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返回
  • 浏览过的版块

1234
ADVERTISEMENT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10
贴子6293
魅力9839
注册时间2007-12-06

琬九

查看全部

[转帖]支配与服从——病态关系的双重奏 by 武志红

2689

45

2008-03-22 21:26:00

我们都想做好人,并想用好的方式对待某人。如果一个人越重要,我们就越会用自己所懂得的最好的方式去对待他。

  然而,我们这个所谓的“好的方式”常常是有问题的。

  并且,我们使用“好的方式”时,藏着一个隐藏的逻辑:我对你这么好,你当给予我回报。

  对回报的渴望也不算是问题,但关键是,我们还渴望对方也用某种特定的方式给予自己回报。

  如果对方不仅给了回报,而且还恰恰用的是自己所渴望的方式,我们就会觉得,这个人真爱自己。否则,我们就会失望,就会觉得对方对自己不够好,并生出想远离这个人的念头。


  对方也会执著于类似的渴望。

  当两个人的渴望想契合时,所谓完美的爱情出现了。然而,即便此时,这也不是相爱,而只是一种命运的偶遇而已,我们看见的,只是自己的世界,我们并没有看到对方的真实存在。

  更多的情况下,契合是不可能的,不管一个人多么爱你,他仍然不能如你所愿,自动以你所渴望的方式回报你的“好”。甚至,即便知道了你的渴望,他仍然不能甚至不愿以你所渴望的方式回报你。

  因为,一旦这么做,他作为一个人的独立存在就不存在了,他就沦为一个工具,一个满足你的梦想的对象。

  因为这个缘故,我们都渴望爱,都爱过,然而,要命的孤独却纠缠着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

雷子是我的一个好友,前不久,他从外地来到广州出差,我们一起聊天,谈到了他的爱情。

  他刚遇到了一个女孩,两人的感情迅速升温,让他有些畏惧,他生怕处理不好这个关系,让他重蹈覆辙。以前,他谈过了不知多少次恋爱,但没有一个关系能持久。这看似浪漫,令别的男人艳羡,但他自己知道,这很痛苦,他其实很渴望拥有一个稳定的、高质量的亲密关系。

  于是,他说他刻意地与那女孩保持一个距离,他告诉自己,少见面,多打电话,这样可以不会发展得太快。

  既然如此,和她的电话就变得很重要了。最近有两次,他打电话给她,她都没接,直接给挂了,过了一会儿后再打过来,对他说,她当时一次在开会,一次在和老板谈话,事情很重要,所以她要那样处理。

  雷子则说,如果他是她,他会先接她的电话,并走到一边僻静处,简单聊几句后,再告诉她,他有公事,待会儿再和她详谈。

  我则说,如果我是她,他这样对我说话,我会感到压力,并且略有不快。

  “为什么?”他问道。

  “因为,你没有理解我的方式的合理性,而是在诱导我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对待你。”我回答说,“你这样做,是在将你的方式强加于我。”

  在人际关系中,尤其是在亲密关系中,这种诱导无处不在。

  如果用普通的语言来说,这种诱导是强加。如果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这种诱导便是投射。

  如果投射成功了,这个女孩下次果真以他所渴望的方式对待他,那么,这便是认同,即这个女孩认同了他的投射。

  投射与认同,是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的心理机制,每一个人际关系中都充斥着大量的投射与认同。

  一般情形下,我们尽管玩投射,也渴望对方认同,但对方并不是非得这么做不可。对方没这么做,我们也不是太失望。

  然而,有些人会特别执著,他投射时,抱着强烈的愿望,渴望对方必须以他所期冀的方式回应他,如果对方不这么做,他会严重焦虑,认为对方不爱他。这种心理机制,被称为投射性认同。

投射性认同——孤独的游戏
  投射性认同是一种孤独的游戏。沉浸在这种游戏中的人,会比一般人更加渴望建立亲密关系,但他们在亲密关系中是看不到对方的真实存在,他们只关注对方是否如自己所愿,按照自己所渴望的方式对待自己。

  换一种说法即,玩这种游戏的人,只渴望他投射你认同,但却拒绝你投射他认同。

  这样一来,这个关系就失衡了。这样的人,他看似在乎你,但其实他在乎的是他投射到你身上的幻象,他会诱导你或强迫你以他所渴望的方式对待他,而你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存在,他会视而不见,他既不关心你的想法,也拒绝真正了解你。

  和这样的人打交道,你会觉得特别受压制,因为你只有按照他所渴望的方式对他,他才会满足,除此以外的任何方式,他都不会满意。

  投射性认同的游戏中藏着一个“你必须如此,否则……”的威胁性信息,它的完整的表达是:“我以我的好的方式对你,你也必须以一种特定的好的方式对我,否则你就是不爱我。”

  不过,玩这个游戏的人,通常只意识到前半句,即“我对你好,你也该对我好”,而没有意识到自己发出的威胁信息。但作为被投射者,你会清晰地感受到这种威胁,你感觉自己没有选择权,你不能按照你的意愿对他表达你的好,否则他会不满意,而且你还会付出代价。

  投射性认同的游戏并不罕见,它有四种常见的类型:

  一、权力的投射性认同。玩这个游戏的人,其内在逻辑是,我对你好,但你必须听我的,否则你就是不爱我。

  二、依赖的投射性认同。其内在逻辑是,我如此无助,你必须帮我,否则你就是不爱我。

  三、迎合的投射性认同。我对你百依百顺,你必须接受我,否则你就是不爱我,你这个大坏蛋。

  四、情欲的投射性认同。我这么性感(这么有性能力),你必须满足并对我好,否则你就是不爱我,你这个性无能(性冷淡)。

  权力的投射性认同与依赖的投射性认同相辅相成,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常见的孤独的游戏。前者表达的含义是,我很强大,你很无能,你必须听我的;后者表达的含义是,我很无能,你很强大,我必须听你的。如果一个执著于权力游戏的人碰上一个执着于依赖游戏的人,两者会相处得相对比较默契。

依赖者的恐惧:独立是“坏的”
  一个人之所以会形成顽固的投射性认同,和他的原生家庭的关系模式密不可分。

  我们生命的一个主要动力是寻求建立关系,尤其是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第一个势
必会建立的亲密关系便是亲子关系,而我们最初也是在与父母的亲子关系中初步形成了“好”与“坏”的概念。

  在一个亲子关系中,一个孩子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某时父母愿意与自己亲近,他便认为这时的自己是“好”的,如果某时父母明显与自己疏远,他便认为这时的自己是“坏”的。

  考虑到我们国家的父母普遍将听话视为孩子的一大优点,那么不难理解,在我们国家的亲子关系中,父母容易执著于权力的投射性认同:我对你好,但你必须听我的,否则你就是坏孩子。

  相应的,孩子容易执著于依赖的投射性认同:我这么无助,你必须帮我解决一切问题,否则你就是坏父母。

  如果父母特别执著于权力,那么这个家庭的孩子就会特别执著于依赖。他不仅在他的原生家庭是依赖的,到了学校、社会和爱情中,他也会沉溺于依赖的游戏中。

  因为,他潜意识中认为,依赖是好的,会促进关系的亲密,独立是坏的,会导致关系的疏远。

  这在他的原生家庭是对的,但到了其他关系中,这大多数时候是错的。

  这是我们所有人都要面对的问题。我们在原生家庭形成的“好”与“坏”的观念,到了家外面,都会有些不适应,都需及时调整。

  然而,一些家庭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极其僵化,父母极其在乎权力,而孩子必须绝对听话。这最终会导致这个孩子形成非常顽固的依赖心理,等走出了家门后,不管现实状况多么需要他独立,他也丝毫不敢表达独立的一面。这不仅是因为他缺乏独立的能力来,也是因为他潜意识深处相信,独立是“坏”的,如果他独立,就会导致关系的疏远,而如果他依赖,就会导致关系的亲近。

  德国家庭治疗大师海灵格讲过这样一个寓言:

  一头熊,一直关在一个极其狭小的笼子里,它只有站着。后来,它从笼子里放出来了,可以爬着走,也可以打滚,但它却仍然一直站着。那个真实的笼子不在了,但似乎一直有一个虚幻的笼子限制着它。

  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我们长大了,离开了家,但我们却仍然一直待在一个虚幻的家中,并继续执著在从家中形成的逻辑里。

  譬如,一个玩依赖游戏的男人,在家中,依赖可令父母对他更好,所以他会一直觉得依赖时的自己是“好我”,等他依赖时,别人就会亲近他。然而,当女友因厌倦他的依赖而表现出对他的疏远时,他会变得更加依赖。他这样做,是因为他潜意识上认为,他越依赖,别人会越亲近他。这种潜意识阻碍他如实地看待问题。

及时修正你的心灵地图
  我们都执著在自己的逻辑上。并且,绝大多数人所拥有的只是一套逻辑。我们会自动认为,越危险的时候,我们就越需要执著在这一套逻辑上,只有这样做才能拯救自己。

  就如那只熊,以前,它在笼子里,假若挨打,它会尽可能地缩成一团,这样会让自己的痛苦尽可能地减少。等走出笼子后,再次挨打,它仍然只是会缩成一团,但却没有意识到,它可以打滚、逃跑甚至反击。

  这也是珠海虐待保姆案中,当雇主魏娟折磨小保姆蔡敏敏时,蔡敏敏变得更听话的逻辑。在蔡敏敏的家中,听话会令她受到保护,所以她在遭受折磨时变得更加听话,但却完全没有料到,在魏娟这里,你越听话,被折磨得就越厉害。

  只有少数人会在遭受打击后,反省自己持有的那一套逻辑,调整它甚至放弃它,而去形成一套更新的、更灵活的、更适合现实状况的生存逻辑。

  对此,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称,你应当及时地修正你的心灵地图。

  相对而言,依赖更容易是女性的特点,而执著于依赖的投射性认同的女性也远远多于男性。

  譬如,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是,许多女子结婚后变得不敢开车了,于是无论去哪儿都必须由老公开车陪着。

  这常是依赖的投射性认同在作祟,这些女子的潜意识中认为,作为女性,依赖是好的,可以促进与爱人的关系的亲密,独立是坏的,会导致爱人疏远自己。

  如果爱人恰恰是一个权力欲望很强的人,她们这样做就会导致皆大欢喜,男人尽管常常批评她无能,但心里很享受太太离开自己就活不下去的感觉。

  然而,一旦爱人不是这样的人,她的这种做法便会带来很大的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谢尔登.卡什丹在他的著作《客体关系心理治疗》中讲到了这样一个案例:
  贝蒂娜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一所声望很高的大学,并且取得了艺术行政管理专业的硕士学位,她嫁给了一个电子机械师汤姆,他们有两个孩子。

  贝蒂娜是镇议员,看起来聪明能干,显然有能力应对人生中出现的大多数问题,但除了家里的问题。只要是家事,不管多琐细,如果没有丈夫的建议,她就不能做决定。譬如,家里一个水龙头坏了,她在给水管工人打电话前,一定会先给汤姆打个电话,征求他的意见。

  一开始,汤姆只是把这种行为当作小小的骚扰,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越来越厌烦和愤怒,并多次警告贝蒂娜,希望她不要这么做,贝蒂娜则在痛哭流涕后承诺改变,但最后还是回到原来的状态中。

你不让我依赖,你就是不爱我
  这是两个人的逻辑的错位。作为一个执著于依赖的投射性认同的人,贝蒂娜确信,要与丈夫关系亲密,关键是要说服他相信自己没独立生存的能力,因此她陷入婴儿的状态,诱导并强迫丈夫来扮演照顾她的角色。然而,汤姆自己没有对权力的投射性认同,他并不享受一个大权在握的照顾者的角色,相反他觉得妻子不可理喻,因为她的能力那么出色,显然能轻松解决很多家事。

  于是,当贝蒂娜依赖汤姆时,汤姆开始疏远她。但他越疏远她,她就会越执著于她以为的可以修正关系的“好的方式”,于是变得更依赖。这是无数亲密关系日益冷淡的一个秘密。我们说“相爱”,但其实只是试着将爱人拉进自己的逻辑,我们看不到爱人的真实存在,一如贝蒂娜就看不到丈夫对她的过分依赖的讨厌。

  贝蒂娜的过分依赖让丈夫感到厌烦,这还只是这个关系的表面信息。这个关系的一个隐藏信息便是威胁,贝蒂娜每次上演依赖的游戏时,势必会传递“否则”的信息——“我这么无助,你必须帮我,否则你就是不爱我”

  一个婴儿的依赖并不容易让我们感到厌烦,因为婴儿的依赖是真实需要,他必须依赖我们的照料,否则他真的会死去。但一个成人的依赖,尤其是一个聪明能干的人的依赖很容易让我们感到厌烦,因为这不是他的现实需要,并且我们能切实地体会到一种压制,我们会感到,我们没有回应他的自由,我们只能以一种被限定死了的方式——照料他——来对待他,否则就会遭到威胁。

  我一个朋友,她的家离单位很近,而男友的单位则离她的单位很远。她常上夜班,会在晚上10时后下班。每当上夜班时,她会渴望男友开车去单位接她,把她送回家,然后目送她走进家门。当他这样做时,她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强烈的幸福感。

  一开始,每次她上夜班时男友都会争取来接她,但后来,他觉得这样实在很不划算,因为她回家很方便,而他来一次很麻烦。于是,他和她商量说,能不能少接你一些,比方说,以前每次都来接,现在减少到一半的时间。

  她也觉得自己好像有些过分,不得已勉强答应了,但刚答应的那一瞬间,她脑海里便闪过一丝念头:“他不爱我,是不是该分手了。”

接受独立的“坏我”,走出依赖
  这是一个经典的依赖心理机制。看起来,依赖者似乎柔弱无助,但其实依赖的背后藏着威胁的信息:你必须按照我所希望的方式对我,否则我就会考虑离开你。

