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热门

深色模式

字体大小|

搜索
ADVERTISEMENT
返回
  • 浏览过的版块

1234567
Huaren
等级贵宾大校
威望61
贴子15936
魅力23782
注册时间2005-03-22

lilyppbb

只看他

2007-06-13 21:28:00

后知后觉看了Cache,先随便扯几句。个人观感,它的政治寓言性倒不觉得太强,或者说,没有特别感觉出导演在强调这个东西,这也是影片的高明之处。关于1961年的惨剧,其实影片只是一笔带过,后来看Haneke的一个采访,他讲到他自己也是两年前才从一个记录片了解到这桩惨案,极度震惊。

影片在很多细节的关联处理上,非常精妙,令人回味无穷。比如,在妻子质问下,Georges可以清晰的回述1961年惨案精确的时间地点人数,但是在回想自己对Majid干了什么,他却支吾其词,甚至为自己辩护说,谁能够记得清楚自己6岁时干的事。这里涉及个人记忆、集体记忆(collective memory),可以做更深入延展的讨论。

在我看来,影片最核心的主旨还是围绕在人guilt(罪恶,负罪)complex上。一个人童年无知无意识犯下的错,却毁掉另外一个人的一生,这中间既隐含着道德层面的谴责追究,更将人性残酷的层层剥离,展露出其中复杂错综的阴影交织。这也让我想起Günter Grass最近的新书自传,回忆反思他十几岁时参加纳粹党卫军的那段经历,在德国引起争议,有人质疑他,为何直到现在才去忏悔,这里面也提出一个问题:人,到什么时候才可以坦然诚实面对自己过去犯下的错/罪,还是永远的逃避,或者忏悔有没有过期一说?

影片中不止Georges有着不可告人guilty的另一面,他的妻子,是否如他儿子指责的,与老板有奸情,还有那个寄录像带的人,是Majid本人,还是Majid的儿子,还是Majid的儿子与Georges的儿子合谋,作为一部悬疑剧,影片却几乎将所有的可能留给观众,包括Georges快分崩离析的家庭生活,将走向何处,这种大胆开放的处理,让人拍案叫绝。

影片中几处固定机位的客观镜头,光源与阴影的强对比处理,充满了很多暗示性,极赞!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13 21:46:52编辑过]

Huaren
等级等待验证会员
威望--
贴子158
魅力659
注册时间2007-05-02

huangxiaoxie

只看楼主

2007-08-10 00:27:00

秋天奏鸣曲·海滩的一天
 
       不知2007年是否世界电影的灾年。至少,于我而言。七月未央,喜欢的导演已去了三位。不禁担心起那些风烛残年的名字,87岁的侯麦,85岁的阿伦·雷乃,79岁的里维特和瓦尔达,77岁的戈达尔和夏布罗尔……即使阿伦?雷乃不以高龄拍出《公共空间的私人恐惧》,他们安静的肉身存在本身,足以让我安心。

        不曾经历过帕索里尼或法斯宾德猝去的震惊,杨德昌的消息已显得太过突兀。对于89岁辞世的伯格曼,本以为可视为寻常。毕竟,再伟大的精神创作者也难脱生老病死。过了半日,依然怏怏不乐,心神难安。不知是否有“兔死狐悲”之伤。数十年前,伯格曼们实践并探究了电影作为艺术的可能性。数十年后,当电影作为可资娱乐的工业产品飞扬跋扈,“艺术电影”的微弱声音依然从他们——这些“活化石”身上获得精神慰藉。他们的逐一逝去,无情宣告艺术电影时代的终结,或者说,早已终结。

        电影作为工业产品还是艺术,到底干我何事?到底对我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状态有何等影响?为何非要如此耿耿于怀?我说服不了自己。因为太在意电影的纯粹性。而电影必然是资本的产物,资本的趋利性无法改变。我羡慕应亮那些有手工作坊式质朴和活力的作品,我不喜欢千篇一律的连锁经营的复制品,但我知道我无能为力。这不再是有激情、有思辨和叛逆精神的1960和1970年代。

