婆与丈夫、丈夫与孩子、妻子与孩子)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就会产生最常见的两个问题:
    1.糟糕的婆媳关系;2.严重的恋子情结。
    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的。其实,在新家庭中,如果有一个糟糕的婆媳关系,那么一般可以推断,在婆婆以前的那个“新家庭”中,也曾有一个糟糕的婆媳关系。而那个糟糕的婆媳关系,让婆婆与其儿子建立了非常密切的关系。对这个婆婆而言,儿子,而不是丈夫,是她最亲密的人,是她最割舍不下的人。
    于是,当儿子要分离,去找一个爱人,并建立一个自己的新家庭时,作为婆婆,她会是多么难过。她会觉得,自己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所以,她会有意无意地阻止儿子与媳妇建立最密切的关系。
    而儿子,他以前就知道,他是母亲心目中最重要的人,对于母亲而言,他比爸爸还要重要。以前,他为此而自得,现在,他要“回报”母亲。于是,他也不忍心“背叛”母亲而与妻子建立最亲密的关系。
    这是很多婆媳关系难以相处的心理秘密。
    相反,如果婆婆心目中最重要的人一直是丈夫而不是儿子,那么儿子的分离,就不是那么难受。相反,她会欣喜地看到,儿子找到了他最爱的人,他可以拥有他的家庭、他的人生了。这时,这个婆婆会祝福媳妇,祝福媳妇和儿子即将走上她和丈夫曾经走过的幸福之路。
  
不健康的模式1:烦丈夫,爱儿子
    前不久,我在北京大学心理系的一个研究生同学路过广州。他两个月前刚结婚,我祝福他,话题也很快转移到了婆媳关系上。
    同样,他也遇到了这方面的麻烦。他在老家举行了婚礼,之后在家里待了数天,他妈妈和他妻子数次发生争执,起因都是很小很小的事情。
    但心理学不是白学的,他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妻子认为我最爱她,而妈妈也一直把我当成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现在当然受不了。于是,两人免不了要战争,谁胜了,我就是战利品。”
    当他不会让战争继续下去,方法是玩“失踪”。他会对妈妈和妻子说,你们就好好吵吧,我出去一会儿。“她们的目标是我,我一走了,她们当然就吵不下去了。”他说。
    他知道吵架的主要动力来自妈妈。从小到大,他一直是妈妈的心头肉,“对妈妈来说,我绝对比爸爸重要。”
    这种被妈妈重视的感觉曾让他很自得,但等慢慢长大后,他发现这成了一种压力。譬如,妈妈不愿意与他分离,考大学的时候,妈妈做了很多工作,要他一定不要去外地读书,他先同意了,但最后报志愿的时候,却一狠心报了外地的一所大学。
    “正确的选择。”我说。
    “当时并不知道是为什么,只是隐隐约约觉得,一定要去外地。”他说。
    木已成舟,他妈妈也只好认了,但要求他经常给家——其实是给她——打电话。现在,他已经在北京买房子,妈妈也多次要求和他一起住。“我坚决不同意,但我会很温柔地劝妈妈。”他说。
    “夫妻关系是家庭中的No.1,这是家庭中的‘第一定律’,我现在是真正明白了这一点。”他说,“如果一开始,妈妈爱爸爸胜过爱我。那么,她就不会那么离不开我,也不会现在和我老婆过不去。”
  
不健康的模式2:“没”丈夫,爱儿子
    我这个同学,他妈妈是比较强势的那种,因丈夫比较老实,一直对丈夫不太满意,于是将主要情感倾注在儿子身上,难以割舍儿子走出家门,最终不免吃起儿媳妇的醋来。
    这是糟糕的婆媳关系比较常见的一种模式,另一种最常见的模式是,现在的婆婆以前做媳妇的时候,因为受到了她的婆婆的严重排挤,一直融不进她以前的家庭。她和丈夫的关系退居第二位、第三位甚至家庭中的最末位,这让她倍感孤独。于是,等儿子出生后,她发现儿子是她唯一的依靠,于是,她自然而然地与儿子建立起了最为亲密的关系,丈夫在她心目中甚至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这种情况下,她更加不能接受与儿子的分离。
    我一个朋友阿冲,在有了小孩后,把妈妈接过来带小孩,但不料本来尚可的婆媳关系却迅速恶化。阿冲向我描述冲突的具体情形时,显然他、太太和妈妈的关系,有很强的“三角恋”意味。
    譬如,当阿冲和太太去小区花园散步时,妈妈一定要求一起去。一次两次就罢了,但次次都如此,自从婆婆入住后,阿冲和太太就再也没有单独散步的机会了。
    再如,看电视的时候,如果看到媳妇和阿冲一起坐在沙发上,他妈妈也会坐过来,并且必然是阿冲坐中间,太太和妈妈坐两边。
    除了这些特殊情况外,阿冲家也有一般的糟糕的婆媳关系的普遍问题,譬如经常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吵个不停。每当这个时候,阿冲就觉得特别难办,一边是最亲的太太,一边是最敬的妈妈,他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原来,阿冲的家乡非常传统,男尊女卑的情况很严重。妈妈嫁到他家后,当时是一大家子住在一起。从地位上讲,一直是最卑微的,丈夫敬父母,远胜过敬她。大家倒对她很客气,不会欺负她,但都不够重视她,她一直觉得自己非常孤独。她对阿冲说,直到有了他以后,她才不再觉得孤单,并觉得自己有了继续活下去的劲头。后来,她的小家庭从大家庭中脱离出来,开始单独生活,丈夫从此以后对她越来越好,但她想起当年受的很多委屈,对丈夫很是怨恨,两人的关系一直没有得到改善,她心目中最重要的,一直还是儿子。
    谈到最后,阿冲问我:“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善她们两人的关系?”
    “改善她们两人的关系,而不是你们三个人的关系?”我反问他。
    “你的意思是……”阿冲沉思道。
    我解释说,绝大多数婆媳关系的核心不是婆媳关系,而正是那个被夹在中间的儿子和丈夫。这个夹在中间的人,总想着要么妻子对老人家敬一些,要么婆婆对媳妇疼一些,然后问题就OK了。但他却很少想,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他自己的身上。要想很好地处理婆媳关系,这个人必须承担起责任来,努力去协调这个三角关系。
    “并且,绝对没有灵丹妙药,也没有那种一点就灵、一说就通的绝招,你必须用头脑和智慧去解决这个难题。”我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12 14:49:51编辑过]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10
贴子6293
魅力9839
注册时间2007-12-06

