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返回
  • 浏览过的版块

1
ADVERTISEMENT
Huaren
等级等待验证会员
威望--
贴子8
魅力28
注册时间2010-09-23

yankuaizi

只看楼主

[原创]美学心得(第五十一集)a 罗国正

1161

1

2011-09-14 22:27:00

 

















美学心得(第五十一集)

罗国正

20118月)


1003、阮籍和嵇康在中国美学史上是个重要人物。阮籍认为,美感的最高境界是:清虚寥廓、飘摇恍惚、冰心玉质、恬淡无欲;超世而绝群,遗俗独往。而与阮籍同时代的嵇康则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元气陶铄,众生禀焉”。


1004、晋朝的陆云提出多个审美标准:清省、清约、清新、清美、清妙、清工、清绝、清利等概念。突出“清”字。


1005、有人认为晋朝的左思开“博物审美”新风,他说:“八极可围于寸眸,万物可齐于一朝”。


1006、从表面上看,黄公望近晚年才学画画,是“半路出家”,其实不然。因为画“中国文人画”之所以难,在于要了解中国文化、中国哲学和掌握书法,而这些,黄公望从小就熟悉。认知了这些,画“中国文人画”就比较容易了。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则黄公望不是“半路出家”。人们可以试这样设问一下,如果一个外国人,完全不懂中国文化,不会书法,像黄公望这样的年龄才学画“中国文人画”能会成功吗?结论应该是否定的。人们也只有这样来认识,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中国文人画”这概念的内涵,从而更好地分清“中国文人画”、“其它的国画”、“西洋画”、“油画”等概念。“中国文人画”这概念所说明一个重要问题是:创作的主体首先是“中国文人”,或至少是具有中国文化内涵并会用毛笔的人,在此前提下,他们去画“中国文人画”,才有可能成功。为什么人们见到很多当代的国画作品,没有中国古人“文人画”的味道、气息呢?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和书法功力较差。我们有时去欣赏“国画”,首先不是看“画”,而是看“画”中落款的毛笔字,如果书法很差,而画画得很好,我们很难得出是“中国文人画”的结论。书法功力不佳,画“中国文人画”就难出“上品”,更难出“极品”、“神品”。如果某个人,他书法功力很好,尤其是练到草书、狂草都能到位,并饱读中国古典、诗书,我以为他想学“中国文人画”,很快就可以成功。

中国文化大部分有这样的特点:不是你理解了就行,而是你的身心修到才行。例如:书法、太极拳、中医、佛学、围棋、茶道等等。我曾见过很多个这样的人,他们心雄万丈、自视甚高、目空一切,以为什么事情凭他们那点小聪明就象“黑马”一样,“爆冷入球”,轻视中国文化、轻视书法,结果还钻不进去,就开始心慌起来,败得很惨,到头来一事无成。我也见过很多个年青人,在村里、在街坊邻里中是最聪明的人,他们的头脑里扎根着“我是最聪明的人”的观念,后来到了市一级单位工作,单位所有的人都知道最愚蠢的是他,这样的人肯定就没有上省一级去“参赛”的机会了,更何况面对全国、洲际、全球的精英呢?其痛苦的结果也可想而知。人类各个领域的竞赛,有点象乒乓球决赛,而现在很多人没有深切体会到这些:不是你反手不行,对手就不会打你反手,而是板板都抽到你的反手上。所以,中华文化要在全球发扬光大,须要有历史的、全球的大视野来培育出新军。

以上的说法,不等于说“半路出家”不会成功,我只是说“半路出家”会更难成功,须要加倍努力,才有希望。而事实上,也有不少“半路出家”的人成功了。而黄公望画画成功的经历,可以给人们从“童子功”和“半路出家”两个方面以启示。


1007、中国的对联从形式上已表现出《易经》、太极的思维,给人有对立统一的、辩证的、对称的美。长期创作对联,也可以培育出这样的辩证思维,感悟到四十二维时空的美学观。


1008、现有的伟大作品,是创作者创作期间的伟大灵魂的存放处。这是灵魂能挽留住时光的重要形式。如果生命最重要之处,即生命的核心——灵魂,只要这作品长留世上,生命的灵魂就长留世上。


