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ino
[原创]06年12月巴黎·阿姆十日行(编辑完)
7769
31
2007-03-09 18:48:00
芝加哥法国领馆签证
法国领馆短期旅行签证材料要求:http://www.consulfrance-chicago.org/main_visas_eng.htm
预约签证日期的网页:http://www.consulfrance.net/
有问题?发email至:[email protected] (highly recommended!)
预定酒店:http://www.venere.com/(好处是只要按时提前取消预定,就没有手续费)
当然,也可以预约什么Hilton,Marriot之类的大酒店,也没手续费的!
欧洲城市间往返的coach:http://www.eurolines.com/(这次没有坐火车,没有相关信息~)
现在只能面签,所以提前约好时间,准备好材料,按时出现,应该就没有什么问题。
法国领馆在芝加哥的Michigan Avenue 205号的Michigan Plaza 37层,出了电梯右转就能看到“VISA”的标志,按照标志指示就可以顺利去签证啦~
Michigan Ave是非常热闹的大街,你绝对不会错过的!这个Michigan Plaza楼下就是一家CVS,它离Millennium Park(著名的闪亮豌豆),John Hancock Center,以及MACY'S,NM等购物中心(小第五大道:P)很近,如果去签证就把这天安排给downtown好了~
Chicago领馆就负责咱中部这一片,
其他地区的,看这儿吧:http://www.ambafrance-us.org/intheus/consulates.asp
影像风城
芝加哥黄金海岸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9 23:43:50编辑过]
阿姆斯特丹·巴黎 行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9 22:52:52编辑过]
性感“性都”·城记
阿姆斯特丹用一个“百年不遇”(同学语)的晴天迎来了我。清晨的阳光从飞机的舷窗里照射进来,我再无睡意。等待飞机降落,等待飞机用了很长时间滑行到停机坪,背着简单的书包在硕大的Schipol机场匆匆的走,直到入关处的官员小姐用一句蹩脚的“你好”把我彻底惊醒。环顾这座欧洲数得上的大机场,却缺少O'hare和首都机场那种熙来攘往的气势,一时间它没有压服得住我的浮躁,任由我继续毛躁的赶往火车站。随着火车开出机场,缓缓向市区开去,我又产生了新的错觉,这不是京郊么?!大地,模样简单的火柴盒型大楼,枯树,铁道。如果不是楼上的那些似是而非的字母,我还真以为自己这是坐在由北京北开出的列车正往河北流窜呢。
大概15分钟后,我就站在中央车站外了。身处于闹市街头,面前的圣尼古拉教堂终于让“欧洲”这两个字跃然眼前,叮叮当当响着的蓝白色电车沿着轨道把市民和游客带到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我大概用了几分钟学会在阿姆斯特丹过马路,基本上就是在美国过马路的升级版,但还比不了在巴黎的经历,也更不能面对北京这个大巫了。之后我便开始在城市里慢慢地走我的路。
对于初到阿姆斯特丹的人来说,Dam广场是个理想的地标。Dam广场边就是皇宫,杜莎蜡像馆和国家纪念碑,从这里出发可以容易的找到热闹的商业街,中央车站,西教堂,安妮故居和伦勃朗故居。我在这里的几天每天都要经过Dam广场很多次,有时是从一条街走出穿过广场又钻到另一条街里,有时只是走来看看悠闲的行人,胆大妄为到在游客身上“作威作福”的鸽子,或者那些拉荷式三轮的车夫。广场上总是有很多人,无论白天还是夜晚。皇宫尽管有点对不起它这个名字,但在夜色中一样有种威严和神秘的味道。