        NPR(National Public Radio,政治立场中立略偏左,被某朋友的右翼上司称为“共产党电台”)汇报了三则讣告。一位电视台主持人,一位球队教练,还有一位,是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对他作品的阐释为:“探讨男女之间的关系,探讨人与上帝的关系”。节目并采访了69岁的挪威女演员Liv Ullmann,伯格曼短暂的情人。两人合作过10部影片,包括《假面》(1966),《呼喊与细语》(1972),及《秋天奏鸣曲》(1978)。

        翻出某篇7年前的混沌旧文,摘录如下:

“1977年的秋天,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在挪威奥斯陆拍摄《秋天奏鸣曲》。一对母女纠结多年以后,最终相互理解。英格丽?褒曼在里面演神经质的母亲,一位著名的钢琴家,要在影片第一场的高潮点弹两遍她认为‘平淡乏味’的肖邦的钢琴序曲。

保险公司拒绝为褒曼保险,因为她刚做过癌症手术。她身体垮掉了,感觉变得迟钝,因为病情,容易发火,世界超级明星与世界著名导演两人时常针锋相对,互相戏谑和讥讽,直至争吵。一次等候布光时,褒曼说,‘你知道,我现在是靠借来的时间活着’。有些凄凉况味了。电影背后的故事,有时会超越电影本身。

伯格曼在1954年拍过一部电影叫作《秋天的旅行》。他在1949年温和的秋天也有过一次旅行,和瑞典《电影新闻》周刊的女记者甘?哈格堡,在巴黎。那时伯格曼已有过两个妻子和四个孩子。他和女记者住在有彩色玻璃窗的临街房间,顶层可以看到以埃菲尔铁塔为背景的美丽的巴黎全景,能够排除一切障碍自由呼吸。但是对妻子和孩子的背叛,始终是挥之不去的阴影,深深刺痛着他。这几个月光阴,这种活生生的充满生命力的大胆行为滋生着一种难以忘却的真实,因此极其珍贵,尽管最终他们要为这次巴黎之行付出昂贵代价。

这次旅行的结果以悲剧结束。两人结婚然后离婚,女记者后来死于车祸,留下了一个儿子。伯格曼发现他很像他的祖父。儿子的轻蔑、敌视、痛苦、孤傲阻止了他的亲近。”

 当一位导演故去,而媒体语调尖刻地津津乐道于他生前的私生活,他因为与不同女性的复杂关系成为人们的饭后谈资和映照自己道德纯良的反面典型。这位倔强而落寞的导演就是杨德昌(他因不滿台湾的发行环境及对待台湾电影的粗俗态度,拒绝在台湾映演《一 一》)。感情是非让他在岛内众叛亲离。我并不了解,也喜欢而同情蔡琴。但很多时候,电影作品自己有了生命、历史和故事,而与导演本人的人格、性情、道德判断不再浑然一体——尽管初生时前者为后者的产物。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1991)和《麻将》(1996),在2000年左右曾以集体观影和简陋刻录VCD形式在北京传播广泛。然后是更广泛的《一一》(2001)。这几部电影,不知各自都看了几遍,也推荐别人看,陪别人看,放给学生看。而多年念念不忘的,还有《海滩的一天》(1983)。电影学院时期的“港台电影史”课,陈山老师放映的片段,刘海覆额、白衣白袜的张艾嘉,长发披垂、修长优雅的胡茵梦。青春之美,如此绚烂而耀目;而影片迷惘、落寞而哀伤的情境,也长久地萦绕不去。

再次找到一个不甚清晰的《海滩的一天》,却是粤语配音版本,值得强忍着不合时宜的口音看完。一些类似意识流的电影叙事尝试,打破线性的流畅,片断闪回,需观者自己拼接。台湾从农业社会向工商社会时代的转变及对个体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影响与压抑(如吴念真小说集《边秋一雁声》和王祯和的众多小说中提及的那样),及女性意识的觉醒/家居知识女性的困境。也意识到日本文化对本省人的影响遗迹:父亲的职业为医生,因台大前身为日本一帝国大学,不准台湾人读文法政治法律科,很多台湾人选择读工科医科。建筑结构,家庭中等级森严的长幼、性别关系。张艾嘉扮演的女子不满父亲包办婚姻而雨夜私奔(如很多眷村小说或回忆中描述的那般,朋友Steve说儿时亲见有母亲手执菜刀追赶要私奔的女儿,他的观点是由她去吧,过几年苦日子就回来了,约反对越增强她信心,如此搞僵后不如意也未必回来了。在场的Maria引申为大陆对台湾的态度和策略)。看到一群魔乱舞的场景,知道杨德昌为何会如此喜欢王小帅《青红》中那个类似的跳舞场景。西方流行文化在长久闭塞的东方区域找到快乐的追随者。

