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热门

深色模式

字体大小|

搜索
ADVERTISEMENT
返回
  • 浏览过的版块

1
ADVERTISEMENT
Huaren
等级下士
威望3
贴子885
魅力3875
注册时间2009-12-28

charlesyoung

查看全部

我是她们的粉丝

1873

8

2010-01-01 13:34:00

我喜爱的名星


 

[upload=jpg,zhangjz1.jpg]UploadFile/2010-1/2010111334467716.jpg[/upload]
[upload=jpg,chenyan.jpg]UploadFile/2010-1/2010111334460258.jpg[/upload]
[upload=jpg,shengxy.jpg]UploadFile/2010-1/2010111334440435.jpg[/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5 19:58:13编辑过]

Huaren
等级下士
威望3
贴子885
魅力3875
注册时间2009-12-28

charlesyoung

查看全部

2010-01-01 13:44:00

第三张是全国曲协副主席盛小云。
Huaren
等级下士
威望3
贴子885
魅力3875
注册时间2009-12-28

charlesyoung

查看全部

2010-01-02 07:56:00

最喜欢第一张里的。许多人被她的声音迷住了。有个洋人说要向她学唱,结果她让她的丈夫去教那个洋人。这巧妙的应付方式多像我的太太。人也像我年轻时的太太。我在苏州的一间茶馆里,听了她七个晚上。后来我托我外甥女去买她的CD,结果还是没有出,她倒是录了一个磁盘让我外甥女寄给了我。我在网上写帖子,上海人组织起来,开着大巴去听她唱,许多帖子出来,上海的团体邀请她去唱,名气越来越大了。
Huaren
等级下士
威望3
贴子885
魅力3875
注册时间2009-12-28

charlesyoung

查看全部

2010-01-03 06:52:00

她 - 姑苏美人张建珍- 一曲“江南美”,江南江北全迷倒。
Huaren
等级下士
威望3
贴子885
魅力3875
注册时间2009-12-28

charlesyoung

查看全部

2010-01-03 06:59:00

 