既然阿姆斯特丹是以河道和街道的交错出名,当然要坐船一游了。不过别抱太大希望,旅游城市的各种项目总有宰人和没话找话糊弄人之嫌。这次“出航”之中,导游司机用带着荷兰味的英语给我们讲着城市里各个建筑的典故,我听得云里雾里,就努力去回忆城市设计课上老师讲过的点滴。好在我回忆起这么一个词:“山墙”。仔细去看,河边的建筑码得整整齐齐,然后齐刷刷被横里一刀砍成个完美的平面。这些连绵的小楼就像孪生的兄弟,互相复制着。偶尔看到一个倾斜出来的楼,司机自然要大放厥词一番,可惜我又没太整明白他要说什么。既然是小楼,大都很小,有的连门都只有半扇。看着孪生楼们没有停止复制的意思,不如看船吧。河边停泊的船倒是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有的像马上要起航的巨轮,有的则似要永远深居在河道内一般已然老去。惹眼的有这么两艘,一个是有无数窗户的大白船,这也是一家旅馆,另一艘是中餐馆,很像北海公园里往来的大游船,透着中式的派头。俗话说“船到桥头自然直”,那我们这艘小船就没弯过。阿姆斯特丹大大小小的桥据说有1000多座。你坐在船上,看他们缓步从桥上经过,昂首挺胸的欧洲人骑着高大的自行车像演电影似的飞驰而过,迷你的小车趴满了窄窄的街道(不得不佩服他们街趴的技术!),人们并排坐在河边的长凳上交谈着什么,我开始陶醉在自己营造的欧洲感觉里,直到导游司机提起每天有多少多少辆车直接开到河里于是河边修起了矮矮的栏杆,刚才那种浪漫的气氛一下就被他的话逗乐了,消散了。
为了弥补我的浪漫心情,我在夕阳未尽之时继续在河边,街边,桥上和桥下继续我的漫步。可爱的smart总是能引来我的驻足,而学生们骑车往来的画面却让我彻底着迷。有些过往的日子开始清晰,但随着夜色又渐渐落幕。
丁丁当当的电车
安妮故居前的安妮雕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9 19:48:14编辑过]
性感“性都”· ‘夜巡’与‘向日葵’
2006年适逢伦勃朗诞辰400周年,阿姆斯特丹的大街小巷到处都能看见以伦勃朗的蚀刻自画像为主题的招贴画,画面里他蓬乱的头发和滑稽的表情一下子拉近了这位伟大画家和人们的距离。听同学说,在荷兰,人们更加热爱伦勃朗和他的画,相比之下,凡高则享有更高的国际盛名。去参观伦勃朗故居之前,我也只对大名鼎鼎的‘夜巡’有芝麻大点的了解,但说起凡高,却能大概讲讲他的创作经历,他独特的笔触和色彩背后的情绪,更不用说掰起手指来细数那些大家至少在一本美术书上看过的名作。
就是带着这样的无知和有知,我参观了伦勃朗故居和凡高的博物馆。伦勃朗就像他自画像里那样,是个有点顽皮而随性的人。在他的个人收藏室里,五花八门的零碎物件摆满了桌面又挂满了房顶,雕塑,贝壳,干巴鳄鱼,真是千奇百怪。而在他的蚀刻画里,各种市井画面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除却那些你可以想到的拄拐的老头,摊薄饼的老太,马车夫,乞丐,竟然还有正在方便的男人和正在方便的女人。在费城等飞机的当,我读了从国家博物馆里带回来的纪念伦勃朗诞辰400周年画册里的一篇文章,正是点评的这幅'A woman pissing'。从这女人警觉的神态,她的穿戴,到她裸露的乳房和并不写实的阴户,作者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奥赛美术馆里也有一幅油画描摹女人的下体,但却让我联想不到“美”这个字,有些艺术品是需要不带有色眼镜去欣赏的,我嘛,还在修炼。)这只是伦勃朗有趣的市井画作中的一幅。更多的这类画作都收藏在阿姆斯特丹的国家博物馆内。而伦勃朗的故居则更多地陈列着他的蚀刻风景画,他弟子的作品,和他收藏的其他画家的作品。我很喜欢伦勃朗的蚀刻风景画,画面中的地平线总是很低很低,更衬托出天空的阴霾,飘摇的大树和风车都被大块的黑色突出但却并不缺乏细节的刻画。这与他经常到乡村漫步和作画有关吧,当我站在阿姆斯特丹郊外的风车村时,所看到的也正是这样的画面。