琬九

只看楼主

2008-04-12 14:34:00

不健康的模式3:太愚孝,轻妻子
    忽略被夹在中间的那个男人,而把焦点集中在“婆媳”两个字上,是我们面对婆媳关系时最常犯的错误。
    天涯论坛一个叫“无奈今年”的网友发表了一篇名为“老婆和父母不和,最终导致要离婚,郁闷中”网文(网址为http://www14.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730262.shtml),细致地描绘了发生在他身上的难题。他很爱太太,但同时认为年轻人要敬父母,所以,当太太和家人(主要是母亲)发生冲突时,他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篇文章发表后,短短两个月内点击率就超过100万,回复的帖子更是多达70多页,一时成为“天涯第一帖”。
    不过,几乎所有的回帖都是抨击“无奈今年”及其家人。从无奈今年描述的事实看,他的家人的确有问题,这些细节随便都可以挑出许多。譬如:
    1)结婚前,无奈今年的父母不想给聘礼,而且无奈今年结婚前每月的工资都交给了父母,这些钱父母也不想给。
    2)举行婚礼的当天,无奈今年的妈妈先说想要礼金,当被拒绝后当场被“气晕”。
    3)新婚当天,无奈今年的父母回家要一个小时,于是他妹妹说路太远要父母住在新房。
    ……
    在长达60000余字的长文中,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从事实上看,显然是无奈今年的家人不当,但描述完事实后,无奈今年都会加一句“为什么年轻人就不能敬老人呢”这样的话。结果,这种事实和评论的反差,令无数网友感到气堵。
    这是一种分裂,即无奈今年的潜意识和意识产生了分裂。评论的时候,发挥作用的是意识,这一方面,他站在父母的一边,认为妻子应该无条件地敬老人;描述的时候,用的是潜意识,这一方面,他站在妻子的一边,认为受委屈的是妻子,而错的是父母。
    也就是说,他其实知道,妻子受了太多委屈。但因为愚孝的观念,他绝对不敢对父母说一个“不”字。所以,即便潜意识知道真相是父母不当,但他无法挑战父母,并希望妻子也这样做。但妻子从小生活在民主氛围浓厚的家庭,受尽了百般宠爱,自然不会接受他的这套逻辑。
    并且,这篇长文也显示,无奈今年想当然地觉得,这是妻子和他家人之间的矛盾,他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于是,他的做法就是,在家人面前,觉得妻子的确不对;但在妻子面前,又觉得家人的确过分。至于他,则是什么都做不了。
    其实,他是连结妻子和家人的枢纽,他也是妻子和家人争夺的对象,他才是化解这场冲突的根本所在。当他只是一味逃避责任,希望做好好先生并尽可能满足双方的要求的时候,这场冲突当然会继续下去。
   
你的家庭,你做主
    无奈今年的案例,已不再是最经典的婆媳关系模式。因为,看上去,他不是母亲最割舍不下的人,母亲所做的一切,好像是在为他的妹妹争取更多的利益。同样,母亲显然也不是他最割舍不下的人,他只是因为愚孝和不敢负责任,才导致冲突不断继续下去。
    我的那个同学和阿冲的案例,倒是最经典的模式。如果说,无奈今年的案例中隐藏着利益的纠纷,我那个同学和阿冲的案例,可以说纯粹是爱的竞争,就是婆婆和媳妇一起在争夺同一个男人的爱。但这里面,还有明显的不同,我同学的妈妈,因为觉得丈夫不强,才把爱倾注在儿子身上,而阿冲的妈妈,是因为不得已才把儿子当成了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心理寄托。
    但这3个案例,都违反了健康家庭的第一定律——夫妻关系,才是家中的No.1。
    如果无奈今年懂得这条规律,他就会明白,在他的原生家庭,他的父母是最重要的,他们最有发言权,但在他的新家庭,他和妻子才是最重要的,他的父母不该有太多的发言权。他不懂得这一点,听任父母在他的新家庭为所欲为,像生孩子、装修房子等事情,他都遵照父母的旨意,而不是和妻子好好协商,这不可能给妻子家的感觉。最后,妻子只好结束这个家。
    我那个同学的妈妈,她主动背离了这个规律,因为对丈夫的能力不满,于是把儿子当成了她心目中最割舍不下的人。但是,儿子终究有一天要离开她,要去过属于他自己的生活。对她来讲,这意味着要失去最重要的心理寄托,她当然会难以忍受,于是,她又忍不住想干涉儿子的新家庭,让儿子和儿媳的关系退居第二,而她与儿子的关系仍然是No.1。
    阿冲的妈妈,是被迫背离了这个规律。既然丈夫重视父母胜过重视她,既然她在丈夫的大家庭总是被忽视,那么她难免要从其他渠道找她的最爱,而作为妈妈,儿子当然是她天然可以选择的第一人选。但这是不长久的,儿子终究要建立自己的小家庭,她终究要失去自己的最爱。她无法忍受,于是才做出了那些不合情理的古怪举动。
    不让儿子和儿媳单独散步,远不是最古怪。上个月,《重庆晨报》报道了更古怪的事情,当儿子的新婚夜,母亲几次闯进洞房,最后儿子和儿媳只好陪着她干坐到凌晨3时。这种古怪的关系持续10年后,儿媳提出离婚,而儿子则跑到报社诉苦。
  