更为重要的,杨德昌的电影为他自己、与他同时期的台湾人、甚至更年轻的未到过台湾的人,都留下影像记忆。让这些借助电影此种艺术形式,获得永恒。“牯岭街”上即使旧书店日渐衰微,小剧场林立,这三个字的发音仍可触动看过此片的人;后来遇见很多毕业自“建国中学”的台湾男生,总忍不住吐口而出:你看过《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吗。

    《海滩的一天》中若干大学场景。羡慕那时读大学的台湾人,因为他们可从中寻到自己生活的踪迹。1970年代出生于大陆的我们,青春年代的影像记忆又有哪些? 

之前的几部,加上《青梅竹马》(1985)、《恐怖分子》(1986)、《独立时代》(1994),会因导演的辞世出个作品合集吧。台湾的“公共电视”已逐渐重新播映了他的作品。

神经末梢的某处,莫名的隐隐痛楚。想起北京时间7月1日晚,与杨子、何亮和Cinekino师兄在亚运村的“富春江”吃宁波菜。Cinekino说:中国应该多出几个杨德昌这样的导演。

是晚,与王岳、平客在醋醋家闲谈。醋醋接到短消息,汇报道:杨德昌去世了。顿住。眼睛火热,生生咽回去。怕自己显得太过sentimental……但为何因sentimental而当中失态竟成尴尬之事?也许,我们成年人,supposed to be callous,百毒不侵。

后来叙与秀。她亦大惊。次日在北京机场打电话给她,她说,已找到个借口,痛哭了一场。而我,那屡次忍回去的眼泪,至今尚无机会痛快奔涌,也许伯格曼是恰当藉口?……

Huaren
等级等待验证会员
威望--
贴子158
魅力659
注册时间2007-05-02

huangxiaoxie

只看楼主

2007-08-10 00:29:00

我爱巴黎/Paris, Je t'aime
07、10、2007,周二

与Y、Z二女生去PALO ALTO艺术影院看电影“Paris, je t'aime”(直译应为《巴黎,我爱你》,此处我避开第二人称,称之为“我爱巴黎”)。归国一个月,未曾有机会进电影院,再次正襟危坐在黑暗中,任眼睛和耳朵贪婪享受虚幻影像和声音,竟莫名动容。这个年代,仍将看电影视为一种神圣行为,任众人笑我古董顽冥不化吧。我也会成为不受影院欢迎的观众——因从不消费爆米花。

两小时电影,18个片断,由来自法国、西班牙、墨西哥、巴西、美国、日本等国20位导演执导拼成,每段5分钟左右(据说原本准备20个,两个因故未成)。被“纽约时报”的影评人恰当称为“影像旅行手册”。

先依我好恶次序简略介绍导演及作品。

1. “Tuileries”,美国导演科恩兄弟(Joel Coen(1953-), Ethan Coen(1957-),主要作品有:Raising Arizona/宝贝梦惊魂,1987),Barton Fink /巴顿@芬克,1991,Fargo /法戈,1996 ,Intolerable Cruelty (2003) ,The Ladykillers (2004)——后二者之俗套做作不为我所喜 )。

巴黎Tuileries地铁,一位呆愣愣的美国旅行者Steve Buscemi(演过《水库狗》1992,《低俗小说》1994,《鬼界》/Ghost World,等,毫无表情便满脸是戏的演员),因未听从旅游指南上“avoid eye contact”(避免视线接触)的建议而引来对面疯狂男女的戏弄。几分钟的短片中充分领略了科恩兄弟镜头语言之花哨复杂令人目不暇接,应了他们的信条:“不相信一切,除了风格”。他们的拍摄方式如希区柯克,依赖详细的事先准备和情节串联板,设计感与诙谐并存,角度、景别、升降格得以淋漓尽致运用,连枯燥的旅游指南文字都拍得妙趣横生。镜头语言与对白中飞扬恣肆的离奇疯狂和反讽有质感和想象力,“蒙娜丽莎的微笑”成了游戏中的牺牲品。聪明的小品,也暗讽美国与法国文化中的暗面,干净利落。对于几分钟短片,不能要求太多。