  这么小的事就令自己有了分手的念头,她吓了一跳,当晚便打电话给我。电话里,她反省说,她的依赖是爸爸培养出来的,爸爸有很强的控制欲望,可以为她和妹妹做一切,但她也分明感到,这种自我牺牲中藏着一个条件:你们必须听我的。

  对于爸爸的控制欲望,她现在有了明显的抵触情绪。然而,恋爱时,我们会渴望延续过去的美好,同时修正过去的错误。所以,她既会渴望男友能包容她的独立倾向,同时也能在她渴望的时候满足她的依赖。

  不过,明白了这一点后,她懂得这是自己的问题,而不是男友的问题,于是对男友的情绪便消失了大半。

  一个执著于依赖的投射性认同的人,几乎势必会有一个权力欲望超强的抚养者。

  在健康的亲子关系中,儿童出现的自主行为是受母亲欢迎的,并且会受到表扬,但在不健康的亲子关系中,儿童的自主行为却会导致抚养者的打击,起码会导致抚养者疏远儿童。所以,这个儿童早早就发现,要想拥有与抚养者的亲密关系,他最好表现得虚弱一些,他越没主意,越无助,抚养者便会对他越好,和他越亲密。

  这也是电影《孔雀》中的心理奥秘。《孔雀》反映的是一家五口的悲剧,老大一直被当作白痴,但后来才证明,他其实是最有生存能力的,他的白痴在很大程度上是伪装出来的。在这个家庭中,独立是坏的,越想独立的孩子越没有好下场,而依赖是好的,越傻的孩子得到的糖就越多,与父母的关系就越亲密。

  又如贝蒂娜,她的母亲不停地告诉她要做什么,在她所有的琐事上都会提建议,并且随着年龄增长,母亲的控制不仅没减少,反而日益增加。显然,与母亲的关系让她学会了依赖,并对独立产生了恐惧,最终也将这一点带到了她和汤姆的关系中。甚至,她之所以嫁给汤姆也是母亲的决定。可以料想,这样的妈妈之所以会选择汤姆,一定不是因为汤姆独立,而是因为汤姆好控制。那么,贝蒂娜向这么一个男人寻求依赖,显然是找错了对象。

  如果你是一个依赖成性的人,你渴望改变自己。那么,你不仅需要培养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更需要去好好审视自己内心深处的逻辑。

  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势必会发现,尽管你意识上讨厌自己的依赖,但潜意识深处仍然将依赖当作了“好我”,一旦你渴望与某个人亲近,就会不自觉地扮演一个依赖者的角色。同时,你的潜意识深处将独立当作了“坏我”,你会恐惧自己的独立倾向,因为你的原生家庭的经历告诉你,一旦你想独立,你得到的是惩罚和疏远。

  在审视自己内心深处的逻辑时,你还会发现,当你玩依赖的游戏时,你在夸大对
方的同时,也发出了威胁信息——“你必须对我好,否则你就是不爱我。”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10
贴子6293
魅力9839
注册时间2007-12-06

琬九

查看全部

2008-03-22 21:27:00


  对于控制者来说,你的想法不值一提,他们根本不关心你的想法,拒绝真正了解你。


  ——摘自帕萃斯.埃文斯著作《不要控制我》




  前不久,一个朋友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

  她和一对情侣朋友一起去吃饭。到了餐馆后,那个男子说“女士优先”,让她们两个点菜。


  于是,她们两个选了几个菜。

  但是,等服务员来后,这个男子却一一否定了她们选好的几个菜,说她们点的几个菜都不够好,然后点了他自认为的“够好”的菜。


  “这种人,真让人受不了。”她说,“既然你自己那么有主意,一开始你自己点不就得了,干吗还让我们费心思。”


  听上去,她对他似乎很有情绪似的。但再聊几句,我发现,她和他其实是已经认识多年的朋友。


  了解到这一点后,我说,OK,你先不要说他的其他事情了,我对他做一些推测吧。


  她自然很感兴趣,于是我做了以下的推测:

  1.她每次和他吃饭,他都会重复这个模式——先让你点,然后否定你,最后让服务员按他的意思来上菜;


  2.他决定了的事情,不管你怎么反对,他都会去做,和他在一起,你会经常觉得自己被严重忽略;


  3.他有特殊的优点——如果你需要帮助,他会不计代价地帮助你,热心程度堪称罕见,只是你会觉得他帮的好像不是地方;


  4.他常说类似下面的话:照我说的去做;听我的;就这样;遵从我的指示……


  ……

  她说,我的猜测差不多都对了,接着问我,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呢?


  我回答说,这一点都不难,因为他属于一类人——支配欲望超强的人,以上我说的,不过是他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同时又糅合了你刚才说的他自己的一些个人特点。




支配者常意识不到自己爱否定人
  此前,我在本专栏文章《支配与服从:病态关系的双重奏(上)》一文中谈到,有些人会特别渴望别人按照他们所希望的方式给予回应,他们内心中有这样一个绝对化的逻辑:


  我以我的好的方式对你,你也必须以一种特定的好的方式对我,否则你就是不爱我。


  再细分的话,这样的人有以下四种类型:

  一、依赖者。他们的内在逻辑是,我如此无助,你必须帮我,否则你就是不爱我,你就是坏蛋。


  二、支配者。其内在逻辑是,我对你好,但你必须听我的,否则你就是不爱我。


  三、迎合者。为了你,我做什么都可以,但你必须接受我,否则你就是不爱我,你这个大坏蛋。


  四、性感者。我这么性感(这么有性能力),你必须满足并对我好,否则你就是不爱我,你这个性无能(性冷淡)。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别人——尤其是恋人或重要的亲人——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对待自己,但假若对方不这么做,大多数人不会感到很失望,更不会因此就认为对方不爱自己。但是,以上四种类型的人会极其渴望这一点,并将这一点绝对化。


  在《支配与服从》一文中,我主要探讨了依赖者的心理机制,在这一篇文章中,我将主要探讨支配者,而前面提到的那位男士,无疑是典型的支配者。


  支配者还可大致分为两个类型:赤裸裸的支配者,他们甚至不愿借用“我对你好”这个借口,而是直接表达这一信息“你必须听我的,否则我会让你付出代价”;温情的支配者,在表达支配欲望的时候,他们会使用“我是为了你好”这一借口。


  很多支配者既是赤裸裸的,也是温情的。在某些人际关系中,他们懒得披上那温情的面纱,而是直接使用其拥有的权力或暴力,迫使别人服从其意志,而在另一些人际关系中,他们则会温柔很多,在迫使别人服从时,会同时传递“我是为了你好”的信号。


  譬如,有些人在工作单位是一个赤裸裸的支配者,但面对亲人时会表现得极有爱心和耐心,但不管多有爱心和耐心,他们一定会追求“你必须听我的”这个终极目的。


  必须强调的是,当传递“我是为了你好”这个信号时,支配者自己意识上的确是这样想的,他打心眼里认为自己是为了对方好,但对自己习惯性地否定对方的意志缺乏认识。


  所以,我对前面提到的那个朋友说,你一定会感觉自己常被他否定,但如你拿这一点质疑他,他一定会说,不明白你在说什么,我哪里这样做过。


  她点点头说,她早就这样说过他,而他也正如我所预料,根本不承认自己有否定别人的习惯。




支配者容不得别人小小的反抗
  支配者的内在关系模式是强化版的“我行,你不行”,他会绝对地、一贯地认为“我行”,同时又绝对地、一贯地认为“你不行”。


  若和支配者谈恋爱,那么,在最初的蜜月期,一些自我意识不是很强的人会有完美感。因为,支配者越认定“你不行”,他就越要展示“我行”,所以,他会尽自己一切所能,无微不至地照顾你。


  胡因梦在其自传《生命的不可思议》中写道,她和李敖刚恋爱时,他是天底下最会照顾女人的男人。那时,每天她一醒来,床头都会放着一杯牛奶、她爱吃的食物和一份她必看的报纸。


  后来,她才明白,李敖这样做有一个前提“一切事物在他掌控中”,一旦这个前提被打破了,他就是最不容人的那种人。


  所谓“一切事物在他掌控中”,即他感觉自己绝对行,或者说,他的支配欲望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时,他就会展示“我为你可以做一切”。


  不过,支配者这样做时,他藏着一个假定的条件——“你必须听我的”,否则他们不仅会收回自己的无微不至的照顾,而且还会施出霹雳手段,以惩罚不听话的恋人或家人。


  莎莎的例子可以经典地说明这一点。她26岁,恋人比她大很多,而且极其能干,是那种大权在握的人,同时又极细心。


  和她在一起时,他不仅在经济上满足她一切需要,而且也在生活上包办了一切。譬如,烧菜、做饭、扫地等家务全是他操办,而且做得极其出色。和他相比,她简直是方方面面都很弱智。


  不过,似乎是,她越弱智,他越爱她,而他也说过,他就是喜欢她傻傻的样子,那时他觉得她最可爱。


  去年,他们有过一次比较大的矛盾,莎莎第一次非常生气,不打招呼便离开了他,失踪了几个小时。她希望男友继续发挥“我可以为你做一切”的风格,很紧张地去找她。没想到,他没任何动静,甚至连一个短信都没发给她。


  最后,她慌了,自己又溜了回来。他看见她回来后,第一句就是,我们不合适,分手吧。


  她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完全震惊了,赶紧央求他,希望他能原谅她的坏脾气。央求了很久后,他终于答应原谅她,但警告说,这样的事情不能再有第二次。


  不久以后,他们再次发生矛盾,她再次玩了一下失踪的游戏。这一次,他没有给莎莎任何机会,斩钉截铁地和她分手了。





许多经典的芭比娃娃的形象都仿佛是没有任何独立意志的美女,这是支配欲强烈的男人的完美控制对象。




分手只是他的惩罚手段

  对于这个故事,估计很多人会认为,这个男人真男人,虽然太狠了一些。


  不过,我听了太多类似的故事,我料到,莎莎和他的故事不会就这样结束。


  果真,“分手”半年以后,他又回来找莎莎,她仍然爱着他,两人立即又走到了一起。


  重新到一起后,对于分手的事情,这个男人也没有对此说过一句话,莎莎也不敢提,怕再次惹怒他,但她很想问他:你为什么那么狠心离开我,你为什么又一声不吭地回来了,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如果莎莎深切地懂得支配者的内心逻辑,她就可以轻松明白一切。


  作为一个极端的支配者,这个男人把“我对你好”、“你必须听我”和“否则我会惩罚你”这三点都发挥到了极致。


  当莎莎表现得“我彻底不行”时,他最爱她,对她的好简直无可挑剔。


  然而,这种好,是要莎莎以“必须听我的”作为交换的。莎莎那两次失踪的小小的把戏,挑战了他的支配欲望。在别的男人看来,也许会觉得,莎莎这两次小小的失踪算什么,不仅不会生气,反而可能会对她更好。


  但是,这个男人的支配欲望太强了,这两次事件中,莎莎表达出来的对抗严重刺激了他的支配欲望。


  为了捍卫他的支配欲望,他接下来便实施了恋人间最极端的惩罚——“我和你分手”。


  不过,这只是他惩罚的手段而已,他并不是真正想得到这个结果。所以,熬了半年后,他又来找莎莎。


  显然,和莎莎在一起,这才是他的最核心的愿望,只是,他希望在达成这个愿望的同时,莎莎还能满足他的支配欲望。如果两个愿望发生了冲突,他便会采取一些手段来保护自己。


  如果莎莎明白这一点,他就可以在他回来时,坚定地抛出自己心中的那几个问题:你为什么离开我,你为什么又一声不吭地回来了,请你解释……


  这时,饱尝了分离之苦的他,就可能会开始适当反省自己,并多少会改变自己,放弃自己的一些支配欲望。


  莎莎和男友是一个极端的支配者与一个严重的依赖者的故事。他们都有自己的问题,但他们的问题又可以相互匹配,所以可以相处得很不错。


  然而,他们的故事也说明,一个支配者与一个依赖者,不可能永远会相得益彰,当支配者感到了厌倦了,或依赖者想走向独立了,他们的关系就会受到极大挑战。


  相比这种极端的故事,生活中更常见的是一般的支配者与一般的依赖者的分分合合,但这种如同温水煮青蛙的看似不激烈的支配中也常导致更可怕的结果。




彻底被控制=被“洗脑”

  于小姐是一名白领,自从毕业以来,一直在一家效益中等的私营企业工作,而她的丈夫曾先生则是一名公务员。年前,曾先生坚决要和于小姐离婚,理由是他认
为她心中已经没有他了,既然不爱了,就不必非得在一起了。于小姐不愿意离婚,说她愿意做很多努力来改善他们的关系。但是,曾先生说,他已经很累了,不想再
做任何努力了。


  和于小姐聊了很久后,我发现,他们的8年的婚姻分两个阶段:前5年,是于小姐觉得很痛苦,但曾先生比较满意;后3年,是于小姐觉得不错,但曾先生非常不满。


  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于小姐回忆说,前5年,他们是男人当家,丈夫要她把所有的收入都交给他来管,她需要什么,和他商量即可,他认为,既然是一家人了,钱就应该放到一起,怎样花就两个人商量着来。

  于小姐认为,丈夫这样说应该是认真的,因为他是一个很顾家的人,计划性很强,而且从不乱花钱。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意见也能达成一致,但他也没少让她
尴尬。譬如,单位安排他们旅行,他如果不给钱,她就没法去;朋友们一起聚会,如果他不给钱,她就没法参加;有时想买一些服装和化妆品,他会觉得奢侈而不赞
同,这会让她伤心。


  并且,曾先生很不愿妻子和其他人交往,他既阻止妻子和异性朋友与同事来往,也常阻止妻子和同性的朋友与同事来往,甚至还不愿意她和自己的亲人来往。“我感觉,他好像希望我斩断一切人际关系,最终我的世界里只有他一个人。”于小姐说。


