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返回
  • 浏览过的版块

4567891011
/15
Huaren
等级贵宾大校
威望61
贴子15936
魅力23782
注册时间2005-03-22

lilyppbb

只看楼主

2007-04-16 03:38:00

没想到今晚纪录片《南京》的放映竟然满场,差点迟到的我,又只好席地坐在走道上,歪着脑袋把九十分钟的电影看完。倒过来写这个观影的感受,在映后照例的提问时间里,倒数第二个观众站起来问导演,中国政府有否对这部电影提供支持?导演很幽默地回答,他们给予同意的支持,然后加了一句,这是我们拍的电影(“It's our film.”),而这句话,也概括了我对这个纪录片的整个观感。

《南京》一片主要的着眼对象是南京大屠杀期间、仍留在南京城里、不顾危险尽一切力量保护中国平民的几位善良勇敢的西方人士,其中有著名的德国西门子商人John Rabe(《拉贝日记》的作者)、金陵女子大学的校长Miss Minnie Vautrin、美国人George Fitch、Robert Wilson、John Magee,等等,影片重新找演员来扮演他们,作为纪录片的主叙述者,讲述他们建立难民区(Safety zone)的过程和亲眼所见的日军暴行,基本依照一天一天的时间推进,内容非常详尽细致,包括对几位幸存者的访问,回忆他们的亲身经历,也都很细节化,这是影片的一个长处。

另一珍贵之处在于,影片在日本和平组织成员的帮助下,寻访到当年参与进攻侵占南京的皇军士兵,让他们在镜头前讲述了自己曾对南京百姓或士兵施下的虐行,可除难得有一位表情稍有凝重以外,似乎没有一个人在言语中流露出明显的悔意。不过对日本否认历史的清算,并不是该片的主旨,所以在这方面没有更多的展开。

如果从探讨“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的角度看这部纪录片,人道主义关怀的出发点诚然可赞,但总体而言,过于温和而乏善可陈,对战争的反思,只是停留在很浅的层面,一笔带过战时国际社会对日军暴行的缄默不干涉,一笔带过战后日本人参拜靖国神社、颠倒历史的行为,当然这些不是影片的重点,简略提及,可以理解,只是自己主观上,觉得有点隔靴搔痒的乏味。

不过,影片的结尾终于还是让我感到了几丝不舒服。拉贝、Miss Vautrin、George Fitch、Bob Wilson……,他们的勇气和善行,确实令人敬佩和铭记,但是不是定要透过那些幸存者口中频频的“转世活佛”“再世观音”来强调和塑造他们不平凡的英雄形象,也许值得斟酌。换个角度看,或许这正恰好符合了美国一贯视已为全人类救世主的“国际警察”心态,使影片很易被美国观众接纳。

“南京大屠杀” 的惨剧不只是中国人的事,也是整个人类历史必须正视的一页,对它的记载、复述、研究和反思,绝不是仅凭一部纪录片就能一劳永逸的,借用导演 Guttentag自己的话,《南京》是美国人拍的(或者说,拍给美国人看的)讲南京大屠杀的电影。但观它在华人世界掀起的轰动,不禁让人发问,这说明和暗示了什么?可能才是这部纪录片给我们最大的深思和反省。


Huaren
等级中尉
威望2
贴子2044
魅力3997
注册时间2007-04-05

油菜粥

只看他

2007-04-16 05:15:00

唉,虽然没看过,但是也能猜到,美国人处处都要体现他们是救世主。美国大陆本土没有被人侵略过,他们是不知道痛的。
Huaren
等级等待验证会员
威望23
贴子7454
魅力17019
注册时间2005-01-30

棉花糖球

只看他

2007-04-27 17:08:00

我也好想看《南京》,无奈找不到上映的地方!

Huaren
等级贵宾大校
威望2
贴子1240
魅力1762
注册时间2002-11-17

florophore

只看他

2007-04-28 09:43:00

以下是引用棉花糖球在2007-4-27 17:08:00的发言:
我也好想看《南京》,无奈找不到上映的地方!

http://www.tribecafilmfestival.org/tixSYS/2007/filmguide/title-detail.php?AlphaRange=NN&ShowShorts=&ShowPast=Y

Huaren
等级等待验证会员
威望23
贴子7454
魅力17019
注册时间2005-01-30

棉花糖球

只看他

2007-04-29 04:37:00

多谢MM!

 只可惜,我不住纽约,赶不上了……

Huaren
等级贵宾大校
威望61
贴子15936
魅力23782
注册时间2005-03-22

lilyppbb

只看楼主

2007-04-29 05:44:00

以下是引用棉花糖球在2007-4-27 17:08:00的发言:
我也好想看《南京》,无奈找不到上映的地方!

