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返回
  • 浏览过的版块

12345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10
贴子6293
魅力9839
注册时间2007-12-06

琬九

只看楼主

2008-04-12 14:41:00

他否定你,是希望你听命于他
  我一些自己开公司办企业的朋友,他们都将万科房地产公司的老总王石当成了自己的偶像。这主要不是因为万科赚了多少钱,王石在事业上多么成功,而是因为,万科这么大的公司,王石居然可以整年在外面游山玩水,似乎很少花精力打理自己的公司。
  王石怎样做到了这一点?
  我和这些朋友探讨时,他们给出了一致的答案:放权。他们认为,王石将公司管理权下放,所以自己就不必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了。
  既然放权可以让自己很轻松,那么,为什么你们不放权呢?我问他们。
  他们给出的答案一般有两个:自己的属下能力不够;能力够的属下他们不能信任。
  但再探讨下去,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性格问题。有人能放权,是因为他信任别人,从而总能找到放权的理由;有人不能放权,是因为他不信任别人,从而总能找到不放权的理由。
   也就是说,关键不在于别人,而在于管理者自己。如果一个管理者的内在关系模式是“我行,你也行”,那么他就总能找到值得信任的人,以及信任他们的理由, 从而可以做到放权。如果他的内在关系模式是“我行,你不行”,那么就会倾向于找能力低下的人,或者即便找了牛人进来,也要把这个牛人打磨成一个不自信的 人,这样他的确没有机会做到放权了。
  政治和工作中,想营造“我行,你不行”的外部人际关系模式的人很多。在家中,想这样做的人也很多。其实,多数具备“我行,你不行”的性格的人,他们会将自己这种内在关系模式投射到他的关系网络的每一角落。
  美国心理学家帕萃斯·埃文斯在她的著作《不要控制我》中描绘了一些男人是如何操纵他们的太太的,她引用了一个后来幡然省悟的男人的话:
  没有人能发现我的控制欲,因为我是个对待朋友很友善的人。但当周围没有别人的时候,我就很容易发火,我以为那是“发神经”……每当我“发神经”之后,都非常自责。类似下面的这些行为,会经常在我与妻子之间发生:

  1.不和她说话,让她感到孤独和被拒绝。

  2.表现得很冷漠,当她问我有什么问题时,我却冷淡地说:“没什么。”

  3.有时候出门去玩,故意不告诉她去哪、什么时候回,让她在家里忐忑不安地等一夜。

  4.不让她和她原来的朋友来往。

  5.如果她问我问题,我就发火。

  6.我总说是她的错。

  7.我告诉她,结婚前我比现在舒心多了。

  8.指责她整天不知道做些什么。

  当我意识到我所做的一切,我心痛不已。我想要明白这都是因为什么。 
  

  这个男人这样做,是他的潜意识在追求这样一个结果:让他的太太彻底失去自信,最终彻底失去独立意志,从而完全听命于他。简单而言,他是希望太太彻底自认为不行,而认为他行。
  帕萃斯认为,这个男人这样做,是因为他渴望将他头脑中的一个完美女性的形象投射到太太身上,而太太的任何独立意志都意味着他的投射的失败,所以他会用尽一切办法打击太太的自信。
  这种说法很好。不过,在我看来,这样做的男人,他们先是在自己的原生家庭被极力否认过的,这令他们建立起了“我行,你不行”的内在关系模式,他现在只是将这个内在关系模式试图展现在他和妻子的关系中而已。
  一个持有越极端的“我行,你不行”的内在关系模式的人,他渴望别人不行的愿望极其强烈,最极端者则可以称为“恋尸癖”。即,这样的人对生龙活虎的人不感兴趣,他们希望自己交往的对象最好没有一点独立意志。
  假若你碰见这样的人,感觉到了痛苦,最好的办法是远离他。

 

多数人渴望“我行,你也行”的关系
  不过,多数具有这种内在关系模式的人也渴望建立“我行,你也行”的外部关系。
  譬如,文章一开始提到的我那个朋友,当老板说了那句话后,她思考了一下说:“的确,可能我一辈子都挣不了你一个月的,但是,我觉得你很累。”
  这是一个完美的答复。老板那句话传递了两个层面的信息:事实层面,他的确一天比她一年挣得多;情绪层面,他希望她自卑。
  秘书的答复,则是先承认了事实,但同时拒绝接受他投射过来的自卑。
   她不接受他投射过来的自卑是明智的做法。因为,一旦她接受了这种投射,她就是承认自己不行了,那么,以后这个老板就会继续蔑视她。相反,她将这个投射给 挡了回去,暂时会令老板觉得不舒服,但这个老板因而知道,他继续向她投射心理垃圾是要付出努力的,于是他以后会有收敛。
  并且,更重要的是,这个老板真的很累。因为,他在玩“我行,你不行”的游戏时,他得付出很大代价,他要在公司和家中等各种场合维持“我很行”的形象,这的确是太累了。
  虽然累,但他不敢放松下来,因为他过去的经历告诉他,当他表现出“我不行”的一面时,他得到的不是理解、同情和安慰,而是批评和呵斥,甚至还可能有辱骂和暴打。所以,为了保护自己,他不得不总是硬撑着。
   但这个小秘书属于另一类人。她当时尽管没有理解老板在干什么,但却做出了完美的回复。她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她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是“我行,你也行”。 这样的人天然地识破你的假自信,从而接受你投射过来的心理垃圾,但同时,这样的人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假若你真的在她面前袒露你的脆弱,她不会看不起你,相 反会一如既往地尊重你。
  她回忆说,的确,这件事发生后,老板对她越来越好,他仍会训斥其他大学生,但逐渐给了她特殊待遇,不过不是物质奖励,也不是升职,而只是对她有异乎寻常的尊重。
  这个故事说明,人与人之间的较量,常常不是外在力量上,而是人格力量上的。并且,真正自信的人,会具有更大的感染力。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10
贴子6293
魅力9839
注册时间2007-12-06

琬九

只看楼主

2008-04-12 14:44:00

[IMG]http://i27.tinypic.com/2ekn7zo.gif[/IMG]

七年之痒:真爱契机
2007-11-17 15:34

  七年了,真是舍不得这段感情了,人生能有几个七年可以过啊。
  ——百度贴吧“七年之痒”的网友留言

 

  假设,他对她一见钟情,她对他也一见钟情,完美的爱情发生了。
  那么,这两个幸运儿彼此迷恋的甜蜜会持续多久?
  或许,7年是一个极限。那些非常有感觉的爱情与婚姻,只怕势必会遭遇七年之痒。
  近一段时间,不断听到关于七年之痒的故事。结婚7年了,今年离婚;恋爱7年了,今年分手。也想起了以前几个朋友的事,一样是在结婚第7年陷入严重危机。
  看来,七年之痒这个词是相当有道理的。只是,为什么是第7年,它有什么特殊含义?
  一天,无意中思考这个问题时,脑子里突然跳出一句话:第一次童年,是6年;第二次童年,还是6年。
  这句话一跳出来,我就知道,这是我的大脑暂时为七年之痒找的答案。

 