2. “Tour Eiffel”, 法国导演Sylvain Chomet(画漫画出身,之前作品为《美丽城三重奏》/The Triplets of Belleville ,2003) 。滑稽中有苦涩的寂寞的都市生活。戴大眼镜背大书包的小男孩叙述他的父母(两小丑)“在狱中相识”的过程。看似轻松滑稽的场景后,(依照我的简单生硬理解),是冷漠都市对“异类”的不宽容,及寻到“同道中人”的欣喜,获得共同抵御偏见的力量。孩童般单纯美好的愿望。

3. “Place Des Fetes”,导演Oliver Schmitz, 1960年生于南非开普敦。一个尼日利亚黑人在巴黎做苦工、被解雇、流浪、意外客死街头……渴望来自异性的温情,种族认同。但边缘个体的意外死亡,只是大都市每日无数起意外事件中最易被忽略的一桩。黑人青年的结局,令人想起谢飞电影《本命年》的结尾。叙事通过青年弥留之际的回忆/想像展开,混乱状态的结构,闪回与现在时交替,真假莫辨。短暂一生(如《罗拉快跑》中路人快照式的过去未来)的零碎片断。可惜结尾两杯咖啡的特写时间过长,意象显得过于用力。

4. “Quartier Des Enfants Rouges”,法国导演奥利维耶阿塞亚斯(Olivier Assayas(1955-),之前主要作品:Irma Vep (1997) ,HHH: Portrait de Hou Hsiao-Hsien (1997) ,Late August, Early September (1999) ,Les Destinees (2002) ,Demonlover (2003) ,Clean (2004) )。毒品,PARTY,身在异乡的旅人的落寞,期待,误解,失落,Maggie Gyllenhaal。传达得算微妙。

5. “Le Marais”,美国导演格斯范桑特(Gus van Sant,1952-,之前主要作品:My Own Private Idaho (1991) ,Good Will Hunting (1997) ,Psycho (1998) ,Elephant (2003) )。一男青年对另一男青年滔滔不绝倾诉他“一见钟情”的喜悦和结识的兴趣。一个因语言藩篱而生的误解。观众可见而人物被蒙在鼓里。一种叙事策略。但明显人为而不够有说服力(两青年既然都可说英语,何必故意绕此谜团)。学绘画和电影出身的格斯范桑特是公开的同性恋导演,在生活和电影中,对“反社会人群”更有兴趣。

6. “Faubourg Saint-Denis”,德国导演Tom Tykwer (之前主要作品有Winter Sleepers (1997) ,Run Lola Run (1999) ,The Princess and the Warrior (2001) ,Heaven (2002) ,Perfume: The Story of a Murderer (2006) )——最后两部显见颓势。盲男生与美国女演员(娜塔莉@波特曼)的恋情。满溢的诗意旁白,一贯节省时间的MV风格——同样的5分钟可叙述更多细节,展示更多画面和过程。盲男生引路奔跑一段很有趣味。

7. “Loin Du 16Eme”,巴西导演Walter Salles(1954-)与Daniela Thomas 。前者在法国和美国长大。之前主要作品有:中央车站/Central Station (1998),摩托日记/The Motorcycle Diaries (2004)。移民女性,将自己的孩子放置在托儿所一类所在,在富人宅邸作女仆,为主人家幼童唱起为自己孩子唱的同一首歌,目光失神飘向孩子被寄存的方向……关注底层女性的用心可嘉,镜头处理也用过心。如特写与全景的比照,对空间的探究。孤独弱小的女仆立在宽阔空间的走廊尽头,女主人权威冷漠的声音没有自某个具体出现的形体中发出(似乎是广义的某个社会阶层),而更有控制力。
 