  前5年,于小姐因不愿意吵架,所以一直忍让丈夫。但第5年时,她突然发现,自己的性格发生了巨大改变,以前活泼开朗、朋友很多的她,现在居然整日郁郁寡欢,而且连一个能说得上话的人都没有了。


  她觉得这种状态很压抑很恐怖,决定重新过回结婚前的生活。于是,尽管丈夫激烈反对,但她坚决恢复了以前的生活方式:经常出去旅游、经常和同事或朋友们在一起。同时,她的性格也恢复过来,她重新变成了以前那个爱说爱笑的女子。


  这时,她分明感觉到,自己终于又做回了自己,这种感觉真好。但丈夫显然不能接受这一点,他感觉他们两人的心越来越远,所以坚决提出了离婚。



支配欲强烈的男人希望恋人是木偶。




彻底被控制的结局常是被抛弃
  从大二开始做电话心理热线一直到现在,这样的故事我听了估计不下100个了,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男人掌握金钱的管理权、男人希望女友或妻子最好既不和朋友来往也不和亲人来往……


  作为男人,多年以来,我一直不明白,这一类型的男人到底是在干什么。原来我以为,这样的男人是不是醋意太大了,但他们限制女人和亲人交往,这实在是没有道理啊。

  后来,看了美国女心理学家帕萃斯.埃文斯《不要控制我》一书,我才彻底明白:这样的男人是在做洗脑的工作,将自己所爱的女人的意志洗去,然后将他心中
的一个女性形象加在爱人的身上。并且,他们所幻想的这个女性形象都有一个共同点——永远知道他在想什么,永远不会违背他的意志。

  但是,这样的努力一旦成功,一个女人的意志彻底被爱人洗去,变成了一个绝对被他控制的玩偶。这时,男人会发现,即便如此,这个女人仍然不是他所幻想的
那个女性形象。所以,他会抛弃这个女人,转而去找一个新的有独立意志的女人,继续玩洗脑的游戏。被抛弃的这个女人,就会变得凄惨无比,因为她的独立生存能
力随着她的独立意志一同丧失了,再失去这个男人,就意味着她失去了所有一切。


  最近,在广州电视台“夜话”节目组,我几次见到这样的女子在家人的陪伴下来求助,她们的神情总是令我想起木偶,似乎没有了任何活力。

  支配欲太强的男人会给女人洗脑,而支配欲太强的女人一样也会给男人洗脑。并且,洗脑成功后,这样的女人会更失望,因为尽管她是女强人,但仍然会和多数
女子一样,渴望男人能让她依靠。所以,当看到自己的丈夫已没什么独立能力和独立精神后,她们会非常痛恨这一点,整日斥责他没本事,但她没有想过,这样的丈
夫,也是自己塑造的结果。


  一次,我和一个大公司的女高层聊天,她说她的丈夫现在对家庭的贡献简直是零,甚至是负,因为他只能带来麻烦。然而,当回忆她年轻时,她发现,她喜欢的男子都有两个特点:年龄比她小,没有个性。


  为什么会喜欢这样的男子呢?最明显的答案是,这样的男子好支配。


  为什么一些人会如此渴望支配恋人呢?美国心理学家谢尔登.卡什丹在《客体关系心理治疗》一书中总结了两个常见的原因:


  1.这样的人童年时,他们和父母的关系是颠倒的,即,他们的父母是脆弱的依赖者,不仅不能照料孩子,反而要孩子来照料自己。因此,孩子很小的时候便成了一个大人,并从照料及支配父母的过程中获得了自己最初的价值感。长大了,他们便渴望重复这种关系模式。

  2.他们曾与妈妈有严重的分离,或者妈妈对他们的照料严重欠缺,这让他们对现实妈妈极端不满,而在心中勾勒了一个永远不会离开自己的爱人形象,长大
后,一旦爱上哪个谁,他们便会把这个形象强加在这个人身上。因为他们童年时严重受伤,所以他们极其惧怕分离,而恋人的任何独立意志都会令他们担心分离,所
以他们会尽一切努力打压恋人的独立意志。


  帕萃斯.埃文斯在她的著作《不要控制我》中描绘了大量这样的个案,如果你正受着类似问题的折磨,那么,无论你是折磨别人的支配者,还是被支配者折磨的对象,这本书都值得一读。


  在我看来,每个人都有支配欲望,都渴望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爱人身上,支配者是主动的强加,而被支配者则是委婉的强加。我们都不容易看到并尊重恋人的爱的逻辑,相反我们都执著在自己的爱的方式上,并认为这是唯一正确的,这就导致了孤独,并且越相爱越孤独。


  所以,这是一个普遍问题。

  此外,在支配与被支配上,有明显的两性差异。因为种种原因,男人的支配欲望常被美化,或起码被合理化,而女人被美化的则是依赖和服从。人类历史上这么
多年以来一直如此,所以,男人普遍会喜欢依赖型的女子,而女子则普遍会喜欢支配型的男子,而这一倾向会一直诱惑男人发展自己的支配欲。


  帕萃斯.埃文斯还认为,男人超强的支配欲和女人超强的依赖,其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恐惧。


  恐惧什么呢?分离!

  意思即,男人认为,支配是好的,支配欲强的男人才会得到女人的爱,才会保证女人不离开自己;女人则认为,依赖是好的,依赖型的女人才容易得到男人的呵护,才会保证男人喜欢自己。


  不过,这种恐惧源自过去,要么是人类几千年乃至几百万年的历史,要么是一个人童年时的历史,它过去曾经是有用的,但现在,假若它正伤害着你最在乎的亲密关系,那么你当去重新认识它,并改变自己的关系模式。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10
贴子6293
魅力9839
注册时间2007-12-06

琬九

查看全部

2008-04-12 14:14:00

[IMG]http://i27.tinypic.com/2ekn7zo.gif[/IMG]

如何面对偏执狂家人——对北大佛学博士与岳父母纠葛的分析    
2008-03-26 14:25    

主持人:网友们下午好!欢迎来到今天的武志红心理工作室。最近在天涯论坛上有一个帖子特别的火,关注的人非常多,这个帖子讲述是一个北大的佛学博士,多次虐待自己的岳母和岳父,居委会进行了10次调解,但是无果,网友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攻击,也有很多记者深入家庭采访,辽宁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两个节目也播出了对这一事件的专访。今天请武志红给我们分析这样的话题。

武志红:这个帖子很久之前在天涯杂谈出现了,我上天涯杂谈管理我的文章《谎言中的NO1,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时,感觉这个文章一直都在第一页,但是我一直没有关注过这个事情,我觉得这显然是在玩噱头,把北大和博士弄在标题上,还有什么惊动很多次110,一个家庭纠纷的事情这么夸张,这让我对这个帖子有一种抵触,根本不想看。

武志红:但是上个星期五,我白天做我周六见报的心理专栏,文章题目是《支配与服从:病态关系的双重奏》,是下篇,上篇写的是依赖者的心理,依赖者希望被支配,渴求支配者,这次写的是支配者的心理,他们希望大家都服从自己,你必须听我的,否则你会死的很难看。很巧的是,晚上一个多年见过的高中同学路过广州,并且带了刚结婚的老婆过来,我跟他们聊天。他们的故事可以说是北大博士事件的另外一个版本,他老婆小他10来岁,在家里面是独生女。他们结婚后,岳父母渴望和女儿住在一起,就住了过来,一开始这个哥们很欢迎,毕竟是自己的亲人,但让他奇怪的是,自从岳父母搬来后,他老婆显得很紧张。

武志红:我问她,你为什么紧张,你有了什么感觉,她说好像又回到初中的时候,父母整天命令自己做什么,觉得自己在家里被监视。其实这是她的父母想继续玩以前的游戏,和女儿在一起时就要女儿永远听自己的,不论吃饭啊、喝水啊、扫地啊什么的,一切都听他们的,这是支配者共同的心理。这个女孩习惯了这一套模式,尽管紧张,但在父母面前还是乖小孩,但我这个朋友的家庭模式是另外一种,民主型的,讲谁对谁错,没有说非要孩子让着父母,不管是老人还是小孩,谁对就是对,谁错就是错,不能因为老或者小就扭曲了是非黑白。对错本来是很简单的。所以,他看不过眼,就替太太撑腰,结果太太变的越来越独立,开始不听父母的。这女孩的父母跟北大博士讲的是一样的,从老家过来之后,对小两口横加指责,饮食习惯,生活习惯,这个就是支配者的特点,他渴望周围的人都按照他的意思去生活,去行动,周围的人都是他意志的执行者,我估计这个北大博士和我这个朋友一开始和父母发生冲突都是很简单的,这些很琐碎的事,这些支配者希望别人在任何时候都要听自己的,碰见独立的人一定会起冲突。

武志红:我这个同学是一个很个性的人,受不了这套,所以就支持自己老婆,拉破和自己的父母发生了一些冲突,结果老人家就开始摆谱,一开始要收拾东西走。假若只有这个女孩,她一定会向父母认错,并挽留父母,但是现在有老公支持,他说你不必这么委屈自己,于是这两个人就一直不吱声。

武志红:他们收拾好东西后,发现女儿一点都不挽留,明白以前那些经常使用的招数不零了,结果就开始骂自己的女儿,说有了老公就忘了自己的父母了。这些辱骂没有道理,我这个朋友大发脾气,说你们是势利眼。那个女孩很漂亮,她父母一直希望她嫁给一个大款。但是,因为他们控制欲望太强,女孩就会反叛,于是你们越希望我势力,我越单纯。我这个朋友就斥责她的父母,说他们势力。他们吵不过他,因为只讲道理的话,他们肯定是错的,所以你讲最简单的道理就能驳倒他们。讲道理不行了,他们就闹跳楼,我这个朋友说随便,你们这么爱惜自己的人怎么会跳楼呢?他还对老婆讲你放心,他们不会跳楼的。其实他们老人闹跳楼不过是想要挟女儿,让她听自己的,结果发现这一招还不奏效,就只好回老家了。

武志红:他们的一切手段,无论是伤害你,辱骂你,抨击你,还是伤害自己,都是为了让你听我的,如果这个目的达不到,他们的行动就自动停止。我和这哥们这么多年不见,没想到大半天就聊这个了。在回家的路上,我想到北大博士的帖子,于是晚上11点到家后,就打开看一下,发现和我这个朋友的故事简直是如出一辙,只不过我这个朋友凭他的个性马上就把这个事情搞定了,而这个北大佛学博士却搞不定。

武志红:首先,这是因为,这两件事有重大区别。我朋友的老婆在家里面是独生女,父母既想控制她,又爱她,所以有点忌讳,不敢做得太过分。但北大博士的岳父母有一个女儿和儿子,就算把女儿伤到尽了,还有一个儿子可以去爱,假如他没有这个儿子,他们或许对女儿做事就没有这么没有底线。

武志红:再说说天涯论坛的帖子,这个帖子的第一页有很多回复,其中一半眼睛比较明亮,认真读了帖子,发现漏洞百出,逻辑不合理,所以认为发贴者大有问题,另一半的人是标题党,只看标题,其他就不怎么留意了,于是开始谴责这个博士。但到了第二页,基本上就是一边倒的,差不多全是谴责岳父母的,谴责发贴的,并且已经有人开始猜发帖子的人就是博士的小舅子。

武志红:现在这个帖子已经到了192页了,自从发出来后几乎就没有跌到第二页,这个帖子可以和2006年“无奈今年”发的婆媳关系帖相提并论,但比那个火很多。无奈今年的帖子现在过了两年多才到了170多页(这一点搞错了,其实才70多页),这个帖子才两三个月都已经192页了。在天涯论坛一帖出名后,也不知道这个岳父母是怎么想的,他们好像觉得自己很正确,所以后来还接受了王刚的采访,上了“王刚说故事”的节目。这个节目上,王刚口头上站在岳父母这边,但我感觉王刚是很“狡猾”的,他节目中的故事是很清晰的,观众很容易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主持人:有点讽刺的感觉。

武志红:我估计王刚是两边都不得罪,评论性的话听起来让老人舒服一些,但是故事揭露出来的真相是岳母岳父不讲道理。结果,尽管有王刚对岳父母的口头支持,但这个节目引起的还是一边倒,大家都支持博士。昨天,这件事又闹到《今日说法》上了。《今日说法》只讲事实,没有评论,评论只有最后的几句。因为这个节目,这个帖子更火了。

主持人:这个故事这么火,我估计是很多人关注这件事。

武志红:不止如此,还有特殊的心理因素。以前,我讲过为什么无奈今年的婆媳关系帖这么火,一个关键原因是描述和评论的分裂。无奈今年描述事情的时候不偏不倚,大家一看显然是老婆太委屈了,怎么整天被婆婆一家人欺负。然而,当描述完事实后,无奈今年还偏偏发表一通议论,说为什么年轻人就步步能够体谅老人呢?这时大家的情绪一下子就起来了,事实上明显是媳妇委屈了,你怎么在评论时还站在你老妈一边!你怎么就这么糊涂!于是大家忍不住谴责他。

武志红:这个帖子有异曲同工之处。首贴尽管是想攻击博士的,但即便漏洞百出的事实中仍可以看出,博士很委屈,岳父母大人很厉害。事实这么清楚,但帖主却强烈攻击博士,这种事实和评论的对立,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情绪,这是天涯不少帖子之所以火的一个共同特点。

武志红:博士多么糟糕,岳父母多么委屈,如果不加这些评论,只描述这个事实,估计这个帖子帖子不会火。这个和发帖子愚蠢关系很大,如果他不加那么多评论,或者捏造事实,完美一些,聪明一些,动一下脑筋,就不是这个结果了。

主持人:伪装的太不像了。

武志红:《今日说法》昨天播出的时候讲到:这个岳父讲:你想给我们断绝关系,你妈的奶1000元一粒,你给我170万,我点完钱说句拜拜就走了。如果是1000元一粒,最后怎么算成是170万呢?不知道怎么算的,如果算成1亿7000万还比较合理,也许她女儿吃的奶太少了,要不然正常的孩子吃两年奶,绝不止170万。

主持人:还有类似说你永远都欠我的。

武志红:我们这个国家讲孝道,孝道到极端,就体现在岳父这句话“我们生了你,你永远欠我的,虽然我住在你的房子里面,但是你还是欠我的”。他认为,仅仅因为自己生了女儿,所以女儿这个债怎么都还不清。这句话如此极端,人们一下子都火了,这不是做父亲该讲的话。如果我孝顺你,我努力给你一切,这个事正常的,这个是孝子,但你作为父亲不能主动这样索取,这是非常恶心。

武志红:他还讲,你就是我们老李家种的树,我们把这个苗弄车了参天大树,现在孟家把树砍了这个事不可以,意思是他们老李家养这颗摇钱树,我们可以一直花,现在老孟家要把你拿走,我们是不会愿意的。

主持人:他根本不会想别人听这个话之后会有什么感觉。

武志红:我后来想,这样父亲说得这么极端,也许是想帮帮女儿。这个事情的核心是,他们家真正的支配者是岳母大人,一切都是她说了算,岳父其实也是被支配者,而博士也很少说岳父怎么样,只说岳母,不仅女儿怕她,博士也怕她,岳父也怕。

主持人:为什么他还说出那些话呢?

