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热门

深色模式

字体大小|

搜索
ADVERTISEMENT
返回
  • 浏览过的版块

1234567
Huaren
等级等待验证会员
威望--
贴子158
魅力659
注册时间2007-05-02

huangxiaoxie

只看楼主

2007-05-19 02:08:00

广岛之恋

rewarded by spaday

旧金山国际电影节上映了法国老导演阿伦·雷乃(Alain Resnai,1922-)新作《公共空间中的私人恐惧》(Private Fears in Public Places,2006,片名倒像本研究空间的学术书的标题)。

阿伦·雷乃(Alain Resnai,1922-),早年拍过些关于艺术家的短片,如“梵·高”,“高更”。我们比较熟悉的他的作品有:《夜与雾》(Night and Fog,1955,关于纳粹集中营的著名纪录片),《广岛之恋》(Hiroshima, mon amour,1959),《去年在马里昂巴德》(Last Year in Marienbad,1961),《我的美国叔叔》(My American Uncle,1980),《吸烟,不吸烟》(Smoking/No Smoking,1993),及《人人都唱那首歌》(Same Old Song,1997)。在这里也看过其他几部,一时记不起名字。他的电影,很多探讨历史,时间与记忆,及破损的爱情。

关于看《广岛之恋》的记忆,发生在电影学院时代——如今想来,怀念那些随时有艺术电影的35毫米胶片在宽阔影院里上映且价格低廉的好日子(据说如今国内的电影展,也有盘剥穷人的架势了,世风日下啊)。这里(2005年,在IOWA时)虽片源更广,但以DVD与录像带为主,没有群体观摩的正襟危坐感——当然学校图书馆也收集了好些16毫米胶片。系里也常放35毫米胶片,不过本学期关注阿拉伯国家电影,欧洲电影看胶片的机会并不甚多。大影院被好莱坞主流电影或所谓美国“非主流”占据,小艺术影院娇小如同手工作坊——当然也要珍惜了,因作volunteer帮忙收票,基本可免费看那里上映的每部电影。

继续说《广岛之恋》。记得那日看完后随人流走出学院的“标放”(“标准放映厅”之简称),似有千般言语,不吐不快,在人群中未发现可倾谈者,有些寥落。打电话给小野,刚好她在学院门口,准备骑车回家,被我拦截回来。

当时学院食堂楼上又开一层,卖各类流行小吃,从“银耳莲子羹”到“印度抛饼”。名字土了些,叫“呱呱食街”,但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小月河畔,托了“垄断”的福,又似乎有点虚伪的小情调,如窗上挂些米色竹帘,自天花板垂下的五彩的灯看来也还标致,桌椅的模样——有些模糊不清了……常飘荡些音乐,印象很深的是一首娃娃的歌:“在漫天风沙里,看着你远去,我竟悲伤得不能自己……”

自此成了电影学院学生及年轻老师与亲朋相会促膝谈心或品茗闲读之所,如北大旁边的“永和豆浆”。我和小野,就坐在那里闲聊来着。聊天的话题,似乎与《广岛之恋》无甚关系了,但慢慢心安。是什么原因使得一个人在看完某部电影之后,忽然产生强烈的找人说话的欲望?大约在观众心理学(spectatorship)的范畴了,但这部电影于我而言,因了某段特殊的记忆和情境,有了特别的意思。很多时候,电影不再是个孤单的、独立的、被动等待分析的文本,与每个观者观看时的状况紧紧连在一起。比如天气,气氛,座椅,气味,旁边的人,周围的人,情绪……

《广岛之恋》,阿伦·雷乃第一部剧情电影,因了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的剧本,有浓烈的文学性(如书面化的对白,旁白),和《情人》的影子——进退维谷的爱情,被置于纷乱的大环境中,此处不是殖民地文化,而是战后日本遭受原子弹灾难的创伤记忆,及法国二战时被德军侵占的创伤记忆。这也是阿伦·雷乃兴趣点所在,2003年左右,在11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导演拍摄的关于“9·11”主题的短片集中,阿伦·雷乃的作品,依然是联结了“恋人”与“灾难”——不知一向反感法国人的美国人看了会不会义愤填膺——借着我们的灾难玩浪漫?……