8. “14th Arrondissement”,美国导演亚历山大佩恩/Alexander Payne(1961-)。有希腊祖先,毕业于UCLA电影学校。之前作品有:Citizen Ruth (1996),Election (1999),及两部公路电影,关于施密特/About Schmidt (2002)和杯酒人生/Sideways (2004)。依然关注凡俗的中年人,寂寞有些感伤的生活。平凡的美国中年女人,丹佛的退休邮差,用了几年的积蓄来到梦想中的巴黎,还为此学了法语(全片布满书信体的有趣英语口音的法语旁白)。一个不再会遇到浪漫的寂寞旅人,穿行在幽寂的街道幻想自己可作这条街的邮差,与好心的街坊们闲谈。而终究独自在公园吃三明治时,留下成分复杂的眼泪。此短片如一篇工整的作文,不乏动人的瞬间。

9. “Parc Monceau/蒙索公园”,墨西哥导演Alfonso Cuaron(1961-),之前作品有:Y Tu Mama Tambien (And Your Mother Too,2002) ,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 (2004) ,Children of Men (2006) ,Pan's Labyrinth (2006) 。(一直觉得他属于缺乏想象力和新意的技术型导演,此次的短片只印证之前的印象而已)。 年龄相差悬殊的男女在暗街的一路行走和对白,故弄玄虚而落入窠臼的关系,不甚高明的悬念。被津津乐道的只是他只用了一个连续镜头。某录像店橱窗的一些电影海报在向其他导演致意,恕我只看清了《摩托日记》中的Gael García Bernal。

还有几部需点名批评的作品:

1. “Porte De Choisy”,导演杜可风/Christopher Doyle。装神弄鬼不知所云的扭曲的投合西方想像的中国“文化”展示。电视广告+拙劣的功夫片模仿。

2. “Quais De Seine/塞纳河畔”,导演Gurinder Chadha(生于肯尼亚,在伦敦长大)。如前作“Bend It Like Beckham” (2003)一样俗套和直接,立意如何倒不重要了。法国男生喜欢穆斯林女生,种族、宗教理解、融合的理想,抬出穆斯林长辈的宽和,对白说教意味浓烈。

3. “Bastille”,西班牙女导演Isabel Coixet,之前作品有:无我生活/My Life without Me (2003) ,词语的秘密生活/The Secret Life of Words (2006) 。丈夫因对患白血病的妻子伪装真情而激发出真情,以至于在妻子故去后许久伤痛不能平复。满片抒情旁白叙述,可被称为“图解的散文”而非电影。

4. “Place Des Victoires”,日本导演诹访敦彦/Nobuhiro Suwa。朱丽叶特@比诺什扮演的母亲承受丧子之痛(颇有《蓝色》的影子),真实界和想像界、阳界与阴界交错,还拉出个牛仔撑场。可惜设置太过平庸陈腐,5分钟也积累不到情绪动人的程度,朱丽叶特@比诺什的憔悴脸孔只增加“表演”的印象。

另有5部中庸作品(恰巧都是关于成年男女):

1. 法国演员Gerard Depardieu和Frederic Auburtin的“Quartier Latin”,GENA ROLANDS (John Cassavetes遗孀)编剧。一对老夫妇离婚前怨怒而欢笑有声的丰富潜台词。
2. 美国导演Richard LaGravenese(1960-,《廊桥遗梦》编剧,其他作品有:Freedom Writers (2007) )的“Pigalle”, 主演Bob Hoskins和 Fanny Ardant(特吕弗遗孀)。
3. 加拿大导演Vincenzo Natali(之前著名作品:Cube (1998) ,Nothing (2003) )的“Quartier De La Madeleine”,关于吸血鬼的恐怖片,爱欲与嗜血本能的对抗。
4. 美国导演Wes Craven(1939-,恐怖片导演,作品有“惊声尖叫”系列)的“Pere-Lachaise”,一对英国男女在奥斯卡@王尔德墓前的争论与复合。
5. Bruno Podalydes的“Montmartre/蒙玛特”,一对中年男女偶然的相识,故事刚刚开始。