武志红:他写这些信恐吓自己的女儿,是自己的太太整天逼着他。你和一个偏执狂一直生活在一起这么久,你就被洗脑了。你必须听他的,否则他杀啊砍啊,整天给你闹事。几十年如一日下去,最后他彻底被这个支配者支配住了,他在中央电视台把这么荒唐的话讲出来,也许潜意识有一种动机,他想站在女儿这边。

主持人:他说得那么过分,是为了让更多人站在女儿这边。

武志红:那个支配者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我要支配这个家,一切都是我说了算,但作为退休的中学教师,这个岳父可能还是很清楚事情的是非对错,但是不敢对抗,因为支配者很厉害,我既不在乎我的命,也不在乎你的命,我只在乎我说了算,所以他没有办法,不得不听老婆的和女儿对抗,但是他不想这样闹下去,他想和女儿站在一起,但是不敢直接表态。

主持人:他只能通过夸张地和女儿对抗的方式,来间接地老婆对抗?

武志红:无论是接受王刚的采访和《今日说法》的采访,他老婆讲的话都是比较自圆其说,不会让人太反感。但父亲讲的话非常极端,我相信他内心深处知道谁对谁错,他可能也想和女儿站在一边,但是他不敢,所以他通过这种方式让舆论站在女儿这边,希望能够帮助自己的女儿。不过,我这种说法是一种分析一种猜测,未必对。

主持人:一个中学英语教师不会是非黑白。

武志红:退休老师也可能这么偏执,但是从电视上,尤其在接受王刚的采访的时候,他没有给我反感的感觉,但是在《今日说法》上非常让我反感。我想,他可能有点表演的成分,好像是故意夸大其词,也许他想曲线救国帮助自己的女儿。

主持人:为什么你在一开始聊之前讲,说担心这个事情还会有更严重的结果。

武志红:我们看到岳母是极端的支配者,支配者有一个逻辑,您必须听我的,如果你不听,我就让你很难看。一开始冲突很小时,她就伤害性不太大的方式施加压力,让女儿听她的,但女儿得到了丈夫的支持,越来越独立。她发现一般性的施压无效了,手段就开始升级,最终就成了我要你的房子,要你170万。我们常说,打蛇要打七寸,既然我用一般手段不能让你听我的,我就拿你最在乎的下手,以此来让你服从。她似乎理直气壮,但这个是从法律上讲完全不合理,如果是在美国,法庭的判决毫无疑问不会和岳母站一起,这是铁板钉钉的事,判决一定是支持女儿的,因为所有权在女儿身上,其他人没有任何权力可以占有这个房子,岳父母是在侵占民宅。

武志红:美国的警察会立马执行把他们赶出去,但是中国的警察也许不敢。但不管怎么讲,现在所有的舆论包括法律最后都会站在博士这边,这个岳母的权力欲望会受到更大的刺激,这时她可能会采用更极端的行为,以此来表示我还是可以控制局面的,还是可以威胁你的。在这种情形下,为了追求还是我希望我说了算这个结果,就可能作出很极端的行为。

主持人:所以你认定在这个事情里面真正的支配者是岳母。

武志红:我还想告诉一下小舅子,我感觉他可能在关注我们的节目,他最好悬崖勒马,不要在母亲背后做撺掇者,各方面的信息都显示小舅子有利益的成分存在,据说他有一个ID是“DCLQ”,也就是“到处留情”,这个ID还有其他信息显示,他可能爱占便宜,如果父母把房子占了,他会有很大的利益,但这个事情这样闹下去,最终的结果就是他妈妈会作出很极端的行为来收场,到那个时候就会家破人亡。

武志红:并且,现在天涯的人肉搜索机,已经把这个小舅子的信息都搜索出来了,尽管天涯没完全公布,但在百度上可以轻松找出他很多的资料,这样下去你会名声扫地,你现在好赖是一个大学老师,前景是不错的,如果再执迷不悟,你会死的很难看,名声和前途都会被毁了,找一个女朋友也会很难。

武志红:你现在已知道谁对谁错,这样下去,你不仅占不到便宜,还可能会导致你妈妈作出更极端的行为,要么博士这边有人死,要么你妈妈死,这种结果你希望看到吗?假若他是他们家唯一一个可以对他妈妈发挥影响的人,他可以让他妈妈支配欲望弱一些,因为他妈妈最在乎他,假如他在后面还撺掇的话,希望为他争夺利益的话,他妈妈支配欲望会烧的更高。

主持人:所以在一个家里面很奇怪,妈妈和儿子在个性上有一些相似。

武志红:我们先不讲小舅子,再讲一下这个妈妈,每个人都既渴望做一个人的炮灰,也渴望另一个人做自己炮灰。这个妈妈在自己的儿子面前就是炮灰,她甘愿为儿子做一切,她为了儿子的利益不惜作出一切牺牲,甚至甘愿为你死去。但她和女儿的关系就是希望女儿做炮灰,我的意志你就要执行,我要的你就要给我,要不然我就要你死,很多家庭都有这样的情况,极其溺爱一个孩子,但是对另外一个孩子就会索取很过分,我下一期文章可能会这样写一篇这样的文章《爱的炮灰》,他们的故事和另外我了解的一些故事足以写成这样一篇文章。
我想警告这个小舅子,如果你在听这个节目,你好好想一下你可以有什么结果,你是唯一一个可以让妈妈停止这个行为的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12 14:52:29编辑过]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10
贴子6293
魅力9839
注册时间2007-12-06

琬九

查看全部

2008-04-12 14:15:00

大洋网友:其实很明显两个老的所为已经不简单是支配了,就是侵权和犯法,但是派出所和法院因为是家务事,就会唯唯诺诺,像王刚讲的就顺着他们又怎么了,冷漠的走开,同时又给小两口的伤口上拿了一顶的孝帽来做。

武志红:我们国家一直把孝道放在永远的位置上,我看了这个节目对王刚有点失望,让我感觉,他不仅在电视上是和绅,在生活里面也是。这个事情是非本来很简单,但他把事实讲清楚后,却加上荒谬的评论,会让小舅子和岳母岳父自己很正确,这就有点煽风点火了。

武志红:我们国家,经常看到这种结果,家庭惨剧,迫在眉睫,很清楚有人要杀人了,有人要怎么样了,国家作为更大的权威,完全可以震慑住这种支配者,但是国家机器不做这种事情,结果已经预见的惨剧最终还是发生了。

武志红:这个事情最好的解决办法,可能是,国家机器以更有权力的形象,很清晰对只在乎权力规则的岳母说,你错了,你必须搬出这个家,这种支配者,他们作为支配者觉得自己是权威的,但是如果有一个更大的权威,以更强有力的方式出现,这种人会向权威让步。

主持人:是不是欺软怕硬。

武志红:可以这么讲,如果有人可以震慑住他们,他们就会害怕。就像我的高中同学很有个性,很坚定,所以岳父母没制造什么麻烦就回到老家了。如果国家机器按 照事情道理来做事,根本无须判决,人家自己的房子,产权就是她的,有人在这里面霸占了几个月,完全可以把他们拘留,但是我们的国家机器却以这是家务事来推 托责任。

大洋网友:这件事往深里面讲是成年子女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不能一味的忍让,他们的关系也是平常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是一样的。

武志红:这件事情中,我们看到是老人在向女儿无限的索取。在我们国家,还常见另外一种事情,老人老了丧偶,想再娶一个,子女完全反对,因为他们认为父母的 钱财是他们的,如果父母再结婚,他们就会有损失。我们的法律应该很清晰的讲,这个财产跟你没有关系,这是你父母,他完全可以自由支配,你阻碍父母再婚没有 任何道义上的正确性。

主持人:在中国很多家庭里面,子女跟父母没有什么界限,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结果大家借着这样的名义彼此侵犯。

武志红:是的,中国人的自我界限很不清楚,我们总是容易黏到一起,稀里糊涂。

大洋网友:北大博士究竟要如何做才会有自己平静的生活呢?

武志红:他很不容易。他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即太太有严重的抑郁症。他目前肯定挺难熬的,即便有了清晰的判决,说这个是他们自己的房子,岳父母必须搬走,但 在我们的国情下,如何执行还是一个问题。即便执行,父母搬走了,仍然有问题存在。事情未必会结束,岳母会感觉自己的权威感遭到了极大的打击,仿佛整个人生 被颠覆了,她可能就会继续制造问题,以显示她还有操纵能力。事实上,她已经用威胁性的口气讲,虽然不是生在北京,但是一定会在北京死,这个就是在威胁。

武志红:我如果控制不了你,我就自杀,我就让你难堪,这是很麻烦的,博士很难办,因为他对岳母没什么影响能力。即便法律上判决了,这个房子最后到手了,但房子可能还会卖掉,再悄悄找一个房子,让岳父母不容易找到他。

武志红:这个房子是伤心之地,它有了很大的象征意义,岳母可能会继续和这个房子过不去,所以他们可能会把房子处理掉。

主持人:你是不是建议他这样做。

武志红:是的,这个岳母不会轻易善罢甘休,除非这个小舅子及时醒悟,他对妈妈有很大的影响力,他可以劝妈妈为他考虑不要这么做

主持人:女儿也没有办法。

武志红:女儿现在是她的敌人,虽然她表面上更恨博士,说博士挑拨离间,但是她心理一定知道这个是女儿的意志。我想,这一家五口人都知道事情是怎么回事,岳 母在接受采访时表现的不错,能自圆其说,但她内心深处一定知道,她只是在挽回自己的面子而已,她现在心理已经非常虚了,知道自己错了。

武志红:每个人只有一套生存的逻辑,如果遇到危险时,我们会对这一逻辑无比执着。譬如,支配者只在乎权力,只会用强硬的方式来处理问题,没学会柔软的办 法,觉得一柔软就不是自己了。你越不听我的,我就对你越厉害,到最后这个关系就玩完了,这个是玩权力的人共同特点,没有想过别人离开他是因为怕他,别人离 开他是因为他伤害了对方。也或者,他想过,但是他没有学会其他的办法,所以做不到用正常温和,宽容,充满爱意的方式对待女儿。

武志红:她做不到,但假若博士的小舅子在听我们的节目,我希望他好好想一想,怎么处理这个事情,用有智慧的方式去处理,起码不要做到两败俱伤的结果。

主持人:现在场面已经很难看了,双方都伤的比较严重。

武志红:这个妈妈有一句话应该是她的真心话,她真的想和女儿建立好的关系,她可能很会在乎女儿现在不要她了。但是,关键是你必须改变一下方式,为什么非得 用权力的方式让女儿接近你呢。这个岳父在给女儿的信中说:从价值观看,你还不起,虽然我们现在住你的,但你永远欠我们的。记者问他,为什么这么写。他说, 是希望恢复亲情。这很荒唐是吧,希望恢复亲情,却用威胁,恐吓、辱骂的方式,这怎么能达到目的呢?这只能伤害亲情。

武志红:如果你用这种方式对待我,你会跑的更远,如果他真的想和女儿恢复关系你改变一种方式,这个妈妈接受王刚采访的时候,有一句话反映了她和支配者的共 同心理。她说,我没有输,博士没有输,输的是我女儿。显然,她在乎的是输和赢,而不是对与错,也不是亲情。所谓输了就是意志的失败了,她渴求的首先是我要 赢,永远是我说了算。

主持人:岳母有点可怜。

武志红:现在时代不同了,原先也许在父母生活的时代,那个时候是老人说了算,没有丝毫的反驳余地,现在社会不是了,现在社会认道理,这个道理有是非,我们 可以看出来谁正确谁错误,现在已经到了大家都比较讲理,不必需要孝道第一这样的教条主义。岳父母的做法引来这么大的愤怒,说明这个社会已经不允许这个事情 继续发展下去了,这是很大的进步。放在以前大家都是王刚那样的说法,孩子就要顺着老人,什么都要这样做,现在已经很少了。

大洋网友:北大博士是非常无辜,因为这个的岳母连平静的日子都过不上,父母是没有办法选择的。

主持人:这个是确实的,现在我们再来讲,作为评论,更早一点能够由心理医生介入家庭的话。

武志红:心理医生没有办法面对这样的岳母,只有更权威的方式才可以解决问题,只有以权力对权力的方式去解决这个事情,要不然就是她真正在乎的人,譬如小舅 子去做她的工作。但我们可以看到这也不容易,一开始没栽跟头不会选择退步。所以我认为,这个事国家应该处理,这个是国家法律机构的责任,假如他们以强有力 的方式出面的话,这个妈妈会屈服的,就会认输,玩权力游戏的人只接受权力的规则,谁比他更强,他就听谁的,如果谁比他弱,他就只希望对方服从。