也许最打动我的,是《广岛之恋》中渗透出的强烈的、有感染力甚至侵略性的情绪——那时我是个更加感性的看客。影片突破封闭的线性故事和时空,在“现在”与“过去”、“现实”与“回忆”中穿越,且拼贴进纪录片画面;大量的人物特写镜头,迫近地传达丰富情感;象征、隐喻元素的运用,节奏、影像的诗意……使得它常被称为阿伦·雷乃个人的、法国“新浪潮”电影的、甚至世界艺术电影的,里程碑之作。

[此贴子已经被spaday于2007-5-7 22:21:35编辑过]
Huaren
等级等待验证会员
威望--
贴子158
魅力659
注册时间2007-05-02

huangxiaoxie

只看楼主

2007-05-19 02:08:00

四个四重奏——关于《Closer》
awarded by spaday
《靠近》Closer
公映:2004年12月3日
导演:迈克·尼科尔斯(Mike Nichols)
编剧:帕特里克·玛伯(Patrick Marber)
主演:茱丽娅·罗伯茨(Julia Roberts), 裘德·洛(Jude Law), 娜塔莉·波特曼(Natalie Portman),克莱夫·欧文(Clive Owen)
摄影:斯蒂芬·高德布莱特(Stephen Goldblatt)
类型:剧情
发行:美国哥伦比亚公司
MPAA级别:R级(因部分性内容)
片长:110分钟。

剧情梗概:
伦敦。报纸讣告作者丹尼奥与纽约来的艾丽斯在街上偶遇,堕入爱河。一年后,丹尼奥新书欲出版,拍封面照片时爱上已离婚的摄影师安娜,安娜则克制相对。因了丹尼奥在网上色情聊天室的恶作剧弄巧成拙,安娜与皮肤科医生拉里在水族馆相识,而后结婚。丹尼奥与安娜旧情难舍,分别背叛自己的女朋友和丈夫。艾丽斯和拉里伤心欲绝。艾丽斯去做脱衣舞女,拉里偶然在夜总会遇见她,两人又上演一段背叛的经历。而之后的一切,都在拉里掌控之下,他不动声色地实施了自己的复仇计划。四个陌生人之间的因缘际会,爱恨情仇,纠葛不清,而唯一的结果,是每个人都伤痕累累。

评论:
影片根据英国剧作家帕特里克•马伯1997年征服伦敦和纽约百老汇观众及评论界的舞台剧本改编。影片忠实原剧,带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风尚,讲述英国伦敦“雅皮士”阶层的复杂性爱关系和心理,探究现代社会空间中的性别关系。《靠近》与导演迈克·尼科尔斯另一部舞台剧改编而成的电影《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芙?》(1966)一样,都有两男两女四个人物,只是人物关系更加复杂。

其中两个男性角色为英国人,女性角色是美国人。他们彼此之间关系始自“陌生人”,又部分终于“陌生人”。而他们的职业,也都与“陌生人”密切相关。丹尼奥为陌生人写讣告;艾丽斯为陌生人跳脱衣舞;摄影师安娜捕捉陌生人影像,试图在表象表情中探究真相;皮肤科医生拉里每日与陌生的患者打交道。

而这些职业,又关于皮肤或表象,以及对“真相”的恐惧。脱衣舞女艾丽斯心理上掩饰太多,层层防范,职业却让她衣不蔽体。而关于她名字的真相,萍水相逢的拉里知晓得比与她朝夕相处的丹尼奥更多——另一方面暗示丹尼奥在这场游戏中的彻底失败。或者说,人们有时过于苛求真相,有时却漠视不顾。而真相常常冷酷致命,令人绝望,会导致更多麻烦,而非挽救关系。如丹尼奥所说:“真相有什么好,试着说谎,这是这世界的流通货币。”又引出“生活真相”与“艺术”的关系。艾丽斯因得知丹尼奥与安娜暗通款曲泪流满面,让安娜为她拍照。而这幅照片在画廊展出时,成为引人注目的艺术品。在此,生活中的悲哀成为艺术中的美丽。