蚀刻画之外,伦勃朗在油画里对光线的把握也令人着迷。这从‘夜巡’里便能容易的感觉到。这幅大作是收藏在比邻梵高博物馆的荷兰国家博物馆里。即使你像我一样刚从巴黎的卢浮宫和奥赛离开,也不要错过参观这个博物馆。这里的展览从荷兰与西班牙的80年战争开始,边讲述荷兰的历史,边将一件件你原先也许并不了解的荷兰艺术品展示在你面前。当然同卢浮宫里那些如雷贯耳的作品相比,这些展品可能更像是荷兰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方面,但你同样能从中看出与荷兰发展史相符的独特之处,感觉到一个国家对自己文化艺术的自豪感。精致的银器,从中国吸收借鉴来的瓷器艺术,火枪,doll house,以及以东西印度公司为题材的油画。这些都不啻为了解荷兰文化的一个个侧面。在距离博物馆区不远的街头,一组雕像表现了一个立体的‘夜巡’。但同油画相比,这组雕像就逊色了许多,没有了光,也就没有了夜,而当你绕着某个人物的塑像走上一圈时,那种通过二维表现三维的乐趣也就消失了。伦勃朗是个不喜欢打草稿的人,他对很多作品都是画完后再修改。在国家博物馆里,他的一些画作边都附有X光照片,你可以看到人物的手臂的位置发生过变化,而移动后的姿态的确更为合理。这又不由得让我想起他的一幅幅自画像,不修边幅之外总透露着一种‘生活着’的乐趣。
参观原作的好处就是能够近距离的观察作者的用色和笔触。由于很多印刷出来的画册都存在着不同程度对颜色的失真,所以即使那些名作在报刊杂志上被复制了无数遍,还是有大批的游客和艺术爱好者要到博物馆里去看真迹。当然了,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也是复制品,真迹不知道又巡游到哪个国家去展出了。所以我也不知道我在纽约看到的‘星空’到底是梵高的‘星空’还是谁谁谁的‘星空’,至于在梵高博物馆里欣赏的画作,总该有些百分比上的保证吧。这些以画家命名的博物馆通过对作品以时间序列的编排,配以后人考古的文字相佐,将一个画家纵向的发展轨迹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尽管梵高的艺术生命只有短暂的10年,但他的作品依然被划分成了不同的阶段。他的早期作品一样是写实的而且偏爱浓重的色调,有些更是很难和后来他那种独特的笔法及色彩联系起来。在风景画上,梵高画的地平线总是很高,而他会经常在大地上勾勒出不容忽视的交叉,也许是路,也许是田地和路,也许是金黄色的庄稼。他的自画像就不像伦勃朗的自画像那样谐趣十足,从他的眼神里你能看出些什么,一些只属于你和梵高之间的感觉。因而有许多后来的画家模仿梵高的自画像而创作出新的自画像,他们截取的大概就是自己所看到的那一部分,眼神?烟斗?还是草帽呢?不过我在这里没有看到梵高的‘星空’,那或许我在纽约看到的就是真迹了吧。
荷兰国家博物馆里的精美银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9 19:51:56编辑过]
性感“性都”· 风车和自行车
桥和自行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9 20:06:03编辑过]
冬日巴黎·六天五夜
像Stryge一样思考
穿墙术
剪影戴高乐
新桥·白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9 22:19:29编辑过]
冬日巴黎·烛光为谁而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9 22:34:14编辑过]
冬日巴黎·Before sunse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9 22:49:39编辑过]
冬日巴黎·宫内宫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9 22:59:31编辑过]
阿姆云上阳光灿烂
加尼埃歌剧院系列
亚历山大三世大桥上的雕像
Psyche and Cupid
嘘~~~~~~~~~~~~
骑兵小人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10 0:08:20编辑过]
到底了
Hot Deals
All Deals