七年之痒意味着成熟
  第一次童年,是0~6岁。心理学理论认为,6岁孩子的人格结构和智力机构基本定型。
  第二次童年,是恋爱,是婚姻。七年之痒如此普遍,意味着第二次童年可能也是6年。
  第一次童年,是命运,我们没有选择权,出生于什么样的家庭,有什么样的父母和亲人,我们不能主动选择只能被动接受。
  第二次童年,我们有了相当的主动权,我们选择恋人,我们选择结婚,我们选择分手……
  第一次童年,我们希望自主,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父母。童年越痛苦,改造意愿就越强,但不幸的是,这些改造愿望很少被实现。
  第二次童年,我们再现第一次童年实现过的美好,于是恋爱中的人常觉得两人像是“两个快乐的孩子”。同时,也会再现童年的童年和童年未被实现的憧憬与愿望。童年越有问题的,这时就越渴望改造恋人。假若改造成功了,那仿佛也意味着以前的命运也被改变了。
   第一次童年,当我们“成熟”时,即人格基本定型时,是6岁。做父母的多有体会,6岁的孩子和5岁的孩子有很大差异。其中一个重要的差异或许是,6岁的孩 子在相当程度上放弃了改造父母的愿望,他们学会了接受事实,接受“父母就是这个样子”的事实。不过,改造梦想并未消失,只是深深地压抑到潜意识深处而已。
   第二次童年,第6年时极可能会重现这样一个心理过程,前6年,我们潜意识深处的渴望——改造父母、纠正童年的错误——又被唤醒,我们把这个愿望投射在恋 人身上,像6岁前渴望改造父母一样而渴望改造他们,但到了第6年,我们再次发现,这是行不通的,我们得再次放弃这个改造梦。
  这时,一定会有巨大的失望,我们的意志再次被命运嘲弄,你这时常常会惊讶地发现,这个最亲密的人根本不是你想像的那样,他(她)似乎完全是另外一个人。
  他(她)的确不是你想像的那样,你其实是将你的想像强加在他(她)的头上,当你看到他(她)时,你看见的不是对方的真实存在,而是你加诸在他(她)身上的幻想。他(她)的确是另外一个人,而这恰恰是他(她)的真实存在。
  由此,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契机。假若两人都看到了对方的真实存在,并愿意接受彼此的真实存在,那么,一个新的、真实的关系就会得以建立,这个关系看起来不如前6年的关系那么动人,但它更稳固、更牢靠、更有弹性也更轻松自如。
  假若这个关系发展下去,它会越来越深入,越来越迷人。
   我们常说,相恋容易相处难。相恋时,其实我们没有和对方的真实存在打交道,我们是将自己的幻想投射到对方身上,然后与自己的幻想打交道,这自然比较容 易。相处时,我们就要看到彼此的真实存在,从而能适当地放下自己,与那个和自己一样拥有独立意志的人打交道,这的确更难。

 

————————————————————

七年之痒的由来


  七年之痒是一个舶来词,源自美国著名影星玛丽莲·梦露主演的同名影片。这部影片是一个轻喜剧,讲述的故事是一个结婚7年的男子在妻子去乡间度假后,被刚搬来的一个风骚的女房客撩拨得心猿意马,整日对其想入非非,但最后还是幡然省悟,悬崖勒马,回到妻子身边。
  按照词义,七年之痒很容易被理解为到婚恋第7年才产生的不轻不重的问题,一般常被称为是审美疲劳。
  不过,在我看来,七年之痒并非指到了第七年才产生问题。常常是,问题早就产生了,但两人都在忍受,给对方也给自己留点机会。然而,到了第7年,再也不愿意忍受了。
  所以,七年之痒并非仅仅是轻轻地痒,而可能是大问题,其实许多婚姻或恋爱是在第7年结束的。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10
贴子6293
魅力9839
注册时间2007-12-06

琬九

只看楼主

2008-04-12 14:44:00

 

幻觉的破灭常发生在第6年
  在上一期“健康·心理”专栏的文章《一见钟情或是致命诱惑》中,我写道:
  爱情,是对再一次重复童年的憧憬。
  这就导致了这样一个结果:童年美好,爱情就重复了美好;童年不幸,爱情就重复了不幸。
  当然,很少有人会明确地期待不幸的爱情,我们一开始总是憧憬着爱情的幸福和快乐,只是到了后来才发现,所谓的爱情居然与童年如此相像,那个我们寄予了很大期望的异性,原来与令自己失望的异性父母那么相像。
  在我的博客上,一个叫“愚者”的网友的回复也反映了这一心路历程。她写道:
  我即将踏入婚姻的第7年,今年是第6年。我突然发现,我的丈夫仿佛重复着我父亲的足迹。我结婚时,下定决心选择一位爱我多过我爱的人,选择一位有责任心的丈夫,要和我父亲完全不同的人。我父亲事业曾遇到重大挫折,一蹶不振,弃家庭不顾。
  现在,我丈夫也遇到了事业的瓶颈。我的丈夫,和当年我父亲一样想自己去做点买卖,同样地也缺少资金,同样地也想向我的亲戚借钱,同样一旦遭到拒绝就火冒三丈。
  我感觉有点恐惧,因为我父亲当年在我母亲的帮助下借到了钱,但生意失败了,从此家四分五裂。当年年少的我,看到父亲弃家而不顾,我母亲为应付亲戚和各式各样的债主而痛苦不堪。
  现在,究竟是我在重复我母亲的足迹还是我丈夫重复我父亲的经历?对此我感到迷惑。

  这是意识与潜意识的分裂。意识上,她想找一个与父亲完全不同的男子,但潜意识还是指引她找到了与父亲像极了的男子,甚至还令她与丈夫重复了与她的母亲与她的父亲几乎一样的历史。
  究竟是她在重复她母亲的足迹,还是她丈夫重复她父亲的经历呢?这是一个双重问题,从她丈夫的角度看,想必他也在重复他的童年的一些历史,从她的角度而言,她显然是在重复她自己的童年时的一些历史。
  这些可怕的命运重复是怎样发生的呢?
  这是潜意识的力量。读了《一见钟情或是致命诱惑》后,一些读者对我反映说,我漏写了一种情况——因为对父母不满,所以会对与父母完全不同的异性一见钟情。
  这样的一见钟情,其实常常只是一个表面现象。意识上,我们好像是被这些异性与自己父母完全不同的地方吸引了。潜意识上,我们还是被这些异性与自己父母相同的地方给深深地打动。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第一次爱上异性,一定是爱上异性父母。这种第一次产生的生命感觉留下的印刻是如此之深,所以当它再次在一个异性身上强烈重复时,几乎势必是因为这个异性像极了自己的异性父母。
   在我此前的文章《迷恋:源自幻象的爱》中,我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H对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一见钟情,他原来一直以为之所以对她一见钟情,是因为他一直憧憬外向快乐的女孩,但过了多年后他才突然明白,他对她一见钟情时,恰 恰是因为她陷入了抑郁之中,而他的妈妈一直是抑郁的。H对现实妈妈的抑郁很不满,于是他从小就在心中勾勒了外向快乐的理想女性的形象,但当一见钟情发生之 时,打动他的并非是那个女孩的活泼开朗,而是他早已习惯并曾一度严重抵触的忧伤。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事实,然而,有趣的是,H也是到了第6年的时候,才突然明白了这一点——他的确非常喜欢她的活泼开朗,但真正令他一见钟情的,是她快乐背后藏着的深深的忧伤。
  和前面的例子一样,H也是到了第6年,才做到了放弃幻想,直视真相。

