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返回
  • 浏览过的版块

1
ADVERTISEMENT
Huaren
等级一等兵
威望--
贴子442
魅力948
注册时间2020-01-13

超級吸塵器

只看楼主

三峡工程36计(三十):隔岸观火

528

0

2020-07-19 23:30:39


作者:王维洛


30、隔岸观火:山崩地裂,与我何干


“隔岸观火”,为兵法三十六计之第九计。原文:“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三峡大坝地基


三峡水库会引起地震吗?三峡工程论证报告指出,三峡工程区域为一地壳稳定性相对较好的地区,不存在可能引起强烈地震的大断裂、或其他非常的地质背景,历史及现今地震活动水准不高,强度小,频度低,属弱震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水库蓄水后诱发强地震的可能性很小。


三斗坪坝址的基岩体为强度很高的花岗岩,岩性均一,岩体完整。三峡坝基工程地质条件十分优越,到过三斗坪坝址的中外专家,一致称赞三峡坝址是不可多得的好坝址,适宜兴建混凝土高坝。即使发生地震,影响到三峡大坝坝址区,地震烈度为六度,如此也不超过国家地震部门鉴定的基本烈度六度,属于工程设防范围之内,不会对大坝产生不利影响。


三峡工程论证报告中,对于三峡水库是否引起地震,实乃片面的研究。人们常听见的是,三峡大坝地基是“天赐的好坝基”,“即使发生水库诱发地震,大坝坝址的地震烈度不超过六度”,“三峡工程在安全上留有充份的余地”。在考虑三峡工程的安全问题时,安全的主体一直是水库大坝,而不是人。例如,三峡工程的建设是否引起水库诱发地震,考虑问题的中心本应是三峡水库地区的居民、和三峡大坝下游居民的安全问题,研究的范围必须是整个三峡水库及周围地区,而决不能只把三峡大坝当成问题中心,致使研究范围仅仅局限于三峡大坝坝址、及距大坝十公里的周围地区。


事实上,只要稍有地学知识的人就可以知道,三峡水库的整体位址基础并不好。从三峡的形成分析,三峡地区原是滨海地区,由于地壳抬升而形成高山,河流在山地最破碎和最薄弱的地方深切,形成著名的三峡深谷。坝址四周为构造断裂所包围,如东侧有远安断裂(距坝址六十公里),南侧有天阳坪断裂(距坝址十六公里),西南侧的仙女山断裂(距坝址十九公里),九湾溪断裂(距坝址十七公里),以及西北侧的新华断裂(距坝址六十公里),北侧的雾度河断裂(距坝址三十五公里)。其中西侧的几条断裂均经过水库地区。虽说目前这几条断裂属于弱活动断裂,但三峡水库蓄水达一百多米之深,蓄水施加的额外负荷,水进入断裂会减小断层面的摩擦力,这些因素都会破坏原有构造应力的平衡,使断层活动加强,从而引发地震。


特别仙女山断裂、九湾溪断裂及齐岳山断层与秭归盆地西缘一些断层相互交错,发生诱发地震的可能性极大。在这一地区很有可能发生震级五点五的地震,地震烈度将达七度。况且这些断裂在历史上曾发生过震级超过六级的地震,因此不可能排除发生震级六至六点五地震的可能性,相应的地震烈度将达八度。此外,巴东历史上曾发生六点二五级地震,因此也有可能发生六点五级的地震,地震烈度也将达八度。发生地震,首先受害的是居住在水库周围的居民。


勒盖特和哈特卫在《地质学和工程》一书中指出:对地质工程师来说,这是一个原则,绝不可以在工程地基研究中打包票,特别是对水库大坝的地基研究。


三峡工程论证中所说,三峡大坝地基是“天赐的好坝基”,根本违背工程地质学的基本原则。


水库诱发地震


三峡工程论证说,世界上最强的两处水库诱发地震,震中烈度八度,也只对大坝造成轻度的破坏。


一九六二年,印度的柯依纳水库发生地震,死亡一百七十七人,受伤约一千七百人。一九六二年三月十九日,中国新丰江水库发生地震,伤亡人数至今未公布。从一九六一年到一九七二年,在新丰江水库地区,共测到地震二十五万次,造成当地居民巨大的恐慌。在这两次地震中,柯依纳水库和新丰江水库大坝,也都受到严重的破坏。三峡工程论证报告中关于水库诱发地震的研究,忽略了针对受地震影响地区之人员财产安全问题的研究。


三峡工程论证报告认为,水库诱发地震一般不会超过水库当地地震级。此为一错误论点。


世界上第一次发现水库诱发地震是在美国的米德水库。这一带从没有地震的纪录。一九三五年,胡佛大坝建成,米德水库开始蓄水,当蓄水到约一百米的深度时,人们感觉有地震。随着蓄水位的增高,地震次数增加,最大的地震强度为五级。经过调查研究,地质学者认为,米德水库盆地的断层自上新世( 注:“上新世”为地质年代分代,如上新世,第四纪,新四纪等等。)以来,已经进入稳定状态,修筑大坝之后,水库蓄水,增加的水库负荷,使断层又活动起来,从而发生地震。


印度柯依纳水库,位于根本无强地震纪录的地区。中国新丰江大坝建筑之前,人们在历史文献中,如县志府志,也没有找到相关的地震纪录。只是香港工商日报曾载称,一九三四年三月,在博罗、河源界上清边乡,发生过轻破坏地震。