艾丽斯起初是四人中最无辜和清白的一个,因拉里获罪。她来伦敦始于身体伤痛(当街被车撞到),离开时终于心灵创痛。悲观的,安静的安娜,以落寞表情和眼神表达其困惑无力,通常以孤独无助状态出现。丹尼奥多情但脆弱,在游戏中一败涂地。拉里是影片中最出色的人物,精明,危险,一点粗鲁,是狡猾的胜利者和复仇者。两个男人之间的争斗,除了对感情的嫉妒,性能力的较量,也暗示阶级冲突(拉里的蓝领出身和丹尼奥的富家气质)。女人成为男人争斗的载体。这四个人物与世界隔绝,无朋友,家庭,清晰的过去和未来,只存在于此时此刻,彼此的关系之间,是现代都市中的流浪部落,疏离,孤独,不稳定,如镜子映照彼此;如水族馆中的鱼缸,被空间监禁。

不同的背景下,两个男人与两个女人分别有性爱关系,最后如往返旅程,回归开始(尽管有些开始已然遁去)。他们彼此吸引,背叛和伤害,不断寻找爱,失去爱,重获爱,以手段控制爱。被诱惑所诱惑,或被欲望驱动,爱最终残损,分崩离析。每个人物的神经紧绷且敞露,心力交瘁,疲惫不堪。每个人都不再无辜,不是单纯的被伤害者。信任和背叛于他们不再重要,他们却无法不在意这些游戏规则。在性爱混乱的边缘,他们经历激情,嫉妒,欺骗,爱与渴望的痛苦。这不谐和的四重奏,是对“恒久不变的感情”的质疑和讥讽。

故事时间跨度约四年,着重四人关系的开始和终结——其中任何两人关系的开始意味着另一种关系的结束(关于人物关系设置,与《花样年华》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显然《靠近》走得更远)。这又是一场口述的肉欲游戏,没有性的展示,只有描述和指涉。拉里与安娜的关系,因丹尼奥网上色情聊天室的恶作剧,以性爱暗示开始。而艾丽斯的职业本身就是欲望的暗示。观众只看到性的前因后果,而非过程,人物口出不洁词句,详述性爱细节,以粗俗话语挑战观众承受力。此时,语言如武器,可以征服和伤害。此中的“性虐待”不是以皮鞭和锁链体现,而是人物之间彼此伤害的残酷关系。

《靠近》中没有道德评判,但人物处于道德困境,他们承受苦痛、焦虑和恐惧多于欲望和快感,暗示欲望的悲剧本性。一个温情的开头和残忍的结尾,冷静讲述,布满苦涩的黑色幽默。

影片叙事流畅,结构严谨,剪接利落,节奏紧凑,设有悬念,叙述偶尔闪回,以碎片式细节跨越线性时间,迅速推进情节发展,以台词交待时间跨度。在此电影中文艺腔语言被弱化和轻视的时代,台词丰富有力,充分体现剧作者才华。

片中不乏精彩微妙场景,场面调度丰富,体现戏剧性力量,如拉里与艾丽斯在脱衣舞场的巧遇,拉里与安娜的家中争吵,及拉里与丹尼奥在办公室里的最终对决,尖锐,痛苦,残忍。在这些剧烈冲突场景,只有两个人物展开舌战。影片呈现自然主义倾向,在冷漠和宁静中积蓄力量。而伦敦阴郁冰冷的迷雾,弯曲街道里风格奇特的餐馆,宽敞的摄影工作室,公寓,画廊,脱衣舞场……这些风格鲜明的舞台化布景,兼之大量人物表情特写镜头,及尼科尔斯标志性的影片开头和结尾的长镜头、慢镜头,使得《靠近》成为73岁的迈克·尼科尔斯近年来的有力作品,无商业妥协,阴冷,私人化,仍体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自由精神。音乐恰到好处,包括Damien Rice的“The Blower’s Daughter”和莫扎特、罗西尼音乐的运用。