 

执着于幻象,故意不看清事实
  七年之痒,意味着婚恋的第7年会出现严重问题,譬如第三者、分手或离婚等一些标志性事件。不过,从感觉上而言,或许第6年更重要,我所了解的一些婚恋故事,都是在第6年出现了幻觉的破灭感。
  一个叫“月凉”的网友在我的博客(blog.sina.com.cn/wuzii)上的一个留言典型地反映了这一点。
  在留言中,她写道:“算一下,我今年正好结婚第7年,从去年发现自己的幻觉破灭了。别想着靠任何人,只能靠自己。”
  幻觉破灭了,那么,她的幻觉是什么?
  我一个朋友的说法可作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她前不久与男友分手,两人正是相爱了7年。和“月凉”一样,她也是在去年有了一些破灭感,并预感他们的恋爱即将结束。
  她的一个重要的破灭感是,她终于发现,男友是一个花心的男人。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其实,相恋的第一年,她曾离开广州一段时间,没想到她刚离开广州不到一个月,就听说男友和另一个女孩走到了一起。
  显然,从事实上看,她的男友一开始就是花心的。然而,从感觉上看,她却一直到恋爱的第6年才“发现”这个事实,并尊重这个事实,接受了男友是个花心男人的真相。
  任何自发的心理或行为都有道理,那么,她的这种感觉与事实的严重脱节是怎么一回事呢?
  答案很简单,她是将自己现实父亲的形象投射到了这个男孩身上。
  她对这个男孩一见钟情,后来她发现,这个男友许多方面像她父亲。但他毕竟不是父亲,并且还有一些关键性的差异,其中一个差异就是,她父亲对母亲非常忠诚。
  她爱这个男孩。这种爱,势必会有这样的情形——把自己理想男人的形象投射到他头上,而她的理想男人的原型势必源自父亲,并且其中一个关键内容是对爱忠诚。
  于是,当她看到这个男孩时,其实常常看到的不是他,而是她投射到他身上的幻象,而这个幻象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忠诚。
   因此,尽管这个男孩一开始就显得很不忠诚,并且以后也有一些信息显示他很花心,但她将这些不符合她的理想男人原型的信息都给过滤掉了,没有让它们进入她 的意识。不过,她其实很在乎这些信息,她试图通过一些方式努力改造男友,这些方式的原则就是“对他好”,就像她的妈妈对她爸爸那样的好。
   然而,这些改造努力几乎都会失败,一个花心的男子,很少会因为女友“对他好”而放弃花心的努力。她男友也不例外,他也有自己的逻辑——“我只把你当老 婆,其他的女子都是玩玩而已”。他用这套自欺欺人的逻辑解决了自己内心的矛盾,于是可以一边很爱女友,一边可以非常花心。
  这样的事情一再发生,到了最后,她就不得不去直面这个事实。只是,直面事实的时间选在了第6年。
   我这位朋友,她并非是简单地重复童年的苦难。毕竟,她的父亲不是花花公子,相反很忠诚,而她在家中也是最受宠的,爸爸妈妈都爱她胜于爱彼此。她也有过一 些改造梦想,但都与忠诚无关。她花6年时间才接受男友花心的事实,可能反映的是一个普遍性的规律——和第一个童年一样,在恋爱的第二个童年,也是在第6年 的时候才开始成熟,才能做到放弃自欺欺人,放弃幻想,直面并接受一些真相。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10
贴子6293
魅力9839
注册时间2007-12-06

琬九

只看楼主

2008-04-12 14:45:00

幻灭感产生之后,会有更多真爱
  不是所有的婚恋都会经历七年之痒,有很多婚恋,还没到第6年或第7年就严重地痒了,甚至几天几个月就结束了。
  然而,即便这些短命的婚恋,也常常可以发现是对童年的又一次重复。
   一位男士谈过一次为时3年的恋爱,前两年尽管有些磕磕碰碰,但两人相处整体上是非常默契的。然而,到了第3年,一些严重的问题爆发出来,女友一度指责他 自私,深谈之下,他发现女友是真的相信他是自私的,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指责,这令他极其伤心,因为他一直认为自己宽容大度,而身边所有朋友也这样称赞他的。
  之后,女友一次又一次误解他,并且还做了一些莫名其妙的事,简直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最后,两人分手。
  后来,他了解到,这个女孩3岁时,她的父亲离家出走,与另一个女人组建了一个家庭,这对她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这可以理解为,这个女孩在重复她童年的经历。3岁时,她被父亲抛弃,恋爱3年时,她在潜意识力量推动下,做了许多莫名其妙的事,以再次重复这种被抛弃的经历,她说男友自私,其实不过是将她心中的父亲的自私形象投射到了男友身上。
  当然,她并非是追求被抛弃。假若男友仍然一如既往地对她好,甚至对她更好,他们的关系能安全地度过这个第3年,那么,她童年被父亲抛弃的痛苦就会得到很大程度上的修复。可惜,她没有这个好运气。
  我们多数人都没这个好运气,因为当我们因潜意识的指挥而去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时,我们的另一半不会明白我们在干什么,他们最后也会和我们一样落入我们潜意识的圈套,认同我们的投射,然后和我们一起重复童年的苦难。
  当然,特殊的三年之痒也罢,普遍的七年之痒也罢,都有其特殊的意义:令我们放下加诸于幻象,从而看到恋人的真实存在。
  看到了真实存在,就要做一个抉择:是继续幻想,还是和恋人的真实存在打交道。
  假若继续维持幻想,那么这个亲密关系就只有瓦解,然后换一个人,继续幻想下去。
  我一个已离婚的朋友回忆她的七年之痒说,她和前夫早就有了问题,但一直忍着,自己总说,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而他也一样。但到了第6年,她和他都不想忍了,于是分居。分居一个月后,他好像放弃了幻想,不再渴望改变她,而开始改变自己,用一种新的方式与她相处。
  然而,她认为自己没有任何责任,她拒绝改变自己,仍渴望改变他。也就是说,她仍在坚持心中的幻想,而不愿也不能与真实的他打交道。
  结果,到了第7年,他们离婚。现在,她有些后悔,她说,假若自己当时能懂得这一切,不再总想着改变他,而开始自我改变,那么他们也许不必离婚。
  不过,看到了恋人的真实存在,并不意味着关系一定有救,有时结束反而是最好的选择。譬如,前面我提到的那个女孩,她终于放弃了投射到男友身上的忠诚幻象,接受了男友是一个花花公子的事实,这个事实她绝对不能接受,那么分手对于她而言就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当陷入七年之痒时,不必惶恐,也不必沮丧,相反应去认识到它的价值,并接受自己的幻灭感,这种幻灭感一定是好的。只有当幻灭感产生后,接下来的相处,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相爱,两个幻影,不管多么迷恋彼此,都不过是幻影而已。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10
贴子6293
魅力9839
注册时间2007-12-06

琬九

只看楼主

2008-04-12 14:46:00

[IMG]http://i27.tinypic.com/2ekn7zo.gif[/IMG]