中国最著名的地震专家李善邦,于一九七九年出版《中国地震》一书,其〈水库和地震〉一节中,便已一针见血地指出,水库地震多发于原无震的地区。既然是在无震的地区发生,水库诱发地震的震级,都超过了这一地区历史上最大的地震震级。根据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的研究结果指出,三峡水库诱发地震可能超过天然地震最大值。


地震成因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西方国家的科学家对水库诱发地震成因,进行了许多科学研究,利用深井作注水实验,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研究课题。但从七十年代起,西方国家放弃水库高坝这个经济发展模式,致使此类研究也大为减少。


科学家认为水库诱发地震成因主要是:水库蓄水,压力增加,岩石中裂隙、断层更加发育;库水渗透岩石的范围更大更深;库水渗入裂隙起了润滑作用,引起断层滑动,从而产生地震。由于水库诱发地震多是浅源地震,所以震中烈度高于同等强度的天然地震。


那么三峡地区有记载的史上最大地震的情况又是如何?在三峡坝址不远,与三峡库区同属一个地质构造的来凤县,县志中较详细地记载地震和崩塌的灾难为:西元一八五六年,“清咸丰六年初八辰时地震,屋瓦皆动,环近数百里同时震。来凤县与黔江交界之大路坝,山崩十余里,压埋三百余家;自悔家湾板桥溪至蛇盘溪,三十里皆化为湖。地震时,有大山陷入地下,又忽然跃出而下坠者;有平地忽然涌出小阜者;有连山推出数里外者,山上房屋人畜俱无恙者;有田已淹没而田内秧禾反在山上者。山麓故有河,为山石壅塞,水逆流,淹没廿余里,潴为池,广约六、七里,深不可测。”如果三峡库区发生强度超过咸丰大路坝的地震,那么三峡地区居民的人员财产损失,将是十分惨重。


地震频繁


三峡水库从二○○三年六月一日正式蓄水至海拔一百三十五米,水库开始运行,接着又超计划将水位上升至海拔一百三十九米。之后水库水位在海拔一百三十五米至一百三十九米间运动。


自从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就发生了几千次的有感地震。人们从中初步总结出来的经验是:三峡水库蓄水位越高,地震越频繁;三峡水库水位变化越快,地震也越频繁。


二○○六年九月二十日二十二时起,三峡水库又将水库蓄水位从海拔一百三十五米升高到一百五十六米,一共提高二十一米。按照最初的计划,这个过程应该在二十一天中完成,但却一共持续了三十七天,直至十月二十七日九时五十分,才完成预定目标,比原计划延长了十六天。


虽然小心翼翼地每天只提高○点五七米,比原计划每天提高一米少了许多,但在此期间,三峡库区还是发生能定位的地震一百四十五次,其中最大地震规模二点五,地震活动较之前强。目前三峡水库距离正常蓄水位还有十九米,距离最高蓄水位还有二十四余米.为了保证三峡水库在汛期的防洪要求、和汛期之后通航和发电要求,三峡水库必须在汛后一个月的时间内,将水位从海拔一百四十五米迅速抬升到一百七十五米,否则三峡工程的通航和发电目标,将无法实现。然而随着水位的继续升高、和水位变化幅度的增大,三峡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地震频率将继续增加,而诱发地震稳定下来的时间将拖得很长。


地震烈度


隔岸观火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九计,出自唐干康《投谒齐己》。隔岸观火作为计谋的意思是:冷静地观察敌方内部争斗,让其自损军力,最后我方可以达到不攻而破的目的。


三峡工程决策者所考虑的只有一个,就是三峡大坝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中是安全的。三峡工程决策者不曾考虑的是,三峡工程诱发地震时,三峡地区的人民是否安全?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是否被破坏?三峡地区的房子是否会倒塌?三峡地区的道路是否会塌陷?三峡地区的坡岸是否会塌滑?水库诱发地震,震源浅,即使地震强度不高,震中的地震烈度也会很高。


比如湖北省丹江口水库,一九七三年发生规模四点七水库诱发地震,震中烈度就高达七度,损坏房屋一千九百余间,地面裂缝,库区内产生滑坡。二○○五年九月二十七日,长江三峡邻区湖北省随州市三里岗附近,发生里氏规模四点七地震。据报导,此次地震造成二千二百一十八户,七千七百六十三人受伤,损坏房屋一千二百六十六间,紧急转移人员三万两千人。随州地震震级不高,震中地震烈度为七度。有人认为随州地震和水库蓄水有关,虽尚未得到中国地震部门的证实,但也未予以否认。


规模四点七的水库诱发地震,能造成震中地震烈度为七度的破坏。难道三峡地区发生水库诱发规模六点五地震,震中的地震烈度还是维持在七度不成?那时的地震烈度,恐怕是八度、甚至九度。这将是一幅怎样的悲惨景象?有多少房屋要倒塌?又有多少居民要伤亡?这一点,三峡工程决策者考虑了吗?


参加三峡工程论证、但拒绝在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上签字的已故中国科学院院士侯学煜先生指出,在三峡库区将发生多种灾害的综合后果。三峡建坝蓄水后,因水的浸泡软化作用和浮力作用,令库区两岸的坡岸稳定性减弱,促使老滑坡复活,形成新滑坡。从地质构造等条件来看,库区存在着诱发性地震的可能性。


一旦发生地震,道路塌陷,坡岸失稳,滑坡、崩塌的岩土进入水库,形成涌浪。同时上游和库区又降暴雨,形成大洪水,在地面又无植被保护的情况下,更容易触发滑坡、崩塌。这种综合灾难,三峡工程决策者考虑了吗?隔岸观火,山崩地裂,与我何干?这就是三峡工程决策者所采取的谋略。


(待续)

初始化编辑器...

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