主持人:所以,这个事心理医生没有办法处理。

武志红:前不久我遇到这样的事情,小两口生了一个女儿非常心满意足,但是爷爷非常渴望要一个孙子,他就逼着儿子和儿媳离婚,这个儿子是一个公务员,非生第 二胎前途就完蛋了,儿子很爱老婆,觉得自己女儿挺好的,但是爸爸非常逼自己的儿子再生一个,他儿子就问他,如果我离婚了再生一个又是女儿怎么办,爸爸讲说 再离,无论如何给我生一个孙子出来。

主持人:离婚还是不离婚不重要,反正要生一个孙子出来。

武志红:对,这是绝对的偏执狂,只要他的意志——必须生一个孙子出来,但却看不到别人的意志,看不到儿子和儿媳关系非常好,看不到自己的孙女很好。他们是 住在一起的,这个老人有时就对儿子说,如果你再不听我的,小心我一怒起来把孙女杀了。他向我求助,我给他一个建议,最重要的是消除内心的恐惧,他从小是被 父亲打大的,他现在长的非常强壮,而父亲垂垂老已,但他仍然惧怕父亲,却没有想过,自己有能力做正确的事了。

武志红:这时你不能怕,其实他就是渴望你怕,你怕了,就会屈服。但如果你不怕他,他发现做不到这一点了,就可能不得不接受你的意志。这个朋友听了我的建 议,他忽然有一天,乘父母不注意就一家三口搬走了,并且说我绝对不会向你让步,最后父亲向他让步了,说既然住在一起这么痛苦,那你就给我在老家买一套房 子,老死不相往来。这个儿子没想到还能有这个结果,高兴得不行,最后这样做了,还商定好每个月给父母的赡养费是800元。

武志红:这个在小县城里面是相当不错的,但回去之后老爸觉得面子挂不住,就让赡养费上升到1200元。他这么做其实还是在显示自己的权力,我建议一定不要 听他的,如果你一口答应接受1200元,他下次就给你要1600元。所以,你就跟他讨价还价,你故意弄的很难,但其实你早就作好了让步的准备,只是你要表 现得强硬一些。最后赡养费商议好是1000元,现在他们双方相安无事,父亲不再什么都要儿子听他的,也不再逼儿子离婚去生第二胎。

这个故事也说明,他既然玩权力游戏,你也只好玩权力游戏。

主持人:这种人只接受这一套。

武志红:是的。

主持人:今天谢谢武志红对我们这个案例的分析,也谢谢网友对这个话题的参与,我们下周同一时间再见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10
贴子6293
魅力9839
注册时间2007-12-06

琬九

查看全部

2008-04-12 14:16:00

[IMG]http://i27.tinypic.com/2ekn7zo.gif[/IMG]
她们为何非杀人犯不嫁?
2008-04-06 17:02
    嫁给杀人犯,这是一名美国女子近日做出的选择。
    据报道,这名叫贾丝廷?默斯的女子从4岁起就对谋杀故事和杀人犯有一种畸形的爱好,她还在自己的后背上刻了6个大写的字母“MURDER(‘谋杀’的英文)”。今年,当她终于如愿以偿地嫁给著名的杀人犯汤姆?尼森时,已经32岁了,这在美国也算是晚婚了。
    默斯是从电影《男孩别哭》中知道尼森的,这部电影改编自一个真实故事:
    21岁的美国女子蒂娜?布兰登的性别认同有问题,她认为自己是男孩,并化名“布兰登?蒂纳”与拉娜约会,拉娜的朋友尼森和约翰?洛特发现布兰登的真实身份后,强奸并残杀了布兰登。
    默斯最先相中的是洛特,她先给他写信接着又去监狱探视他,但两人没有碰撞出火花,于是默斯又转而向尼森求爱。从2004年起,她和尼森接连通了一年半的信,最后决定嫁给尼森,而在做这个决定前,她还没有见过尼森一面。
    不过,即便洛特也不是默斯的“初恋”。在洛特之前,她曾向美国两名臭名昭著的连环杀手——至少杀害48名女子的“绿河杀手”盖里?里吉威和至少杀害10名 女子的“BTK杀手”丹尼斯?拉德写过求爱信,但这两名“名气”更大的杀手都没有理她。显然,嫁给杀人犯——默斯的这个梦圆得并不容易。
   
成都女孩对劫匪一见钟情
    发生在大西洋彼岸的这件事,让人听起来有点惊世骇俗。不过,我的心理咨询师朋友荣伟玲说,嫁给杀人犯的这种冲动并不罕见。
    荣伟玲说,她在成都做咨询时,有一天一名20来岁的女来访者迟到了。这个女孩解释迟到的理由时说,在来咨询室的路上,她遇到两个劫匪,他们用暴力把她逼到 角落里,抢走了她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然后放走了她。按说,遇到这种事情一个人应该会感到害怕,大受刺激。但这个女孩说,非常奇怪的是,她一点都不害怕, 只是觉得有点兴奋。并且,她在路上还做了一个白日梦,梦见她和那两个劫匪睡在一张床上。不过,只是睡在一张床上,其他什么事都没发生。
    这个女孩的白日梦并不难理解。她的童年非常糟糕,她有一个脾气非常暴躁的父亲,小时候挨了不少打,而且父亲在打她的时候常常会失去控制,给女孩留下了不少 可怕的回忆。荣伟玲说,有过这样经历的女孩会形成一种特殊的矛盾心理。一方面,她对父亲恨之入骨。但另一方面,她们很容易对有暴力倾向的男子一见钟情。像 这个女来访者正是如此,两个劫匪对她实施了暴力,但她却对这两个劫匪产生了一点类似一见钟情的迷恋。
    童年受过的苦,我们长大后一般至少要再重复一次。童年受苦的时候,弱小的我们无处可逃,只能接受。成年再受一次类似的苦,其实是埋着这样一个愿望:这一 次,我要做主,我要修正童年的那次错误。所以,有过一个暴虐老爸的女孩,容易迷恋上同样有暴力倾向的男子。她们这样做,就是因为想证明一下,她们可以修正 童年的那次错误。虽然别人觉得这个男子的暴力倾向已经无可救药了,但她们却总是怀着一个单纯的梦想——“我可以用我的爱来改造他”。
   
“改造梦想”让她们迷恋杀人犯
    这种改造当然很难做到,暴力倾向太厉害的男子,一般伴随着恶性自恋。他们很少反省,很少认错,生活中有了什么问题,他们总会归到别人身上——哪怕再牵强附会不过,然后就对别人大打出手,而妻子和孩子是他们最容易找到的归罪对象。
    其实,有过暴力老爸的女子,她们当然知道,她们的妈妈也曾经有过类似的梦想——用爱去改造丈夫,而这种改造当然是很难成功的。但即便如此,这样的女子也难 以抵挡有暴力倾向男子对她们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我们经常用这个词——“感觉”来形容。那些真诚、体贴、善解人意的好男人,她们从理智上知道他们很好, 但就是没感觉,而且面对他们时会无所适从。这是因为,她们没有学会和好男人相处的习惯,并且这样的好男人不能让她们重温童年的梦,也难以唤起她们的“改造 梦想”——这正是所谓的“感觉”的真正含义。
    一方面,抵挡不住改造梦想;另一方面,妈妈的经验告诉她们,改造梦想很难实现。那么,怎么办?
    找一个有暴力倾向但不能实施暴力的男子,当然是最好不过的选择了。譬如默斯,她选择嫁给尼森,但这个杀人犯注定要把牢底坐穿,几乎没有机会对她加以任何肉体伤害。并且,国家权力机器也站在她这一边,和她一起实施伟大的改造工作,这是多么安全而又可靠的选择啊。
    所以,美国有无数的“默斯”迫不及待又坚忍不拔地抢着嫁给杀人犯。这就导致了一个“怪现象”:许多恶行累累的杀人犯,却在进监狱后做了新郎。
    连环杀手特德?邦迪,在监狱中结婚,并在执行死刑前做了父亲;约翰?韦恩?盖西,谋杀了数十名年轻人,他在被关进死牢后订婚;蒂莫西?麦克维,制造了俄克 拉荷马爆炸案,夺走了168条生命,但他在行刑前收到了数十封求婚信;绰号“夜行者”的理查德?拉米列兹,因身系13宗命案而被判死刑,但他在蹲监的时 候,前后有数百名年轻女性到监狱中探望他……
    可以料想,默斯前两次“恋爱”失败,很可能是因为竞争者太多,毕竟“绿河杀手”和“BTK杀手”太出名了。
   
嫁给潜在的杀人犯才真正疯狂
    嫁给关在监狱里的杀人犯,这种行为看似疯狂,但实际上很聪明。通过这种看似疯狂的举动,“默斯”们一方面圆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改造梦,另一方面又成功地保护了自己,她们是没有任何危险的。
    但还有无数的女子嫁给潜在的杀人犯,这才是真正可怕的选择。无数有过暴力父亲的女孩,会像飞蛾扑火一样迷上同样有暴力倾向的男人。尽管意识上非常清楚这些 男人很危险,但她们就是无法抵制爱的“感觉”。她们潜意识深处想改造这个危险男人,其实是想改造自己的父亲,修正自己不堪回首的童年。
    然而,如果她们的丈夫自己不想改变,那么她们就会失败。结果,她们的新家庭又继承了原生家庭的特点,而暴力就这样一代又一代地循环。据统计,60%的凶杀 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潜在的杀人犯变成了真实的杀人犯,而且被杀害的人,经常是那个一开始想改造暴力丈夫的妻子。所以说,嫁给潜在的杀人犯,这才是真正疯 狂的举动。
    譬如那个成都女孩,如果她不处理一下自己的潜意识,真正搞明白自己所谓的爱的“感觉”。那么,她很可能会将改造梦想付诸行动,迷恋上身边一个有暴力倾向的男子,疯狂地爱上他,然后遭遇一系列可怕的折磨,再次重演童年的不幸。
   
改造梦想源自不甘心
    荣伟玲说,改造梦想源自不甘心。小时候,我们无人可爱,只有去爱爸爸妈妈。如果爸爸妈妈不爱自己,我们就会想,这是自己的原因,如果自己做了一些努力,或 许爸爸妈妈就爱自己了。这个想当然的梦想当然不会实现,暴力父母很少会因为孩子做了什么,而放弃自己的暴力行为。于是,再次遭到打击的、幼小的我们就把这 个梦想埋在潜意识里。
    等我们长大了,遇到了和父母很像的男子或女子,这个埋在潜意识深处的梦想就会被触发。于是,我们就有了爱的感觉,我们深信,如果我们做了一些艰苦的努力,这个“爸爸妈妈”就会改变。
    一开始,我们总能收到一些效果,毕竟我们现在的人格力量和童年不可同日而语,而且这个“爸爸妈妈”为了得到我们的爱会在关系建立初期克制自己的暴力倾向。但是,等关系确立以后,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这个梦想不过是空想,这个“爸爸妈妈”是不会改变的。
    要克服“改造梦想”带来的感觉诱惑,最好要去做一次深度心理咨询。在深度心理咨询中,咨询师会帮助我们重新认识不幸的童年。那些有过可怕童年的孩子,都无 一例外地扭曲过真相,甚至会粉饰得好像自己的童年比谁都幸福。但咨询师会和我们站到一起,帮助我们化解这些扭曲的感觉,让我们懂得,我们的童年的确是不幸 的,这真的是非常非常悲哀。
    接下来,咨询师会帮助我们做一次“结束哀伤”的工作。譬如,写一封长长的信,然后举行一个哀悼仪式,将它烧毁,以这种仪式对自己童年的不幸说一声再见。
    只有做了这些工作,我们的“改造梦想”才会被真正放弃,而嫁给杀人犯的这种冲动和诱惑才会真正消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12 14:53:01编辑过]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10
贴子6293
魅力9839
注册时间2007-12-06

琬九

查看全部

2008-04-12 14:17:00

[IMG]http://i27.tinypic.com/2ekn7zo.gif[/IMG] 杀一个,爱一个     
2008-04-12 22:06     

  黑龙江佳木斯男子宫润伯,在一年多时间里,诱骗并猥亵11名儿童,更将其中6名儿童杀死并肢解尸体。昨天,我在新浪网上看到了这一起触目惊心的新闻。
  这让我想起了前不久从一个做司法鉴定的朋友那里听到的另一件看似很不一样的奇特的新闻——30多岁的广州男子阿峰,杀了工友的妻子后自首。
  他说,在决定杀人前,他先有了不想活的念头,但他不想孤独死去,而想在临死前先找一个垫背的。于是,他乘工友不在家的时候去了工友家,在看电视的时候,随便找了一个借口和工友的妻子吵起架来,并借着怒气将她杀死。随后,阿峰将工友家的现金搜罗一空,然后去蒸桑拿。在桑拿中心,他觉得享受得差不多了,便心满意足地打电话自首,并对接电话的警察说,不要随便开一辆破车过来抓他,要来就要开本田轿车来。
  警方满足了他的要求,开着本田轿车来到桑拿中心,而阿峰没做任何抵抗便束手就擒。
  阿峰的行为令警方不解,于是警方要求给阿峰做一次司法鉴定,鉴定结果是他作案时精神正常,是完全行为责任人,不能减免刑事责任。
  我这个做司法鉴定的朋友也觉得无法理解阿峰的行为,既然阿峰已不想活了,为什么还非得找一个垫背的?
  并且,杀死工友的妻子后,他的目标已实现,他完全可以自杀,这样他不想活的目标也可以一并实现了,为什么还非要自首?并且,他还明确表示,请判他死刑。
  更为奇特的是,阿峰杀人前,有一个小他十来岁的女友。阿峰很爱她,他每个月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自己只留100元,其他的全留给女友。
  决定杀人前,阿峰特地去了女友在外地的老家,将自己的所有存款和现金留给她,然后返回广州,闯进工友家,制造了这起惨案。
  随便找一个理由杀死一个和自己不相干的女人,同时又极大地牺牲自己去供奉另一个女人,这到底是为什么?
  这要到阿峰的个人生活中去寻找答案。