呖呖莺声别有腔——再听张建珍


呖呖莺声别有腔——再听张建珍

      
      初听张建珍《断桥》一折不过半小时光景。再听张建珍就是前后十回书了。其中听了两部书:《四香缘》和《血溅九龙冠》(周六早场听),再加一场纪念演出。网友要发问,为啥勿一脚落听下去。因这下半月(12月),除这一档外,还有惠中秋和沈文军的书我也想听。16天除一天不克分身外,听了15天的书。人是累了一点,但收获颇丰。但比起苏州网友乘早车或驾自备车赶至上海听书的热情 ,我这点“劲头”,用海派语言表述,叫“侬弹开”。
      我问365天天天泡书场的朋友(以下或今后 简称365朋友、书友、听友等),六年多前他们在玉兰书场说什么书。他们说,就是《血溅九龙冠》这部书。我再问,前后比较你们发现他们有什么变化。一个说“当然有了进步”,另一个说“当时就发现张是可造之才”。
      马志伟在开书那天先介绍了他们两人的关系。他说,她在团里是支部书记,是我的领导。在家里也是我的领导。后因她怀孕与生产,为照顾女儿起见,在苏州附近说书。03年要来上海说书,因“非典”飞掉了。另一次他在台上说“唱开篇是为了维持生计”。这些话好像是回答网友们的质疑似的,所以我记录下来。
      他们说的《四香缘》故事情节是:四个名字末尾有个“香”字的女人与一男主人公的情缘。可用三句话概括“私订终身在堂楼,女扮男装中状元,奉旨完婚大团圆”。
      有网友评论马志伟说书中规中矩。我同意此说。我的解读是,他已脱离了“背书”的初级阶段,处在一个比较自在的说书情景之中。马在有些书情中,能很快地进入角色,有一定的感染力。但每当他跳出书情,联系现实生活进行现场发挥时,就显山露水。腹笥不深,即肚里货色不多,比较生硬勉强。所放的噱头从量到质都难如人意,生活底蕴明显不足。他正当年富力强之际 ,如能勤奋学习,多参加长篇演出,经过不断磨练,艺事定会更有起色。他在书中一般唱严调、陈调和蒋调 。我认为,他唱严调较好,好就好在有点严雪亭的味道。                       
      有网友说,希望今年能配一个好上手给张建珍。我完全理解他的心意:想因此评弹界早日出现一对新响档。正如我上面所说,马的口齿清晰,说表能打动听客,弹唱也可以。欠缺的是,说、噱、弹、唱、演的全面发展。他毕竟年纪还轻,基础较好,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应给于他一定的时间,让他修炼成“正果”。从评弹史上看,将原夫妻档拆散,从新配置,由此造就一代响档。这是有例可循的。但此一时非彼一时,时代终究不同了。我们要考虑两个后果:一是即使配了一个好上手,在现今的条件下,是否一定能成为响档;二是有可能导致一个或两个家庭解体。这是有前车可鉴的。所以,这不宜提倡。已有不少网友指出,评弹界的夫妻档由来已久,无论对彼此的生活和书艺都有裨益。因此对这种形式应予以提倡和保护。愚见,最好设一奖项,对夫妻档一年完成和超额完成演出指标后,再给于一定的奖励。      
      作为下手的张建珍与上手配合默契,说表自然流畅。特别是起角色,感情丰富饱满,喜、怒、哀、乐、愁的面部表情很能打动人。角色的跳进跳出,即布莱西特的“间离效果”拿捏得游刃有余,深得听客的好评。但对书中的不同女性,如京畿高官之女、为权奸所害落草为寇的女强人、大庄园主的女才子等的性格特征、行为举止、语言谈吐的表现方式不够鲜明,尚嫌不足。
       我近距离观察他们的弹唱。马用的是一只双面弦,即两面可弹。我听赵丽芳先生在台上介绍,为减轻跑码头的负担,各人少拿一件乐器,吴迪君用双面弦。她根据其师徐丽仙先生的发明,在琵琶上再加一根弦,成五根弦。这样就可少带一件乐器。但张建珍还是用两只琵琶。她十指纤长,四指伸展得开,按捺琵琶,轻松自如。看上去也舒服。有些演员手掌厚、手指短虽也能弹,看上去就不怎么顺眼了。
        她天生一条“金嗓子”。听客就是喜欢她唱。书前加唱开篇外,小落回后还要请她唱。她在书中所用的唱腔有俞调、祁调、王月香调、琴调、薛调和蒋调。擅长的还是俞调和祁调。夫妻俩在书中片子的末一句唱了声徐调。我发现,评校出来的学生什么调都会唱似的。拥有这么一条好嗓子,是否开篇和唱段个个唱得好呢。事实不是这样。我从听客热烈而响亮的掌声中听出,她唱得最好的是小曲《江南好》。她充分发挥了那条嗓子的甜美和柔润的特色,而且注入了她对这方生她养她的山明水秀之地的充沛感情,听客们沉浸在这甜津津、美滋滋的乐音氛围之中,得到了美好的艺术享受。说她那像黄莺啁啾一般的歌声并不过分。她也很了解自己的特长。在十六对夫妻档闹元宵演出会上,她与其夫合演《秦香莲》中的《寿堂唱曲》,再次展露了她唱小曲的专长。她与其先生合唱《宝玉夜探》时,马志伟说,应用蒋调唱,但自己搭勿够,改用尤调唱,结果连累到张的唱腔,唱得不成功。我听余红仙先生在电台上介绍,尤调的特点是用意大利美声唱法。大家知道,美声唱法被乐界认为圭臬。尤调虽脱胎于蒋调,不是随便好唱的。只不过对多数听客来说,此调不太熟悉而已。