对这部片子不要寄望太高,如果从解读南京大屠杀这个历史事件来说,我觉得不如Dr.Rhawn Joseph的南京梦魇,不过那个片子基本是照着Iris Chang Rape of Nanking一书的思路,没有太多新的观点,如果看过书,也不一定看。

Huaren
等级贵宾大校
威望61
贴子15936
魅力23782
注册时间2005-03-22

lilyppbb

只看楼主

2007-05-01 03:01:00

如果不是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提名,可能不会注意到这部电影。After the Wedding是一部传统的情节剧 melodrama,爱情、婚姻,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出现了另一个男人和另一个女人,糅合了家庭伦理剧的几项基本元素,不过聪明的导演与编剧,在情节的处理上较巧妙避开了戏剧性的俗套,加上独特的拍摄手法,使整部电影有了不俗的表现。

影片以一组色彩饱满的印度街头画面开始,顽皮的儿童,嘈杂的车辆,破旧的房屋,黄土的街道……主人公Jacob在当地一家孤儿院当义工,由于经费短缺,孤儿院濒临关闭的困境,突然有一家丹麦公司愿意提供四百万美元的援助,但条件是,Jacob必须亲自回哥本哈根领取这笔善款。虽然舍不得相处已久的孩子,虽然内心反感与有钱人打交道,但是在清高与责任之间,Jacob最终决定返回阔别二十年之久的家乡丹麦。

回到哥本哈根,Jacob如约与公司的董事长 Jorgen会面,但被告知援助的款项还在考虑中,令Jacob非常惊愕,而Jorgen言语举止中分明的傲慢不逊、颐指气使,更加深了Jacob对这位富商的怀疑与嫌恶。碍于Jorgen对孤儿院那笔慷慨的捐款,Jacob不情愿的接受了Jorgen的邀请,参加第二天Jorgen爱女Anna的婚礼。诚如影片标题的暗示,这场婚礼是故事的一个重要转折。在婚礼上,Jacob发现Jorgen的妻子Helena是自己多年前的女友,更震惊的是,新娘 Anna竟是自己的亲身女儿。

剧情发展到这里,还没有任何出乎观众的意外,之后的父女相认,也可说波澜不惊,故事的核心仍是集中在那笔莫名其妙的援助上。当Jacob和Anna 相认后,Jorgen更是改变计划,将原来的捐款增加到三倍,以这对亲身父女的名义成立一个慈善基金会,由Jacob全权管理,但是合约的条件更加苛刻,要求Jacob必须搬回哥本哈根居住等等。Jacob以为这些刁难、包括之前婚礼的安排,都是出于Helena对他的报复,而会谈中Jorgen嚣张强硬、不可一世的气焰和口吻,严重刺伤了Jacob强烈的自尊心,使他毅然拒绝接受这份施舍。

也许和Jacob一样,观众也开始陷入困惑,Jorgen捐款的背后动机,究竟何在?是为发泄自己的嫉妒,是用钱奚落Jacob,还是别有所图?容我卖个关子,虽然这不是悬疑剧,但泄露太多剧情,还是会或多或少影响片子的观赏性,或者,是不是已经猜出几分来了呢?

相对于情节的悬念,After the Wedding的最成功之处在于人物的塑造。两个中年男人,Jacob和Jorgen,一个正直倔强,愤世嫉俗,一个事业腾达,呼风唤雨,一个是收入微薄、住在贫民区的单身汉,一个是拥有千万资产、美貌娇妻和乖巧儿女的成功富商,一个为钱发愁,不得不放下自己的骄傲,一个腰缠万贯,钱多得可以放肆挥霍。在这个巨大的反差和对立中,两个自认为扮演着圣人的男人,进行着一场尊严的拉扯与较量。Jacob全身心投入在慈善工作里,实际是以此来掩饰和逃避内心的某种失落,Jorgen一直努力强压恐惧、扮演着快乐的丈夫和慈父,却在最后一场爆发力十足的哭戏中,彻底崩溃。撕去自我保护的面具,影片将他们重新回归到“人”——平凡人——最真实而脆弱的一面。

不同于一般好莱坞电影流畅光鲜的拍摄手法,After the Wedding的镜头语言非常个性化。大量特写镜头的运用,特别是人物眼部的特写,从不同角度诠释刻画角色的心理过程,体现出女导演细腻的观察力。简洁干练的画面和急转突兀的剪接,带着几分丹麦Dogma电影的风格,给人不一样的视觉冲力。而两位男演员Mads Mikkelsen(Jacob)和Rolf Lassgård(Jorgen)淋漓尽致、近乎完美的演出,也是影片的一大亮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1 3:17:07编辑过]