导演迈克·尼科尔斯,德国人,1939年与家人自柏林到美国。作过长期的舞台剧导演,获过六次托尼奖。在1950年代与Elaine May和其他芝加哥大学的学生开创美国即兴喜剧,在与May成功双人喜剧表演前在剧院作为演员。他关注对人类生存状况的探究,擅长此类多对白、改自舞台剧的关于性爱关系的剧情电影。他的重要电影作品有《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芙》(1966),《毕业生》(1967),《Carnal Knowledge》(1971)和《鸟笼》(1996)。曾执导HBO电视剧《天使在美国》(Angels in America),2001年获得两项艾美奖。
[此贴子已经被spaday于2007-5-4 16:24:23编辑过]
Huaren
等级等待验证会员
威望--
贴子158
魅力659
注册时间2007-05-02

huangxiaoxie

只看楼主

2007-05-19 02:09:00

伯克利的游击队
写以下这些东西,源于Robert Stone的纪录片《Guerrilla(游击队): The Taking of Patty Hearst》(2004)。这里所说的“游击队”,并非拾垃圾或乞讨大军,而是荷枪实弹与政府对垒的真正的“游击队”(Guerrilla),且不在山间,转战都市。这个革命激进组织,名“SLA” (Symbionese Liberation Army/共生解放军) ,产生于1960到1970年代间美国反越战运动和民权运动,灵感来自共产政权和南美革命(古巴/卡斯特罗,智利/阿连德——尽管被美国支持的皮诺切特势力杀害,还有一代青年的偶像:切·格瓦拉),立足加州湾区——伯克利和旧金山,成员有不甘被压迫的黑人,前越战老兵和激进的来自中产阶级家庭的大学学生,他们同情穷人和弱势群体,主张为他们争取权利;但也因主张暴力革命而有过激行为,大量购买武器,制造炸弹,杀过两人(一位黑人校长和一位白人家庭主妇),抢过几家银行。当时的首领,是越狱的黑人Donald DeFreeze。

SLA最惊人之举,是于1974年2月,绑架了当时19岁的Patty Hearst,美国最富有和最有权势的家族之一、报业大亨William Randolph Hearst的孙女。Patty当时被软禁在旧金山大学附近金门大街1827号6号公寓里,不时声音平静地向父母报个平安,加州优裕女子特有的懒洋洋的声调,如18岁时的索非亚·科波拉。SLA曾迫使她父母捐数百万美元的食品分给穷人,百姓欢欣鼓舞。不过后来出现哄抢状况,警察出面干预,并有暴力和逮捕场景。媒体围追堵截,安营扎寨在Patty父母家门口,面色沉郁的老夫妇,和胡须遮住嘴唇(1970年代流行样式)的未婚夫,不断出来开新闻发布会。

两个月后,事件发生戏剧性变化。Patty宣称支持SLA,与自己出身的布尔乔亚(bourgeois)家庭和阶级决裂,与SLA组织一成员堕入爱河(称他为”the most beautiful man I ever know”),改名Tania——以切·格瓦拉(Che Guevara)的女朋友命名。SLA的宣传单上,是Patty头戴贝雷帽,手执卡宾枪的英姿,面容清瘦,神情坚毅(或茫然?难以捉摸。)她身后,是SLA的标志画面,盘踞的七头响尾蛇。资产阶级美女与无产阶级暴力革命。奇异的画面,也许成为一代革命青年的偶像。

在SLA抢劫某家银行的黑白录像带里,人们看到久违的Patty,瘦削,黑衣黑发,手拿卡宾枪,心神不宁地环顾左右。

之后不久,SLA 6名主要成名在洛杉矶一所房子里,与100多名警察发生枪战。战斗以一场大火焚毁房屋结束。众人选择与屋同焚——包括Patty的男朋友。Patty与另两成员不在此处,逃过一劫。

1975年,SLA其余成员在旧金山被捕,包括Patty。他们被判入狱7、8年不等。后来Patty声称自己是被洗脑(brainwashed)的受害者,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人质认同,同情劫持者),并非出于自愿参与SLA的活动。当时的总统Jimmy Carter为她减刑,她在狱中22个月后便被释放。新闻发布会上,她丰腴了些,气色不错,了无阴影,微笑着感谢父母,感谢众人。

1979年,Patty与Bernard Shaw(她的保镖)结婚。1982年,Patty著书“Every Secret Thing”,记述自己被绑架的经历,她曾在“一心革命”时呼她的父母为“猪”,在此书的前言又呼她的“战友”为“疯子们”。富家美女矫正自己青春失足岁月,革命偶像坍塌。 