工友的妻子是自己所恨的人的替身
  和许多杀人凶手一样,阿峰也有一个不幸的童年。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此后母亲改嫁三次,而阿峰和三任继父的关系都很一般。家庭的不幸,令阿峰很渴望建立自己的小家庭,但结婚几年后,阿峰患上肾病,也因而导致性无能,他的妻子据此向他提出了离婚。
  离婚发生在他杀人前一年,这一打击令他对生活彻底失去信心,经常会有自杀的念头泛起,也经常会在心中掀起强烈的暴力欲望。
  关键问题是,他的暴力欲望的针对对象到底是谁?
  警方不必纠缠潜意识,司法鉴定也不必考虑这一内容,因为潜意识不属于法律范畴的内容,而这恰恰是理解这一奇特行为的关键所在。
  杀死与自己无冤无仇的工友的妻子,这件事会令所有人觉得莫明其妙,而一旦一件事看上去太莫明其妙了,就需要从潜意识去寻找答案了。
  在我看来,阿峰杀死工友的妻子,这个行为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他杀死了一个女人。
  详细说来,即阿峰想杀其他女人,但他因为种种原因觉得不能这么做,但他对女人的愤怒仍然极其强烈,他控制不住这种冲动,但他又不能直接对他所恨的女人下手,于是就找了另一个女人做替身。
  工友的妻子是谁的替身?
  显然是阿峰的前妻以及妈妈的替身。
  幼年丧父和妈妈三次改嫁,这样的经历很容易引起儿子对妈妈的仇恨。他首先可能会觉得,妈妈一直将他放在不重要的位置上,而她对后来的三任丈夫都比儿子要好。其次,很多家庭出现重要亲人意外去世后,都容易彼此怪罪,例如制造佛山灭门案的黄文义,他想杀死二哥,原因就是怪罪二哥对爸爸和大哥的死负有一定责任,所以阿峰很可能会将爸爸的死怪罪在妈妈身上。
  如果成年后能建立一个美满的家庭,这些仇恨或许会得到化解,但阿峰没有这种机会,肾病和性无能摧毁了他的婚姻,而妻子主动提出离婚,也会进一步加重他对女性的仇恨。
  不过,不管童年多不幸,儿子与妈妈的关系多糟糕,仇恨最多也只是儿子心理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则是他仍然渴望得到妈妈的爱,同时也惧怕得到妈妈的惩罚。面对妈妈的时候,他的心理仍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停留在一个幼小的孩子的水平上,令他不敢对妈妈有什么暴力行为。
  所以,很多对父母有很大仇恨的杀人凶手,他们不会对父母怎么样,他们最容易做的,是找一个和父母相似的人,然后将仇恨加在这个人身上。譬如美国最有名的美女杀手特迪,他杀死的几十个女孩清一色是瓜子脸和长头发,而这也恰恰是他妈妈年轻时的样子。
  关于阿峰的案例,我那个做司法鉴定的朋友也没掌握太多的细节,所以我做不了细致的分析,但大致可以断定,他工友的妻子只是一个可怜的替身,阿峰之所以选择杀她,只是将对妈妈和前妻的愤怒转移到她身上而已。

替死鬼心理源于“向强者认同”
  所有的妈妈都是不完美的,但只要从妈妈那里得到的照料足够好,一个孩子就能做到一点——全面地看待妈妈,既接受妈妈好的一面,也接受妈妈不好的一面。
  假若妈妈过于糟糕,但仍然有一些好的方面,那么一个孩子就会使用分裂的心理机制,即在心理上制造一个“好妈妈”的形象,同时也制造一个“坏妈妈”的形象。有时,孩子会将真实的妈妈视为“好妈妈”,极力地赞誉妈妈,仿佛妈妈是完美的。然而,这个孩子非常怕鬼,也对像妈妈的女人——譬如女老师——充满警惕、愤怒甚至仇恨,所谓的“鬼”和女老师便是这个孩子的“坏妈妈”的投射。
  此外,一些孩子会使用相反的心理机制,对自己的妈妈极其愤怒,但却对另一个女人——如恋人——无比地爱。这时,他便是将真实的妈妈当成绝对的“坏妈妈”,而将恋人当作绝对的“好妈妈”了。
  阿峰杀死与自己无冤无仇的工友的妻子,却牺牲自己去供奉小自己十多岁的女友,那么可以说,他是将自己心中的绝对的“坏妈妈”形象投射到前者的身上,却将自己心中的绝对的“好妈妈”形象投射到女友身上。
  再回到一开始提到的宫润伯的案例上来。宫润伯和阿峰的相同之处,是他们都是找垫背的,宫润伯所找的垫背是那些无辜的孩子,阿峰所找的垫背则是工友的太太。
  依照我们古老的传说,举凡上吊、溺水、中毒、难产而死者,其鬼魂会在人间飘荡不去,必须找到一个替死者,并让对方以同样的方式死亡,自己的灵魂才能超生。这种传说,藏着一个卑劣的逻辑——我必须将我所承受的苦难传递给另一个人,那样我的心才得以安宁。
  这也恰恰是阿峰和宫润伯的逻辑。
  据报道,宫润伯曾入狱多年,并在监狱中屡屡被同监的犯人鸡奸,这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创伤。显然,他对11名男童进行性侵犯,这就是“替死鬼心理”在作祟——我要将我所承受的同样的苦难传递给你,这样我就好受多了。
  阿峰也是类似的心理,他可能认为母亲和前妻给他制造了很多痛苦,但他因种种原因不会去报复母亲和前妻,而将仇恨转移给了另一个女人。
  比较东西方的文艺作品,我总有这种感觉:替死鬼心理在中国远比西方要流行。相比西方社会,当我们受到伤害时,似乎更少有人直接还击加害者,而更常见的选择是加害比自己更弱小的人。尽管冤冤相报不值得提倡,但起码冤冤相报是将仇恨限制在加害者和受害者之间。相比之下,替罪羊心理所带来的危害就大多了,因为这种心理会导致仇恨不断地传递下去。
  例如,假若宫润伯是直接报复强暴他的人,那么仇恨就会限于他和加害者之间,而不会伤及无辜。
  替罪羊心理之所以盛行,还可能是因为对强者的崇拜。即,相比对加害者的愤怒,受害者可能更痛恨自己的弱小。相比还击加害者的欲望,他更渴望成为一个和加害者一模一样的强者。
  这种心理,被称为是“向强者认同”。
  一个家族的暴力史之所以会不断延续,便是因为这种心理。父亲对儿子施加暴力,儿子反而会认同父亲,并渴望比父亲更暴力,于是家族暴力不断延续了下去。
  这也是这个社会的暴力不断传播并延续的重要原因。例如,我们会看到,那些制造了最多杀戮的人,反而普遍会被当作英雄来崇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12 14:53:38编辑过]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10
贴子6293
魅力9839
注册时间2007-12-06

琬九

查看全部

2008-04-12 14:18:00

[IMG]http://i27.tinypic.com/2ekn7zo.gif[/IMG]

他们为什么如此嚣张
2008-03-16 23:14

  最不可思议的事情不在小说中,而在真实的世界里。
  如果你每天读一下新浪网的社会新闻,就会真切的感受到这个道理。
  我便是如此,只要能上网,我都会去看一下新浪网的社会新闻,那里,你总可以看到一些极端的事件。
  3月12日和13日,仅仅两天,就可以看到以下几个触目惊心的新闻:
  男子嫌的哥刹车声音大吵醒孩子将其捅死;
  少女因与人发生口角被逼裸体示众;
  司机劝乘客让座遭5人连砍数刀;
  12岁女孩被怀疑偷钱遭父亲吊打致死。
  同时,在新浪网的论坛,还可以看到一起恶性事件:
  在河北某中学,一个男子带数人闯进校园,殴打与女儿有矛盾的三名女学生,这个男子的儿子用尖刀将其中两个未成年女孩毁容。
  这数起恶性事件中,乍一看形式很不一样,有的是陌生人相残,有的是亲人相残,有的是有权势者伤害弱势者……
  然而,在这些看似不一样的事件中,你都可以嗅出权力的味道。

 

 

折磨孩子,是为了追求权力
  权力是什么?
  权力就是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头上。尽管你不情愿,但我还是成功地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你,这就证明了我对你拥有权力。
  现代心理学认为,严重的权力欲望是一种心理疾病,有这种欲望的人,他们心中藏着这样一个内在的逻辑:我对你好,但你必须听我的,否则我会让你好看。
  这一逻辑,在无数家庭中都可以看到,尤其是我们国家的家庭中。父母将孩子听话视为头号优点,其实不过是在追求自己对孩子的权力而已,太看重孩子听话的父母,会用种种直接或间接的办法向孩子传递一个信息——“我对你好,但你得听我的,否则……”
  例如,一个女孩,20岁之前,她和母亲的关系非常融洽,她甚至觉得母亲是完美的,因为对她实在太好了。
  20岁时,她爱上了一个男孩,但母亲不接受他,对他百般挑剔,无论女儿和这个男孩怎么努力,这个母亲都丝毫不给他们机会。
   一开始,她说,这个男孩配不上自己的女儿,但最终,她承认,最让她愤怒的是,女儿不和她商量就选择了这个男孩。她说,以前女儿承诺过——其实是在她暗示 之下承诺的,选择一个男孩时一定会和母亲商量,如果母亲不同意,她就不会接受他。但是,女儿最终却不和她商量就偷偷和这个男孩恋爱了,这让她非常愤怒。
  就是说,她一开始拒绝那个男孩的理由——“我是为了女儿好”——不过是借口,她真正在乎的,是女儿不听她话了,因而,她要给女儿好看。她曾明确地对女儿说,你想和他在一起是吗,那么你得踩着我的尸体过去。
  显然,这是前面提到的典型的权力的逻辑:我对你好,但你必须听我的,否则我会让你好看。
  总是对孩子实施权力的父母,一般会特别爱面子,如果有人让他好看,他的权力欲望就会遭到刺激。
  那个将12岁女儿活活打死的父亲,就是先被刺激了一下。先是亲戚怀疑他女儿偷了自己100元人民币,但据报道说又不好意思直接对女孩的父母说,于是去找了这个女孩的老师——这种做法真是可怕,最终是老师告诉这个父亲的。
  可以推测,这个父亲觉得自己丢了面子,觉得受伤了。他回到家里,就把这种受伤感转嫁给了女儿。女儿辩解说,她没有偷钱。这时,这个父亲根本不理会女儿的辩解,而只是暴打女儿。

 

警惕家庭中的恐怖主义
  英国小说家奥威尔在他的名著《1984》中有一段对话:
  审判者问被审判的主人公:我会怎样证明我对你拥有权力?
  主人公回答说:通过令我受苦。
  父亲暴打女儿,正是通过令女儿受苦而证明自己对女儿拥有绝对权力。
  在极端折磨之下,女儿承认,是她偷了钱。
  但是,钱放在哪儿了呢?这就成了大问题。
  女儿先说一个放钱的地点,父亲找不着,于是回来后再对女儿一通残酷的折磨;女儿再说一个放钱的地点,父亲还是找不着,回来后对女儿又是一通折磨……
  最终,女儿被折磨致死,而那个亲戚则在自己家里找到了那“丢失”的100元人民币。
  当司法机构调查这一事件时,这个父亲先是编造谎言,最终不得不承认是他打死了女儿,这时,他使用了一个借口——“我是在教育她”。
  这不折不扣是一个谎言。
  那个尽一切力量,一定要拆散女儿恋爱的母亲,至少此前很多年对女儿是有不少“我对你好”的成分的,但这个父亲,连这个借口都不愿意使用了,而是直接追求“你必须听我的,否则我就打死你”。
  这是家庭中的恐怖主义。
  这种恐怖主义,比政治上的恐怖主义更可怕。因为,本·拉丹摧毁美国世贸中心后,或希特勒的德国侵占波兰时,至少会遭到很多力量的谴责。然而,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家庭,当各方面力量都占绝对强势的父母对孩子实施可怕的恐怖主义时,常常不为人知,也就得不到谴责。
  甚至,在我们这个社会,父母打孩子还成了天经地义的事,因为大家普遍都这么干,所以成人们站在一条战线上,将打孩子这样的事给美化了。所以,不管多么可怕的家庭恐怖事件,当媒体进行报道时,都会给加上一丝温情脉脉的玫瑰色彩,说这是“爱”,只是“爱”的方式出了问题。
  这一点尤其可怕。有时我想,真不知道,我们还要看到多少孩子被牺牲,才最终明白,父母对孩子的暴力也是暴力。
  权力欲望必然意味着,我只尊重我的意志,但我不尊重你的意志。权力欲望强烈的人,即便看到了别人的意志的存在,也会故意视而不见,甚至故意去羞辱对方的意志。
  假若父母的权力欲望过重,那么,孩子势必会很受伤。并且,孩子的内心中会形成一个“‘内在的父母’羞辱‘内在的小孩’”的内在关系模式。
  有这样一个内在关系模式的人,等他长大了,有力量了,就会将这个模式套在自己周围的人际关系上。于是,面对比他弱小的,他会强烈地渴望羞辱对方。
  我想,将的哥杀死的男子,将司机砍成重伤的男子,以及逼少女在河中裸体示众的少女们,他们都可能在这样的家庭长大,他们可能都先曾在自己家中被父母或其他重要的养育者肆无忌惮地实施权力欲望。离开家后,他们便将这一欲望转嫁到别人身上。
  那个将妹妹的同学毁容的男子,他也可能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
  不过,还能,他单纯就是权力欲望的祭品。