势必要分离的,不是最爱
    要想营造一个健康的家庭系统,必须将夫妻关系置于家庭中最重要的位置。
    不过,我们的文化传统的确有这样的倾向:重亲子关系而不重夫妻关系。就仿佛是,夫妻关系只是完成传宗接代的工具,只是给长辈和晚辈服务的载体。
    但是,不管你多么敬爱父母,你终究要离开他们,去过你自己的生活。不管你多么爱儿女,他们也终究要离开你,去过他们自己的生活。
    而配偶,才是那个真正陪伴你一生的人。
    并且,为了父母的健康,我们不要太恋父母的某一方,认为自己与他(她)的关系胜于他们的关系。为了儿女的健康,我们也不要太恋他们,认为自己爱他们胜于爱配偶。因为,最爱的我们都必然是最难割舍。所以,势必要割舍的,不要让它成为最爱。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要把最多的资源留给配偶。相反,当老人和孩子需要照顾时,我们必须要把更多的资源给他们。但是,我们一定要懂得,配偶才是真正陪伴我们一生的伴侣,才是我们最重要的心理寄托。
    如果是儿子,就要对自己说,爸爸才是妈妈最爱的人,自己不是;
    如果是女儿,就要对自己说,妈妈才是爸爸最爱的人,自己不是;
    如果是父亲,就要对女儿说,我爱你,但妈妈才是能陪伴我一生的;
    如果是母亲,就要对儿子说,我爱你,但爸爸才是能陪伴我一生的。这才是健康家庭之道。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10
贴子6293
魅力9839
注册时间2007-12-06

琬九

只看楼主

2008-04-12 14:36:00

[IMG]http://i27.tinypic.com/2ekn7zo.gif[/IMG]
你的恋爱,是不是为父母而谈?
2007-12-18 09:30

她不与丈夫亲热,也拒绝与丈夫离婚。

但她是认真的,她并非是在玩弄感情,也并非是在利用丈夫。

那么,这一切是为什么?

原来,她的婚姻,只是为了补偿妈妈,还妈妈的债。她很小的时候,妈妈与爸爸离婚,尽管爸爸是因为受不了妈妈而离开,尽管爸爸还爱女儿,但妈妈不断对女儿说,你爸爸是个坏蛋,你爸爸是因为不想要你才离开这个家。

这个妈妈的做法,给女儿带来了难以想象的痛苦。

    亲密关系是对人最大的心理支持,亲密关系的结束也是对人最大的心理伤害。

    不过,广州薇薇安心理医院的咨询师于东辉认为,如果自己的原生家庭比较健康,那么一个人就比较容易接受分手的事实,并比较快地重新建立新的亲密关系,但如果自己的原生家庭有一些问题,那么一个人就难以处理分手的事实。

    “最常见的现象就是,明明知道一场感情该结束了,但仍然用一些非理性的方式拼命纠缠,让自己痛苦,也让对方难过,但就是不分手。”于东辉说,“这种时候,经常是因为这场感情掺杂着太多的过去。”

    他解释说,健康家庭长大的孩子,他们谈恋爱时,是为自己而谈,分手也基本上主要是自己和恋人两个人的事情,这就比较好处理。但是,不健康家庭长大的孩子,他们谈恋爱时,不仅是为自己而谈,也是为父母而谈。这样一来,分手就变得很麻烦。

    譬 如一个女孩,她爸爸有过第三者,妈妈对爸爸非常愤怒,而且总对女儿讲爸爸的坏话。女孩长大后,她很容易把妈妈对爸爸的愤怒情绪转移到自己的关系中来,于是 莫名其妙地对男友生气。当分手时,尽管她也知道这次感情已经不可救药了,但她仍然要纠缠,这就像是替妈妈报复爸爸一样,报复男友,哪怕男友并没有第三者。

要处理这种问题,于东辉说,他喜欢采用一对一的心理剧,即治疗师和来访者不断变换角色,扮演来访者生活中的那些重要人物,并让来访者完成对童年情感的告别,也最终完成对与男友感情的告别。

案例:拒绝做爱,也拒绝离婚

    27岁的叶子陷入了婚姻危机,丈夫张为要和她离婚,她不同意。但她已经一年多不同意和丈夫做爱了,一次丈夫亲近她时,她甚至一脚把他从床上踢了下去。

    不想和丈夫做爱是真正的感受,不想和丈夫离婚也是真正的想法,叶子无法处理自己心中的两难境地,此外丈夫又威胁自杀,于是她不得已来看心理医生。

    给叶子第一次做心理咨询时,于东辉还发现了更多的问题。大三的时候,还在浙江老家读书的叶子爱上了一个杀人犯并和他同居。她知道男友杀了人,但尽管男友对她很粗暴,她却仍然觉得,只有在他身边,她才能找到安全感。不过同居一年后,她男友被捕并被判死刑。

    这两次看起来有些诡异的爱情,显然都与叶子的童年经历有关系。在她3岁的时候,她的爸爸和妈妈离婚,从此杳无音信,不知道去了哪里。叶子曾多次问妈妈,爸爸去哪里了。但一听到这个问题,妈妈就会骂她、打她,吓得她再也不敢在妈妈面前谈爸爸。