一见钟情或是致命诱惑
2007-11-16 11:11

    一切情绪都是迷人的。快乐迷人,而忧郁和痛苦也一样有感染力。
  于是,童年习惯了快乐的人,以后不断重复快乐;童年习惯了忧郁的人,以后不断重复忧郁;童年习惯了痛苦的人,以后不断重复痛苦。
  所以,当你看到一个坠入深渊的人时,不要以为,他只是一个受害者,相反他可能正在享受着这个深渊。
  甚至,这个深渊,还是他自己制造的。
  意识上,我们都在追求快乐和幸福,并且一定有相应的人生哲学;但潜意识上,我们都在追求自己所习惯的情绪或情感,这是致命的诱惑。
  这一点,在恋爱上,体现得最为彻底。
  爱情中,我们都在追求感觉,而这种爱的感觉,就源自这致命的诱惑。


来电的感觉,原来是童年的感觉。

 

  我们至少有两次童年,一次是0~6岁,一次是爱情。
  爱情,是对再一次重复童年的憧憬。
  日本小说家村上春树在其《挪威的森林》中描绘了这种憧憬。他写道,小说的男主人公渡边有一天突然明白了初美。
   初美,是一个凄婉的女子。她爱永泽,而永泽不停地与一个又一个女子发生性关系,仅大学毕业前的不完全估计已近百人。对此,初美感到受伤但又好像不在乎, 她只想和永泽在一起。然而,即便这个愿望,她也得不到满足,因为永泽不想结婚,他甚至明确地对初美说,她很好,她太好了,但他不爱她,他谁都不爱。
  最后,初美嫁给了另一个男子。结婚两年后,她自杀了。
  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中描绘了多名光彩照人的女孩,对初美用墨并不多,但将她描绘得极其美好,而最感人的描绘,是初美自杀多年后,男主人公渡边在新墨西哥州的一家意大利烧饼店,眺望美丽的夕阳时,“才领悟到她带给我的心灵震颤究竟是什么东西”。
  那是什么东西呢?村上春树描绘道:
  
“它类似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一种从不曾实现而且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憧憬。这种直欲燃烧般的天真烂漫的憧憬,我在很早以前就已遗忘在什么地方了,甚至在很长时间内我连它曾在我心中存在过都未曾记起,而初美所摇撼的恰恰就是我身上长眠未醒的‘我自身的一部分’。”
  恍然大悟了这一切后,渡边“悲怆之极,几欲涕零”,认为初美“的确、的的确确是位特殊的女性,无论如何都应该有人向她伸出援助之手”。
  我极喜欢《挪威的森林》这本书,然而,在我看来,仅仅就“少年时代的憧憬”这一点而言,初美一点都不特殊,怀有这种“少年时代的憧憬”的人,比比皆是。
  在我看来,任何人,当深深地陷入爱情,并有着强烈的感觉时,可能都是“少年时代的憧憬”强烈地被唤醒了。

“又找了一个老爸?”
  菲儿是我一个好友,前不久,她去相亲,相出了感觉。
  当时,两人约好在一家咖啡厅见面,她先到,那个男孩后到。她没见过这个男孩,但当一个男孩走进这个咖啡厅的一刹那,她看到了他,并被他的那双眼睛给深深地触动了。“就是他了,不是他也得是他。”菲儿对自己说。
  还好,果真就是他。更幸运的是,他对菲儿也很有感觉,于是两人很快确立了恋爱关系。
  此前,菲儿刚结束了一场恋爱,而且是一场本来很有感觉的恋爱。所以,她很担忧上一次恋爱未果会对新的恋爱产生影响,于是约我谈谈。
  “他像你的爸爸吗?”听她讲完感觉,我劈头就问。因为常和我聊,菲儿对心理学也有了相当的了解,而我和她聊时也从不约束自己,总是直指内心,试图知心见性。
  “不像,一点都不像。”菲儿想了一会儿,回答说。
  “好吧,那我们就从细节谈起吧。”我放下了那个刺刀见红的问题,和她谈起了约会的细节,让她自己慢慢描绘,那是一个什么样的男孩。
  结果,菲儿讲出了一个又一个关键的细节,这些细节显示,这个男孩的个性和菲儿的爸爸,实在是像极了。
  谈话进行了两个小时,最后,我们一一总结,至少找出这个男孩有10来处和她的爸爸特别相像之处。譬如,一样的爱干净,一样的有控制欲望,一样的有点强迫症性质的爱干净,一样的对女性忠诚……
  找到了这么多相像之处,菲儿感觉到了一些恐惧,她感慨说:“原来,爱的感觉,就是又找到了一个老爸?”
  “的确如此,”我回答说,“或者换个说法:又发现了一次机会,可以再一次重复童年了。”
  并且,这种发现,其实是在一瞬间完成的,那就是菲儿看到这个男孩的第一眼。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10
贴子6293
魅力9839
注册时间2007-12-06

琬九

只看楼主

2008-04-12 14:47:00

熟悉感是一见钟情的秘密
  我们常以为,当看到一个人时,我们看到的是容貌、气质和神情。其实,这只是意识层面上的“看到”,潜意识层面的“看到”更加关键、更加丰富也更加重要。
  意识上,菲儿看到的,是一个干净、阳光而乐观的大男孩;潜意识上,菲儿看到的更多。她在看到这个男孩的第一眼,已经嗅到了这个男孩的一切重要的心性,这些她无法诉诸于言语的信息,在对她说,这个人像极了你生命中第一个重要的男人。
  于是,她来电了,甚至已经爱上他,正如以前她爱生命中第一个重要的男人——她的爸爸一样而爱上他。
  熟悉感是一见钟情的秘密。
  当林黛玉进入贾府时,贾宝玉对林黛玉一见钟情,其理由是“这个妹妹我见过”。
  这种“见过”,《红楼梦》给出的解释是“前世姻缘”,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所谓的“前世”就是童年。菲儿的例子经典地诠释了这一点,她对约会对象一见钟情,而且来电的感觉那么强烈,原来只是因为她的第一眼,就看到了这个男孩像极了自己的老爸。
  第一眼的说法并不正确,其实,人与人的交流的途径,是非常复杂的。我们以为,我们是在用语言、肢体和眼神等方式在沟通,但可能还有更复杂更全面而且不为我们所知的沟通方式。简单而言,那个大男孩走过来时,他身上的诸多信息都被菲儿感受到了,但这些信息她无法言说。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所谓的“被他的那双眼睛给深深触动了”,可能只是一个诉诸于语言的借口。毕竟,我们要认识这个交流的过程,我们要给这个过程一个说法,而“被他的那双眼睛给深深触动了”可能只是一个被拿来解释这个交流过程的外壳而已。
  我讲完这番解释,菲儿大表赞同,她说:“是的,一定是这样,因为第二次约会时,再看这双眼睛,来电的感觉已没有了。”
  “然而,来电的感觉依然有。”我说。
  “是的,否则就不必交往了,”她继续说,“这么说,他的那双眼睛并不是我来电的主要理由,甚至都不是重要理由。我以为我是因为那双眼睛才对他一见钟情,但其实不是。”