 

欲令他灭亡,先给他权势
  马克思的女儿燕妮,请求历史学家维特克用最简单的语言概括一下历史,据说维特克只用了四句话就满足了燕妮的要求,其中一句话是:
  上帝要让一个人灭亡,往往先让他拥有炙人的权势。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刚坐上皇帝宝位时,他还是想和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们称兄道弟,但当司礼大臣们制定了君臣之礼后,看着跪倒在自己脚下的重臣们,他兴奋地感叹道:真没想到,做皇帝是这么爽。
  最爽的未必是重臣们的匍匐在地的跪拜,而是当他们臣服时,刘邦感到,他终于可以肆无忌惮地将自己的意志加在任何人头上而不必担心遭到反对了。
  不过,刘邦终其一生也没有彻底被权力欲望所吞噬,他始终还有一点平民皇帝的感觉,历史上被炙人的权势所吞噬的强人实在太多了。
   日本十六世纪的战国时代,诸侯林立,第一个对统一日本做出巨大贡献的叫织田信长。一开始,他就是一个肆意妄为的人,但他极重视人才,堪称当时诸侯中最有 伯乐眼光的人。当武田信玄和上衫谦信等强有力的对方一一死去后,他看到统一日本在即,自己在日本的地位已不可撼动后,变得更加肆意妄为,不断羞辱、放逐甚 至屠杀重臣。最终,作为他四大重臣之一的明智光秀发动政变,将他围困在本能寺,而他也不得已自尽。
  炙人的权势之所以会吞噬一个强人,关键是,对别人为所欲为的感觉是这么爽,这个强人逐渐忘记了别人的存在,对别人的强加变得越来越肆无忌惮,但没有谁乐意被强加,于是他肆无忌惮的强加逐渐会导致敌人和自己属下的越来越多的反感,就此埋下覆灭的种子。
  并且,因为只看到自己的意志,只在乎自己的意志的展现,这些强人对别人的意志和别人的生命也越来越不在乎,这也导致了他们的严重失算,因为真正运筹帷幄的人,他们要考虑的头号问题,便是敌我双方的意志。
  例如希特勒,他非得命令150万德军坚守斯大林格勒。他这样做,既可能是因为战略考虑,也可能是因为面子问题,即忍受不了自己的意志被挑战。因为太在乎自己的意志了,他甚至都看不见150万军人的生命的价值了。
  话题说远了,现在回到河北某中学的恶性事件上来。那个从容将利刃挥向妹妹同学的男子和他的父亲,据说在当地很有权势,而被伤害者既是女性,又是未成年人,而且据说家庭是没有任何权力背景的农民。
  这一对比,可能会令这个男子以为,自己拥有绝对的权势,可以加害对方而不必遭到任何报应。对这样的人来讲,可能为所欲为的感觉太爽了,于是他仅仅为了妹妹与人有口角,就从容地将两个未成年少女毁容了。
  我们常说,绝对的权力会导致绝对的腐败。其实,腐败还不够可怕,最可怕的是,绝对的权力会导致绝对的疯狂。

 

最重要的是保持均衡
  每个人都有权力欲望,每个人都忍不住渴望将自己的意志加在别人身上,这也是我们与别人建立关系的一个重要的动力。所以,关键不是消除人类的权力欲望,而是各方都应有博弈的机会,这样一个特定的人际关系就会保持着一个相对均衡的态势。
  一个社会应该如此,一个家庭也当如此。在一个特定的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力量明显是失衡的,这时社会的适当干预非常重要,一旦发现父母对孩子有严重的暴力行为,社会应该有强有力的干涉。
  以上提到的新浪网新闻事件的主角中,有的人是拥有了权势,譬如那个用利刃挥向妹妹同学的男子,以及将女儿折磨致死的父亲。但是,那个将的哥捅死的丈夫,以及那个将司机砍伤的男子,他们并没有拥有权势,他们只是妄想自己拥有权势而已。
  明明没拥有什么权势,却仍然肆意侵害别人,最终轻易便遭到了法律的惩罚的人,我们会说,他疯了。
  “疯了”,这个词的含义是,这个人的行为与现实严重脱节。别人对他的意志的一丁点的打搅,却引发了他最可怕的暴行,这是与现实的严重脱节。实施了最可怕的暴行后,他又轻易得到了报应,这也是与现实的严重脱节。
  也就是说,他没有什么权力,但却又肆意地表达权力欲望。
  然而,这种追求,其实是我们普遍的欲望。
  美国学者做过一个“模拟监狱”实验:让一些人扮演狱警,让另一些人扮演罪犯,狱警对罪犯享有绝对的权力。结果,狱警们的系统暴力行为不断升级,最终显示了法西斯政权的苗头。
  对此,有人称,美国和德国也没什么分别,如果当权者可以造集中营,那么在任何一个州都可以轻松找到管理集中营的“优秀人才”。
  这一点,不仅在美国成立,可能在一切有人类的地方都成立。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说,我们之所以有这样一个世界,是因为我们有这样的内心,世界的每一部分的表现,都可以在你的内心中找到相对应的答案。
  所以,假若你和我一样,每天都看新浪网的社会新闻时,不必在屡屡惊叹之余而对人性越来越绝望。
  因为,人性就是这个样子。我们不必为人类的权力欲望而感到悲观,我们需要做的是,首先看清楚人类的权力欲望的可怕之处,然后尽可能建立相应的制度去限制这一欲望的无限表达。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12 14:54:14编辑过]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10
贴子6293
魅力9839
注册时间2007-12-06

琬九

查看全部

2008-04-12 14:25:00

[IMG]http://i27.tinypic.com/2ekn7zo.gif[/IMG]
自杀冲动或源自爱的诱惑
2008-01-17 22:43

    我们经常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表达对亲人的忠诚,那就是:重复他们的苦难。
    譬如,如果亲人中有人意外死亡,那我们也会有意无意地毁掉自己的幸福生活,“他这么惨,我怎么可以过这么幸福的生活?!”
    甚至,我们还会有追随他而去的冲动。仿佛是,不这样做就意味着对这个关系的背叛。
    如果自己的亲朋好友中有多人非正常死亡,这个问题会变得更为严重。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其小说《挪威的森林》中就描绘了这样一个复杂的关于追随亲人自杀的系列故事:
    直子(女主人公之一)的叔叔17岁开始自闭在家,4年后,21岁的他突然说要出门,然后跳下电车轨道自杀。
    直子的姐姐,17岁那年的11月,在家中的卧室上吊自杀,之前4年,每两三个月就会抑郁两三天,自闭在家,不上学,不和任何人交往。
    直子青梅竹马的男朋友木月,17岁那年的5月自杀。
    直子,21岁那年的8月自杀。这一系列数字有特殊的象征意义,直子的叔叔17岁自闭,21岁自杀,而直子姐妹分别在17岁和21岁自杀,以此分别纪念了叔 叔的苦难。直子的男友5月自杀,直子的姐姐11月自杀,而直子的自杀时间8月,则是对这两个月份的取中,仿佛只有这样做,才同时纪念了两个挚爱的人。
    小说的男主人公渡边是木月的好友,木月死后一年,他开始和直子恋爱。村上春树是用第一人称“我(即渡边)”来写这部小说的,他描写说,“我”一直想把直子 的故事写下来,以“永远记得她”,但就是写不了第一句话,直到他在37岁的时候,他才终于感觉到,他可以动笔写了。
    37岁也是村上春树写这部小说时的真实年龄,有充足理由相信,小说中的系列自杀故事发生在村上春树的真实世界。他在小说后记中承认“这部小说具有极重的私 人性质”。在小说的扉页,他表达了真实的哀悼,他写道:献给许许多多的祭日。此外,他完成这部小说时,正好是38岁。
    38=17+21,正好是木月自杀年龄和直子自杀年龄之和。仿佛是,作家是拿38岁这个年龄来哀悼自己的两位挚爱的。
    这一切看上去很玄,但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罕见。

伤害自己,以示对爱的忠诚
    “对于挚爱的人,我们渴望同甘共苦,”广州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师廖琦说,“要是他突然去世,我们很容易会觉得,过得太幸福就对不起他,于是我们会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生活弄得一团糟。通过这种自我伤害的方式,表达对这个亲密关系的忠诚。”
    32岁的何坚(化名,下同)因酗酒问题,被太太带来找心理医生,但谈了一次后,廖琦发现酗酒只是表面问题,而亲人接二连三的意外死亡才是真正的问题。
    4年前,何坚爸爸因病去世,年仅56岁;几个月后,他大伯去世,年仅58岁;6个月前,他妈妈去世,年仅56岁。三位亲人都是死于脑溢血。更早些时候,他的外公和小姨也患重病去世。
    何坚酗酒从3年前开始,当时,太太去德国留学,期间,何坚大伯的小儿子被劫匪枪杀,这位堂弟与何坚的关系最铁。这件惨案成了压倒何坚的最后一根稻草,以前 很少喝酒的他开始频繁借酒浇愁,等何太太从德国留学一年回来后,何坚已经成了地道的酒鬼,每天晚上都去找酒友喝个酩酊大醉,晚上常常干脆睡在酒友家。
    全家人对何坚的酗酒恶习都深恶痛绝。一次,在异地的大姐听说何坚在家酗酒,开车赶到广州,把他的酒桌掀翻,随即开始大哭大闹,完全失去了控制。
    这个时候,何坚的太太也赶到家,但她做的第一件事是把何坚家里所有的利器都藏了起来。
    “我怕她自杀,”何太太对廖琦说,“她心中的痛苦一点不比我先生少。”
    大姐从来没有明确表现出有自杀的想法。但是,她开车时常“犯迷糊”,已经出过几次小的车祸了。“我知道其实她是想去死,”何太太说,“尽管她没有想自杀的明确念头,但她潜意识中是想自杀。”
    当清醒的时候,何坚从来没说过死,相反,作为何家的家族企业的老板,何坚总是表现得很坚强,但一喝醉了,他就会表现得像是变了一个人,总是哭个不停,而且常说“我不想活了”。
    何坚的小家庭很好,妻子聪慧善持家,很爱他,5岁的女儿也活泼可爱。“他之所以这样想死,”廖琦说,“只是因为他身边亲人的非正常死亡太多了。”

警惕:孩子有“替”父母而死的冲动
    如果不能有效地处理太多亲人死亡这种灾难,一个家庭还可能会发生一种特殊的创痛:孩子们替大人去死。
    “孩子,尤其是小孩子,被称为是家庭的‘保护神’,”廖琦说,“这是因为小孩子会认为幼稚的他们可以拯救父母。所以,如果他们感觉到父母有自我伤害甚至自杀的冲动,他们就会替父母去做这件事。”
    德国家庭治疗大师海灵格在他的著作《谁在我家》中提到了这样一个案例:
    欧内斯特的奶奶在34岁时自杀,爸爸在55岁时自杀,舅舅也是自杀,年龄不详。此外,他两个兄弟在很小的时候意外死去,他的一个小女儿也刚出生不久就死去。
    最近的一次死亡事件是,欧内斯特幼小的小儿子自杀。
    海灵格认为,欧内斯特的小儿子是替爸爸自杀的。他写道:“在这个家庭中有这么多的死亡和自杀,欧内斯特会无意识地想要自杀,或者会有一种念头,就是为了追随死去的人,他必须在年轻的时候死去,而他的小儿子代替他做了这件事情。”
    当父母有自杀的冲动时,年幼的孩子们可能会替父母自杀;当父母有自伤的冲动时,年幼的孩子们也可能会替父母自伤。这当然是没有效果的,因为他们的自杀或自 伤只会进一步加深一个家庭的创痛,但幼稚的孩子不知道这一点,他们会想:“亲爱的爸爸妈妈,我受苦比你们受苦好。”
    并且,这种替爸爸妈妈受苦的冲动并不是意识层面上的,而是潜意识层面上的。当孩子们在这么做的时候,他们并不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大人们也不清楚他们在做什么。
    廖琦说,像何坚的女儿,已经出现了一些抑郁的倾向,而懂一点心理学的何太太也感觉到她的家庭中似乎有一种不祥在流动,这是促使她带着丈夫来看心理医生的主要原因。

变得和死者一个样,以纪念死者
    海灵格认为,家庭是一个完整系统,每一个成员必须得到该得到的尊重。但是,如果一个成员自杀,大人们会认为这是一件羞耻的事情,而不愿面对,并倾向于再也 不提这个成员,就仿佛他从来没有在这个家庭中出现过一样。但是,家里的小孩子可能会认同这个人,在某些方面变得和这个人一样,仿佛以此来证实这个“被驱逐 的人”的确是这个家庭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譬如,在《挪威的森林》中,直子的叔叔17岁自闭21岁自杀。显然,直子的父母很不愿意提及这件事情,直子是偶然才听到父母议论这件事,父亲对母亲说“还 是血统关系吧,我这方面的”。但按照海灵格的理论,这并非是所谓的遗传,而是直子的姐姐认同了叔叔,最简单的证据是,直子的姐姐在自杀前也自闭了4年。直 子则认同了姐姐,她在疗养院时还穿着姐姐自杀时穿的白罩衫。
    廖琦说,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并不罕见。
    小芳在家里排老三,小芬排老二。爸爸妈妈的关系一直很糟糕,自结婚起就一直冷战。孩子们则分成两派,小芳和妈妈一派,她漂亮聪明,性格活泼开朗,特别爱和 人打交道,从小就人见人爱。小芬和爸爸一派,相貌普通的她沉默寡言,不爱说话,不爱和人打交道,只和爸爸有说不完的话。
    1994年11月,小芬的大表哥遭遇意外死亡,这对小芬造成沉重打击,因为在亲人中,除了和爸爸亲之外,她最喜欢这个大表哥。1996年11月,正值18岁的小芬自杀。
    这只是这个家庭苦难的开始。得知小芬自杀的消息后,一直和姐姐不和的小芳却一下子崩溃了,16岁的她歇斯底里地先是大哭大闹,拿头撞墙,被大人拦下后,她又去抢刀子,也被家人拦下。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她躺在床上一动不动,一直睁着眼睛,但不和任何人说话。
    躺了几天后,她又一声不吭地自己起床了。家里人以为她好过来了,但后来发现,她完全变了,以前那个活泼开朗的小芳变得沉默寡言,对任何人都不理不睬,甚至 对以前最亲的妈妈也一样。漂亮的她也不再爱打扮,每天只是梳理得干干净净,但她那些漂亮的衣服她再也不穿了。妈妈逼了她一次,结果她把那些漂亮衣服全给剪 碎了。