    并 且,爸爸离开后,妈妈没再嫁,两人一直相依为命。妈妈说,她没有再嫁人是因为不想给叶子找一个后爸。她还对叶子说,爸爸之所以离开这个家,是因为他不喜欢 女儿,等女儿出生后,他很想妻子再生一个儿子,但因为计划生育政策,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所以,爸爸离开这个家庭,去找了另外一个女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12 14:50:23编辑过]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10
贴子6293
魅力9839
注册时间2007-12-06

琬九

只看楼主

2008-04-12 14:37:00

妈妈逼她嫁给了同事

    “妈妈一切都是为了我好,我总觉得欠妈妈好多,所以总想补偿妈妈,非常听她的话。”叶子说。的确,上什么大学是妈妈安排的。大学毕业后,也是在妈妈的建议下,她来到广州工作。

    刚来广州的第一年,叶子的工作很不稳定,她一年内换了8个工作,每次都是因为怀疑男上司或男同事对她图谋不轨。第二年,她想干脆认命吧,才在一家港资公司稳定下来。但出乎她的意料,的确有男同事对她开一些过分的玩笑,但并没有谁真正骚扰她。

    稳定下来后,她把妈妈接到广州一起生活。不久,妈妈就看中了她的男同事张为,并逼着她和张为结婚。张为是好人,而且非常喜欢叶子,但叶子对他没有什么感觉,只是为了想让妈妈高兴,而且认为“妈妈看男人肯定比我眼光好”,于是在2004年嫁给了张为。

    结婚不久,叶子就发现,她实在无法接受与张为做爱,“的确是没有一点感觉”,而张为闹了一段时间后也被迫接受了她的协议:不做爱,但彼此照顾。“这是交换,他给我和妈妈提供住的,我和妈妈打理他的一日三餐和日常家务。”叶子说。

    不到30岁的张为不可能忍受没有性的婚姻,他试过去找别的女人,但叶子一发现苗头就会闹个天翻地覆。最后,张为提出离婚,但叶子却不同意。张为发现自己什么都不能做,逐渐陷入了严重的抑郁症,他警告叶子说,她最好去看心理医生,否则说不定哪天他会自杀。

   

分析:潜意识深处知道答案

    受伤的父母让我们做一些事情报复另一方父母,并且会向我们灌输一些对异性的恐惧。尽管我们本能上知道,这样做不对,但为了表示对和自己一起生活的父母的忠诚,我们会强迫自己认同他(她)的观点,并把这种观点带到自己的恋爱中去。叶子的案例很典型地体现了这一点。

    “叶子嫁给妈妈中意的男人,是女儿在替妈妈恋爱。”于东辉说,“但是她不可能违背自己的真实感受,所以实际上无法真正替妈妈恋爱。这一点在离婚上也体现了出来,她不想和丈夫离婚,其实是对妈妈的认同,而她的内心深处其实知道该结束这场婚姻。”

    并且,我们潜意识深处都知道,真相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所以,尽管妈妈是二十年如一日地向女儿灌输她的观念,而叶子也表现得很相信这种观念。但是,一旦在催眠状态下,让她扮演父母的角色时,他们会自动说出非常真相,而当把藏在潜意识深处的真相说出来后,治疗就基本上成功了一大半。

治疗:通过心理剧还原真相

    对叶子的治疗分6次完成,第一次是了解叶子的基本情况,接下来4次都是采取心理剧的方式,不断地进行角色扮演,最后一次做的是一些常规的处理。

    第二次的治疗处理的是叶子和丈夫的关系。在催眠状态下,于东辉和叶子轮流进行角色互换,譬如于东辉先扮演叶子,而让叶子扮演张为。接下来,于东辉扮演张为,而让叶子扮演自己。

    在扮演丈夫的角色时,“他”深情地对治疗师扮演的“叶子”说:“我很爱你,我渴望和你结婚,但没有性生活,我真的很痛苦。为了我,也为了你,我希望我们离婚,结束这一段不应该开始的感情。”

    回到自己的角色上,叶子显示出对丈夫的理解,她对“张为”说:“感谢你对我的爱和照顾,我对你有深深的内疚,但我无法背叛自己的感受,我的确不爱你。”

    接下来,叶子和治疗师再次互换角色……

    “平时,我们都习惯自我欺骗和欺骗别人,真诚的交流很难发生,但面对有经验的治疗师,这就不再是难事,而且角色扮演的心理剧形式也很容易让来访者接受自己对其他人早已存在的理解。”于东辉说。

    第三次的治疗,处理的是叶子、叶子妈妈与张为的三角关系。这次一样,治疗师和叶子不断地变化扮演的角色,而叶子也显示出,她的潜意识深处其实很清楚,她的婚姻到底是怎么回事。

    当她扮演妈妈时,她诚恳地对治疗师扮演的“叶子”说:“对不起,我是为自己的心理需要选择了张为,我知道你不喜欢他,但仍然强迫你嫁给了他,我是一个自私的妈妈。”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10
贴子6293
魅力9839
注册时间2007-12-06

琬九

只看楼主

2008-04-12 14:37:00

“我没有资格怪你,那是妈妈的事”

    最关键的是第四次治疗,这次处理的是3岁的叶子、叶子妈妈和叶子爸爸的三角关系。这次的角色扮演同样显示出,尽管叶子的妈妈对女儿说了前夫二十多年的坏话,但叶子实际上知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当扮演妈妈的角色时,她对治疗师扮演的“3岁的叶子”诚恳地说:“你爸爸是因为我而离开,不是因为你而离开。你爸爸讨厌我,怪我脾气大不温柔且对他的父母不好,但你爸爸爱你。”

