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唐卡
Famous Thang-ga
马头明王(Hayagriva)
马头金刚也叫马头明王、马头观音,
梵名何耶揭梨婆,胎藏界观音院之一尊,六观音之一。
以配止观所说六观音之师子无畏观音,为畜生道之教主,
是无量寿之忿怒身,以观音为自性身,
以马置于头,故曰马头观音,亦曰马大士。
为大忿怒威猛摧伏之形,故称马头明王,
乃五部明王中莲华部之明王也,
如转轮圣王之宝马驰驱四方而威伏之,
表跋涉生死大海摧伏四魔之大威势力 精进力也,又啖食无明重障之意 。
马头王一面表示空性,二臂表示智悲双运,
三目圆睁表示降伏三界恶魔,
獠牙可怖势态表示具有众生无明业障,摧破诸恐怖而现形。
右手持骷髅宝杖表示灭伏一切魑魅之恶业,
左手以期克印表示除断一切恶障。
头戴五骷髅冠表示五佛性能,
双足右屈左伸表示降伏烦恼、蕴、天子、 死等四魔之意。
马头明王的主要功德为:降伏罗刹、鬼神、天龙八部之一切魔障,
消无明业障、瘟疫、病苦、免一切恶咒邪法等。
修持此本尊法,可获无痛苦之大乐空性成就果位。
诸本尊中唯有马头明王在发际上有一或三个马头。
此表征为啖食一切众生无明罪障,摧破诸恐而现之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19 3:39:23编辑过]
著名唐卡
Famous Thang-ga
大威德金刚(Vajrabhairava)
大威德金刚,大威德金刚是格鲁派密宗所修本尊之一,
因其能降服恶魔,故称大威,又有护善之功,故又称大德。
梵名"阎魔德迦”,藏语为"多吉久谢”, 意为"怖畏金刚”,
汉译大威德明王。也叫阎曼德迦、怖畏金刚、牛头明王。
曾降伏死神阎魔天,因此其名字的含义就是“死亡的征服者”。
藏密认为是文殊菩萨的忿怒相,
各派均修其法,格鲁巴和萨迦巴尤为重视。
怖畏九头, 代表九种镇压阎王的契经。
三睛,意为千里眼,无所不见。
居中头是黑色,表压阎王,长两水牛角,表示两真二谛;
右三头, 中青、右红、左黄,象争着愤怒、权势、安静三德能;
左三头,中白、右灰、左黑灰(死色),表示清净、死亡、愤怒;
居中再上为红头,象征是吃人夜叉,名"参怖";
最高一头为黄色, 呈现文殊本像,象征著慈善和平。
除最上的菩萨面头戴华丽珠宝冠(菩萨装)外,
其余八面都戴五骷髅冠(护法装)。
水牛脸和两个牛角,代表幻身与明光的教法,这是密续教法的精髓。
九面代表佛陀的九类教法。发上指,向佛地之意思。
三十四臂,再加身、语、意、 表菩萨佛的三十七道品,
即为八正道、四念柱、四神足、四正断、五根、 五少威和七觉支等。
三十四手均都有持物,右手由上而下分别持:
高扬、月刀、白筒、杵、勾刀、标枪、月斧、剑、箭、勾刀、棒、
人骨杖、法轮、金刚杵、椎、匕首、手鼓;
左手自上而下分别持:
象皮、 人骨碗、天王头、藤牌、鲜左腿、长绳、弓、
人肠、铃、鲜左臂、 丧布、三尖矛、炉、颅器、人左臂、军旗、黑布。
拥抱着明妃"罗浪杂娃”(汉译为死尸复起)。
十六条腿,压阎王十六面铁城,亦象征十六空相。
右八腿屈, 压八天王,象征物为男人、水牛、黄牛、鹿、蛇、狗、绵羊及狐, 表示是八成就;
左八腿伸,压八女明王, 象征物为鹫、枭、鸦、鹦鹉、鹰、鸭、公鸡及雁表示八自在清净 。
该尊身相寓意总义为精通三十七道品,彻悟十六性空,障魔消尽, 成就殊胜,得道大涅盘。
又称为阎曼德迦、六足尊、怖畏金刚,俗称 牛头明王,藏名多杰吉杰。
亦为无上瑜伽部本尊, 藏密认为是文殊菩萨的忿怒化现相。
格鲁派(黄教)之主要的本尊。
东方称其为大威德明王,是西方莲华部无量寿佛的忿怒身,
为了解一切众生的烦恼繁缚的明王。
由于本尊威德极大, 能制伏毒龙、断除诸障,对治阎罗死魔等,
因此亦称降阎魔尊。
著名唐卡
Famous Thang-ga