1009、善于差异性合作而形成的团队精神,既有和谐的美,也有崇高的美。


1010、要善于在对称中看出非对称的存在,同时又要善于在非对称中看到对称的存在。例如:某一具象纵向看是对称的,横向看就不对称。又如:崇山峻岭是不对称的,但又与造成这崇山峻岭的自然因素是一一相对应的,形成显与隐的对称。

Huaren
等级等待验证会员
威望--
贴子8
魅力28
注册时间2010-09-23

yankuaizi

只看楼主

2011-09-14 22:29:00

                                             美学心得(第五十一集)b  罗国正


 


1011、玛丽莲.梦露的名言:“在好莱坞,人们愿意用1000元交换你的吻,但只愿意付5毛钱买你的灵魂。”如果世界上所有的灵魂都可以出卖并贱卖,而只追求肉欲的质感,甚至不惜挥金如土去追求这种质感时,这已进入了毁灭的前夜。


1012、使用奢侈品,不等于是优质的生活,但又常与优质生活的观念和习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013、很多现象看上去不同,但深究造成这些现象的心态是一样的;而有些现象看上去是完全一样,但内质又完全不同。例如:一位美丽的姑娘,知道明天情人要到她家,她显得很兴奋,一夜难眠,早上起来穿上漂亮的衣裳,频频照镜,并将屋子和家具扫抺干净,所有这些不同的现象,其实是由迎接情人这一种心情引起的。又如:一位根本对音乐没有兴趣的司机,接一位音乐家去音乐厅,并一同去听一场非常精彩的音乐会。表面上,两人完全一样,都在听音乐,但内质却完全不同,音乐家在享受着这场音乐会,而这司机只是为了这天的工资而工作,不得不坐在音乐厅里。善审美者,应分清和明白现象与本质、外表与内在的情况。不但对现实生活要善于这样审美,对文学作品、书画艺术等也是如此。


1014、卫夫人的书论,对以后书法的影响是深远的,她说:“意后笔前者败”,“意前笔后者胜”,“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书圣王羲之的书论,非常明显地继承了卫夫人的观点,他说:“意在笔前,然后作字”;“凝神静思,预想字形”,“须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我根据自己多年的书法实践,也有如下心得,供大家参考:

意在笔先,得心应手,气场涌现,下笔有情,字字生灵,行行贯通,整篇呼应。似珠玑成串,若龙蛇走动,象行云流水。作品生成,观者如见海上日出,身心顿然感动,骤见天地一片光明。


1015、葛洪对美感的看法,很明显是观察自然和对现实生活的体验所得,他说:“色不均而皆艳”,“味不等而悉美”,“贵珠出乎贱蚌,美玉出乎丑璞”。整齐、划一、非常对称,一色而过,显然是人为的东西,非自然的东西。当然,这些也是有其美感的。但只要人们在实物前细心观察,如很整齐划一的墙,都涂上白色的漆,在不同的角度看,实际的视觉效果也不是整齐划一的,而是你的经验和理性告诉你,这是整齐划一的。因为任何物象,在光线下都有相对的明暗面;任何物体,都会靠近眼前的部分看上去显得大些;远离眼睛的部分,看上去显得小些。照片也验证了这样的事实。所以说,葛洪的美感,是在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像有些人,只是从理论到理论,凭观念推断出来的。另外,葛洪确认味觉也有美感,不像欧洲很多哲学家、美学家不承认味觉有美感。这里也说明一个问题,美感不但要靠感官去感觉,还要靠大脑去思考。


1016、时间与美感显得很微妙。例如:你有时间在她身边,她会觉得你有心,她感到很美。他一有时间走到她身边,她觉得很讨厌,强化了她对他的丑感。她对你的非常守时,认为你是个守约的人,悠然而生出美感。又如:同学、朋友之间,经过漫长的岁月后,友谊如故,会产生美感。或两个人,曾经有过非常愉快的邂逅,后来想起当时错过了一些机会,心中产生出凄美的感觉。……

有些事物,经历的时间越长,显得越来越美,有的则相反,会越来越丑。

时间与很多美的概念、人的美感相关,都存在着互动的结构关系。例如:悲、喜、崇高、距离感等等。无论是动态还是静态的美感,都有时间的因素。

(待续)

美学心得(第五十集) 罗国正 - 锵锵杂谈 - 凤凰论坛 http://bb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8577221
初始化编辑器...

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