  一位男子雷,在一次朋友聚会上,见到一个话很多、看似阳光灿烂的女子并对她一见钟情。
  他说,他是因为看到她的阳光和快乐才爱上她,没想到这成为一场灾难,因为他后来发现,这个女子极其缠人,她要求他做的小事,假若他没做,她会一天说几百遍逼他去做。
   但是,这恰恰是他“真爱”她的地方。因为,她的这些缠人的方式,其实和雷的妈妈一模一样。表面上,她和雷的妈妈一样阳光灿烂;实际上,她和雷的妈妈一样 歇斯底里。也正是因为表面上和实际上都像极了妈妈,雷才会对她最有感觉。雷谈过许多次恋爱,但他说,这一次是最有感觉,同样也是伤他最深的。
  来电的感觉,是绝对的诱惑,我们很难抵触它。于是,菲儿对我说,纵然知道了爱的感觉是重复童年的渴望,但她觉得自己别无选择,还是要爱上那个大男孩,并且假若这次恋爱不成功,她以后的选择对象,估计还是这一类型的,因为只有他们才让她有感觉。
  来电的感觉,有时也是致命诱惑。菲儿的爸爸纵然不完美,但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老爸,菲儿再一次重复童年,这一般不会有太大问题。然而,对于雷来说,他的童年是很糟糕的,再找一个像妈妈的女子谈恋爱,这势必会是一次新的严重创伤。
  然而,雷、菲儿和我们,都会忍不住去重复童年,哪怕它伤痕累累,哪怕再一次受伤。
  这是因为,理性没有力量,情感才最迷人。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10
贴子6293
魅力9839
注册时间2007-12-06

琬九

只看楼主

2008-04-12 14:48:00

童年的迷人之处并不是因为美好,而是因为童年是我们生命感觉的摇篮。

 

爸爸缠人,于是她只爱缠人男子
  阿玉是一名近30岁的女子,她刚结束了一场令她身心疲惫的恋爱。男友小邓小她4岁。除了年龄小,小邓的学历、工作和收入等各方面都不如她。
  这一切也就罢了,最令阿玉不能忍受的是,小邓特缠人。因为做销售,阿玉常赔客户应酬,这让小邓非常不放心,他每天都会盘问阿玉:“你去哪儿了?”“和谁在一起?”“做了什么?”
  阿玉自认为没做亏心事,总是在第一时间如实相告。然而,小邓必然会说:“我不信!”
  他从来都不相信她给出的第一个解释,一定会继续逼问下去,直到她编出一个更复杂的理由,小邓才会半信半疑地收场。
  对此,阿玉说,她很痛苦。
  “既然如此,为什么和这么缠人的小男孩走到一起?”我继续问她。
  这时,阿玉说,她一开始认为,他这么缠人,恰恰证明他爱她,所以很享受这一点,有时还为此感到一丝得意,只有等后来他实在太缠人了,她才感到了厌倦,“太累了,每天都至少有半个小时用来解释,几个小时也很常见,有时得用上一个晚上,搞得两人都筋疲力尽为止。”
  “以前恋爱过吗?”我再问。
  “谈过两次。”阿玉回答说。
  “谈谈前男友吧。”我说。
   她坦然地谈了起来,结果发现,原来她的三个男友都很缠人,不过前两个男友都好一些。初恋男友和她认识了半年后变得缠人,盘问了她两年后,两人分手了。第 二个男友要更好一些,和她相处三年后才变得很缠人,以前从不盘问的他后来也变得每天都要盘问她。但盘问了三年后,两人也分手了。第三个在缠人上最厉害,刚 确立恋爱关系后就开始整天逼问她。
  显然,第二个男友的缠人是被阿玉教会的。阿玉承认,第二个男友的安全感太高,很少紧张她,这让她一度很不高兴,此后有意无意中,她和异性朋友的交往多了起来,而第二个男友最终也变得紧张起来。
  有趣的是,这三个男子盘问她时所说的话几乎一模一样,都是“你去哪儿了?”“和谁在一起?”“做了什么?”“我不信!”他们都不相信她一开始所给出的理由,他们都要阿玉说出最有说服力的理由后才会停止盘问,而这个看似最有说服力的理由,也总是编造的。
  “没办法,我不想无休止地吵下去,只好编个理由让他们停下来。”阿玉解释说。
  “更早的时候,还有谁经常盘问你?”我突然问她。
  “哦……我爸爸。”迟疑了一会儿后,阿玉回答说。
  原来,阿玉从小习惯了这种对话模式。小时候,爸爸要求她按时回家,一旦没及时回家就得接受爸爸盘问,而且盘问时爸爸说的话就是那些“你去哪儿了?”“和谁在一起?”“做了什么?”
  第一时间,阿玉总会如实相告,而爸爸也铁定会说“我不信”,于是阿玉不得不编造一些更复杂的理由,好通过爸爸的盘问。
  和阿玉这没深谈,不过我相信,当爸爸盘问她的时候,意识上,她会觉得烦,而潜意识上,因为爸爸如此在乎她,她肯定会有一丝得意感的。
  得意感是真实的,烦也是真实的。得意感,诱惑她一次次与男友重复建立了同样的关系模式,诱惑男友紧张她、盘问她,甚至当第二个男友不这样做时,她还教会了他这样做。烦,则让她又渴望结束这样的关系,于是每一次这样的关系都不能持久。
  表面上,在与三个男友的关系中,总被盘问的阿玉仿佛是一个受害者,这也是她身边朋友们的共同看法,她们都觉得,阿玉怎么这么惨,每次都找到粘人的男子,把事情弄得痛苦不堪。但其实,这样的关系至少有一半是阿玉主动参与制造的。
  她制造这样的关系,正是为了重复童年的感觉。

 

她“渴望”好姐妹都变成情敌
  阿玉在与爸爸的互动中形成了盘问与被盘问的关系模式,等长大了将它变成了自己与每一个男友的交往的共同模式。
  这有些问题,但既谈不上多么不好,也谈不上多好。这是我们多数人共同的命运,我们都在追求童年的感觉,我们多数人的那些童年的憧憬,一样是谈不上多好也谈不上多么不好。
  但也有不少人的童年的感觉是相当糟糕的,而他们一样会忍不住去重复这些糟糕的感觉。
  37岁的广州女子阿灵,她的先生频频地找其他女子,他饥不择食,不管什么样的女子只要能上床就可以。
  先生这样做,严重地伤害了阿玲的心。他偷食的规律也有些奇特,都是子夜时分前出去,凌晨三四时回来,频繁时隔三差五有一次,好的时候十天半月有一次。每当先生晚归,阿灵都会睡不着,会等他回来,然后两个人吵架,而吵架的模式是固定的。
  先是简单的问答,她问,你去哪了?干什么去了?先生则回答说,去江边散步去了,或者去吃大排档了。阿灵不信,于是追问,而先生搪塞几个回合后会坦然承认,他找其他女人去了。
  阿灵会无比伤心,她会斥责先生。最后,她先生会说,我没有把那些女子带回家带到你面前,就已经够照顾你了。
  这时,阿灵会难过到极点,会伤心得不能自已,一边放声痛哭,一边有深深地被抛弃感。
  她知道自己不该与先生吵架,因为于事无补,又把自己弄得那么伤心,实在是不应该。然而,她就是忍不住要这样做,忍不住要吵,而且一定要逼先生说出最伤人的话来,这个吵架才会结束。
  她忍不住要吵,很可能是因为,她是在渴求那个结果——逼先生说出最伤人的话,然后陷入深深的被抛弃感。
  因为,深深的被抛弃感,就是她的童年的最基本的色调。
   原来,她出生于潮汕的农村,她家有7个女孩和1个男孩,她是老大,后来妈妈又生了一个又一个妹妹,直到最后才生了1个儿子。在家中,7个姐姐的分量加起 来都不如1个弟弟重,而作为老大的阿灵,则一遍遍地体验了女孩被忽视被抛弃的感觉。这种深深地被忽略感被抛弃感植根于她内心深处,成了她的童年的最基本的 色调,现在的事情不过是童年这一色调的再次谱写。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10
贴子6293
魅力9839
注册时间2007-12-06