Huaren
等级贵宾大校
威望61
贴子15936
魅力23782
注册时间2005-03-22

lilyppbb

只看楼主

2007-05-01 05:52:00

去年错过去电影院看的一个纪录片,The U.S. vs. John Lennon前半部分简略介绍John Lennon和Beatles乐队的走红,后半部分较为详细的回顾了六十年代后到七十年代初之间,John Lennon从一个流行歌手转而投入积极的和平反战运动,与妻子Yoko Ono(小野洋子)利用他们在传媒眼中疯狂的知名度,通过音乐、电视采访、行为艺术等不同的形式,向世界呼吁和平,唤起大众的关注与觉醒。在U.S vs Lennon的对抗中,虽然Lennon的努力没有改变尼克松竞选连任的结果,但当他在被尼克松政府视为威胁、遭到驱逐的时候,用极大的耐心和信心,与移民局周旋到底,成为胜利的一方。

John Lennon作为一个流行文化的标志,影片把焦点放在呼唤“和平”、呼唤“爱”这两个关键词上,配合Lennon多首极富感染力的反战歌曲,“Give Peace a Chance”、”Imagine”,表达对逝去故人的缅怀和思念,可是作为纪录片,这种感伤性(sentimental)的情绪,使它对Lennon的刻画,流于表面肤浅的颂歌,稍欠冷静的中立。

在美国当今的时局下,重提越战和尼克松政府,其弦外之音是再明显不过的。可惜的是,影片只是以温和的基调,怀念缺席的John Lennon,却没有表现出它本该有的尖锐与深邃,虽然结束语“Lennon came to represent life, while Mr.Nixon and Mr.Bush represent death”终于显出犀利的一击,可是影片也就此嘎然而止了。

在经历过反越战历史的那一代观众看来,The U.S. vs .John Lennon可能是一部将历史简化、令人失望的影片,但是对于我们出生在越战之后这代人来说,无论是从了解过去才能认识今天的意义上,还是影片中 Lennon展现出的睿智、风趣、幽默、纯真与热情,它都有其值得一看的理由。而如果它的感伤和怀旧,继而能够激发出一点点我们死去的理想,也不算是一件坏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1 12:12:07编辑过]

Huaren
等级贵宾大校
威望61
贴子15936
魅力23782
注册时间2005-03-22

lilyppbb

只看楼主

2007-05-01 13:09:00

另外,推荐两个意大利新现实主义neorealism的片子,给喜欢老电影的朋友。Shoneshine和Umberto D.

意大利neorealism最经典和广为人知的代表片,应该是De sica 1948年的《偷自行车的人》Bicycle Thieves,Shoe-shine和Umberto D同为这位经典大师的作品,题材和Bicycle Thieves相似,都是反映二战后意大利底层穷人辛酸的生活处境,选用的都是非专业演员。

Shoe-shine(1946)讲的还是儿童的故事,描绘罗马街头的擦鞋童,讲述一对亲密无间的好朋友,遭到成人欺骗与威慑伎俩的离间,童真的失落,友谊的背叛,最后变成自相残杀,是一个非常残忍的故事。

Shoe-shine是第一部获得奥斯卡特别奖的外语片,后来,这个特别奖就是今天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Umberto D (1952)则是讲述一位退休老人,微薄的退休金,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维持,为怕遭到女房东的驱赶,想尽一切办法筹钱补交拖欠的房租,还是不成功,临末,流落街头的老人,唯有那只与他相伴已久的狗狗,能给他一点生活的安慰。中间多处对人物内心矛盾挣扎的细节刻画,感人细腻,丝丝入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1 13:10:05编辑过]

ADVERTISEMENT
Huaren
等级贵宾大校
威望61
贴子15936
魅力23782
注册时间2005-03-22

lilyppbb

只看楼主

2007-05-05 02:31:00

过年时从朋友处借来的这张碟片,直到最近在三番国际电影节的放映名单上看到这部片子,才想起来看,可见自己有多么的懒惰。《另一半》(The Other Half)是年轻导演应亮的第二部剧情长片,其实更想看的是他的处女作《背鸭子的男孩》(Bring Father Home),两部都是小成本的独立制作,在国内现在的电影环境下,对独立制片的偏爱更强,可看完《另一半》,让我非常矛盾,我试图努力的回想影片中打动我的部分,但搜寻良久,不免失望,我怀疑是自己过于挑剔或寄望过高,整部影片给我感觉生硬、单薄、比较平面化,也许是男导演选择了一个他不擅长的女性视角的缘故吧。