无论如何,Patty因此绑架事件在某段历史内颇为出名,一朋克乐队The Misfits有首歌名“她”,与她有关。2003年,她出演了John Waters电影“A Dirty Shame”。

2004年5月,56岁的SLA成员James Kilgore入狱6年,因1975年抢劫萨克拉门托郊区一银行时枪杀一家庭主妇Myrna Opsahl(当时在存教堂捐款)。他有经济学学位,曾是炸弹制造专家,隐姓埋名,逃亡南非20多年,2002年被捕前是南非开普敦大学教授。他在法庭上向那个无辜受害的家庭道歉。另外几位被捕的SLA成员,之前都隐姓埋名生活,他们为人父母,事业有成,享受着中产阶级生活,否认年轻时的革命理想。但他们的脸上,都比普通的中年人多了些沧桑。年近60之年,再次入狱服刑6到8年——这一生,为过激的革命理想付出惨重代价。(2002年,Patty再次受到总统克林顿宽宥)

与此同时,某个Talk Show中,Patty容光焕发出场,家庭富足、保养良好的中年美妇,满面春风,说笑过往。

历史本身充满反讽意味。年轻人以为自己可以改造社会,让其更公正平等——一个没有阶级和剥削的乌托邦社会。这理想却一再偏差,或被利用,或执行不当,酿成悲剧。年长些明白,社会永不可能公正平等。穷人无法改变社会,富人却可改变自己的命运。

社会发展不是靠“理想”支撑,而是利益制衡和体制保障。但“理想”本身没有错。也不能怪罪“马克思理论”本身。在某些氛围中,它被极度意识形态化和教条化,被误解的人们嗤之以鼻;而在另一些环境中,它只是被作为一种哲学、科学或政治学理论(与“存在主义”或“精神分析”没什么不同),放在被研究之列(被我们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影响了无数西方现代理论家。

曾经被理想激荡,如今在灰烬中感伤。
Huaren
等级等待验证会员
威望--
贴子158
魅力659
注册时间2007-05-02

huangxiaoxie

只看楼主

2007-05-20 19:33:00

我喜爱的导演之让·考克多(Jean Cocteau)
喜欢考克多大约因对敏感诗意的仰慕。他是20世纪最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之一,涉足各个领域,是诗人,小说家,剧作家,画家,导演,演员,并编写歌剧和芭蕾舞剧,也从事舞台设计……“若要收集考克多作品,人们需要的不是书架,而是仓库”,诗人奥登(W.H. Auden)说。但内心深处,考克多永远认为自己是诗人——10岁开始写作,16岁发表诗歌,19岁出版第一本诗集《阿拉丁神灯》。考克多认为诗歌是所有艺术种类之基础,是“无望的宗教”。


考克多所有作品都留下诗人印记。他的影片有超现实的微妙诗意,穿梭于人间与冥界,关于死亡和重生,交织经典神话母题与个人幻想,继承诗歌的非叙述传统和梅里埃的电影技巧。考克多是先锋派艺术时尚引领者,也是当时巴黎波希米亚艺术圈的活跃者,与作家普鲁斯特、安德烈·纪德,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和画家毕加索都过从甚密,彼此影响。

他从不讳言自己的同性恋倾向,曾发文批评同性恋憎恨者。1918年,15岁的小说家雷蒙德·哈狄格(Raymond Radiguet)与29岁的考克多彼此迷恋。5年后,雷蒙德死于伤寒。考克多无法自创伤中复原,沉溺于鸦片……幸好后来他遇见终生密友、演员让·马雷(Jean Marais)。


1930年,考克多拍了第一部电影《诗人之血》,充满视觉隐喻,象征符号,镜子/自恋,眼睛/窥视,墙壁/界限,雪球/死亡……考克多认为“现实即神秘”,此为诗人内心空间的视觉化表达。尽管此片当时遭到达利等超现实主义者嘲笑讥讽,它成为电影史上先锋电影经典。