    当扮演爸爸的角色时,她对“3岁的叶子”说:“爸爸非常爱你,非常喜欢你,你还记得吗?我们去公园、去江边、去很多很多地方玩的情境……那一幕幕爸爸清晰地记着呢。爸爸爱你,你是我的好女儿。”

    3岁的叶子则原谅了爸爸。等扮演回3岁的女儿时,她对治疗师扮演的“爸爸”说:“爸爸,不管你因为什么离开妈妈,我都原谅你,我没有资格怪你,那是妈妈的事。作为女儿,我爱你。”

    这个对话表明,尽管爸爸离开家时,叶子只有3岁 大,但她仍然知道,爸爸和妈妈离婚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而且尽管过去了二十多年,叶子的潜意识深处仍然清晰地记得,当时爸爸是如何对她的。这些真相,她后来 之所以压下去,是因为拿着这些真相和妈妈对抗,太痛苦了,她不如服从妈妈的控制,和妈妈持有同样的观点,这样妈妈比较快乐,而她也会多一些快乐并减少许多 麻烦。

    妈 妈一直向叶子灌输说,爸爸讨厌她,因为她是女儿。结果,叶子真的讨厌起自己的女性角色来。虽然她长得比较漂亮,但她总是一身中性打扮,头发很短,穿着也没 有女性的味道。此外,大学时爱上那个杀人犯也是受了妈妈的影响,妈妈总是给她描绘,爸爸是个十恶不赦的坏蛋,女儿意识上会向妈妈说要远离坏蛋父亲,但潜意 识中仍然亲近父亲,而这种心理最终让她选择了一个坏蛋做男友。

“我现在更爱你,妈妈”

    但第五次出现在治疗室时,叶子的穿着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她第一次穿上了一条新裙子。这意味着,在说出藏在潜意识深处的心理真相之后,叶子不再接受妈妈的说法“爸爸讨厌你,因为你是女儿”,从而接受了自己的女性角色。

    “心理剧的神奇之处在于,当你以扮演的角色说出心理真相后,你就可以比较轻松地终结不健康的父母关系给你造成的影响。这样一来,你就可以不再以父母的身份,而是以你自己的身份,去和异性相处并恋爱了。”于东辉说。

    第五次治疗,需要单独对叶子和妈妈的关系做一次心理剧的处理。这次治疗显示,虽然妈妈骗了叶子二十多年,但作为女儿,她仍然一如既往地爱妈妈,并更深地理解了妈妈,最后则原谅了她。

    她以“3岁的叶子”对治疗师扮演的“妈妈”说:“我理解你,妈妈,最亲密的人离开你,否定你,这是多么痛苦。我的确愿意分担你的痛苦,所以我不怪你骗我。我现在和以前一样爱你,不,我现在更爱你,妈妈。”

    最后,她又以“27岁 的叶子”对“妈妈”说:“你给了我很多爱,但你也给了我对父亲的恨,对男人的错误认识。现在,我要把这一切还给你,我要过属于我自己的生活。我仍然爱你, 妈妈。但我知道,我的爱情是我的,而不是你的。我要过我的生活,妈妈,你也要过你的生活,我们不能再这样紧密地黏在一起。”

    在最后一次治疗中,于东辉和叶子一起整理了这些新的认识,以让这些从潜意识深处浮现出来的心理真相更加清晰。

    过了半年后,于东辉对叶子做了一次随访,她说,她已和张为离婚,自己租了房子和妈妈一起生活,但她减少了自己与妈妈在一起的时间,并且鼓励妈妈去过自己的生活,“这一点还没有收到明显成效,但我和男人相处起来,比以前正常多了。”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10
贴子6293
魅力9839
注册时间2007-12-06

琬九

只看楼主

2008-04-12 14:38:00

[IMG]http://i27.tinypic.com/2ekn7zo.gif[/IMG]
父母像小孩,儿女莫纵容
2007-12-19 15:01

    父亲和母亲,是两个伟大的词汇。因为,父母不仅是孩子物理上的照料者,他们与孩子的关系也是孩子人格的基石。
    但是,有许多家庭,父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是倒置的。父母是控制不住脾气的、随心所欲的“孩子”,孩子是特别善于为父母考虑、特别有自制力的“父母”。