这流行了数年的电影拼盘游戏,总难免良莠不齐。每位导演一贯的关注点和弱势,也易被带入即使5分钟的短片中。

Huaren
等级贵宾大校
威望42
贴子16980
魅力25900
注册时间2005-05-20

spaday

只看他

2007-08-26 18:58:00

一直惦记着看这部Paris, je t'aime,可是还没看,估计电影院已经不放了,得去找碟了。

Huaren
等级等待验证会员
威望23
贴子7454
魅力17019
注册时间2005-01-30

棉花糖球

只看他

2007-10-31 02:26:00

《我爱巴黎》分析得真详尽到位呀。我看完印象最深的就是Tuileries,Steve Buscemi cast得太棒,演得太棒。以至于这片子看完后我所能够至今记住的就是他瞪大眼睛的侧脸镜头,还有Parc Monceau结尾的女主自白,非常感人。小丑那个很有创意,能留下印象。

当然,还有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杜可风的Porte De Choisy,恶心到无以伦比。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13
贴子7432
魅力10780
注册时间2005-02-03

jibjab

只看他

2007-11-07 14:03:00

以下是引用spaday在2007-8-26 18:58:00的发言:

一直惦记着看这部Paris, je t'aime,可是还没看,估计电影院已经不放了,得去找碟了。

我在影视交流版当的

Huaren
等级贵宾大校
威望111
贴子39641
魅力49697
注册时间2007-03-30

oyzz

只看他

2007-11-08 15:17:00

以下是引用jibjab在2007-11-7 14:03:00的发言:

我在影视交流版当的

我在电驴上当的,很久了,一直没看。
Huaren
等级贵宾大校
威望42
贴子16980
魅力25900
注册时间2005-05-20

spaday

只看他

2007-11-12 16:07:00

watched it last weekend. will write something.
Huaren
等级等待验证会员
威望--
贴子158
魅力659
注册时间2007-05-02

huangxiaoxie

只看楼主

2008-01-12 19:13:00

色·戒(Lust Caution)

学校里认识的几位影迷约去Landmark看李安新电影《色·戒》,便凑热闹去了。幸好夏同学帮我提前在网上订票,影院标着票已“sold out”。

希望大家不要抱着“一堆中国人凑在黑屋子里合法看色情片”的幻想,像李安在《喜宴》里点题的那句:中国人几千年性压抑的结果。性爱场景只是影片中微小部分,且绝不是为吸引眼球而拍。国内有些媒体以偏概全的大肆宣传,完全扭曲影片本意。李安涵养好,换别人,又要开骂了——不过话说回来,这般无聊的媒体,本欠骂。

一部关于某段特殊历史时期的影像巨制,以一只狼狗为开篇镜头,然后切换至防卫森严的日据上海街巷,倒令我吃了一惊。空间逼仄而压抑,不似一般好莱坞电影开场必是航拍大空间,交待给观众明确的方位感;偏重细节特写的镜头组接,容易使得观众disoriented,这也正是日据上海时期的普遍情绪,不安感,恐惧感,不知身在何时、何处,不知未来在何方。之后官太太们打麻将时,镜头紧贴人物脸孔和手,混乱地跟拍来去,剥夺视觉愉悦,将观众带入一种焦虑,是与镜头语言的被迫认同。

李安又找回《冰风暴》(个人认为他作品中最值得探究的)时的冷峻。他的“绵里藏针”,有时藏得深,有时藏得浅。《冰风暴》和《色?戒》,可谓最有锋芒的两部。后者中,政治,道德,觉悟,家国仇恨,个体的渺小与挣扎,扭曲的肉体欲望,乱世中认同感……暧昧而顽固地交织纠缠,无论何等角色,必成为大时代中的蝼蚁,被时代洪流裹挟着,以不同方式牺牲掉。生逢乱世的个体悲剧必然性。

与张爱玲简短飘忽并cynical的小说相比,电影剧本更开阔和细节化,淡化小说中人物的精明市侩气,强化“乱世知己”感,也赋予人物行为以合理动机和铺垫(尽管动机和铺垫在现代文学作品中大可不必,在某些注重戏剧冲突的剧情片中却显得重要)。佳芝不止如小说中所言,见到钻石才发现自己也许真心爱易先生,之前的世俗猜测、想象、鄙薄瞬间烟消云散;电影中的易先生,似乎是位理想化的好情人,尽管作为汉奸、特务残暴无行,倒懂得珍惜红颜知己(除了第一次凶相毕露强暴佳芝),而非人们所言的“老色狼”。两人爱恨交织的情绪演进,到佳芝为易先生唱《天涯歌女》时,一句“患难之中恩爱深”,便点睛。