《美女和野兽》(1945)根据18世纪寓言故事改编,结合考克多童年幻想与神话叙事,依然充满视觉隐喻和超现实气氛;《奥菲斯》(1950)根据考克多1926年舞台剧本改编,探讨死亡与灵感、诗人与诗歌的复杂关系;《奥菲斯的遗嘱》(1959)是诗人一生的视像总结。隐喻重现,如镜子,马,花朵;朋友、爱人重聚;考克多亲自出演,穿梭不同时空,迷失在自己的神话世界……这是考克多的天鹅绝唱。他写道,“电影是诗歌的绝妙载体……我的电影如脱衣舞表演,一点点除去身体,完全裸露灵魂。”当时许多法国人沉迷萨特和加缪,认为此片孤芳自赏,脱离时代。年轻的特吕弗将自己的电影奖金赞助拍摄此片,并认为它是《诗人之血》30年后的重制,考克多是“新浪潮”导演的先辈之一。


1963年10月11日,考克多在准备纪念好友、歌手伊迪丝·皮雅芙(Edith Piaf)的广播节目时,听闻好友哀迅,也即长眠不醒。
Huaren
等级等待验证会员
威望--
贴子158
魅力659
注册时间2007-05-02

huangxiaoxie

只看楼主

2007-05-22 01:09:00

隐藏
02/05/2006  周日

半年未在电影院看外国片了(对白为非英语的),总算等到法语电影“Caché”(Hidden/隐藏),奥地利导演迈克尔·汉内克(Michael Haneke)编剧、导演作品。他因此获2005年法国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费比西奖,并获2005年欧洲电影奖最佳影片、导演奖;我一向喜爱的男演员丹尼尔·奥图耶(Daniel Auteuil)获欧洲电影最佳男演员奖。

迈克尔·汉内克1942年生于德国慕尼黑,长于奥地利,在维也纳大学学过心理学和哲学。如今任维也纳电影学院教授,教导演课程。被称为“欧洲电影的良心”,也被《纽约时报》影评人戏称“虐待狂导演”。他以前的作品包括:“The Seventh Continent” (第七大陆,1989),“Funny Games” (滑稽游戏,1997),“The Castle”(城堡,1997),“Code Unknown”(未知密码,2000),“The Piano Teacher”(钢琴教师,2001)及“The Time of the Wolf”(狼族时代,2003)。


综合我之观感与评论界反响,“Caché”是迈克尔·汉内克迄今为止最好的作品,在于题材之严肃性与手法之颠覆性。“Caché”既暗示隐藏的摄影机,也强调片中人物刻意隐藏的过去——自然是有阴影的过去。

丹尼尔·奥图耶扮演的中年男子Georges是读书类电视节目主持人,茱丽叶特·比诺什(Juliette Binoche)扮演的妻子Anne在出版社工作,12岁的儿子Pierrot刚开始叛逆的青春期……居住在巴黎静谧街道的中产阶级家庭,富足宁静生活被一系列匿名录像带搅扰。内容既有窥视Georges家门及家人出入,亦有他幼时居住的房屋,并附以图画:口中喷血的孩子,或脖颈被割断的公鸡……悬念恐慌气氛中,这一切让Georges再见到阿尔及利亚人Majid,破败的底层。也引发一些谎言、不快的回忆和继续上演的惨剧……

整部电影最突出的因素有三点:政治寓言,心理分析,窥视的摄影机。

1,这是关于被法国压抑的记忆的寓言,Georges几乎是法国(或者说整个西方世界)集体无意识的象征,刻意掩盖、尽力遗忘殖民主义及其后果。片中讲述Majid的父母在1961年被巴黎警察屠杀的阿尔及利亚人之中,他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被谎言和虚伪剥夺,在孤儿院中长大,潦倒中年,继续成为被主流体制排斥的边缘人,被随意拘禁和冤枉。一直保持冷漠优越感的Georges说:责任不在我。——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都被丢弃和遗忘。西方世界与穆斯林世界的仇恨与战争,与日俱增,片中电视新闻中的伊拉克战争,Georges与黑人年轻人街头口角暗示的族裔紧张;片外的“9·11”事件与法国骚乱……从个人记忆出发讲述的政治和历史,比斯皮尔伯格大张旗鼓的《慕尼黑》深刻有力得多。