“任性妈妈”逼女儿约会
    24岁的深圳女孩阿琳给我写信说,妈妈逼着她找男朋友,而且自认为她比女儿更知道女儿该找什么样的男朋友,于是频频地给女儿安排约会。假如女儿不去,她就非常生气,责骂女儿不懂她的一番好心。最后,阿琳尽管不情愿,但不想惹妈妈生气,所以每次约会都去了。
    在妈妈的安排下,阿琳先后见过五位男士,对他们她都没感觉,有一个男子她认为是中规中矩的好男人,但不是她喜欢的类型,另两个她甚至都有点反感。所以,这三次约会都是只见了一面就没下文了。并且,这三次约会,都是妈妈陪着她去的。
    阿琳的妈妈一见到女儿没有了下文,就非常生气,对着阿琳又哭又闹。有一次甚至对女儿说,如果你不继续约会,我就不理你,我宁可不要你也不能让你不要他。不仅如此,她还赌气不吃饭、不睡觉、整日以泪洗面,最后甚至威胁要和女儿断绝母女关系。
    阿琳说,她知道妈妈是在说气话,所以她一方面仍然拒绝继续和那个男子约会,另一方面她也不断地安抚妈妈,说女儿知道你是好心,但女儿实在一点感觉都没有,难道你希望女儿整天和一个讨厌的人在一起吗,女儿又不是嫁不出去,这个不喜欢,可以再找嘛……
    经过阿琳的努力说服,妈妈终于不再赌气,又开始急着给女儿张罗约会的事,但下一次阿琳还是不喜欢,于是她妈妈又开始闹。这让阿琳烦不胜烦,在来信中,她写道:“为什么人要结婚呢?有时我想,干脆死了算了,那样就不必被妈妈逼着去约会了。”
    尽管这么烦,阿琳在信中还是一直为妈妈开解,说她明白妈妈,知道是为她考虑,怕她年龄越来越大,以后嫁人会越来越难。
    阿琳与妈妈的关系,是典型的倒置关系。妈妈是动不动就使性子的“小孩”,而女儿则是善于站在妈妈的角度上为妈妈考虑的“大人”。意识上,妈妈似乎在为女儿考虑,但实际上,妈妈根本不愿意去懂女儿,也不在乎女儿的感受。
    女儿希望不惹妈妈生气,也懂妈妈的一片好心,只是毕竟婚姻是自己的事情,而不是妈妈的事情,所以她不愿意妥协,而是希望在这两者间找到一个平衡。
    这种倒置的亲子关系有很大的迷惑性,即父母在对孩子随心所欲地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时,仍然打着“我比你成熟”“我爱你才这样做”的旗号,而孩子也因此陷入 混乱――孩子会觉得父母的确是在为他们着想,而且父母似乎比他们成熟。但其实,只要略加分辨,就不难看出,父母的这些做法是非常孩子气的。

对待“孩子化父母”,儿女应温和而坚定
    阿琳化解这种“倒置”的办法就是直面真相,充分意识到妈妈只是个小孩,那么她无妨用大人对待小孩的方式去哄妈妈——不管妈妈怎么闹怎么生气,都用温和的态度对待,不因为妈妈对她发脾气,她也跟着苦恼。
    所谓“温和而坚定的态度”,是成年人的态度。温和,就是可以在情绪上异常宽容,可以包容对方乱发脾气;坚定,就是在态度上非常肯定,即我可以充分考虑你的情绪,但我不会在关键事情上有丝毫让步。
    除了用成人的方式对待小孩子化的妈妈,阿琳还可以主动出击。因为,妈妈的理由是一切都为了女儿的终身幸福。那么,阿琳可以主动去和男士约会,这样妈妈就少了一个频繁干涉她的事情的理由。另外,如果和男士约会,一定不要妈妈陪着,因为成熟的男人不会接受这种事情。
    其实,阿琳可以说已经是一个溺爱“小孩”的“大人”了。在这种溺爱里,孩子完全是为所欲为,他们不仅决定自己的事,他们还决定父母的事,父母明知道孩子常 常是非理性的,但还是听由孩子做“一家之主”。阿琳应该醒悟过来,在情绪上可以无限地为妈妈考虑,但在与男人约会的事情上,要坚定地自己做主。

儿女应拒绝父母的“非理性要求”
    孩子天然是乐于满足父母的,我们这个过于讲孝道的社会常常忽视这一点,而片面强调父母的伟大与正确,却忽视了孩子对父母的天然的爱,一样伟大。
    国内知名的幼儿教育专家孙瑞雪在她编著的《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中提到了这样一个案例:
    秀秀的家庭和一些家庭一样,父母不在乎她,情绪不好的时候会肆意向孩子发火。前些日子,她家发生了一次车祸,她和妈妈都受伤了。医院里,医生剃光了孩子的 头发,用镊子夹出嵌在肉里的玻璃碴,秀秀哭了。这时她突然看到旁边的妈妈也在动手术,因为疼痛,妈妈也哭了。秀秀突然止住了哭声,转过头来看着妈妈,柔声 说:“妈妈你别哭,一点儿都不疼,看我都不哭,你也别哭!”
    就这样,为了安慰她的妈妈,这个孩子做了整整一夜的手术,没再掉一滴眼泪。
    她妈妈向我讲述这件事时好几次泣不成声,几次脱口而出:“我真对不起她!”“我真对不起她!”
    原来,秀秀与妈妈的关系也是颠倒的,一个动不动就向孩子宣泄自己情绪的妈妈,显然是孩子气的。但幸运的是,这个妈妈敏锐地捕捉到了孩子对她的伟大的爱,从此以后改变了对待孩子的方式。
    忍不住向孩子宣泄情绪,对孩子或打或骂,是最常见的亲子关系颠倒的一种模式。还有一种比较隐蔽的方式,即父母把孩子当成倾诉的对象,拼命向孩子倾吐自己的苦恼。这种方式看似问题不大,因为孩子是自己最亲密的人,向他们倾诉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倾吐意味着把自己的苦恼转嫁到孩子身上,而孩子是乐于帮助父母的,他们会努力去化解父母的苦恼。当他们这样做的时候,毫无疑问,他们是大人,而倾吐苦恼的 父母则是孩子。但问题是,假若孩子非常小,他们是没有能量去化解父母的苦恼的,他做不了什么事情,他们只能跟着父母一起苦恼。
    亲子关系的颠倒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对于父母而言,应意识到,他们并非天然就是个好父母,他们要花巨大的努力才能做到这一点,如果他们只是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做父母,那么他们很可能实质上是在做一个孩子。
    对于孩子而言,这种颠倒的关系会给他带来极大困扰。因为,父母尽管是孩子,但表面上仍是成人,他们那些非理性要求和强加在孩子身上的决定,会给孩子带来极 大的困扰。这个时候,孩子需要清醒地意识到这种关系的实质,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实际上,当真正明白这个关系的实质后,解决问题的方 式就会自动呈现。
   