她变得和死去的姐姐一模一样了
    她仍然刻苦学习,17岁高中毕业时,成绩很优秀的她却拒绝上大学,谁说都劝不了,尤其是妈妈更不能劝她,一劝她就闹自杀。
    高中毕业两年后,小芳自学了会计,并顺利通过国家会计师资格考试,找了一个效益不错的工作。在工作中,她的表现很出色,但她只是礼貌地和同事、领导说最简单的话,从不应酬,每天一下班就回家,关在卧室里,从不出门。
    现在,小芳已26岁,还从未谈过恋爱。父母一提婚姻大事,她就会大哭大闹。两个月前,妈妈又物色了一个条件很好的小伙子,小芳也知道他,但妈妈提到有人想介绍这个小伙子给她时,她哭着跑出去,直到很晚才回家。
    “我最近才明白,除了聪明这一点外,她变得和死去的姐姐一模一样了。”小芳的妈妈对廖琦说,“性格,说话方式,甚至表情,都变得很像。她为什么这样做,她是要惩罚我吗?怪我以前对她姐姐不好?”
    应该不是,廖琦分析说,小芳更可能是在惩罚她自己。以前,两姐妹视对方为仇敌,经常吵架,甚至相互诅咒。当等姐姐真自杀了,妹妹却陷入了不能自拔的内疚中。不仅如此,她甚至认为,是因为她的诅咒,姐姐才自杀的,她应该为姐姐的死负主要责任。
    不过,这并不是小芳变得和姐姐一个样的原因。她之所以向姐姐认同,是因为爸爸妈妈都觉得,二女儿的自杀是一件“家丑”,他们不想面对这件事,他们从来不在 家里谈论二女儿,就好像这个女儿从未出生过一样。廖琦说,小芳变得和姐姐一个样,只是为了告诉父母,姐姐是家庭的一员。

接受姐姐的死,小芳就会做回自己
    要正视小芬的死,她们的爸爸妈妈首先要做一件事:感谢她。廖琦说,实际上,小芬一直在做家庭的保护神。小芬的爸爸在家中是弱势方,以前是贫农,而妻子是地 主出身,两人的婚姻是那个时代常见的一种不匹配的婚姻。后来,他们一家搬到了城市生活,此后小芬小学都未毕业的爸爸一直不适应城市生活,常闷在家里,小芬 则把自己的多数课外时间都用来陪爸爸,最终形成了沉默寡言、不爱和人交往的性格。并且,小芬自杀的时候,也是爸爸妈妈闹离婚闹到最激烈的时候,她用牺牲自 己性命的方式,保住这个家庭的稳定。
    “父母不一定要遵从孩子的意图,但他们应该对孩子的意图表示感谢。”廖琦说,“譬如,小芬的爸爸可以对小芬说,感谢你一直站在我身边,但是,你不需要为我和你妈妈的婚姻负责,这是我和你妈妈的事情。”
    等小芬自杀后,她的爸爸妈妈也应该感谢她,也就是说,感谢她想用自己的死挽救这个家庭的愿望。当然,也应该懂得,这个愿望是幼稚的。并且,也应该用一些方 式来纪念小芬,而不是再也不谈她,以否认她的自杀事实,以及她曾经在家里存在过的事实。譬如,重新开始谈她,每年节日的时候祭奠她,在家里一些显眼的地方 贴上她的照片。
    廖琦说,自杀对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难以面对的挑战,它比车祸、重病等意外死亡还要糟糕。但是,除非这个家庭的大人学会面对这个创痛,否则可能就会遭遇更多的一系列的同样的创痛。
    以上的故事并不是一个咨询室的案例,但廖琦相信,如果这个家庭重新承认小芬,那么小芳就会逐渐开始做回自己,而不是继续扮演姐姐的角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12 14:54:49编辑过]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10
贴子6293
魅力9839
注册时间2007-12-06

琬九

查看全部

2008-04-12 14:25:00

解决之道:告别幼稚的爱
    直面现实是解决问题的开始,当一个家庭刻意否认或隐瞒某个亲人自杀的真相时,可能就会引出一系列灾难。
    譬如,在《挪威的森林》中,直子的叔叔自杀了,但直子的父母刻意隐瞒这个事实。结果,直子的“学习第一,体育第一,又有威望又有领导才能”的姐姐也自杀 了。对这个事实,直子的家庭仍未学会面对。最终,直子也自杀了。到了这个时候,这个家庭仍然不能面对,只是为直子办了一个“凄凉的葬礼”,当渡边作为直子 的好友参加时,直子的父母非常警惕,他们纳闷渡边是怎样知道直子去世的消息的。
    学会如何面对亲人的自杀或意外死亡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在上一期的《优秀的女性为什么惧怕成功》中,提到一个叫琪的故事,她因为哥哥的意外死亡而惩罚了自己 十多年。这个家庭并不忌讳谈论她哥哥的死,琪的父母每年都会在多个节日祭奠儿子。但是,即便过了十多年,当回忆哥哥去世的事情时,琪仍然会感到非常非常难 过。
    这是因为,我们下意识里认为,“同甘共苦”是爱的无上原则。挚爱的人都去世了,我们怎么还有资格享受幸福生活,那岂不是对这个关系的背叛?!那样还谈什么“同甘共苦”?!我们下意识里认为,爱意味着“不管你去哪里,我都跟随”或“爱你,就必须和你在一起”。
    这种自动思维经常导致一个家庭不断地复制同样的苦难。譬如何坚家,他的爸爸、妈妈和大伯都死于脑溢血。爸爸和大伯,可能还有遗传的因素,但妈妈也死于脑溢血,这极可能是何坚妈妈要用这种方式表达对她挚爱的丈夫的忠诚。
    在《挪威的森林》中,也提到了这样的事情。小说中另一个女主人公绿子的妈妈,患脑肿瘤受尽折磨去世。两年后,绿子的爸爸,也患同样的病去世。绿子的爸爸, 对妻子爱到极点,当妻子生病后,他曾对两个女儿说:“我十分懊悔,真不如叫你们两个替你妈死算了!”不过,他对女儿们其实也是非常疼爱的,那只是一时的糊 涂话,最后是他自己和妻子生一样的病,追随太太而去。
    在数十年的心理治疗中,海灵格发现了大量这样的案例,这些案例并不能通过生理和遗传等方面的理论得到很好的解释,他深信其中有很多案例,是当事人对死去的亲人的苦难的认同。因为这种认同,才导致许多家庭不断重复同样的苦难。

“我死了,但我希望你好好活下去”
    我们重复亲人的苦难,是出于下意识里的爱,但这是一种幼稚的爱。海灵格说:“我们一直观察到,每一个死去的、生病的和遭受厄运的人都希望活着的人好好地活着。一个人的死亡和不幸就已经够了。死去的人希望活着的人一切都好。”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重复亲人的苦难,才是对亲人爱的背叛。在治疗遭遇亲人横死的来访者时,海灵格会让一个人扮演其死去的亲人,对来访者说“我死了,但我希望你好好活下去。”在真实生活中,如果得到死去亲人的祝福,活着的人会更坚强,复制苦难的冲动会大大减弱。
    在《挪威的森林》中,直子的姐姐自杀时,没有祝福,没有遗书;直子的男友木月自杀时,没有祝福,没有遗书。这两个挚爱的人的死成了直子无法逾越的障碍,尽 管她感觉到渡边是她的拯救者,她唯一的性高潮也给了渡边,而性其实是对关系的渴望,性高潮其实是对关系的认可。但是,这样一来,直子就分裂成了两部分,那 个微弱的一部分知道,和渡边在一起有幸福,但那个主要的一部分则要向姐姐和男友表达忠诚。她总是幻听,觉得姐姐和男友非常孤独,他们渴望她去他们那里,而 她最终选择了一个能同时纪念姐姐和男友的日子,在森林深处上吊自杀了。
    但渡边不同,直子祝福了他,对他写信说:“你一定要获得幸福,把我那份也活出来,那样我才高兴,真的。”
    并且,尽管直子的父母不愿意面对直子自杀的事实,只草草为女儿举办了一个简单的葬礼,但直子的好友玲子和渡边在一起,先是告诉了渡边,直子自杀的所有细 节,接着又弹又唱了51首直子爱听的歌,为直子举行了一场“不凄凉的葬礼”,最后,她叮嘱渡边说:“假如你对直子的死怀有一种类似创痛之感,那么就把这种 创痛留给以后的人生,在整个后半生中去体会。”
    玲子做的这一切,非常符合心理治疗的做法。可能正是直子的祝福和玲子的努力,才能让渡边——或者说村上春树,在经历了如此多死亡之后,仍能好好活着。

————————————————————

数字的纪念意义
    小芬的大表哥意外死亡时,留下了一个4岁的儿子。
    到现在,对这个孩子,4岁成了一个神秘的力量,他每4年都要做一次决定性的决定。
    4岁爸爸去世时,他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8岁时,他强烈要求,要和妈妈一起生活,于是去了外地和妈妈住在一起,并上了小学;
    12岁上初中时,他在学校惹是生非,弄出很多麻烦,最后被学校开除,又和爷爷奶奶住到了一起;
    16岁上高中时,他不顾所有人的反对,自己做主参了军。
    小芬的表姐,是在傍晚6时左右得知哥哥去世的消息的。等把哥哥安葬后,她有了一个奇特的问题:每当傍晚来临时,她都会莫名的心慌,并且感觉到头晕。
    等到了差不多8时,这种症状又自然消除了。
    后来,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她才明白,傍晚、心慌、哥哥去世的消息这三者之间的联系。
    在《挪威的森林》中,直子的病是11月末开始恶化,那正是她姐姐自杀的时间。当时,年仅11岁的她是第一个看到姐姐自杀的。到了5月,她的病恶化到了最严重的程度,而5月是她男友自杀的时间。
    我们的意识中未必会记住这些时间上的联系,但我们的潜意识会记得一清二楚。武汉中德医院的知名心理学家李孟潮对此说:我们的身体永远不会说谎。

——————————

忘记=背叛?
    不仅幸福意味着背叛,甚至脱离记忆都意味着背叛。
    渡边是木月自杀前最后一个和他在一起的人,他们两人逃学打了一场桌球,然后,木月才回家自杀。渡边以为,自己以后只要一看见桌球就会想起木月,但他20岁的时候一次打桌球时却迟迟没有想起木月。
    为此,他给直子写信说:“打桌球的那个晚间,直到第一局打完也一点没有想起木月。对我来说,这是个不小的打击。因为,自从木月死后,我一直以为每逢打桌球必然想起他,不料直到打完第一局在店内自动售货机买百事可乐前,我都全然未能想起。
    打桌球时居然未想起木月,这使我感到似乎做了一件对不起他的事。当时我觉得自己已将他彻底忘记了……我即将满二十岁,我同木月在十六岁和十七岁那两年里所共有的东西的某部分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无论怎样长吁短叹,都已无可挽回。
ADVERTISEMENT
Huaren
等级大校
威望10
贴子6293
魅力9839
注册时间2007-12-06

琬九

查看全部

2008-04-12 14:26:00

[IMG]http://i27.tinypic.com/2ekn7zo.gif[/IMG]

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
2008-01-16 13:24

    存在即选择,选择即自由。

    这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

    换成心理学的说法,这句话更容易理解:一个生命的意义就在于选择,只有不断地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这个人才算活过。

    相反,假若自己的人生总是被别人选择,那么这个人可以说是白活了。

    这不只是枯燥的说教,而是很简单的事实。

    譬如,一个上大四的男孩对母亲说,活着真没劲,我想自杀。

    他 的自杀冲动不难理解,因为他的精神生命已被母亲杀死大半了。从幼儿园开始,这个母亲就一直在替孩子做各种各样的选择,孩子则只有一个任务:好好学习。但现 在儿子即将大学毕业了,这个母亲还在不停地替孩子做各种选择,大一时为他谈恋爱担心,大四了为他还不谈恋爱担心;因为担心他没有朋友,这个妈妈设计各种节 目,逼儿子去交际;因为担心儿子不开心,想各种活动让儿子参加……

    她的动机似乎是好的,但她什么都替孩子做决定,是在杀死儿子的精神生命。

    这是实实在在的“杀死”,而不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所以,她儿子才产生了强烈的自杀冲动。他一次次地在对母亲说,我想自杀。其意思很简单,就是在对母亲说,请不要再替我做选择,你这样做是在要我的命。

    在替别人做选择时,我们常运用一个借口:我担心他做了错误的选择。

    但是,即便是错误的选择,那也意味着自己曾经活过。而没有选择,则意味着自己根本没有活过。

    我们其实都深深地懂得这一点,所以,我们普遍都很讨厌——我说的是情感上,而不是理性上——别人替自己做选择,无论那选择看上去多正确。因为这是在杀死自己的精神生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4-12 14:55:29编辑过]

初始化编辑器...

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