2,与《钢琴教师》中一样,迈克尔·汉内克孜孜不倦探究每个“正常人”的不可言说的私秘阴暗角落。Georges是普通的法国人,或者说还算个衣食丰足的知识分子,功成名就的公众人物,没有明显的道德缺陷。但通过影片层层揭示,如剥下他精神层层衣衫,被戈达尔无情攻击的巴黎中产阶级特色逐渐显露:自私,冷酷,伪善,盛气凌人,拒绝被道德评判,也因拥有一切而脆弱不安,怕失去目前的一切。Majid是被Georges遮蔽了一生的命运悲惨人物(起因是个儿童谎言,与陈凯歌“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异曲同工,但功力高下,一目了然),在惨烈人生中被导演赋予同情和尊严。


3,窥视,电影的重要课题。在匿名录像带影像中,观众与人物共同面对来自莫名之处的破坏性的凝视。整部影片都像被窥视和分析的生活,过去和现实交织,延续向前。与影片开头影像呼应的开放式结尾(固定机位,一动不动的注视),画面中包含至关重要信息(请有兴趣看此电影的朋友密切注意)。世代恶化的误解和仇恨继续还是和解?凭观众猜测。谁是拍摄和寄送录像带的人?保持神秘,未清楚揭出,刻意违背情节发展常理。隐藏的摄影机如无处不在的神秘之眼,注视人类自以为是的不义之举。

一些补充:
如导演所言,此电影如俄罗斯套娃,每人可有不同的解读方式、角度和层次,如个人、家庭、社会、政治。我不认为影片所责备的重点所在在于个人,而是在于整个政治和社会环境,人们集体性的选择遗忘和失语。而且Georges并非主动面对自己的负罪感,而是在被迫面对时还强硬地自我保护。他被潜意识里作怪的噩梦惊醒,只是多吃两颗sleeping pills罢了。
还有一点导演刻意强调的是媒体的共谋,及对人们思想意识和彼此交流的操控和阻碍。他将Georges设计为电视节目制片人,是有深意的。

下面是我摘录翻译的Haneke的其他访谈:
1,“艺术要面对社会问题,如不公和冲突。描述苦难不是虐待观众,因为它的确无处不在。”

2,“我想拍一部关于罪恶感的电影,尤其关于一个成年人不得不面对他童年时做的坏事。”

3,他拍此电影的灵感来自一部纪录片,关于1961年巴黎警察屠杀200多阿尔巴尼亚人并将尸体投进塞纳河,“我很震惊如此事件发生在这样的自由国家,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法国政府遮遮掩掩已经40多年,而一向自由的媒体也鲜见提及。在法国,关于阿尔及利亚人的话题仍是禁忌……我不想人们只将它理解为‘法国’电影,因为这故事可以发生在任何有集体记忆污点的国家。德国人拒绝面对‘二战’多年后终于开始谈论它,但在奥地利,一些人仍认为他们自己只是那个时期的受害者。”(适用“文革”)法国放映电影后讨论时,一位研究阿尔及利亚问题的专家说此电影真实表达了阿尔及利亚人从未被主流社会注意的苦难。Haneke在写此电影时,并未清晰意识到这点。

4,关于结尾镜头:“用一固定镜头意味着更少的人为操控——只是时间在控制一切。我一直想营造一种自由,类似当人们读书时,有无限可能性,因为他们在脑中自己创造意象。” 

对于惩罚的必然性,导演持悲观观点。不公事件每日发生,埋藏了多少年未得声张正义的比比皆是,“文革”中打人整人的依然逍遥自在有的还身居高位;“第一世界”对“第三世界”的剥削和利用持续进行,愈演愈烈。并没有个乐观的解决方式。导演所做的只是提醒观众,自醒,从麻木中解脱,审视身边的世界,不要轻信。

关于媒体,我也是在若干篇导演访谈中读出他的强烈意向,因他20几年的电视背景,对媒体的危害性很清楚。Haneke提到片中一细节,Georges在剪辑间告诉编辑,要这句话,不要那句,等等,所以到电视观众面前的,已经是被人为控制(manipulated)过的影像和信息。当然不是说此主题作为片中的重要论题存在,欧洲导演作品的丰富就在于,很多方面的批评,且彼此密不可分,孰轻孰重,观众可凭自己的关注点来判断。
Huaren
等级贵宾大校
威望61
贴子15936
魅力23782
注册时间2005-03-22

lilyppbb

只看他

2007-05-24 22:14:00

大水中顶一下这个帖子,Agnes Varda的《拾荒者》太赞了,那么多有意思的人和可爱的故事,还有,我也想捡一个这样的心形土豆。

Huaren
等级等待验证会员
威望--
贴子158
魅力659
注册时间2007-05-02

huangxiaoxie

只看楼主

2007-05-24 23:32:00

Agnes Varda的《拾荒者》的确不错。DV 拍的呢。记得她拍出她收集的很多老古董很有意思。

这个土豆哪里弄的?