颠倒的关系让孩子很痛苦
    阿琳这样的事情我见过太多。我认识的好几个朋友,都是因为妈妈拼命给她们张罗约会的事情,结果她们烦不胜烦,最后干脆彻底拒绝与男人约会了。这些妈妈们在逼女儿与异性约会时,完全是非理性的,是非常孩子气的。
    亲子关系颠倒的种类非常多,阿琳的例子中,这种颠倒是隐形的,妈妈还在扮演妈妈的角色,只是实质上不是“孩子”。还有很多亲子关系,父母很干脆地做起了孩子,一点都不掩饰。
    一个朋友说,她的妈妈就是没长大的小女孩,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读初一的时候,她带同学去家里玩,因为什么小事顶撞了妈妈两句,结果,妈妈当着她同学的面 呜呜大哭,她的姐姐去哄妈妈,妈妈不理会。没办法,姐姐对她说,妈妈生你的气,你就哄哄妈妈吧,她没吃午饭,要不你给妈妈做个荷包蛋,让她高兴高兴。她听 了姐姐的话,给妈妈煎了两个荷包蛋,端给妈妈吃。但妈妈还在生气,伸手一推就泼到她身上了。
    这是最明显的颠倒的亲子关系了。不过,这种毫无掩饰的孩子气的妈妈,倒也有一个好处,我这个朋友很早就知道妈妈是个没长大的小孩子,所以一直把她当小孩子看,宽容她的情绪,但不太把她的意见当回事。
    另一个朋友,他说自己尽管二十五六了,但父母好像还是把他当作五六岁的孩子,只要他一回到家,父母就会上来和他聊天。聊天是天伦之乐的主要形式之一,这没 问题。但问题是,父母的聊天内容多数是建议,“你今天过得怎么样?”“你那样不好……”“你应该这样做……”全是围绕着儿子的,而且多数是像对待几岁的小 男孩一样教训他。
    他要求父母少谈他,而是多谈谈他们自己的事,他们则回答说:“我们老了,没什么事好说,还是说你的事吧。”
    显然,这也是一种倒置的关系,孩子充分考虑了父母的感受,但父母并未理解孩子的感受,根本不知道他们这样做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痛苦。甚至,即便知道孩子很痛苦,他们仍然忍不住要这样做,这种忍不住,就是一种孩子气。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12 14:51:09编辑过]

ADVERTISEMENT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10
贴子6293
魅力9839
注册时间2007-12-06

琬九

只看楼主

2008-04-12 14:40:00

[IMG]http://i27.tinypic.com/2ekn7zo.gif[/IMG]
过火的自信=自卑?
2007-12-08 15:19

    有些人习惯性地喜欢分析别人或找出别人的缺点,以彰显自己的高明洞见(不是基于职业上的需要,而是一种不自觉的日常习性),其实这也是源自于深层的自我怀疑或低价值感──某种“自恨”的形式。因此,细微地去体认什么是“自爱”,便成了转化怨怼的关键点。

                                           ——胡因梦

  自信的人似乎很多,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太多人的自信似乎必须要建立在别人自卑的基础上。
  我一个朋友,大学毕业后去一家民营企业工作,和她一同去的还有十多名大学毕业生。那是1995年,当地的民营企业第一次大规模招大学毕业生,所以成为当地的热点新闻,频频被报纸、电台和电视台报道。
  她做了老板的秘书。工作了几个月后,有一天,办公室里就他们两人,她忙着做秘书分内的工作,而他突然冒出了一句话:
  “我一天挣的比你一年都多。”
  今年,我这个朋友偶然和我说起这件事,她还是有些纳闷,这个老板当时为什么对她说这样一句话。
  我问她,你当时的感受是什么?
  她想了一会儿回答说,有一点点自卑,但不强。
  我解释说,他让你自卑,是因为他自卑。
   听我这么解释,她若有所思地回忆说,这个老板的确是有些问题。譬如他常给大学生安排一些艰难的任务,美其名曰是重用你,但一旦你没有按照他的要求完成任 务,他就会讽刺说,瞧你们还大学生呢,还不如我这个没文化的。他常这么做,就开始令她隐隐觉得,这个强势的老板好像有点不对劲。
  不过,也只是隐隐觉得而已,她没有明确想过,老板其实很自卑,但现在经我这样一提醒,她认为他的确是非常自卑的人。
  你怎么这么快就做出这个判断?她问我。
   我回答说,现代心理学发现,一个人想和你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外部关系,意味着他有一个什么样的内在的关系模式。当这个老板说“我一天挣的比你一年都多” 时,他显然是想和你建立这样一个人际关系——“我行,你不行”,而他这么做,只是表明他先有一个内在关系模式——“我行,你不行”。
  更确切的说法是,这个老板的内在关系模式是“‘内在的父母’行,‘内在的小孩’不行”。
  如果一个自信满满的人总是有意无意地挑你的刺,令你在他面前感到莫名的自卑,那么可以大致推断,这个貌似自信的人有着“我行,你不行”这样的内在关系模式。


内在关系模式的四种类型
  我的很多文章都讲到,所谓的性格或人格,其实就是“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关系。
  这是一种概括性的说法,更详细的说法是,我们童年时和重要亲人的人际关系互动,都会被我们内化到内心深处。我们的一生,便是将这些内在的关系投射到外部的人际关系上的一生。当然,成年后的外部人际关系也会部分地改变内在的关系,但这很难。
   在这些重要的亲人中,父母通常是排在第一位的,所以我的文章将这个本来很复杂的内在关系概括称为“内在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的关系,其实还有像“内 在的祖父母”、“内在的外祖父母”和“内在的兄弟姐妹”等与“内在的小孩”的关系。我差不多只写“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关系,只是为了写文章的 方便。
  这个内在的关系模式,大致有四种:
  一、“我行,你也行”,也即“‘内在的小孩’行,‘内在的父母’也行”。假若父母爱自己的孩子,同时又给予孩子自由,认可孩子的独立空间和能力,那么这个孩子就会发展出这样的内在关系模式。

