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angge
真想找伴侣,为什么不建议太快合体?
1121
5
2024-07-14 21:39:47
先说一些观察:在男同中,因为对性的获取更为快捷,反而单身比例更高,能找到稳定伴侣的难度可能会更大,而非更小。
一方面可能是男同对寻求稳定伴侣关系的愿望并不如嘴上说的那么强烈,即说的与做的“身心不一”。
第二,也有可能在压力的环境下,要突破社会偏见敢做自己的人,往往性格上更为自我,在包容性上存在一些不足,而伴侣关系,需要彼此的妥协与包容;当然,还存在另外一种解释。
第三,一种心理学观点认为,太快合体,会让双方产生一种误解:就是我对你已经很了解了,我们很熟悉了,事实上,这是一种假象,也许只是了解了对方身体的部分。这可以从男同交友宣言中,过度强调尺寸这种可衡量的指标窥见一斑。像打印照片一样“所见即所得”。
如果要发展伴侣关系,需要考虑到一个社会人的性格,工作,能力,人际关系、教育背景、家庭成长等等,都需要被立体的看见,这些反而是需要穿着衣服才能看见,否则只从身体和欲望的角度去评估了,男同交友往往是急于看见不穿衣服的部分。
第四,还有一点也很有趣,在华人文化中,尽管某些人自己推动了更快的合体,但在评价机制中,又会多一重“这个人有点随意”,这展现出交友的矛盾性,一方面享受并推动了更快的合体和快餐文化,另一方面又潜意识的认为,这是不好的,希望寻找下一个“更认真的人”。
第五,就是重视维度的问题,快速进入合体阶段的人,容易忽视其他重要的关系维度,即对关系的优先级排序天然不同,强调硬维度的性,而忽视软实力的沟通与连接。而沟通是伴侣关系的核心要素,所以,找伴侣需要“软硬”兼顾。
第六,就像你刷某些小片一样,你会发现刷的越多,你的耐受阀值越高,总想寻找一部最刺激你的,你在左点右滑中,浪费了很多时间,最后,可能是倒回去找到原来看过的那一部,达成满足。
研究同样支持以上结论:Bisson和Levine(2009)发现,那些在关系初期推迟性行为的伴侣,往往报告更高的关系质量和稳定性。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有更多时间了解彼此,并建立起坚实的情感基础。
Peplau等人(1982)的一项研究发现,性关系的早晚与关系满意度有关。那些在关系早期就发生性关系的伴侣,报告的关系满意度相对较低。这可能是因为快速进入性关系可能导致忽视其他重要的关系维度,比如情感连接和沟通技巧。
Kuperberg和Padgett(2015)研究了大学生的关系,发现那些推迟性行为的情侣在关系满意度和持久性方面表现更好。他们认为,推迟性行为可能有助于更全面地评估伴侣的兼容性,并更好地处理关系中的挑战。
以上提到的研究并非针对同性恋群体,但作为社会人,我个人认为这些研究结论同样适用于同志群体,特别是男同群体。
我并非劝你退回到一个“谈性色变”的保守人,如果你的目标是发展伴侣关系,你需要看到这些维度,确保你的行为与目的之间达成平衡。
https://www.youtube.com/embed/_VbABZ72080?si=9u3I_VPlt4Rx5ZyI
这个还是有一些研究支持的。
到底了
Hot Deals
All De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