六严二圣(Bodhisattva Akashagarbha)
在西藏寺庙,龙树常和圣天、无著、世亲、陈那、法称、功德光、释迦光一起供奉。这一组圣者被称为“六严二圣”。
龙树,梵语 Nāgārjuna,音译“那伽阿周陀那”,译作“龙猛”、“龙胜”, 约2/3世纪时人,古印度佛教哲学家。大乘佛教中观派的创始人,被中国佛教的几个宗派奉为祖师,常被称为龙树菩萨。
关于他的生平,有各种不同的传说。据传他出生在南印度毗达婆国,属婆罗门种姓。幼年曾学“五明”,后皈依佛教。初习小乘经典,后来研究并弘扬大乘理论,系统地阐述了大乘佛教中观派的思想,深受南印度安达罗王朝引正王的推崇,晚年住在黑峰山(今哥斯坦河上游)。一说晚年住在阿摩罗缚底大塔西北50公里的吉祥山,传说他因传授给国王长寿术被王子逼迫而自杀。
龙树的形象十分特殊,较易识别。他头顶有肉髻,是智慧的象征,其上方有七个或九个龙头,身披袈裟,两手结说法印,身旁有滤水壶,有时置有经书。在西藏寺庙,龙树常和圣天、无著、世亲、陈那、法称、功德光、释迦光一起供奉。这一组圣者被称为“六严二圣”。
龙树被密宗奉为祖师,这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密宗的教理中采用了不少大乘中观学说;其二,密宗经典宣称,龙树曾在南天竺的黑峰山铁塔中由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亲授密宗教义,并接受灌顶。
龙树发挥了大乘佛教般若经的空性思想。所谓“空”,即不是“零”也不是“空无”,而是指“不可描述的”实在。他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以及人们的认识,包括惑觉、概念、意识和地、水、火、风等元素都是一种相对的、依存的关系,是假借的概念(假名),是不真实的,它们本身没有独立的实体性或自性(无自性)。宇宙万物的真实相是“空”,亦是“中道”。所谓“中道”就是不能用言语分别,不能用概念亲证的一种最高存在,也就是“非有、非无、非亦有亦无、非非有非无”。他又认为,有为法空,无为法亦空。我空,无我亦空。生死空,涅盘亦空。既然一切皆空,那么,森罗密布的世间万物又作何解释?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龙树提出了二谛(真谛和俗谛)说。他说,佛陀为那些被无明覆盖的凡夫说法时,采用俗谛,承认世界和众生的真实存在;为那些已经消除无明、洞察真理的人说法时,采用真谛,否认世界和众生的真实性。他认为只有从俗谛入手,才能达到真谛,“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
龙树在论述世界的非真实性中,为了破除名相,排队因缘关系,还提出了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出的“八不”概念。认为这四对对立的范畴是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依据,在每一个范畴的前面加上否定的“不”字,说明了事物存在和认识的相对性,不真实性。可见龙树的范畴论是为他的本体论服务的。他的“八不”说,不生不灭是指实体而言,不常不断是从时间方面考察,不一不异是从空间方面说,不来不出是从运动方面来说明的,这四对范畴包含了某些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因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19 3:56:22编辑过]
到底了
Hot Deals
All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