琬九

只看楼主

2008-04-12 14:48:00

并不是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五彩斑斓的。


   毕淑敏在她的小说《女心理师》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案例:大芳和老松结婚多年,女儿在国外读书,而老松则前途无量。这时,奇特的事情发生了,大芳把一个又一 个女子引回家,似乎把她们当成最亲近的姐妹对待,并渴求她们在她的豪宅中一起生活。最后,这些姐妹都“背叛”了大芳,和老松发生了关系。
  看上去,大芳完全是受害者,而且还是那种最凄惨的故事:最亲近的姐妹成了情敌。
  然而,真相却是,这些情敌是大芳的潜意识故意制造的,她不过是在重复她的童年而已。
  她出生于一个大家庭,妈妈是爸爸10个老婆中的一个,而且是最没有地位最受排挤的。在这样的家庭中,大芳和妈妈受尽欺凌,而妈妈临死前对大芳的遗言就是:“你一定要做大……”
  这句没有说完的遗言,大芳最终理解成“你一定要做大老婆”。其实,这并不仅仅是她的一个理解,只怕这还是她源自童年的憧憬和渴望。由此,大芳总是把一些女子带回家,诱使老松和她们发生关系,她再去捉奸,令他们内疚,从而抢占道德制造点,做一个感觉上的大老婆。
  只是,这样的事情一旦发生,她童年的另一种感觉也会被唤起,那就是对妈妈的所有情敌的愤怒。然而,她现在做了“大老婆”,那就好像她是妈妈的情敌了。这时,这些愤怒如潮水一般对准了她自己,从而令她每做一次“大老婆”就损害掉一个器官,譬如胆、肝、胃和肠等等。
   心理医生贺顿一开始无法理解大芳这种心理机制,于是劝大芳和老松离婚。意识上,大芳也渴望结束这种关系模式,于是离婚了。随即,她闹了一次自杀。纵然, 这种关系模式看似是糟糕的,但其实她也是有许多心理获益的,做“大老婆”的感觉也是不错的,而一旦与老松的关系终结了,所有的心理获益也就消失了,她的生 命感觉也就消失了,她成了真正的行尸走肉,自杀的冲动也随之而来。
  我们每一种重要的生命感觉,几乎都在童年时第一次建立。这些感觉才是我们心灵的内容,而理性的认识只是附属品。
   假若没了内容,我们的心灵会干涸,我们会失去活着的感觉。为此,我们会去寻找刺激,这些刺激会激活我们的心,让我们重新找到充实感,哪怕这种充实感只是 昙花一现,我们也会忍不住去寻求。对于大芳而言,她做“大老婆”的心理满足感只是短短的一瞬间,而她每次都为此付出一个器官的代价,但她的潜意识却乐此不 疲。
  大芳和阿灵的故事,太过于惨淡,而多数人的童年感觉和阿玉一样,既谈不上多么美好也谈不上多么糟糕。我们也因而不会像大芳和阿灵一样,遭遇那么惨淡的婚姻。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10
贴子6293
魅力9839
注册时间2007-12-06

琬九

只看楼主

2008-04-12 14:59:00

[IMG]http://i27.tinypic.com/2ekn7zo.gif[/IMG]

跟着感觉走,成为你自己     
2007-11-13 22:29     

    你必须自己开始。假如你自己不以积极的爱去深入生存,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去为自己揭示生存的意义,那么对你来说,生存就将依然是没有意义的。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 

   

跟着感觉走,成为你自己

 

    《跟着感觉走》是十多年前流行的一首歌。这首歌出来后,风靡全国,但也遭到了评论界的大肆挞伐,一种集中的意见是人必须做理性的人,感觉是不可靠的。但是,NLP专家、广州朴实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培训师舒俊琳说,在一定程度上讲,“跟着感觉走”的确是卓越的人的一种心智模式。

    NLP的全称是神经语言程序。舒俊琳说,NLP是研究卓越的心理学,找到卓越者之所以卓越的NLP,即他们之所以卓越的心理机制、心理特征、心理活动模式。一句话,就是寻找健康的人的心理模式,它们就是治疗的药方。

    舒俊琳说,卓越的人和普通的人之间的差异,首先是评价机制的差异。卓越的人有一个内在的心理评价机制,普通的人有一个外在的心理评价机制。卓越的人从自己的身上寻找答案,时刻倾听内心的声音,听从直觉的指挥。普通的人从别人的评价中寻找支撑,排斥或忽略自己内心的体验、感觉,做决定的时候,也容易迷失在缜密但摇摆的理性中。

   

案例:“我很赞同你自杀的选择”

    舒俊琳讲了去年秋天他做过的一个心理咨询案例:

    一个电信公司的大客户经理Anne(化名,下同),31岁,漂亮迷人又精强能干。几个月前,丈夫卢冽突然提出离婚,她一下子觉得自己的世界崩溃了。

    Anne和卢冽是大学同学,10年前相识并相恋,都是初恋。虽然经过了一些波折,但两人还是在她26岁的时候走进婚姻的殿堂。Anne一方面是干练的女强人,一方面又是典型的传统女性,非常恋家,认为家比工作重要,对卢冽也从来是言听计从。她很想吃海鲜,但因为卢冽不喜欢吃,她就从不吃海鲜,似乎吃一次海鲜就是对卢冽的背叛。结婚后,在卢冽的要求下,无论有什么工作应酬,她每天晚上都不会迟于10时30分回家。

    结婚五周年时,小两口专门从广州飞到杭州西湖度假,那时候一切看上去是那么完美。但就在回来的第三个月,卢冽就提出了离婚,无论Anne怎么努力,卢冽都无动于衷,铁了心要离开Anne,而且不讲什么原因。Anne偷偷请了一个私家侦探,才发现卢冽是有了第三者,而且那个女孩无论在相貌、气质、家庭背景、收入和持家能力等方方面面都不如她,Anne实在想不明白,卢冽为什么要离开她。

    Anne认为,爱一个人就要尊重他的选择,所以很快和卢冽离了婚。但离婚后,Anne整个人立即垮了下来,“既然10年的感情都可以毁于一旦,既然最亲密的人都不可以信任,那么这个世界还有谁可以信任,还有什么可以依靠?”Anne决定自杀,但一次割腕一次上吊都被亲友发现并救了回来。

    这时,朋友向Anne推荐了NLPSKY的公益工作坊,她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加入了。舒俊琳老师的课给了她很大震撼,她决定请舒老师给她做一次心理治疗。

    在工作坊中,Anne已经讲过了她的故事,舒老师知道该怎样对症下药。他邀Anne去一个安静的西餐厅做咨询。

    在西餐厅中,简单的寒暄后,舒老师直截了当地对Anne说:“我很赞同你自杀的选择。”

    听到舒老师劈头扔来的这样一句话,Anne惊讶得目瞪口呆。

 

“你心中有没有一些遗憾”

    舒俊琳说,Anne的身上有两种力量:生的力量与死的力量。死的力量让她两次自杀,而生的力量又让她活下来,不仅鼓足勇气在培训课上袒露了她的伤痕,也决定求助。这两种力量看起来势均力敌,但Anne的亲人朋友和同事肯定都毫无例外地和她生的一面对话,用尽各种办法强化她生的力量,而死的力量,人们却很容易忽略,不知道怎么处理,也不敢去碰。但这又是同样重要的力量,所以舒老师决定和它对话。

    舒老师对记者说,面对自杀的人,和他死的力量对话是很重要的。否则,这股力量会令自杀者和拯救者作对。

    舒老师问Anne:“活着太痛苦了,所以你决定去死?”