  二、“我行,你不行”,也即“‘内在的父母’行,‘内在的小孩’不行”。假若父母至少有一人爱孩子,但同时又对孩子极其严厉,甚至常用暴力方式对待孩子,那么这个孩子就容易形成这种内在关系模式。

  三、“我不行,你行”,仍是“‘内在的小孩’不行,‘内在的父母’行”。假若父母至少有一人爱孩子,但同时又喜欢孩子温顺而听话,那么这个孩子就容易形成这种内在关系模式。

  “我行,你不行”与“我不行,你行”的差别是,前者以“内在的父母”自居,而在建立外部人际关系时将“内在的小孩”投射给对方;后者则以“内在的小孩”自居,而在建立外部人际关系时将“内在的父母”投射给对方。

  四、“我不行,你也不行”,即“‘内在的小孩’不行,‘内在的父母’也不行”。如果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又经常折磨孩子,那么这个孩子就容易形成这种内在关系模式。

   具备第四种内在关系模式的人,最容易制造凶杀案件,譬如连环杀手和偏执狂。看新浪网的新闻,每天都可以看到情杀案件,即男人杀死了要和自己分手的女友或 太太。这类案件的制造者多是偏执狂,爱人离开他们,是对他们最大的否定,令他们感到“我不行”,他们受不了这种打击,于是将爱人杀死,隐含的意思是“我夺 了你的性命,你更不行”。

  连环杀手和偏执狂自然是最危险的,但他们不是对社会危害最大的人,因为人们很容易对他们产生防范。
  对社会危害最大的人,常常是第二种人。因为他们看起来很自信,其中不少人非常优秀,于是非常具有迷惑性,典型的如希特勒这种世界级的强人。
  一个民族如果总是出世界级的强人,先是带来巨大的荣耀,最后导致巨大的痛苦,那么这总是这个民族共同的选择。这样的民族,大多数人具备的是“我不行,你行”这样的内在关系模式,因此他们渴望最极端的“我行,你不行”的强人来领导自己。
  最极端的“我行,你不行”的人,他们会处处都要自己说了算,并且不能接受别人展示自己强大的一面,他们要么用霸道的方式,要么用巧妙的方式,让周围人感到自卑,从而将他的“我行,你不行”的内在关系模式完美地展现在他的外部人际关系上。

 

老板为什么只招窝囊废?
  这样的人在普通生活中不难遇到。几年前,我曾在一个论坛上和一个老板论战,他发表了一篇文章,说他不愿意招应届大学毕业生,因为他们毛病太多。例如:
  让大学生买复印纸,大学生价都不讲就买了回来;

  让大学生去谈判,结果大学生把自己公司要付的价码谈高了;

  没规定着装,结果大学生穿得乱七八糟;

  ……

  我认为他是站在老板的角度看员工,所以没看清基本事实,于是我一直试图站在员工和现代管理的角度上和他论战,一一反驳他,如:
  用人就是用人优点而避开缺点,如果一个大学生不爱讲价,你不必派他去买东西,说到买复印纸,一个斤斤计较的村妇更合适;

  大学毕业生没有经验,你却派他去谈判,到底是重用他,还是害他;

  规定着装很简单,只需你一句话,但你硬是不规定,却又挑别人刺,这是很无聊的隐秘的权力游戏;

  ……

  当时辩论得很热闹,多数人支持他,少数人支持我,普遍看法是,如果是大公司,他斗不过我,如果是小公司,我斗不过他。
   后来,事情过了一两年后,有一天我无意中再想起此事,突然发现一个被忽视的事实——这个老板没有开除过一个大学生。有大学生主动离开了他,他也承认,那 些大学生有脾气有才华。那么,留下的可以说是窝囊废了。他说自己讨厌这些窝囊废,但他又为什么不开除他们,反而将他们都留在自己公司呢?
  我想,这其实是他潜意识深处的渴望。他渴望营造这样的一种外部关系:所有人中,只有“我行”,而“你们都不行”。
  他之所以渴望营造这样的外部关系模式,是因为他的内在关系模式是相当极端的“我行,你不行”。
  有这种极端病态的内在关系模式的人,在我们这个文化下似乎比比皆是。想必我们都听过这样的故事:某个组织或机构要招人了,明显的人才领导不要,而专门要了几个能力欠缺但爱拍马屁的。
  能力欠缺且爱拍马屁,这就可以让一个领导很轻松地将自己的“我行,你不行”的内在关系模式投射到自己的权力空间,投射成功了,他自然会觉得很爽很自在,但是,这个组织或机构的前途就被断送了。
   我们常以为,这样用人的领导一定能力低下,但并非总是如此。譬如项羽,武功盖世,兵法娴熟,而且贵族出身的他看似温文尔雅,最后却败给了缺乏实际技能的 刘邦。项羽的才能不可谓不强,但他太在乎自己的强,于是用的人全是能力不如自己的,如果一个属下能力有超过他的地方,项羽就很容易猜忌他,从而中了一次又 一次的离间计。人们总以为,一个人之所以中离间计是因为智商低,但在我看来,这不是智商的问题,而是因为性格的问题,是中计者有一个“我行,你不行”的内 在关系模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12 14:51:50编辑过]

初始化编辑器...

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