易先生是痛苦挣扎的清醒的“走狗”,了解日本人因恐惧加倍肉体狂欢和残暴镇压(他自己又何尝不是);而易先生还更多一条:“要懂得怎样做娼妓”。喷溅的鲜血带来的精神压力,通过虐待与自虐的肉体交媾宣泄。“肉体之欢”在此处已不确,应为“肉体之痛”。李安之所以鼓足勇气展露细节,是为具象化人物的精神绝望。两人的面部表情,只有痛苦,兼佳芝的仇恨与爱欲交织的矛盾。通常来说,“窥淫”(voyeurism)会给人视觉快感(visual pleasure),而此处,是“视觉折磨”(visual torture),正是导演的陷阱——观者目击伤害,感同身受,与人物获得情绪认同。

由不谙世事的女学生到以肉体为诱饵的(但无其他同学那般“政治觉悟”)“演员”,佳芝精神和身体的变化与创痛,使她与剧社的另外几人隔开距离,甚至与彼此有懵懂爱意的邝裕民(这条叙述线小说中只提一句,电影中强化)。她在黑暗的电影院看好莱坞电影,泪流满面。影片间隙是当时日本人“大东亚共荣”的愚民宣传片。共同的焦灼处境,使得佳芝倒与易先生有了最深切的认同感和怜爱感,而非遥不可及的崇高理想,或曾朝夕与共的同学。这种“政/治/不/正/确”,却是还原了某部分脆弱而阴暗的人性。

关于钻石,影片处理更有悬念。台词下了功夫,精炼而意味深长。无论导演还是演员,都在影片后半部分更深入进作品,有了更多情感投入和技巧的信心。李安的问题,在于音乐使用过多(《断臂山》也一样),再控制些会更有力。

一些顺便想到的细节:此片情节,与德国导演约瑟夫?冯?斯登堡执导、玛琳?黛德莉主演的1931年影片“dishonored”有相近之处。“一战”期间,玛琳?黛德莉扮演的德国间谍,偶遇一俄国间谍,两人斗智斗勇交锋之下,渐生情愫。俄国兵败,间谍被俘,玛琳?黛德莉寻机放他逃走,自己被判“叛国罪”,被处决。

另一场景,香港演戏后,众人在双层公共汽车夜游。佳芝吸了一口的烟,被众男生争夺。在孙瑜1931年影片《大路》中,是茉莉和丁香两女子喝过的一杯茶,被六个男修路工人争夺,最后将茶碗抢成六瓣,每人手中一截碎片。

麻将桌上,易先生故意输钱给佳芝,又令人想起郑君里电影《乌鸦与麻雀》(1949)中,国民党官员“猴子”觊觎“亭子间嫂嫂”华太太,故意出错牌使华太太“和牌”,并有麻将牌特写论证(可惜我看不懂麻将)。

李安早期的影片,从《推手》中的太极神功,到《喜宴》中的中国字画和婚宴、闹洞房奇观,《饮食男女》中的烹饪文化,《卧虎藏龙》中的翻新武侠,处处难脱“东方主义”(orientalism),或“self-exoticism”的企图,而后作为有号召力的导演的reputation逐渐建立,便逐渐淡去这些色彩。《色?戒》中尚未发现,可算进步。

杨德昌当年曾想拍《色?戒》,请林青霞演王佳芝,可惜未成,已失去想象和猜测的可能。柯宇伦,《麻将》和《愈快乐愈堕落》中的美少年,10年不常见,几成dirty old man,可惜。

本只想提几句,不留神又罗嗦这么多,就此打住。

已奖励 by oyzz


[此贴子已经被oyzz于2008-1-12 23:26:11编辑过]

ADVERTISEMENT
Huaren
等级贵宾大校
威望111
贴子39641
魅力49697
注册时间2007-03-30

oyzz

只看他

2008-01-12 23:27:00

好久不见黄小邪,欢迎更新。
初始化编辑器...

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