Huaren
等级贵宾大校
威望61
贴子15936
魅力23782
注册时间2005-03-22

lilyppbb

只看他

2007-05-24 23:51:00

用heart potato 古狗来的

影片里那个长芽的心形土豆太惊艳了,一幅绝妙的艺术品,让人想起电影里Varda拍自己老去的手,手上的斑点和皱纹。

哈,还有,看完电影,忽然发现,原来我们上周末去采樱桃,也可以算一次拾荒,不过不是glean,属于pick

Huaren
等级等待验证会员
威望--
贴子158
魅力659
注册时间2007-05-02

huangxiaoxie

只看楼主

2007-05-26 21:27:00

安东尼奥尼的中国

北京放映安东尼奥尼纪录片《中国》时,我远在异乡。

感谢在法国的“博友”Luc提醒我可在网上下载到,终于看到3个多小时的、灰蒙蒙的影像。历史和记忆中的部分灰尘,却因此被抖落、拂去。



一位西方朋友给《中国》下的感官评论是:boring。我看得饶有兴味,大约因我对那些苦难面孔、贫瘠土地和禁忌历史,有着刻骨深情。但结构的平淡、失衡,及安东尼奥尼对观察的无节制沉湎,的确易于造成局外人的腻烦。

印象最深、也引起我最多疑问的,大约是镜头对被摄者空间的入侵——关于纪录片的永恒争论。安东尼奥尼不是将被摄者当作可被小心翼翼、以礼相待的主体(subject),而是可进行侵略性干扰的客体(object)。大量的长焦镜头拍摄的人物面部特写,那些麻木的、平庸的、羞怯的、呆滞的、甚至猥琐的……最明显的例子是河南林县某乡村窄巷里贫苦农民群像一段。



安东尼奥尼是好奇而残忍的窥视者,从不介意(或无意识)揭出社会主义中国和百姓的丑陋一面——幻灭的乌托邦。当局如何会坐得住。而在他看来,应是脱离“阶级”和“种族”的,共通的人性——自然又是被批判的“资产阶级人性论”。

若说伊文思是忠心耿耿、忍气吞声的“我们的朋友”,安东尼奥尼则成功地保持了主体性和局外人身份。他冷静地将自己与眼前的中国隔开距离,观察的方式,一点猎奇,一点批评,一点cynical。

而他在拍摄和剪辑过程中,似乎也渐渐耐心和灵性,旁白渐渐减少,到不置一词。第一集以北京的木偶戏结尾,趣味盎然;第二集南京的运动会,也差强人意;最后一集以大段上海杂技表演结局,则有应景之嫌。

拍摄的天/安/门/广/场一段,比张元《广/场》高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26 21:28:18编辑过]

ADVERTISEMENT
Huaren
等级等待验证会员
威望23
贴子7454
魅力17019
注册时间2005-01-30

棉花糖球

只看他

2007-06-13 15:47:00

《中国》貌似在我电脑上存很久了,因为没有中文字幕,还没来得及看。这下有动力了。

《Cache》去年看的,对那段法国历史很不了解,所以看得是一头雾水头晕脑胀。这篇评论简直答疑解惑啊!但是我还有一个疑问,最后结尾的时候两人的儿子相互不知道谁识谁,在学校门口那段,我当时根本没看出来有任何关联。电影里哪里暗示了这两个孩子的关联呢?(也许是我看他们长得都差不多,没看出来哪个是死者的儿子

)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这部片子,就是因为它需要人提前做功课才能appreciate,没有背景的对那些“隐藏”起来的东西真是看不出来呀。

初始化编辑器...

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