    Anne肯定地点了点头。

    “但你想没想过,你选择的死的方式仍然很痛苦?”舒老师这一句话让Anne又一次目瞪口呆。接下来,舒老师先描绘了割腕自杀的痛苦和上吊自杀的惨状,又绘声绘色地讲了十几种不太痛苦的自杀方式。

    大概讲了30多分钟后,Anne的惊讶完全消失了,开始陷入沉思中。舒老师知道,这是Anne身上死的力量得到了一定的安抚,不再认为人们都是来和它作对的。

    这时,舒老师知道,是该和Anne生的力量进行交流了。他不再谈自杀方式,一起和Anne沉默了几秒钟。然后,他问Anne:“死是很容易做的选择,但在再次自杀之前,你心中有没有一些最简单的遗憾?把它们完成了再去死,不留遗憾地去死。”

    Anne想了想,说出了两个遗憾:第一,从来没有去吃过海鲜;第二,每天晚上都是10时30分之前回家,从没破过例。

    “既然这样,那我们今天晚上就弥补这两个遗憾吧。现在去吃海鲜,你请客,我们大吃一顿,反正你快死了,留着钱也没用。”舒老师对Anne说。

   

“活着是多么美好”

    Anne欣然同意,两人去了广州最出名的一家海鲜店大吃了一顿。饱餐后,舒老师又带着Anne去了一家非常热闹的酒吧蹦迪。其实,舒老师不会蹦迪,只是坐在旁边看,而Anne在舞池里蹦得非常忘我,蹦到最后,号啕大哭起来。以前,她虽然自杀过,但却很少放声痛哭过,但哭是最好的一种治疗,可以宣泄不良情绪。否则,不良情绪郁积下来,最终化成了死的力量。

    等Anne的情绪平静下来,已是夜里一点钟了,Anne的两个遗憾都弥补了。在回去的路上,舒老师问Anne,除了这两个已经弥补的遗憾,她还有多少本可以实现的愿望,却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去做?Anne想出了好多个,舒老师建议她回家好好整理一下,把它们清楚地写在一张纸上,列个清单,并规定完成的期限,明天当作作业交给他。

    Anne第二天交出了“愿望清单”,都是一些并不难实现的,譬如和顶头上司吵一架,在那个电信公司工作了6年,Anne一直抱着无论如何都不能得罪领导的观念,从未惹领导不高兴过;譬如去北京旅游,工作后,Anne一直有去北京看香山红叶的愿望,但因为刻意要做一个完美的妻子,她总是抽不出时间;譬如痛痛快快地吃川菜、湘菜和东北菜等,卢冽是典型的广东人,只喜欢吃粤菜,所以Anne一直没有吃过这些味道很痛快的菜……Anne一共列了10个愿望,规定是三个月内完成。

    第一个愿望很快实现。她向顶头上司请假,并借机和他吵了一架。出乎她的预料,顶头上司并没有怎么生气,而且准了她一个长假。她一个人依次去了四川、上海和北京等地旅游。11月在香山看红叶的时候,她的心境显然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生的力量显然占据了上风。她给舒老师发短信说:“香山的红叶分外娇艳,空气清冽,活着是多么美好。”

    3个月后,她的10个愿望也都实现了,回来后,她对舒老师说,虽然这10个愿望并不复杂,但这些发自内心的愿望实现后,她觉得自己整个人全变了,她再也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她决心痛痛快快做自己。至于自杀的念头,已经彻底消失。离婚的伤痛虽然还在,但再也不会是彻骨的痛。

ADVERTISEMENT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10
贴子6293
魅力9839
注册时间2007-12-06

琬九

只看楼主

2008-04-12 15:00:00

分析:她开始做自己,不再以别人为圆心

    吃顿海鲜、去趟酒吧、和领导吵一架、到北京看看红叶……三个月内做十几件这么简单的事情,就可以这么有效地改变一个人,其中有什么道理呢?

    舒俊琳说,这是因为,这十几个愿望虽然简单,但都发自Anne的内心。以前,Anne太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譬如丈夫,譬如领导,哪怕自己最简单的愿望都不会去追求,是典型的外在评价系统。

    因为这个外在评价系统,Anne对别人的看法的在乎远远超出了对自己内心的感觉与体验的在乎,所以她总是违背自己的意愿去迎合丈夫、迎合领导、迎合其他人,其中丈夫是最重要的,成了她的支柱。丈夫一离去,就相当于她整个外在评价系统全崩溃了,而且也意味着,整个外在评价系统对她作出了最严重的否定。这个时候,Anne的世界必然会崩溃。

    但是,这十几个简单愿望的实现,让她发现,原来别人的看法并没有那么重要,“我行我素”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譬如,以前她把和领导顶嘴当成是灾难性的,刻意压下了自己心中很多怨气,但和顶头上司吵了一架后,她发现天没有塌下来,反而为自己赢得了不少好处。对她来讲,这完全是一种全新的生命体验,这个体验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她在工作领域的外在评价系统。

    其他的十几个愿望,也有类似的功效。它们都是发自她内心,每一个愿望的实现都会颠覆她在某个方面的外在评价体系,因为这十几个愿望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累积到一起,就颠覆了她整个的外在评价系统,并帮助她构建了一套全新的内在评价系统。

简单地说,就是,Anne的工作与生活不再以其他人为圆心,而是以自己为圆心。舒老师说,这种内在评价系统不是自私自利的自我中心主义,而是最健康的人的心智模式。

 

我们为什么不敢做自己?