      张建珍唱的《蝶恋花》无论从感情投入以至运腔上均无亮点可说。我不会拿她与原唱者去比。我拿她与季静娟唱的《蝶恋花》来比。那次季静娟与王建中拼档在美琪书场说《武则天》。开书不久来了一干人等,约十来个男女,其中两人身穿解放军军装,簇拥着一位五短身材的老者。后来我打听,这老者是军级离休干部。季静娟在小落回后上台说,北京来的老同志点唱《蝶恋花》。这就是说,她和王建中的准备时间只有十分钟。从“我失骄杨君失柳”的“我”字起,她用中音唱出,拖腔至“失”字的转换,经“杨”字的稍停,最后是“柳”字的拖腔,过渡自然,音准到位,感情充沛。全曲唱得成功,令我折服。如要我打分的话,我将原唱者作为参照系定为最高分5分,那么季静娟此唱也可得5分,而张建珍的得分是3+或4-。这也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如不顾自己的嗓音特点,硬要跟原唱者的高音学,那就惨了。前面等着的只能是“失败”两字。     
       说起季静娟,请网友容许我再说几句。我在书场听书时,听书友们讲起,季静娟不差。我特地换乘三部车子赶至梅文书苑听她的书。她那时的上手是曹姓演员(名字已忘)说《宋太祖》。虽然只听了一回书,但我觉得她的书艺确属上乘。但她时运不佳,始终在上海外围地区演出。这次她与王建中拼档应该说是一时之选,但听客寥寥。那天只有二十人左右。我对书场经理说,你们宣传工作未做好(这是美琪书场开业后的第二档书)。后王建中与华一芳拼档在永泰书场(现已歇业)说《武则天》生意很好。平时基本满座,有时要加座。若论书艺,季静娟决不在华一芳之下,但华一芳面孔漂亮是听客公认的。这沾了很大的光。季静娟直到与周希明老先生拼档说〈法华庵〉才崭露头角,有了名气。一旦与周合作结束,不知以后还能与谁拼档。季虽不漂亮,却有艺术细胞,折腾多年刚有起色,又将复归于沉寂,十分可惜。听365书友说,她已嫁于大款,从此衣食无虞,书台又将少了一个很有希望和发展前途的艺人。        
      而张建珍的脸相介于两者之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看上去很舒服,蛮讨人喜欢,用面清目秀来形容是比较妥帖的。我在[说明]中提到的那位网友不喜欢张建珍。这是他的自由,别人无权干涉。但他拿张的两条辫子揶揄奚落一番,是大可不必的。古今中外,辫子始终作为一种发式而存在。我们在各国的电影中都可见到,无所谓“土”与“洋”之分。演员、特别是女演员的发型与着装,我以为最好与书情相配,还要考虑台下听客的接受程度。今天书场的常客仍是老年人的一统天下。他们的审美情趣不是很高,讲究实际。近年来,有些女演员时兴染黄发,我不觉得好看。网上有照片,个别女演员身穿酥胸袒肩的服装也不合时宜。我自认为我这老头隶属于新潮开放行列,但对花里胡哨的服装我并不欣赏。说到底,这是她们的自由,但作为一名艺人天天要演出,面对这么些听客,如能听听他们的感受总是有益无害的。 那位不喜欢张建珍的网友有他心中的偶像女演员,认为她“一开口就是天才”。我真心希望,他能写下来,让大家了解怎么“一开口就是天才”。中评网为我们提供了一块很好的交流平台。
      我在听惠中秋先生说书之隙,介绍和动员三位书友去听张建珍的书。第一位是个残疾青年,他是脑瘫患者。他也可归属于365听客之列。几乎所有说书先生和老听客都认识他。他的思维能力尚可,但语言能力和肢体动作有障碍。我动员了他三、四次,他每次支支吾吾半天,最后嘣出两字“勿去”。还有两位是四十岁上下的中青年,我作了介绍和动员后,一位对我报以一笑,另一位说:这里听了,跑勿开了。由此可见,这对夫妻档6年多未来上海说书,在上海并无知名度,离“红”字还远着呢。他们第一天173客(美琪书场共150只位子),剪书165客。平时基本坐满,逢假日有加座。这个成绩还算说得过去。虽说在一般听客中并未引起多大的注意,却受到专业人士的关注。我见到江文兰先生(张的老师)和张振华先生来听书。书友告诉我,张蝶飞先生和张如君先生也来观摩。内行毕竟是内行。
        按理说,像她很有禀赋的女演员,32岁的年纪应是大红特红、红得发紫的黄金时代。张建珍在说、弹、唱、演上多年前已初露头角,但至今未能走红。网友早已指出,这位品芳茶室的当家“花旦”醉心于唱开篇,忽视了跑码头说长篇的历练。这对评弹事业不啻是一个损失,因为评弹界不能只有一个盛小云。但对他们的现实生活而言确实是成功的。365听友告诉我,他们早已进入有车族行列。马为其妻当驾驶员,开车接送唱开篇。那是妇唱夫随,另类的“珠联璧合”。
        评弹界需要新生的领军人物,众多听客也要求有新的响档出现,我认为马张档具备了应有的条件。马志伟说:明年(现指今年)暑假带女儿再来此演出,女儿请老听客带看看。关爱家庭,人之常情,无可厚非。我们见到,不少女演员一旦产假期到,立即赶赴一线书码头说长篇。我每每读到此类信息,由感佩而至感动。这种敬业精神令人肃然起敬。为了艺术有所建树和创新,总要作出点牺牲吧。张鉴庭先生六进六出上海都未能唱红,第七次进上海就此一炮打响,成为一代响档。看看前辈艺人发愤图强、矢志不移的精神,应该有所启示。马张夫妻档能否最终脱颖而出,成为响档,张建珍能否成为撼动评弹界大姐大地位的人,那就看他们本人的造化了。


 


初始化编辑器...

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