《另一半》的剧情发生在四川的自贡市,启用的都是非专业演员,人物对话都用方言进行,女主人公小芬的故事为主线,一组零碎口述的案例为副线,两条线索交错并行,采用剧情片和纪录片相结合的拍摄手法。这类手法在最近的新电影中好像常被用到,自己看过的有,王小帅的《二弟》、贾樟柯的《三峡好人》、英国导演Nick Broomfield的《鬼佬》,其中,唯《三峡好人》处理得最妙,极简白描的镜头语言,创造出诗意的感性,而贾樟柯的另一纪录片《东》,则反其道而行,把画面的情绪、意境转换成纪录片的语言。

具有双重身份的小芬,既是影片故事的主角,又是故事的旁观者。影片一开始,画面中央的小芬,正在见工面试,回答镜头外面试者的提问。小芬找到一份在律师事务所当记录员的工作,每天面对着形形色色来寻求法律帮助的人。导演应亮在一次采访中谈到,《另一半》的灵感来自女友、影片制作人彭珊的一位在法律事务所当秘书的朋友。他们研究了一百多个案例,最后精选出十二个集中反映婚姻问题、劳资关系、环境污染和离婚漏洞的典型案例,以纪录片访谈的形式,呈现在影片中。

在小芬记录的案例里,求助者以女性和两性问题居多,恰好契合了《另一半》的主题。丈夫嗜酒滥赌、跑到事务所发泄苦闷的妻子,出外打工养家、给丈夫买名牌衣衫、到头来遭丈夫背叛的妻子,嫁给军人、饱受丈夫虐待、却无法离婚的妻子,离婚后和丈夫争夺幼儿抚养权的年轻母亲,偷尝禁果、怀孕被学校开除的高中女生,从贵州被卖到自贡作童养媳、几十年后要求离婚的七十岁老妪。女性意识的觉醒和陷在残留父权阴影下的困顿,交织在这些虚构而真实的案例中,折射出中国当代女性的境遇与问题,使它“成为一份中国内陆城市(农村)女性生存状态的简报”,是影片的初衷之一。

同时,透过这些口述者的故事,映照和反射出小芬自己的情感生活。同居男友邓刚性格内向寡言,嫉妒心重,除了喝酒赌博,一无是处,两人靠着小芬一人的工资生活。母亲不满意小芬现在的男友,不断给她安排相亲,却无法改变女儿对邓刚的死心塌地。可惜影片在这方面的铺陈相较薄弱,没有充分表现出小芬对邓刚屈从忍受和决绝之爱/依赖/需要之间微妙复杂的情感心理。

在主、副线故事之外,“灾难”是影片另一个重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连环变态杀人、入室抢劫凶案、小偷用艾滋病威胁报案学生,种种不安定的社会现象,令人提心吊胆,惊恐连连。可过不多久,昔日发生血案的制衣坊,就改成了供人娱乐消遣的麻将馆,人们的麻木和健忘,仿佛暗示了某种死亡末世的必然。

个人与群体危机的双重爆发,构成影片的高潮。邓刚的突然失踪,差点还卷入一场谋杀案的嫌疑,对小芬来说,这无异是十多年前父亲无故而别、一去无踪的噩梦重演。市区一家化工厂发生严重的苯泄露事故,使全城陷入巨大的惶恐中。城里的居民纷纷疏散撤离,广播里不断播报着失踪者的名单,唯独小芬,不理朋友的劝告,坚持不愿离开这座即将发生大爆炸的空城,在大桥上越走越远、最后昏倒的身影里,藏着的究竟是一颗固执等待、还是绝望放弃的心?

影片在固定机位和长镜头的大量使用上,颇似蔡明亮的电影风格,但两者营造的空间感却截然不同,蔡明亮的外部空间具有剧场荒诞性的显著特征,而应亮的《另一半》更偏重在写实层面,画面内容丰富,多用中景远景表现人和外部世界的关联,近结尾处几组短镜头的切换,令人记忆犹深,空无一人的街道小巷,死寂安静的楼房小区,露天广播空旷的回声,简洁有力勾画出灾难本身的毁灭性和它造成的恐惧。

对社会问题与个体困境的关注再现,是影片的长处,但弱点在对个体心理层面的挖掘和探索上,深度不够,虽然很好的保证了镜头语言的客观冷静,但缺少某种情绪的能量,使影片显得平淡、硬邦邦,过于理性批判,而没有体现出女性视角的特点。

初始化编辑器...

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