    内在评价系统最健康,但为什么大多数人却形成了外在评价系统呢?舒俊琳引用他最推崇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罗杰斯的观点说,这是因为在成长中,多数人得到的积极关注多是有条件积极关注,而很少得到无条件积极关注。

    有条件积极关注的逻辑是:你必须做到A,我才能给你B。B可以是物质奖励,也可以是主观赞赏。在有条件积极关注的影响下,一个人会形成这样的经验:只能表露“好的”(或“可被接受的”),否则就会被拒绝被伤害。一个人的成长就是不断学习、修正自己“应该如何部分地表露”的过程,最终就形成了一套外在评价系统。

    然而,“表露”经常违背内心,你认为自己“应该这样做”,但你的体验和感觉却是另外一回事。久而久之,一个人会逐渐忽略乃至压抑自己内心的体验与感觉,只去关注别人是怎么看待自己的,自己怎么才能得到别人更大的物质或精神奖励。

    Anne的情形正是如此,她极端地压抑了自己内心的体验与感觉,不去吃海鲜,不去北京看红叶,每天晚上10时30分之前一定回家。这是典型的外在评价系统,她这样做,含义就是“我要做一个好妻子”,就是为了得到丈夫的认可。为了做好“好妻子”这个角色,她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需要。

   

体验的扭曲是问题之源

    舒俊琳说,他没有和Anne深谈过去,但一般情况下,这种极端的外在评价系统都是在童年形成。父母,最可能是父亲给的她一直是有条件积极关注,“你必须做一个听话的乖女孩,我才爱你”、“你必须做一个传统的女孩,我才爱你”、“你要围绕着家为核心,否则就不是好女孩,我就不爱你”、“家里就是男人说了算,所以一定要听爸爸的话,否则我不爱你”……

    结果,这种有条件积极关注塑造了Anne极端的恋家模式,她对丈夫言听计从,她完全以丈夫为圆心,彻底忽略了自己的需要与感受……因为她潜意识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他的爱”。但卢冽并不是她爸爸,他或许对Anne是有条件的爱,但他可能并不喜欢Anne这种完全忘我的自我牺牲,所以选择了一个各方面都不如Anne的女孩。

    舒俊琳说,他赞同罗杰斯的看法:绝大多数的心理问题都是因为忽视乃至扭曲了自己的内心体验。内心的力量是最强大的,当我们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时,我们就丧失了自由,自我的力量也就越来越弱,最后变得对外界的变化过于敏感。而他对Anne所做的,就是要让Anne丢下外在评价系统,重新去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声。

   

有新体验才能改变

    舒俊琳说,其实,我们都听到过“听从内心的呼声”、“不要在乎别人的评价”,然而,如果我们不去建立一些“我行我素”的新体验,那么无论我们多么赞同这些观念,都无法建立起新的内在评价系统来。要建立这样的系统,就必须有一个新的体验,只有活生生的体验才能改变一个人的潜意识,而再完美的理论说教如果没有活生生的体验做支持,是一点作用都没有的。

    所以,他要Anne找出十几个最容易实现的愿望,在实现这些愿望时,Anne会体验到,“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声”是一件多么惬意、多么美好的事情,并自动建立起她的内在评价系统,并开始“成为自己”。

 

三点努力帮助你“成为自己”

    “成为自己”意味着更健康,但“成为自己”之路不会一帆风顺。它意味着自由,但也意味着完全的自我负责——“我选择,我负全责。”在这条路上,一个人的内在评价系统经常会发生动摇,要坚定地走在这条路上,需要克服一些最常见的障碍。

 

远离人格面具

    因为在有条件积极关注中长大,我们只能表露“好的”(或“可被接受的”),并由此形成很多人格面具。走在“成为自己”之路上,一个人会逐渐远离这些不真实的自我,尽管会有不少踌躇和顾虑。

    Anne的“完美妻子”就是一个人格面具,一个到罗杰斯那求助的美国男孩的人格面具是“性欲旺盛”。他对罗杰斯说:

    “我知道我没有性欲,我担心他们那些人会发现这一点。因此我才做出了那些事情……总有一天他们会发现我没有性欲。因此我才做出了那些事情……”

    显然,这个男孩之所以有“性欲旺盛”这个人格面具,是因为“他们那些人”赞赏“性欲旺盛”的男人。如果他公开说没有性欲,他就会被嘲笑。这个男孩为了得到“他们那些人”的有条件积极关注,给自己伪装了一个人格面具,但问题是,这个面具越来越难以从脸上揭下来了,他越担心“他们那些人”会发现真相,就会越表演得非常“性欲旺盛”,最终,这种恐惧和表演就成为他真实自我的一部分,而不只是一个外表。

    家庭、学校、社会和文化给我们安排了很多“好的模板”,然而,很多这些模板与我们的健康成长并不一定相符,我们为了得到奖赏接受了他们,但它们就仿佛是一张没有弹性的面具贴在我们的心中,限制了我们内心的自由,也限制了我们的健康成长。譬如Anne不只是有“完美妻子”的人格面具,还有“听话的好员工”的人格面具,她以为戴着这些面具可以更能适应家庭、单位乃至社会,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远离“应该”

    很多人,因为父母给了他太多的有条件积极关注,最终形成了一些强烈的意念“我应该是好样的”、“我必须是好样的”,但他要在某一件事情做到“好样的”的目的其实只是为了赢得父母的爱,而不是享受这件事情本身的快乐。

    一名高三的女孩给我写信说:

    “我一直渴望爸爸爱我,但他的爱是有条件的,就是好成绩。只有取得好成绩,他才对我有笑脸。一考砸了,他就会向我大吼大叫,骂我没用,笨……还有一年就要高考了,我必须要取得好成绩,但我总是担心如果考砸了,天哪,爸爸会怎样对我。”

    如果“应该”太多,一个人的心灵自由会越小。但如果内心的声音越强大,一个人就会越不会在乎别人的看法。舒俊琳说,他工作了两年后决定脱产去读中山大学的心理学,当时所有家人和朋友都反对,说他本来的工作收入很高,又有前途,而心理学又没有明确的前景,何必去冒险。但是,他内心中有一个强大的声音,告诉他“去读心理学,没错!”他听从了自己内心的声音,做了自己想做的选择,事实证明这是正确的。

    舒俊琳说,受外在评价系统支配的人,他的方法是理性,是缜密地去计算成败得失,但受内在评价系统支配的人,他的方法是直觉,是倾听并服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从中山大学毕业后,他又自费学了NLP,3年前又破天荒地在业界开创了公益性的NLP培训。做这些决定时,他都没有进行计算,而是内心中有这样的冲动,他服从了,而事实又证明异常正确。

    舒俊琳说,这种例子在大企业也数不胜数。譬如可口可乐公司,曾经尝试过改变可口可乐的味道,因为市场调查显示,消费者特别渴望改变口味。但事实证明,这种缜密的计算是错误的,改变口味后,可口可乐销量急剧下跌,可口可乐公司又立即改变了回来。

   

不再迎合别人的期待

    罗杰斯说,许多人试图通过取悦他人来形成自我,但如果他们得到了自由,他们就会远离这种方式。他的一个男性来访者,在治疗结束时感叹说:

    “我终于觉得我真的必须要开始做我想做的事,而不是做我认为我应该做的事,不管别人认为我应该做什么。我的整个生活彻底翻了个个儿。我一直感到我必须做一些事情,那时因为别人期望我这样做;更重要的事,我那样做事为了让人家喜欢我。见鬼去吧!我想,从现在开始,我就是我——不管富有还是贫穷,好还是坏,理性还是非理性,合乎逻辑还是不合乎逻辑,名声好还是不好。”

罗杰斯认为,真正“成为自己”的人,不希望成为他们“应该”成为的样子,无论那些规则是父母制定,还是由文化制定。他们不希望把自己塑造成一种可能纯粹是为了取悦他人的形式。换言之,他们不选择成为任何
初始化编辑器...

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