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eforya
李白有没有写得不好的诗?
736
0
2024-07-15 03:25:27
01
李白有没有写得不好的诗?
有。
还非常多。
我们读到的李白诗歌,约其所有作品的十分之一。
而这十分之一里,有相当数量的伪作、伪托,或跟其他诗人搞混的作品。
02
李白诗歌编集的过程十分复杂。
但毋庸置疑,第一个给他编集的是族叔李阳冰。
李白临死前,曾将部分草稿交给李阳冰,并嘱咐他替自己编集作序。
但草稿数量很少。
只得搜集时人传录、收藏的篇什。
如李阳冰所言:
“自中原有事,公避地八年,当时著述,十丧其九。”
李白一生交际应酬极多,很多名作即席而作,写赠他人。
且他这种斗酒诗百篇的人,散佚家常便饭,也不可能记得写过多少诗。
再者,经常出去旅游,看见美景,兴致来了,题在壁上石间,久而忘之。
李杜二人的诗篇,即便在当时,也已散佚大部。
03
李阳冰之后,唐宪宗时的范传正,宋真宗时的乐史,都重新收集了一遍李白诗歌。
比如乐史的《李翰林集》,共收诗776篇。
此后,不断有人收集所谓的李白诗歌,重新参订。
到今天,李白的诗歌已增至一千多首。
这里面有他人作品误收入集的,有模仿李白风格而被讹传入集的,也有假名李白而伪作入集的。
有唐人作品混入,有五代宋人作品混入......
可谓真伪并杂,难以厘清。
04
举个栗子——
《少年行三首·其三》
君不见淮南少年游侠客,白日球猎夜拥掷。
呼卢百万终不惜,报仇千里如咫尺。
少年游侠好经过,浑身装束皆绮罗。
蕙兰相随喧妓女,风光去处满笙歌。
骄矜自言不可有,侠士堂中养来久。
好鞍好马乞与人,十千五千旋沽酒。
赤心用尽为知己,黄金不惜栽桃李。
桃李栽来几度春,一回花落一回新。
府县尽为门下客,王侯皆是平交人。
男儿百年且乐命,何须徇书受贫病。
男儿百年且荣身,何须徇节甘风尘。
衣冠半是征战士,穷儒浪作林泉民。
遮莫枝根长百丈,不如当代多还往。
遮莫姻亲连帝城,不如当身自簪缨。
看取富贵眼前者,何用悠悠身后名。
特别明显,就一古代版重度中二青年的意淫幻想。
他幻想中的游侠,富比王侯,浪荡成性,赌博好色,呼朋唤友,举止豪奢。看似骄纵,却内心谦和,市长县官都要巴结他,王侯都要跟他平起平坐......
这不是意淫自己是古代王思聪吗?
李白需要意淫自己是富二代么?
不仅中二,还病入膏肓。
自“男儿百年且乐命”以下混乱,一会儿说不要读书,一会儿说要百年富贵,要荣身、簪缨。
明代学者朱谏在《李诗辨疑》中说:
按前有《少年行》,辞意感慨激烈,句法清洁而有文,白之诗也。此之少年者,粗俗妄诞,如病狂失心之徒,语无伦次,若出恍惚,而叫嚣不已之态,使人丧其守,真厕鬼之乱道耳。”
读此诗,就像看到一个登徒子,故作豪放语,却涨得脸红脖粗,又像一条癫犬,狺狺狂吠。
大概是个模仿李白的初学者。
就像后世学者所说的那样,学豪放而不得,流入叫嚣。
但其实李白的诗歌特质,不是豪放一词能“概括”的。
李白诗歌中的两大特质,一是气象,二是气韵。
前者境阔,后者流逸。
05
再观李白其原作:
《少年行·其一》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李白写少年游侠,写出了那种风流与潇洒。
游于金市之东,驾银鞍,跨白马,意气飞扬,驰骋于春风之中。
金市,见地之豪;银鞍,见坐骑之奢华;春风,见时之明丽。
这些景象都烘托、衬托出少年游侠的风度气质。
所以真正的好诗,描写人物时,从来都是以物象的烘托,景物的衬托和铺垫来渲染的。
而伪作中的“好鞍好马乞与人”,以少年游侠赠予他人物品,来衬托他的豪爽,但“好鞍好马”是什么样的鞍?
是什么样的马,何谓好?没有体现,难以衬托出少年的豪爽。
如果把李白的“银鞍白马”替换进去,“银鞍白马乞与人”则要比“好鞍好马乞与人”鲜明得多。
06
《戏赠杜甫》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这首诗成了李白轻视、讥讽杜甫的铁证。
然,也是伪作。
李杜二人的关系很亲密,不然也不会“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当然,说它是伪作,主要还是因为此诗大概是九流水平。
一个天才写这么一首诗,送给另一个天才,赤裸裸的轻视。
也辱没了自己的名号。
不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么?
不是“斗酒诗百篇”么?
裤子都脱了,你就给我看这个???
且诗中塑造的杜甫形象鄙俗,语言伧俗油滑,李白是不可能写的,有辱斯文。
“吟诗苦”是后世之人对杜甫的印象,更见伪作嫌疑。
当然,最重要的证据:“太瘦生”、“太愁生”,是流行于中晚唐佛门的口头语,多见于宋人诗词。
李白及其以前,还没有这种口语入诗的例子。
07
《草书歌行》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笺麻素绢排数箱,宣州石砚墨色光。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
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首先,怀素的书法直到大历(公元766年十一月-779年十二月)年间才成熟。
而李白在762年已经逝世。
再者,怀素的《自叙帖》里提到过给他写诗的的王邕、戴叔伦、窦翼、钱起等人,并没提李白。
而且从诗歌整体的气脉来看,作者不具备太白的才情和豪逸之气。
虽然写出了“墨池飞出北溟鱼”,但不过是老调重弹。
另一句“笔锋杀尽中山兔”,则呈现凶厉,实在不是个好象征。
通篇尽是阿谀虚词,只是写怀素用的墨水多,费的毛笔多,浪费的纸多。
至于龙飞蛇走鬼神惊,也是空话套话,没有写出怀素书法的具体风格和特质。
六联以后,基本全是废词。
尤其是最后一句“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不能称之为诗语了。
08
很多人自称懂李白,但未必懂李白的诗歌。
陆游的《入蜀记》曾记载这样一件事:
李太白集中有《姑熟十咏》,苏东坡自黄州还,经过安徽当涂时,读到这十首诗,抚掌大笑道:
“赝物败矣,岂有李白作此语者!”
诗人郭功父不这么认为,跟苏轼争论了起来。
东坡戏谑道:
“但恐是太白身后所作耳。”
郭功父听了,气得满脸通红。
因为他曾被当时的诗坛大佬梅尧臣、王安石等人誉为“李白后身”。
这段故事,耐人寻味。
足见在宋时,李白的诗集中已经出现了很多伪作。
不怀好意的来调侃一下,也许《姑孰十咏》还真是郭祥正所作也不一定。
这导致一个很严重的后果——
有碍后世去了解一个真正的李白。
无论其诗。
还是其人。
到底了
Hot Deals
All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